【文/觀察者網 趙挪亞】
就在日韓兩國因慰安婦基金會被解散、及一系列貿易摩擦而變得關係緊張之際,韓國發生一起針對慰安婦銅像的侮辱事件。不過最終韓國方面發現,參與事件的都是韓國人。
據韓聯社7月6日報導,韓國警方接報稱有4名可能是日本人的男性在首爾郊外京畿道安山向象徵慰安婦問題的少女像吐口水後,經調查結果發現4人均為韓國人。據稱其中一人說日語,有可能偽裝成日本人。
韓聯社稱,4人年齡都在二三十歲左右。其中一人在警方的調查中供述稱「借著酒勁兒向少女像吐口水,拍攝了視頻」,「因為會說日語,所以對制止的市民使用了日語」。報警市民推測該男子是日本人並報了警。
韓國SBS新聞披露的4男子侮辱少女像畫面 圖自SBS
而據韓國《首爾新聞》6日報導,有安山市居民問他們「你們都是日本人嗎?」時,有一人以韓語喊道「我是臺灣人!」
韓聯社表示,警察出動時,男子和市民已經離開現場。警方隨後通過監控攝像頭的畫面調查男子的行蹤,事發15個小時後,逮捕了其中的兩名男子,並與剩餘兩名男子取得了聯繫。
警方認為4人的行為相當於侮辱雕像管理者和原慰安婦女性等,計劃以侮辱嫌疑立案。除了首爾的日本大使館前之外,少女像還在韓國各地存在。韓聯社還介紹稱,該少女像是2016年8月15日為迎接「光復節」71周年而建立。
韓日關係緊張
就在這幾名韓國男子侮辱慰安婦雕像的前一天,據日本共同社7月5日報導,基於2015年慰安婦問題日韓共識設立並負責向原「慰安婦」等支付現金的「和解與治癒財團」已註銷,宣告正式解散。
2015年12月,韓日籤署《韓日慰安婦協議》,稱雙方就「慰安婦」問題達成「最終且不可逆轉的一致」。根據協議,日方向韓國政府主導的「和解與治癒基金會」出資1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358萬元),提供給「慰安婦」受害者。
據此協議,當時有34名慰安婦倖存者各獲得1億韓元(約合人民幣58萬元)的補償,其他一些慰安婦則拒絕接受賠償。
但這項協議在韓國並不受歡迎,原因之一是,許多人認為它未能反映倖存受害者的意見。2018年11月,韓國政府宣布,決定解散「和解與治癒財團」。
日本內閣官房副長官西村康稔7月5日在東京稱,日本「決不接受」該基金會被解散。
7月1日,日本經濟產業省宣布將限制對韓國出口部分半導體、OLED材料出口。韓聯社報導,日韓政府高層在G20峰會上又針對「二戰」勞工賠償事件進行了談判,但是雙方沒有談攏,導致日本採取對韓國出口限制的措施。7月4日,日本政府針對韓國半導體材料的出口管制措施已經正式啟動。
5日,甚至還有抗議人群集結在日本駐韓大使館外,踩癟印有日企商標的紙箱洩憤。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