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外來生物入侵監測和預警系統的迫切性|史海鉤沉(6)

2021-01-08 騰訊網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

(上圖:由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基金會、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北京市農業局植保站研究推出的《建立北京外來生物入侵監測預警和防控系統的研究》預研報告(2005年)

建立北京外來生物入侵預警和防控系統的研究(2005)

(第二部分)

3、日前國內外對外來生物入侵研究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對於外來生物入侵真正引起廣泛關注和研究的大約是在20世紀80年代後期,特別是近20年來,國內外的政府和科學界對於外來生物入侵問題非常重視,而且廣泛的從宏觀的對外來生物入侵的預防與控制策略,有效可行的控制和管理技術體系,到微觀的分子生物學與生態學、生態遺傳學等各個方面開展了研究工作,形成了多學科的研究熱點,取得了較明顯的研究成果。在國際生物多樣性公約(CBD)原則的指導下,GEF針對各締約國對外來入侵生物的預防和管理提出了9條指導性原則。1996年由 SCOPE、IUCN和CAB共同組織的全球入侵生物項目開始實施以來,在發展外來入侵生物的最佳預防與管理策略與指南,組織實施國際合作項目的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績特別是一些發達國家已經建立了不同層次和不同類別的信息網絡系統,大大加強了對外來物種入侵的監測,建立了國家和地方的管理協調機構。當前許多國家都在致力於建立完善而快速的監測預警系統和各學科相互配合,全面深入開展外來生物入侵的問題。

我國雖然起步晚些,但近幾年也開展了很多工作,其中研究最多的是對外來入侵物種的檢疫和除治,特別是對於在我國造成較大危害的一些入侵種(如薇甘菊、紫莖澤蘭、水葫蘆美洲斑潛蠅松材線蟲等)的危害和防除研究的比較多,國家也設立了973項目,也建立了些有關網站等。

但我國在外來生物入侵方面的研究、管理等許多方面還存在很多薄弱和不完善的地方。如現在還沒有對外來生物入侵的專門研究機構,研究工作(特別是基礎性的研究)開展的也很不夠深入不全面,沒有形成有特色的入侵生物學學科體系;監測體系不健全,快速檢測和快速反應機制以及跟蹤監測技術還沒有真正建立和發展,預防和控制技術薄弱對於外來物種的風險評估和評估標準也沒有制定。在管理上也缺少相應的機構,相關組織也缺乏很好的協調。法律和法規很不健全,至目前為止,我國尚沒有1個專門的外來生物入侵管理法。政府對這項工作抓的也較晚,2001年引起了重視,2003年才在組織上開始落實。總之,我國對於外來生物入侵的工作在總體上明顯落後於國際水平。

愛心捐贈

4. 構建外來生物入侵監測和預警系統的迫切性

上述情況充分表明目前生物入侵已經成為全世界和包括北京在內的全國嚴重的生態災害問題,而且已到了刻不容緩急迫需要認真應對和想辦法解決的大問題。鑑於對外來生物入侵的問題最重要的是預防它們的進入。所以,當前最緊迫的工作是構建比較完善的、能快速反應的監測預警系統。

這是全世界當前急需要解決而又這不僅對我國是最緊迫的,特別是對北京來說則更為緊迫,因為北京的特殊地位和具體情況,外來生物入侵的機率更大更多,解決的難度也相對要大。

如果北京的問題解決的比較好,不僅在國際上影響較大,也會對我國其他省市對外來生物入侵的防控工作有較大幫助。特別是迫切需要建立完善的對外來生物入侵的快速監測預警系統。作為中國首都的北京,其迫切性更是不言而喻的了。

上圖:《建立北京外來生物入侵監測預警和防控系統的研究》預研報告(2005年)專家論證意見。攝/綠會融媒

(本文是《建立北京外來生物入侵監測預警和防控系統的研究》預研報告(2005年)第二部分。未完待續)

相關焦點

  • 綠會史海鉤沉:2005年《建立北京外來生物入侵監測預警和防控系統的...
    在我國,2003年首次發布了《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2005年,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前身——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基金會攜手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北京市農業局植保站,進行了關於北京市外來入侵物種的研究,並完成了《建立北京外來生物入侵監測預警和防控系統的研究》預研報告。綠會融媒平臺現將這份16年前出品的這份科研報告電子化,公開分享如下。
  • 「史海鉤沉Ⅱ」2005年《建立北京外來生物入侵監測預警和防控系統...
    編者按:過去50年來,各種直接和間接變化驅動因素加速發展全球自然環境在過去50年的改變速度在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臺(IPBES)2019年發布的報告顯示,在全球影響最大的自然變化直接驅動因素中,「外來入侵物種」排名第五。
  • 防治外來物種入侵 保護生物多樣性
    作者:於文軒(中國法學會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政法大學環境資源法研究所所長)  我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同時亦面臨生境退化、物種減少、外來物種入侵、遺傳多樣性遭到破壞等問題,這對國家生物安全構成了嚴峻的挑戰。在生物安全法的調整範圍中,防治外來物種入侵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一個重要方面。
  • 防治外來物種入侵 保護生物多樣性-光明日報-光明網
    我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同時亦面臨生境退化、物種減少、外來物種入侵、遺傳多樣性遭到破壞等問題,這對國家生物安全構成了嚴峻的挑戰。在生物安全法的調整範圍中,防治外來物種入侵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一個重要方面。
  • 2018生物安全科技創新論壇——外來生物入侵分論壇在西安召開
    在「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萬方浩研究員提出生物入侵的中國方案「4E+行動」,即智能預測與風險預警、遠程監測與快速分子檢測、早期根除滅除與阻截、區域聯防聯控以及入侵生物防控基因組計劃。
  • 關注丨外來有害生物入侵農林,咋防範?
    生物入侵相關統計顯示:我國是世界上遭受生物入侵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生物入侵每年造成的經濟損失達2000億元以上。特別是在農林領域,外來有害生物入侵對糧食安全、生物安全、生態安全和經濟安全構成威脅,成為制約農林產品對外貿易的重要因素。
  • ...入侵種 外來入侵物種 入侵生物 外來物種 入侵物種 蟛蜞菊 原...
    、隨風搖曳,卻在日復一日地絞殺著憨厚老實的「土著生物」,給我們本已脆弱的生態系統,帶來無窮無盡的隱患……  動物篇:螞蟻兇猛  自然界中,自然分布於某一個地域的物種,叫「本地種」,與之相對應的是「外來種」,即不是本地自然產生和進化,而是從其他地區傳播或移植過來的物種。
  • 南寧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南寧市農業重大有害生物及外來生物...
    (2)市農業農村局:負責農業重大有害生物及外來生物入侵防控的組織、協調和監督檢查工作,負責農業生物災害的調查、評估和分析,提供技術諮詢,提出對策和意見,開展農業有害生物突發事件監測、預測、預警、調查、控制、除治等工作;建立農業重大有害生物及外來生物入侵應急處理所需人力
  • 綠會國際部向IPBES提交外來入侵物種監測及防治提案
    2020年7月24日,全球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與政策平臺(IPBES)發起外來入侵物種首次外部審查(First
  • 農業農村部進一步強化外來入侵物種防控工作
    10月14日,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中國農學會和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聯合在南寧舉辦2020年農業外來入侵物種防治培訓宣傳活動,進一步強化外來入侵物種防控工作。外來生物入侵是全球高度關注的熱點問題。隨著經濟全球化深度發展,我國外來物種入侵危害形勢日益嚴峻,據專家評估我國外來入侵物種已達600多種。黨和國家高度重視農業外來入侵物種防治工作,農業農村部作為外來入侵物種的牽頭部門,加快推動外來入侵物種管理立法,不斷完善國家重點管理外來入侵物種名錄,著力強化外來入侵物種風險評估、監測預警與綜合防治,採取集中滅除、示範推廣和廣泛宣傳各種防控技術,著力防治農業外來入侵物種危害。
  •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中國,每年造成的損失已高達2000億元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中國】我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2020年6月2日,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引發關注。
  • 當外來物種登陸以後(美麗中國·關注外來物種入侵①)
    陳寶雄說,侵入階段,生物離開原生存的生態系統到一個新環境;定居階段,生物在新環境中生長、發育、繁殖;適應階段,已繁殖了幾代,並適應了新環境;擴散階段,適應新生態系統,種群到一定數量,具有合理的年齡結構和性別比例,且具有快速增長和擴散能力。
  • 中國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成遭受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記者 | 牛其昌1我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2020年6月2日,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引發關注。
  • 中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尤須警惕致病有害生物
    同時,伴隨著跨境電商和國際快遞等新業態,入侵渠道更趨多樣化,造成的生態安全風險明顯增加。660多種生物入侵我國生態環境部日前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 既要「引進來」,也要「管得好」 | 讀懂外來水生生物
    然而,在外來水生生物助力漁業產業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入侵」的問題。「外來物種入侵」是指外來物種由原生境經自然或人為的途徑進入到另一個生境中,並在當地的自然或人為生態系統中定居、自行繁殖建群和擴散而逐漸佔領新棲息地並威脅當地生物多樣性的一種生態現象。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公布的全球100種最具威脅的外來入侵物種中,中國已發現半數以上。
  • 半月談|660多種已入侵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十年增三成
    1660多種生物入侵我國生態環境部日前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67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外來入侵物種調查結果表明,215種外來入侵物種已入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其中48種外來入侵物種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廣東北江發現的外來入侵生物「怪魚」我國農林生態系統外來入侵物種增長迅速。2008年到2010年,原環保部開展的第二次全國性外來入侵物種調查顯示,我國共有488種外來入侵物種。
  • 政協致公組:加強物種引進的監管 防止外來生物入侵
    但是,在引進、推廣外來物種的同時,如果不加強監管,進行科學布局,則會造成外來生物入侵的負面影響。據報導,世界上100種具危險性的外來入侵物種有一半已侵入中國。我國每年因生物入侵造成的損失觸目驚心。從森林到水域,從溼地到草原,從農村到城市,全國所有省市區都發現生物入侵者,尤其是低海拔地區和熱帶島嶼最為嚴重。
  • Science:煙粉蝨的入侵機制 - Science報導專區 - 生物谷
    這項研究顯示,行為機制在動物入侵中能起關鍵作用。了解入侵過程對害蟲管理很重要,因為這能幫助研究人員就外來害蟲入侵以及取代土著近緣生物的範圍和速度作出準確預警。研究人員的報告說,煙粉蝨的成功至少部分是因為它們與土著煙粉蝨共存後,繁殖速度更快,同時還抑制土著煙粉蝨的繁殖率。文章第一作者、浙江大學教授劉樹生說:「我們文章中報導的這一入侵害蟲目前正給中國的農業和環境造成很嚴重的破壞。
  • 農大教授倡議:重視豚草這一外來入侵物種 危害不小
    二者統稱為豚草,均為一年生草本,其開花期7月中旬至9月上旬,分別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第一批、第二批。 在美國、加拿大及歐洲每年使上千萬人致病受害,出現嚴重過敏性反應,有的地方人群發病率高達30%。豚草降低糧食產量,入侵農田後瘋狂蔓延生長和爭奪吸收土壤養分,遮擋陽光。
  • 十年增三成,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中國!
    隨著國家、地區間交往日益頻繁,外來物種正在全世界範圍蔓延。近年來,我國外來物種入侵數量呈上升趨勢,目前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一些外來入侵物種成為新的優勢種群,危及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安全,釀成巨大的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