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藝術家金運成、金曙炅講述「和平少女像」創作歷程

2020-12-27 環球網

這對夫婦讓「慰安婦」像走向世界

韓國藝術家金運成、金曙炅夫婦。1988年,兩人從韓國中央大學藝術學院雕塑專業畢業。從校園到社會,描述歷史和社會問題一直是他們的創作主線。聊到動情處,兩人嚴肅、糾結、痛苦和惋惜。採訪中,金曙炅說:「我們想通過和平少女像尋求共鳴,特別是少女像旁邊設計的空椅子,就是希望讓坐在上面的人都能感受到——這段歷史不是別人的,而是自身經歷的,讓他們理解『慰安婦』受害者,去追溯真相,也是為了收穫更大的感動。」

2015年10月28日,由韓中兩國藝術家首次共同製作的和平少女像揭幕。

【環球時報駐韓國特派記者  陳尚文】去年年底,韓日兩國就「慰安婦」問題達成相關協議,但讓韓國民眾不滿的是,日本仍缺少應有的誠意。日方隨後要求移走為紀念「慰安婦」苦難歷史而立在日本大使館前的和平少女像,更是無視受害者憤怒與訴求、無視愛好和平的韓國民眾讓日本真誠反省歷史的呼聲。在日本殖民統治朝鮮半島期間,有8萬至16萬朝鮮半島女性淪為日軍「慰安婦」,為了等到日本政府的道歉和法律賠償,韓國民眾20多年舉行了上千次的「周三示威」活動。和平少女像的創作者是韓國雕塑家金運成和金曙炅夫婦,近日,他們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真情講述了創作經歷和感悟。為表達對日本政府忽視「慰安婦」感受、只輕描淡寫進行賠償的做法,他們正打造「袖珍少女像」在世界各地推廣,目的是讓國際社會督促日本政府正視歷史,並對國民進行正確的歷史教育。

請注意和平少女像的這三個細節

環球時報:你們什麼時候有了創作「慰安婦」少女像的想法?

金氏夫婦:1991年8月14日,曾被日軍強徵為「慰安婦」的金學順老人鼓起勇氣,以親身經歷為證詞,第一個站出來揭露日軍強徵「慰安婦」的罪行。1992年1月8日是周三,一些韓國民眾在時任日本首相宮澤喜一訪韓前到日本大使館門前示威,要求日本政府就「慰安婦」問題道歉,因為多少年來「慰安婦」問題始終沒有解決,被稱為「周三示威」的抗議活動一直在持續。有一次,我們經過日本大使館前,近距離目睹了「周三示威」,當時很有感觸,就想如何用藝術的手法將少女被強徵、深受痛苦並憤怒的情緒表現出來。2011年,我們決定創作和平少女像。到了那一年5月,我們先做了泥土版的小型少女像,也就是日本大使館前和平少女像的原型。我們在此基礎上募款,然後歷經6個月時間創作,其中3個月做泥土胚,再用3個月時間上銅漆。2011年12月14日,在第1000次「周三示威」活動時,為敦促日本政府正式謝罪和法律賠償,韓國第一座「慰安婦」銅像在日本大使館前的人行道上揭幕。

環球時報:和平少女像的初稿和後來立在日本大使館門前的雕像有什麼變化嗎?

金氏夫婦:有幾個最突出的變化:一是少女從漂亮齊整的短髮變成不規則的鋸齒形狀,以突出「慰安婦」受害者被日軍強徵,遠離故土的歷史;二是手的形狀從雙手扣膝變成雙拳緊握,不僅表達出憤怒之情,更表達出少女要與過去的悲慘命運、與現今仍想否定歷史的日本人做鬥爭的意志和決心;三是穿著草鞋的雙腳變成赤腳,而形態也從平放落地變成腳尖點地。

「慰安婦」經受了常人難以想像的痛苦,戰爭結束後,有的回到家鄉後仍過著悲慘的生活,受到他人異樣的眼光,孤苦伶仃地離開人世。在韓國一共有283位登記在冊、願意站出來做證的「慰安婦」老人,但有的仍無法過上安定的生活。創作過程中,我們不斷受到日本方面的壓力,但有民眾募款和支持,靠著一點一滴的積聚,我們決定堅持下來。目前,在韓國共立有27座和平少女像,6種形態,主要以日本駐韓大使館前的雕像造型為主。

我們不稀罕日本的10億援助金

環球時報:你們最近為什麼發起「袖珍少女像」活動?效果如何?

金氏夫婦:去年年底,韓日兩國就「慰安婦」問題達成相關協議,同時雙方商定,韓方將成立「慰安婦」受害人援助基金,日方將利用財政預算向該基金出資10億日元,約合100億韓元(當時約合5400萬元人民幣)。而日本政府還要求移走使館前的和平少女像。和平少女像,不是單純的一座雕塑,這是受害者對「周三示威」的記憶,它還原封不動地保存了韓國民眾為製作少女像團結在一起的精神。

拒絕日本政府「這樣」的100億韓元,而是以募集1億韓元的「袖珍少女像」為起點,用我們的力量募款100億韓元,來共同守護真切期盼自由與和平的「慰安婦」受害者的名譽,以及這片土地上人民的尊嚴。即使「和平少女像」被移走,我們也要讓更多的「袖珍少女像」推廣到韓國,甚至是全世界各地。繼續傳遞少女像的內涵,是我們發起該項活動的宗旨。

我們設計出高10釐米、20釐米和30釐米三種規格的袖珍少女像。預訂這些少女像的不光是韓國人,而是全世界的人。2月5日,活動開啟46個小時,便募集了1億韓元款項,完成預期目標。2月27日,募集到2億韓元……老實講,我們非常驚訝,內心也充滿感激。更重要的是,我們看到,原來有這麼多人感同身受,也對日本的做法憤怒,這加深了我們的責任感。

在美國立像讓西方人了解那段歷史

環球時報:二戰期間,日軍強徵的「慰安婦」不僅限於亞洲被侵略地區,荷蘭、澳大利亞等國也有被日本軍國主義奴役的「慰安婦」受害者。讓和平少女像走出韓國、走出亞洲的過程中,你們有什麼感悟?

金氏夫婦:除了韓國,我們在海外共立有3座慰安婦和平少女像。一座在加拿大多倫多,另兩座在美國。美國的兩座,一座於2013年7月立於加州洛杉磯附近格倫代爾中央圖書館前的公園,另一座2014年8月立在密西根州。格倫代爾市區公園內的少女像,讓更多人知道了日本曾犯下的戰爭罪行。在此之前,對西方人來說,日本讓年幼的少女變成性奴隸備受傷害的歷史他們並不太知道。

日本對本國人民的教育也並不包含這段侵略行徑,也沒有讓別人知道這段歷史,戰後的日本,守禮儀,經濟強,愛乾淨,一直都以很好的形象示人。揭露他們曾經犯下的罪行,給日本一直樹立的良好形象形成打擊。隨著這段歷史被揭露,很多日本人覺得很不是滋味,在他們接受的教育裡,並沒有這樣的「事實」。當時一些日本人到格倫代爾市議會,說「沒有這樣的歷史,不能立像」。不知道歷史的日本人想這樣一筆帶過,知道的人想徹底隱藏這段歷史。他們說,「慰安婦不是少女,都是些有夫之婦」「都是上了年紀的女人」,而事實上,很多「慰安婦」受害者都是在少女時期被強徵的,根據她們的證言,當時年齡也就十幾歲、二十幾歲。中國也有很多的慰安婦受害者。韓國當時受日本殖民,被強徵的婦女還要遠離故土。但日本政府對後代的教育中,竟然不包含這樣的歷史,而日本人也不會主動去了解這樣的事實。「慰安婦」少女像立在美國公園,讓更多旅美日本人,以及更多西方人了解到那段真實的歷史。

現在很多人到洛杉磯旅遊都去看少女像。「原來日本人曾經這樣?!」很多當地人或遊客都有了這樣的想法,再次思考他們眼中的日本,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人們過去對日本的歷史認知。而少女像所在地,幾乎成為一個地標,很多人專門去看。我們在海外雖然設立了3座少女像,但洛杉磯這座是唯一在「慰安婦」問題不是日本用錢就能解決的公共場所設立的,其餘兩座像都設在「韓國人會館」裡,不會受到什麼時間限制。

「慰安婦」問題不是日本用錢就能解決的

環球時報:韓日兩國政府去年底就「慰安婦」問題達成相關協議後,日方提出移走和平少女像,對此你們怎麼看?

金氏夫婦:雖然韓日政府就「慰安婦」問題達成相關協議,但其中忽略了受害者的態度,日本也不承認戰爭罪行,沒有謝罪和反省之意,特別是日方提出撤走少女像的「要求」更是讓我們憤怒。少女像是在韓國民眾募款、鍾路區政府許可下立的,是包含「慰安婦」痛苦與20多年韓國民眾「周三示威」歷史的象徵物。任何一個國家估計都難以理解,全世界沒有這樣的事情——奮鬥了20多年來爭取的權益一夜間被顛覆,而且拋離受害者本身,這是讓「慰安婦」老人最無法接受和憤怒之處。紀念「慰安婦」受害者的和平少女像,是韓國證明和銘記「慰安婦」遭受苦難的重要象徵,但日本一直竭力要求韓國移走這一雕像,並將其定為日韓「慰安婦」協議的重要內容之一。日本以為給相應的錢就可以解決,這根本不是什麼為了協商的「協議」。

環球時報:「慰安婦」問題該如何解決?你們未來還有什麼計劃?

金氏夫婦:痛苦的歷史不容忘卻、不容篡改,之所以反覆強調,正是為了讓今天和未來不再重蹈過去的不幸。過去的歷史也是現今的歷史,只有通過對歷史的正確記錄,才能保障未來的和平。通過日本反省侵略歷史,進行正確的歷史的教育,沒有戰爭、女性人權不受蹂躪、真正和平的未來才會到來。我們會以各種各樣的方式,促進和平少女像在各地的推廣行動。真心希望一定要在那些「慰安婦」受害者健在時,讓她們得到日本政府真真正正的謝罪。

在首爾市城北洞的街路公園,坐落著首座韓中和平少女像。中國藝術家看到韓國和平少女像旁邊的空椅子,就有了這種想法——如果經歷了那段痛苦歷史的中國「慰安婦」受害者坐到旁邊多好。他們找到我們,開始共同創作。未來,以韓中的少女像為基礎,在她們的旁邊,再坐上印度尼西亞、緬甸、荷蘭等國受害者,最後還有日本本國的「慰安婦」受害者形象,讓更多人知道這些女性曾經歷的戰爭、遭受的痛苦。讓象徵她們的少女像這樣「坐」在一起,是我們的夢想。

相關焦點

  • 「慰安婦」少女像在日被中止展出,70名藝術家抗議政治幹預
    「慰安婦」少女像在日被中止展出,70名藝術家抗議政治幹預 澎湃新聞記者 張無為 2019-08-06 21:04 來源:澎湃新聞
  • 韓國高顏值拉花藝術家 咖啡杯中創作「世界名畫」
    韓國高顏值拉花藝術家咖啡杯中創作「世界名畫」 (1/8) "← →"翻頁
  • 少女藝人韓國訓練營學成歸臺 揭秘出道辛酸歷程
    少女藝人韓國訓練營學成歸臺 揭秘出道辛酸歷程 2015-05-13 09:20:03」學成歸臺的少女藝人揭秘出道辛酸歷程  在這個日本有AKB48、韓國有少女時代、中國有TFBOYS的年代,「小蘋果」、「小鮮肉」們朝著「沒有最小,只有更小」的道路一路狂奔而去。
  • 新專輯發布在即,少女時代金泰妍參與新曲創作,新銳藝術家來了!
    女團少女時代成員泰妍參與了即將於 15 日發行的迷你四輯《What Do I Call You》收錄曲《TO THE MOON》的作詞作曲。根據韓國媒體 12 月 13 日報導:13 日,女團少女時代金泰妍通過 YouTube 少女時代頻道、NAVER TV、以及 V LIVE SMTOWN 頻道等多個渠道公開了新專輯收錄曲《TO THE MOON》的精彩片段,受到了粉絲們的熱烈關注。
  • 9幅來自韓國畫師的一組超美的少女插畫
    ●韓國插畫師帶來人物的插畫作品,是很具有宣傳性的作品。他在插畫中所營造的視覺效果非常奪人眼球,將人物的表情動作,配飾等都作以視覺化的藝術表達。整體造型的唯美表現非常符合韓國的清新路線,此類插畫作品網絡上經常可以看到,還是隱不住分享。
  • 亞洲展訊 | 韓國光州市立美術館北京創作中心第10期開放展
    北京創作中心的設立目的是評選出少數精銳的藝術家,向世界推廣優秀藝術家, 通過各種創作支援活動,幫助藝術家的發展。還有從今年開始增加一位策展人駐館,為更加有效的交流添上了一筆。我中心目前有第10期5位駐館藝術家和1位策展人(長期4名/1年, 短期2名/外來藝術家1名4個月、策展人1名6個月)進行創作及交流活動。
  • 與惡劣的創作環境博弈:韓國科幻小說的發展歷程
    《韓國科幻小說如何存續至今:韓國科幻小說百年史》科幻小說是從近代歐洲及二十世紀的美國興起的文學創作形式。《遺失的少年》講述的是從宇宙科學基地前往宇宙空間站的小型宇宙飛船被外星飛碟綁架,上面的少男少女成為了人質之後的冒險故事。韓樂源不斷發表面向兒童和青少年的科幻小說,在彼時科幻小說匱乏的韓國,為科幻小說提供了一席之地。從這一點來說,他可以被稱為韓國科幻小說的先驅者。
  • 中國贈送的世界和平女神像在法揭幕(圖)
    中國贈送的世界和平女神像在法揭幕   中國日報網站消息:由中國藝術家遙遠先生創作的世界和平女神像
  • 向世界講述南京1937 他們是國際和平使者!
    姜哈娜等人是一群生活在南京的國際和平志願者,他們通過社交平臺傳播、接待遊客、演講等多種方式,向世界傳遞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的真相,也在傳遞守護和平的聲音。目前,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匯聚了200多位來自美國、韓國、以色列、巴基斯坦等多個國家的國際和平志願者。他們讓和平的理念在全世界生根發芽。
  • 《新灰姑娘》導演專訪視頻 揭秘電影幕後創作歷程
    《新灰姑娘》導演專訪視頻 揭秘電影幕後創作歷程 《新灰姑娘》曝導演專訪視頻 揭秘電影幕後創作歷程 時長:03:35 來源:電影網
  • 寶兒(BoA)講述了她出道20周年的歷程 她是如何克服困難的
    寶兒(BoA)近日與雜誌合作拍攝了一組照片並接受了採訪,講述了她出道20周年的歷程 !計劃發行專輯紀念出道20周年的寶兒(BoA),對未來的發展做出了暗示。她說:"我公司的人和我一樣,對專輯感到有壓力。
  • 人臺:藝術家創作中那個永遠沉默的「夥伴」
    或許你沒想到的是,櫥窗裡那些你熟悉的人臺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身份:從16世紀開始,它一直是藝術家創作中沉默的「夥伴」。庫爾貝在奧爾南的畫室,牆角放著一個人臺,1864年那時藝術家們在創作中常常會藉助有關節的人臺,這樣做的好處是,誰能像人臺那樣讓衣服上的褶皺靜止不變?
  • 火箭少女101獻唱《和平精英》周年曲,強強聯手再創聯動典範
    可見粉絲和玩家對於火箭少女101與《和平精英》聯合產出的內容,是十分關注的。那麼,這首歌又是如何觸動到他們,並獲得如此多的好評呢?火箭少女101新單曲,以歌聲重現《和平精英》熱血戰場4月26日,火箭少女101(以下簡稱火箭少女)推出新單曲《On Fire》。作為《和平精英》的周年慶主題曲,《On Fire》的詞曲與MV都很好地凸顯出遊戲原本的氣勢。
  • 胡沈員攜現代舞作品《流浪》與涪陵觀眾見面,講述「身體」故事
    11月4日,青年舞蹈藝術家胡沈員攜編導處女作現代舞作品《流浪》在涪陵大劇院與涪陵觀眾見面,暢談作品的創作歷程,講述關於「身體」的故事,並與大家進行了熱烈的互動。胡沈員畢業於中央民族大學,是第五屆中國舞協青年舞蹈人才培育計劃委約編導,2017年成為楊麗萍藝術基金首位扶持的青年藝術家,曾榮獲第四屆北京國際芭蕾舞暨編舞比賽最佳作品表演獎、第十六屆義大利羅馬國際編舞比賽銀獎、第十五屆韓國首爾國際舞蹈比賽現代舞青年男子組評審團主席獎,創作的個人作品《流浪·NOMADIC》獲得2017年第十九屆上海國際藝術節「走出去」項目優秀作品。
  • 澳洲華裔藝術家楊威廉講述尋根故事 探討身份認同
    澳洲華裔藝術家楊威廉講述尋根故事 探討身份認同
  • 中日韓少女魔法動漫
    中國、日本、韓國三國都有題材為少女魔法動漫作品,小編拿出四部動漫作品來介紹,分別是中國巴啦啦小魔仙、小花仙,日本魔卡少女櫻韓國魔法指環少女這四部少女魔法動漫作品。中國巴啦啦小魔仙是由中國動漫公司奧飛娛樂製作的一部少女魔法動漫,講述了主人公通過魔法來擊敗邪惡對手來維護正義的故事 ,可惜由於國內的思想觀念導致兒童化嚴重。
  • 向韓國慰安婦少女像吐口水的嫌疑人均為韓國人 其中一人會日語
    據日本共同社援引韓聯社6日報導,韓國警方接報稱有4名可能是日本人的男性在首爾郊外京畿道安山向象徵慰安婦問題的少女像吐口水後,經調查結果發現4人均為韓國人。據稱其中一人說日語,有可能偽裝成日本人。 據韓聯社稱,4人年齡為二三十歲。其中一人在警方的調查中供述稱「借著酒勁兒向少女像吐口水,拍攝了視頻」,「因為會說日語,所以對制止的市民使用了日語」。
  • 藝術家張璇個展在上海喜瑪拉雅美術館隆重開幕
    青年藝術家張璇首次個人作品展於9月19日下午在上海喜瑪拉雅美術館開幕,本次展覽展出了張璇兩年內創作中遴選出的14件具有標誌性和代表性的作品,本次張璇帶來的14件作品通過夢境、孤獨等主題呈現出了今天的年輕藝術家對於當代都市生活的思考。本次展覽由策展人段少鋒擔任策展。
  • 韓國抽象畫拍出3300萬港元 網友:像青蛙卵(圖)
    參考消息網4月12日報導韓國知名「單色畫」抽象派藝術家金煥基(Kim Whan-ki),其作品日前在香港拍賣會上創下史上最高拍賣金額紀錄。還有1957年的創作《飛鳥》,也賣了8.64億韓元(約人民幣484萬元),大幅超越預計售價。  去年金煥基首次打破紀錄時,有首爾拍賣官向媒體說:「我們希望有更多外國人通過金煥基來認識韓國藝術。」江南大學藝術市場研究所教授So Jin-su也說:「這場交易是韓國當代藝術開始邁向全球化的象徵。」
  • 向慰安婦少女像吐口水還謊稱是臺灣人,4名韓國人下跪道歉
    據韓聯社報導,星期三,此前向慰安婦少女像吐口水,還謊稱自己是「臺灣人」的4名韓國男子,登門向幾名慰安婦倖存者下跪道歉。韓國6名慰安婦倖存者星期四表示,這4名男子去養老院探望她們,並跪地道歉。此前據韓聯社7月9日報導,這4名男子6日凌晨在京畿道西南部的安山市向一尊象徵慰安婦問題的少女像吐口水,扭屁股,並與阻止該行為的市民發生了爭執。由於目擊這一行為的市民聽到其中一名男子在說日語,因此報警稱這些人是日本人。其中有一人還用韓語喊「我是(中國)臺灣人!」。但後來警方調查發現四人均為韓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