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gomboVilla7客房一角紗簾是件很神奇的物件,無論外面太陽多麼毒辣,微風輕撫過,紗簾舞動,都讓人覺得陡然涼爽柔軟了起來
NegomboVilla7老闆是個很淳樸的尼甘布小夥子,擅長烹飪各種魚,雞蛋也煎得很好,同樣經營tuktuk業務,聽說我要去康提,纏了我一個早上讓我坐他的tuk過去,照顧下淡季的生意~無奈我實在預算有限,比起公交2、3塊人民幣的價格,包車實在太奢侈。
尼甘布午後的街道。
凌亂交錯的電線橫在空中,烏鴉在其間穿梭嬉戲,植物耷拉著沒精打採。
街道算不上多麼乾淨,tuk飛馳過,揚起細碎的灰塵。
某處小院子,鍾意這鵝黃的色調。
LP上首推的餐館,Lords,老闆是英國人,服務生也是統一的英國做派,即使在淡季非飯點,也穿著得體毫不怠慢。
餐館有自己的Gallery,院子還略顯禪意,餐桌是長條形的圓木,事物擺盤精緻,咖喱味道也是相當贊,當然價格並不便宜。
穿過一條馬路,就是印度洋海岸。
當地的孩子在水裡嬉戲,看見我拿相機,不停地擺出各種姿勢讓你拍照。
坐在沙灘上看印度洋的落日,等華燈初上,也有人和我一樣坐在礁石上,不知道在等誰~
入夜後,去Rodeo來一瓶加冰的Gingerbeer,白天的炙熱,一瞬間平息。
在斯裡蘭卡各地都可見這種紙燈籠,大小不一,比起中國和越南的燈籠,這裡的紙燈造型和材質上未免顯得寒酸了些,可入夜後,街上的紙燈籠亮起來,是一種安定人心的力量。
尼甘布的大小魚市在當地也算是遊覽景點。
起了個大早跑去看漁船歸港,船一靠岸,一陣喧鬧雜亂,各自擺起攤位,本來還空蕩蕩的市場,一瞬間擠滿了不知道哪裡冒出來的人。
魚市設施很簡陋,大型的魚類都直接碼在地上,汙水血水橫流,我也挽起褲腿,學當地人穿著涼拖穿梭在魚市裡。
出發的時候,旅店老闆一臉沒睡醒的叮囑我,讓我買魚回去,他給我做他最拿手的炸魚。
典型的斯裡蘭卡式早餐,一大盤水果,煎蛋,烤麵包,還有一壺濃濃的紅茶。
開往康提的大巴,或者稱為公交車,我倒是十分喜歡這種四面通風的車輛,車身塗著鮮豔的彩繪,好歡樂。
從路邊買來兩個金椰子,折合人民幣才1元一個,比礦泉水還划算,抱著椰子開路,前往kandy。
說到金椰子,在斯國最靠譜的水果就是它了,汁水豐沛,味道甜美,街邊隨手可得,價格便宜,消暑解渴必備良品~無數旅遊者蜂擁來到康提,多是為了佛牙寺。
而康提在我眼裡卻別有另一番風味。
kandy的街道讓我恍惚的覺得,自己置身於重慶90年代初的某個山區小鎮,喧鬧吵雜,地形崎嶇不平,人流如梭。
街邊的水果攤清一色的紅富士蘋果。
淡季的kandy遊人不多,佛牙寺多是祈禱的人群,捧著蓮花,一臉虔誠。
喜歡kandy的清晨,山霧繚繞,城市特別安靜,唯有穿著白色黃色布袍的信徒走過,幾座大佛在霧氣中若隱若現,神聖寧靜。
在佛牙寺逗留了一天,坐在地上看來往的信徒獻花祈禱。
佛教儀式在傍晚時分舉行,內容冗長,斷斷續續,實在看不出所以然,便伴著鼓點的節奏,繞到佛牙寺殿堂後側,白天看上去平淡無奇的點燈玻璃房子,在暮色降臨時分如此通明神聖。
人們在此間穿梭,雙手合十,或端著香燭,伴著儀式的音樂聲,仿佛是另外一個世界的景象,而我只是恰巧略過。
正在修繕的藻井頂棚,可以看見金光閃閃的裝飾。
殿內虔誠祈禱的人們。
在kandy選擇的住宿是Spica旅店,在kandy的山上,不知是不是從小生活在山城,對山地總有親切感,喜歡被山嶺和樹木圍繞的感覺。
Spica的房主是夫妻倆,在客廳擺著兩人的照片,男主人以前是海軍也曾到過中國黃海,女主人年輕的時候好美,現在也依然非常有氣質。
雙人間一晚的價格折合人民幣月120,條件還是相當不錯的。
咖喱咖喱咖喱,每一頓都是咖喱!
kandy之後下一站到達錫吉裡耶。
獅子巖所在的錫吉裡耶是個很小的村子,大多數人選擇住在丹布勒,丹布勒位於古城區,還是託淡季的福,我想像中這舉世聞名的景點,怎麼樣也是遊客如織,現實卻是,除了在半路上遇到的當地小學生團隊之外,獅子巖似乎只有我和嚮導還有另外兩對西方夫婦。
當然還有無數的猴子!
在我看來,獅子巖實在是個偉大的工程,在一塊巖石上鑄造一所宮殿,以及一系列水利工程,可以在山上山下建各種泡池,和各路嬪妃們洗澡~當然還有很多政治故事,關於一個帝王,但在我的嚮導眼裡,建了很多泡池這事兒真是他最羨慕的~獅子巖的建造並算不上精緻,多是原石,沒有雕刻,僅存的壁畫也因保存原因,斑駁脫落,在一大片叢林中倒是顯得原始粗礦,沿著石階往上走,視野一點點升高,登頂時的極致視野還是讓人震撼的。
也僅是臨時起意,搭車去了斯裡蘭卡的東部海岸。
tuktuk司機告訴我你應該去東邊,現在是東邊最美的季節,西海岸籠罩在雨季的陰雨中,而東邊正是晴空萬裡。
5個小時的車程後,我站在了亭可馬裡的海邊,準確的說是烏布維裡的海岸。
海岸線旁大約五六家旅店經過豪華的chaayablu,吃個飯拍個照裝個x。
烏布維裏海灘是美的,沒有過度開發,可以看見漁民撒網捕魚,當地人在沙灘上曬小魚,少男少女在一起開party。
酒店的工作人員帶我們涉過齊腰的水,另一邊的小島上,印度教徒在島嶼上穿梭,彩色的印度教廟宇,遍地悠閒的牛。
清晨的印度教廟宇,一直覺得印度教神秘又吸引人,似乎總有無數的矛盾,卻又無比和諧,它們認為生命本就是不停翻攪的乳海,若一切靜止,那生命也就不復存在了,所以它們總是繽紛喧囂。
清晨起個大早去亭可馬裡的西邊的小島上想看海上日出,島嶼上很大一座印度廟宇,巨大的溼婆神金色的雕像,東邊的陽光灑在溼婆的身上,散發著柔和的光。
離開東部海岸,進入中部的山區,在NuwaraEliya停留了三天,沒有去霍頓平原,就是靜靜的呆在這裡,看茶農們採茶,坐在公園裡看出遊的家庭和情侶,還有各種各樣的花。
NuwaraEliya小鎮帶著濃濃的英倫風情,曾經英國人佔領了這裡,帶來了紅茶,建造了城市和公園,也帶來了戰爭和仇恨。
曾經斯裡蘭卡以僧伽羅族為主,英殖民者從印度南部遷入數十萬泰米爾勞工,並採取分治和挑撥的手段,播下了矛盾和仇恨的種子。
從一開始種族之間就不是平等的,或許一開始他們只是想為了公平與平等而戰,然而戰爭扭曲他們的初衷,變得殘忍與荒唐。
採茶人多是泰米爾人,他們五六家人擠在大約只有30的茶園窩棚中,炎熱溼悶。
五公斤茶葉200rs,生活著實艱辛。
其實現在距離斯裡蘭卡的內戰結束也不過五年時間,而今天在斯裡蘭卡旅行,也著實看不出內戰給他們人民帶來的傷害,他們每個人會對著你的鏡頭微笑,每個人都熱情好客,看著他們,我時不時懷疑內戰是否真實的存在過。
NuwaraEliya的郵局。
紅磚、坡頂,立面的木條紋裝飾,原滋原味的英式建築。
Ella的街上遍地小吃,尤愛這家curd&honey!
littleAdampick,登頂視野一片開闊。
路邊摘蓮花的小孩,看見我蹭蹭蹭的跑過來一定要送我一朵。
沿著一個個南部的小城,來到gallefort,依然是印度洋鹹濕的空氣,卻是一片鵝黃色的歐洲小建築,氣氛悠閒。
喜歡坐在城牆上,望著雨季洶湧的印度洋,發呆好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