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在古代和現代有何不同?立春的風俗又有哪些呢

2020-12-16 百般揣

2020年2月4日,是我國的24節氣之一的「立春」,「立春」也是一年24節氣中為首的節氣,表示從今天起,春天到來了,又到了萬物復甦的季節了。那麼古代的立春和現代的立春有什麼區別呢?現在立春的風俗都有哪些呢?

下面,我先來介紹一下古今「立春」有什麼不同之處?

區別:

無論是古代和現代,人們對立春都非常重視,但是重視的程度卻有所不同。總的來說,古代更為重視!因為古代的立春是國家第一大節日,就如同現在我們過的春節一樣。為什麼呢?因為最早時候的立春就是春節。

儘管在一定程度上,現代也保留了一些立春作為重要節日的成分,但是在人們的心目中,立春在更大的程度上,僅僅是作為一個節氣而被對待。中國古代是農耕國家,春天要種下一年的希望——種子,所以古人說「一年之計在於春」。可見古人對於立春必須重視。立春在古代既然這麼重要,又有這麼悠久的歷史,各種風俗肯定是少不了的。

下面,咱們就言歸正傳,介紹一下立春的習俗都有哪些說一說。

立春的習俗:

迎春3000多年以前,立春前一日,要舉行迎春活動。通過迎春,可以彰顯立春的重要。《禮祀·月令》中說,立春時周天子親率諸侯、卿大夫等去東郊迎春、祭祀,祈求風調雨順農業豐收。這種活動影響到民間,就變成了現在迎春活動。

打春打春其實就是打牛。這個打不是真打,而是在立春前一天,把養了一冬的老牛趕出圈來,用彩色的鞭子象徵性地抽打上幾鞭,其中的寓意就是,春天來了,老牛你應該活動活動筋骨,下田種地去了。

探春探春又叫遊春。這是一項民間舉行的類似於遊行的活動。有一定的慶祝儀式。儀式過後,人們就可以開始舉行類似於現在的「化裝舞會」,但是扮相上,必須要能代表春天的形象。例如牧童牽牛、大頭娃娃送春桃等。行進隊伍穿行在大街小巷之間,非常熱鬧。

另外,這次探春(遊春)也給所有人釋放了一個信號——人們可以開始出去踏青賞春了。

咬春 和前面介紹的迎春、打春、探春相比,時至當下,咬春流傳得最為廣泛,更加深入民心。

何謂咬春?就是要在立春當天吃春餅。在我國北方地區,這個春餅的做法有講究,餅一定要烙得薄,然後最好配上一般炒土豆絲,再配上一盤炒長豆芽,當然也可以有一些其他的生菜等。吃的時候,把這些菜酌量放到餅上,最後把餅捲成桶裝,就可以從一側咬著吃了。杜甫在他的詩歌《立春》裡,就生動地記錄了吃春餅時候所需要的幾樣菜餚和心情:「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梅發時。」

另外,也有一些地區咬春不吃春餅,而是吃蘿蔔。大概是因為蘿蔔具有通氣、解春困的功效吧。

當然,因為我國幅員遼闊,所以針對立春,不同的地區演變除了不同的風俗習慣,但無論有何不同,這都是形式上的不同,而大家參與立春風俗活動的目的卻只有一個,就是要表達對於春天到來的喜悅之情。

您去購買雙黃連了嗎?專家:抑制病毒並不等於能夠預防病毒感染

時下閱讀《老人與海》的現實意義:人不是為失敗而生的

一個普通居民眼中的社區工作者,你們也是最美逆行者,值得欽佩

記憶中的年味:東北姥姥家大皮缸裡的粘豆包

相關焦點

  • 立春是古人的「春節」嗎?立春習俗有哪些?
    從立春到下一個立春為一「歲」,從農曆一月一日到下一個農曆一月一日為一「年」。古時「歲」和「年」是有嚴格區別的。秦漢以前,重大的拜神祭祖、納福祈年、除舊布新等活動都在立春日及其前後幾天舉行的。但當時各地曆法、歲首日期不同,風俗習慣、歲首節慶的民俗也不同。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進行曆法改革,規定以農曆正月初一為「歲首」,又稱「年節」、「元旦」。
  • 春分是立春嗎?春分和立春一樣嗎有什麼不同區別
    春分是立春嗎?春分和立春一樣嗎有什麼不同區別時間:2020-03-20 00:2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春分是立春嗎?春分和立春一樣嗎有什麼不同區別 春分是二十四節氣當中很重要的一個,它和立春不一樣,立春是春天的開始,那春分是不是就是春天過一半了呢?
  • 立春是幾月幾日,立春習俗有哪些,立春是春天的開始?還會冷嗎?
    ,立春是幾月幾日,立春習俗有哪些,立春是春天的開始?生活在農村,俗話說「春生,夏耘,秋收,冬藏」,人們對於春天的喜愛,不僅是因為告別嚴寒回歸到溫暖,春天是孕育希望的季節,更是確保糧食豐收的關鍵,因此,也就有了「一年之計在於春」的說法!如今,大寒節氣已經開始,距離「立春」也為時不遠了,那麼,今年立春是幾月幾日呢?在農村,立春有何習俗呢,立春是季節變化的重要節氣,立春了就步入到春天了嗎?
  • 今日立春這些事情不能做_立春有什麼禁忌
    立春,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是中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立春意味著春天到了,此時春回大地,萬物復甦,一切都呈現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立春當天其實有很多講究和禁忌,大家都了解多少呢,下面跟隨玄丞一起看看2020年立春有什麼講究和禁忌,什麼是立春。
  • 立春是幾九打春是什麼意思?2020立春是雙立春嗎?打春詳細時刻
    宋晁衝之《立春》)「春日春風動,春江春水流。春人飲春酒,春官鞭春牛。」立春,民間也叫「打春」,有祭春神句芒和「打春牛」的活動。那麼2020年幾個立春呢?2020年立春是幾九呢?  舊時府縣官在立春前一天迎接用泥土做的春牛,放在衙門前,立春日用紅綠鞭抽打,因此俗稱立春為打春。
  • 2018年立春具體時間什麼時候幾點 立春習俗立春禁忌你都知道嗎?
    2018年立春具體時間什麼時候幾點 立春習俗立春禁忌你都知道嗎?時間:2018-02-04 09:52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18年立春具體時間什麼時候幾點 立春習俗立春禁忌你都知道嗎?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又稱打春。
  • 為什麼立春很多地方要拔河?立春還有哪些習俗
    立春揭開了春天的序幕,表示萬物復甦的春季的開始。在民間立春有拔河的習俗,那麼立春為什麼要拔河?下面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拔河,即拖鉤,一名牽鉤。原本是荊楚地區的風俗。唐朝封泊我封氏聞見錄:「拔河古謂之牽鉤。襄漢風俗,常以正月望日為之。相傳楚將伐吳,以此教戰。古用蔑纜,今民則用大麻繩,長四五十丈,兩頭分系小索數百條。
  • 立春和春分的區別是什麼?立春和春分有什麼聯繫相同之處
    「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每年的寒冷冬季還沒有經過的時候,我們就已經經過了立春的節氣,立春所代表著的含義就是春天的開始,春分與立春又有著什麼樣的區別呢?立春和春分的區別是什麼?
  • 迎春打春為什麼不能回娘家 立春有很多的習俗和禁忌|迎春|打春...
    迎春打春為什麼不能回娘家 立春有很多的習俗和禁忌時間:2018-02-04 08:15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迎春打春為什麼不能回娘家 立春有很多的習俗和禁忌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也是一個傳統節日,在立春有很多的習俗和禁忌,比如吃春餅、春卷、打春牛,不能理髮、不能回娘家等等
  • 2021立春在五九,農民為此犯愁,俗語「春打五九尾」有何說法
    比如今年,還未播種耕種,一些農民已經開始犯愁,因為2021年立春在五九「五九」,在農村有:「春打五九尾,要飯跑斷腿」的說法。什麼意思呢?大概意思是指如果立春節氣發生在「五九尾」,預示著年景不好,收成不好,老百姓吃不飽肚子,這時要飯的叫花子即便走街串巷跑斷了腿,也要不到飯吃。01 「五九尾」是什麼呢?
  • 立春鞭打泥牛?這些風俗是怎麼形成的
    立春這一天為什麼要用泥做一個耕牛,還要鞭打它呢?這就更不知道了。若是鞭打老黃牛還能猜到一點原因,大概是因為要種地了。可是泥牛又是怎麼回事呢?咱們今天就來講一講。現在的大年初七是很平淡的日子,或者說不僅平淡還枯燥,因為它是節後上班的第一天,大家真的不願意面對。
  • 立春到了,俗語「立春下雨是反春」是啥意思?立春下雨有啥說法?
    因為在以前春節就是從立春節氣這天開始的,因此立春也叫立春節、正月節、歲節等。立春的立是「開始」的意思,而「春」則代表著溫暖、生長。而且民間還把立春當作是春天的開始,認為立春到了,春天也就到了。也是由於立春的重要性,在民間也有很多和立春節氣相關的預測天氣、農事的俗語和農諺。俗語「立春下雨是反春」說的又是什麼意思呢?立春下雨又哪些說法?
  • 幼兒園立春節氣教案《立春了》立春的由來歷史寓意民俗文化活動【幼兒教案】
    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陽到達黃經315度時就是「立春」。一過立春,就意味著冬季結束,進入了春天。立春是從天文上來劃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們的心目中,春是溫暖,鳥語花香;春是生長,農民耕耘播種。自秦代以來,中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為春季的開始。
  • 2019年恰好除夕日立春,立春不能貼對聯,這說法有道理麼?
    自古流傳下來的俗語說法,很多是對人們的生活有極其深刻的指導意義,很多是多年的民間經驗的總結和傳承,但是有些說法就過於較真了,就拿貼春聯的這件事情來說,其實真的沒有那麼多說法和規矩。各地風俗習慣不同,貼春聯的時間也不同,但是不管在什麼時間貼,都是寓意著吉祥喜慶的事情。貼對聯的風俗由來已久,很多地方都習慣於管貼對聯叫做貼春聯,是因為這個對聯是為了迎合春節的節日喜慶和滿足人們在新年裡消災避難的一種文化表現形式。
  • 2017年什麼時候立春?2017年為什麼有兩個立春?
    2017年什麼時候立春?2017年為什麼有兩個立春?2017年為什麼有兩個立春?具體詳細內容小編為你報導。2017年2月3日農曆正月初七立春有人說2017年是兩個立春,兩個六月,是個「雙春兼閏月」。那麼什麼是「雙春兼閏月」?是的,2017年是雙春兼閏月,首先2017雞年有兩個農曆六月,一個正六月,一個閏六月,一正一閏,所以叫做閏六月。什麼叫「雙春」呢?
  • 2017年立春你不得不知道的事!
    按正常月份的話,陰曆年中有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更替一輪後,進入下一年的節氣更換中。但由於閏月的存在,則使下一年的立春節氣出現在這一年的尾巴上。因此出現「雙春年」的現象。6、其實,這是中國現行以大年初一作為新年開端的習俗制度造成。而在古代,人們都是以立春作為新一年的開始,所以古代並不存在現在的「雙春年」之說。
  • 立春是什麼意思含義 立春的風俗習俗立春吃什麼傳統食物
    2月4日,迎來立春。立春為正月節,立為建始,春木之氣始至,故稱為「立」。  立春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與立夏、立秋、立冬一樣,反映著一年四季的更替。立春,意味著萬物閉藏的冬季已過去,開始進入風和日暖、萬物生長的春季。「春」也意味著萬物生長、春耕播種,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
  • 2017年立春是幾月幾日 立春吃什麼食物好 立春的由來和來歷是什麼?
    原標題:2017年立春是幾月幾日 立春吃什麼食物好 立春的由來和來歷是什麼? 現在的春餅在製作方法上仍沿用了古代的烙制或蒸製,大小可視個人的喜好而定,在食用時,有些人喜歡抹甜麵醬、卷羊角蔥食用,有的地方還講究用醬肚絲雞絲等熟肉夾在春餅裡吃。
  • 關於立春的英語,這裡都有了!
    春季最適合放風箏。作為一種傳統的民間活動,放風箏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放風箏有益健康,可以預防疾病,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快新陳代謝。呼吸室外新鮮空氣,可以排出冬季身體裡積攢的陳舊氣味。 kite 風箏a fish-shaped kite 一隻魚形的風箏  按中國民間說法,立春、春分和秋分時,雞蛋很容易豎起來。人們認為在立春能把雞蛋豎起來的人,來年有好運。
  • 春分和立春有什麼區別?2018春分是幾月幾日 春分和立春是一樣的嗎
    春分是立春嗎?對於春分和立春有很多人還「傻傻的不清楚」,這是兩個節氣同樣帶有「春」字,稍不注意還以為是一個意思。這就弄混淆了。立春是每年的2月4日或5日,春分是每年3月20日或21日。那麼立春和春分的區別是什麼?》》推薦閱讀:春分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