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3日 15:45 來源:海南日報
參與互動等待火箭發射的兩兄弟一起拼火箭模型。本報記者 袁琛 攝
180個小時的追尋只為親眼所見 那些「追火箭」的人
■ 本報記者 李佳飛
「親眼看到火箭發射你會哭嗎?」「90後」小夥阿康的答案是:「會!」
今年4月至5月,為親眼看一次火箭發射,身在浙江杭州的阿康不遠千裡,飛到海南,在文昌龍樓度過了歷經波折的180個小時——
阿康講述,原本聽說長徵五號火箭是4月24日發射,心急火燎的他4月19日就來到了文昌。為尋找最佳的觀測位置,他頗費心思進行了一番踩點:發射基地、酒店樓頂、海邊沙灘,都留下了他的足跡。他甚至還來到了離發射基地最近的村莊,遇見淳樸的村民、頑皮的孩童,留下難忘的經歷。
不料,滿懷希望地等待,得到的卻是延遲發射的消息。無奈,他失望而返。
5月,得知確切的發射消息,阿康再次乘興而來,這次他呼朋引伴,領著一群同樣想要親眼目睹火箭發射的年輕人,熱情地當起了「導遊」,帶著他的朋友們挨個走訪文昌龍樓他走過的每一個地方,等待最激動人心的一刻到來。
文昌椰子、龍樓美食、海浪沙灘,當地風土人情給這些年輕人留下了難忘而美好的記憶。不知不覺,從阿康踏上這趟「追火箭」的旅程起,已經過去了180個小時。
激動人心的一刻到來,當所有人都抬頭仰望,目送火箭划過一道弧線,刺入雲層,數秒之後,震撼的人群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和歡呼聲,阿康的眼淚也流了下來。「當慶祝的煙火在身後響起,我在180個小時裡積累的情緒終於得到釋放。渺小的我,像是和中國航天共同經歷了一場苦盡甘來的旅途。180個小時很短,卻讓我在這個『離宇宙最近的地方』看到了人類最偉大的浪漫和最質樸的溫暖。」阿康回憶道。今年11月,他再次來到文昌龍樓,目送「嫦五奔月」。
對許多和阿康一樣不遠千裡追逐火箭的人而言,文昌是「離宇宙最近的地方」,是一個浪漫所在,這裡的一草一木,一沙一景都與感動一起,印刻在了他們的記憶深處。
來自北京的航天科技工作者張鵬已經第三次到文昌觀禮火箭發射了。「第一次因為工作緣故,後面兩次專程帶家人前來,一同見證中國航天事業的進步,希望給孩子良好的愛國主義教育,希望他以後好好學習,熱愛航天科學,做一個勇於追逐夢想的人。」張鵬說,為讓兒子看得更清楚,他一直將兒子扛在肩膀上,身上披著國旗,數小時的等待雖然很累,但他感覺值得。
攝影愛好者老耿也是火箭觀測點的「老人」了,為搶最佳視角,他會提前數小時踩點「佔位」。因為延遲發射,他還曾兩次改籤機票。
「祖國萬歲!中國航天加油!」火箭的身影漸漸沒入雲層,人群的歡呼聲還在椰林間迴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