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立春很多地方要拔河?立春還有哪些習俗

2020-12-11 黃巖石

立春揭開了春天的序幕,表示萬物復甦的春季的開始。在民間立春有拔河的習俗,那麼立春為什麼要拔河?下面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拔河,即拖鉤,一名牽鉤。原本是荊楚地區的風俗。唐朝封泊我封氏聞見錄:「拔河古謂之牽鉤。襄漢風俗,常以正月望日為之。相傳楚將伐吳,以此教戰。古用蔑纜,今民則用大麻繩,長四五十丈,兩頭分系小索數百條。分二朋,兩相齊挽。當大繩之中,立大旗為界,震鼓叫囂,使相牽引,以卻者為勝,就者為輸,名曰拔河。」

晉唐時盛行。唐代兵士、宮女以及宰相、將軍等,多以此為戲。《唐書·卷五·兵志》:「六軍宿衛,皆市人,富者販增彩,食果肉,壯者為角牴、拔河、翹木、扛鐵之戲。及祿山反,皆不能受甲矣。」《唐書,卷四·則天本紀》有:「景龍三年二月己丑,及皇后幸宣武門,觀宮女拔河,為宮市以嬉。」景龍四年「及后妃宮主,觀三品以上拔河」。到中宗、玄宗時,拔河規模更大,挽繩的多至千餘人,呼聲震天,觀者驚駭。當時考為進士的河東薛勝寫有《拔河賦》,用以記錄當時的壯觀景象,人人競相傳閱。

立春要祭祀春神

在江南一些地區,每家每戶都於立春日在門口放一張桌子,桌披上貼著寫有「迎春接福」四個字的紅紙,桌子中間放一個飯甑,飯盛得極滿,以「飯飯年」表示「春神萬萬年」。在飯甑的左右兩邊各放些新鮮青菜和豆腐,豆腐上插有梅花、松柏和竹枝象徵潔淨、長青和富足,也有的在大碗中栽白菜和插小旗。等立春時刻一到,鳴放爆竹,行禮祭拜。然後把青菜移栽到菜地或者大花盆中,以示春到。

3、立春的服飾要求

立春服飾是官方禮俗,也是民間立春習俗的重要內容。官員迎春的服裝有著比較嚴格的要求,例如在東漢時期要穿青衣,戴青幘,清代要穿吉服或者朝服。民間對於立春服裝沒有特殊的要求,然而立春的裝飾和佩戴卻十分豐富多彩。在漢代就出現了立春的頭飾,《炙轂子錄》載:「漢之迎春髻,立春日戴。」

而後世又出現了彩花、春燕、春蝶、春杖等,多為年青婦女的頭飾。兒童的佩飾主要是春雞和春娃。這些立春飾物不僅精巧可愛,具有美感,而且寓意深長,凝結著良好的願望。

立春是什麼時候確定的

有關立春的確定,要上溯到漢代。我們的祖先為了定季節,創立了二十四節氣,即春季: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夏季: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秋季: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冬季: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不同的節日反映不同的物候。因立春是一年中的第一個季節也是第一個節氣,所以佔代也把它稱作「節氣之首」或「歲始」。

古語說,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對於人類是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季節。立春標誌寒冷的冬季即將結束,明媚的春天即將來臨。此時冰雪消融,萬物復甦,大地顯露一片生機。

立春養生方法

春季養生要順應春天陽氣生發,萬物始生的特點,注意保護陽氣,著眼於一個「生」字。按自然界屬性,春屬木,與肝相應。(這是五行學說,以五行特性來說明五臟的生理活動特點,如肝喜調達,有疏洩的功能,木有生發的特性,故以肝屬「木」)肝的生理特點主疏洩,在志為怒,惡抑鬱而喜調達。在春季精神養生方面,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懷憂鬱,做到心胸開闊,樂觀向上,保持心境恬愉的好心態。同時要充分利用、珍惜春季大自然「發陳」之時,借陽氣上升,萬物萌生,人體新陳代謝旺盛之機,通過適當的調攝,使春陽之氣得以宣達,代謝機能得以正常運行。

相關焦點

  • 立春是幾月幾日,立春習俗有哪些,立春是春天的開始?還會冷嗎?
    ,立春習俗有哪些,立春是春天的開始?第二、立春習俗有哪些?生活在農村,自古以來就「立春」就有很多習俗,比如說,「糊春牛」,村民用竹篾扎出骨架,然後用春木做腿,然後用紙糊上,塗上五彩,不過用的紅黃顏色比較多,寓意「五穀豐登」,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點睛」了!「鞭春」,在農村有「鞭春」的習俗,一方面是預示春耕的開始,也是為了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以及「五穀豐登」!
  • 迎春打春為什麼不能回娘家 立春有很多的習俗和禁忌|迎春|打春...
    迎春打春為什麼不能回娘家 立春有很多的習俗和禁忌時間:2018-02-04 08:15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迎春打春為什麼不能回娘家 立春有很多的習俗和禁忌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也是一個傳統節日,在立春有很多的習俗和禁忌,比如吃春餅、春卷、打春牛,不能理髮、不能回娘家等等
  • 立春是古人的「春節」嗎?立春習俗有哪些?
    立春在公曆每年的2月3-5日,4日立春最常見,3日或5日立春比較罕見。如立春恰逢農曆正月初一,謂「歲朝春」,民諺曰「百年難遇歲朝春」。二、立春是古人的春節立春其實是古人的春節。立春又名立春節、正月節、歲節、歲旦等。秦漢以前,以立春為歲首,立春意味著新的一個輪迴的開啟。
  • 2018年立春具體時間什麼時候幾點 立春習俗立春禁忌你都知道嗎?
    2018年立春具體時間什麼時候幾點 立春習俗立春禁忌你都知道嗎?時間:2018-02-04 09:52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18年立春具體時間什麼時候幾點 立春習俗立春禁忌你都知道嗎?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又稱打春。
  • 2018臘月十九立春具體時間幾點幾分打春 立春傳統習俗介紹
    2018年立春是什麼時候?立春的立是什麼意思?立春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春是春季的開始,當然了立春也是有很多傳統習俗的,那麼立春有哪些傳統習俗?一起來看看吧!本周日就是立春啦  2018年立春是什麼時候?  2018年立春具體時間:2月4日 05:28:25  農曆2017年十二月(大)十九,星期日。
  • 立春是什麼意思含義 立春的風俗習俗立春吃什麼傳統食物
    2月4日,迎來立春。立春為正月節,立為建始,春木之氣始至,故稱為「立」。  立春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與立夏、立秋、立冬一樣,反映著一年四季的更替。立春,意味著萬物閉藏的冬季已過去,開始進入風和日暖、萬物生長的春季。「春」也意味著萬物生長、春耕播種,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
  • 立春的來歷由來立春是什麼意思 打春咬春傳統習俗介紹
    [立春是什麼意思?立春節氣特點飲食養生預防感冒方法]立春打春咬春傳統習俗介紹  立春,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自古以來都是人們最為重視的節氣之一,在這一天,人們歡天喜地地忙活著這些事兒:[立春吃什麼傳統食物滋補養生]  1、迎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動,事先必須做好準備,進行預演,俗稱演春。
  • 立春在古代和現代有何不同?立春的風俗又有哪些呢
    2020年2月4日,是我國的24節氣之一的「立春」,「立春」也是一年24節氣中為首的節氣,表示從今天起,春天到來了,又到了萬物復甦的季節了。那麼古代的立春和現代的立春有什麼區別呢?現在立春的風俗都有哪些呢?
  • 2018立春什麼時候具體時間幾點幾分 古人立春習俗與詩詞欣賞
    ­  有的冰面開始融化,可以看到魚了­  可是水面上還有一些碎冰塊­  就感覺魚遊的時候像背著冰塊一樣­  當然,立春只是一個立意,之後的「柳色黃金嫩,梨花白雪香」,才是春天物候歷程的縮影,而立春之日仍是乍暖還寒。
  • 立春的含義是什麼意思 民間習俗要注意躲春!
    立春的含義是什麼意思 民間習俗要注意躲春!時間:2020-02-04 12:5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立春的含義是什麼意思 民間習俗要注意躲春!躲春,又稱打春,是中國的一種民間習俗.中國命理學認為,立春這一天,由於磁場和氣場的緣故,通常會比較亂,無論是家中還是辦公室,容易招惹口舌事非.因此要進行躲春,否則一年內可能都非常不順利. 立春日是太歲的交接時間.最   原標題:立春的含義是什麼意思 民間習俗要注意躲春!
  • 「交春」「接春」豐富多彩的客家人立春習俗
    客家的立春習俗豐富多彩,以下介紹的就是客家常見的立春習俗。交春贛南、閩西地區的客家人習慣將立春這一節氣稱之為「交春」。客家的「交春」不包括立春節氣的三侯(五天為一侯),而特指立春日「春」到來的時刻。交春之時,客家傳統習俗需家家戶戶放爆竹相迎,閩西三明客家更對天禮拜,名曰「接春」。
  • 幼兒園立春節氣教案《立春了》立春的由來歷史寓意民俗文化活動【幼兒教案】
    教學目標:1、了解與立春有關的習俗,感受立春帶給我們的文化情趣。
  • 立春吃什麼傳統食品最好?立春為什麼要吃蘿蔔?竟然是這樣原因!
    立春這一天除了有一些忌諱之外,還有一些傳統習俗。比如,立春這一天吃的方面就有講究。那立春吃什麼傳統食品最好?立春為什麼要吃蘿蔔?竟然是這樣原因!一、立春吃什麼傳統食品最好?用來做春餅餡的這些菜也叫合菜,這種菜是立春日必不可少的菜品。立春吃春餅也有迎春、祈盼豐收的意思。2.傳統食品二:吃春卷春卷實際上是由春餅發展來的,將春餅放入油鍋炸熟,外表金黃酥脆。3.傳統食品三:吃春盤自唐朝起,民間還普遍流傳有吃春盤的立春食俗。
  • 立春的含義是什麼意思?一文了解立春的習俗(雙語)
    立春節後,植物轉綠,煥發勃勃生機。人們可以清楚地注意到白天的時間變得更長,天氣也愈發溫暖了。   關於立春的習俗大家知道多少呢?一起來看看吧。   放風箏   在中國,傳說在立春、春分和秋分的時候,雞蛋可以被立起。人們認為,如果有人能在立春的時候把雞蛋立起來,他在未來就會交到好運。   Spring Equinox day:春分   Autumn Equinox day:秋分   咬春
  • 2017年今年立春(打春)要吃什麼菜好?立春適宜傳統食物推薦
    民俗專家介紹,立春(由來及習俗介紹)不僅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而且是一個重要的節日。據了解,為了慶祝立春的到來,自古以來,除了要舉行一些「迎春」祭典外,在立春日這天,我國民間還要喝春酒、吃春餅、打春牛、咬蘿蔔等習俗,俗稱「咬春」和「打春」。
  • 立春到了,俗語「立春下雨是反春」是啥意思?立春下雨有啥說法?
    因為在以前春節就是從立春節氣這天開始的,因此立春也叫立春節、正月節、歲節等。立春的立是「開始」的意思,而「春」則代表著溫暖、生長。而且民間還把立春當作是春天的開始,認為立春到了,春天也就到了。也是由於立春的重要性,在民間也有很多和立春節氣相關的預測天氣、農事的俗語和農諺。俗語「立春下雨是反春」說的又是什麼意思呢?立春下雨又哪些說法?
  • 今日立春盤點民間習俗:「咬春」、祭祀、養生有道
    《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2月4日17時46分將迎來農曆二十四節氣之首的「立春」。專家表示,立春既是節氣,也是節日。這一天,我國民間有「迎春」「打春」和「咬春」的美好習俗。    「一年之計在於春」,每年的公曆2月4日左右為立春,此時太陽達到黃經315度。
  • 2017年什麼時候立春?2017年為什麼有兩個立春?
    2017年什麼時候立春?2017年為什麼有兩個立春?2017年為什麼有兩個立春?具體詳細內容小編為你報導。2017年2月3日農曆正月初七立春有人說2017年是兩個立春,兩個六月,是個「雙春兼閏月」。那麼什麼是「雙春兼閏月」?是的,2017年是雙春兼閏月,首先2017雞年有兩個農曆六月,一個正六月,一個閏六月,一正一閏,所以叫做閏六月。什麼叫「雙春」呢?
  • 中華二十四節氣故事 | 立春
    今天,我們將從立春的時間、季候變化、傳說故事、民間習俗、節氣詩歌幾方面來了解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春。從那以後就留下了在立春日鞭打土牛的習俗,因為這個習俗,立春也叫打春。隨著時間的流逝,到了中國古代,就有了迎春神,打春牛的習俗。立春日,民間要舉行隆重的迎春儀式。
  • 立春 | 萬物復甦,四時之始​
    立春開始,是天文意義上的春。在節氣起源地區,立春的第一個標識,是「東風解凍」。所以立春的這個「春」,是始融之候;數九數完「寒盡春歸」的那個「春」,是可耕之候。我們常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那為什麼還是「靠天吃飯」呢?因為人和是可控的,地利是部分可控的,只有天時是不可控的。在民間,有一種描述春天的稱謂,叫做:春脖子。這是一個擬人化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