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9年12月,「智慧好醫院」系統註冊用戶超過187萬,累計為14萬餘病患提供了在線診療服務,為患者提供的預約、查詢等服務超過70萬人次,完成藥品配送服務7300餘次。受訪者供圖
中新網北京12月30日電 題:專訪西安交大一附院院長:要把「智慧好醫院」送上青藏高原
記者 張素
「今年中秋節,我們對西藏阿里地區進行調研,提出全面醫療幫扶的設想。下一步,我們將開設『智慧好醫院』阿里分院。」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院長施秉銀近日接受記者專訪時透露了這一計劃。
他口中的「智慧好醫院」,實際上是2018年6月初正式建立的智慧醫療平臺。患者在該平臺實名註冊後,便可享受視頻問診、在線諮詢、檢查預約、結果查詢、送藥到家、門診行動支付、住院預繳費、床位預約等服務。
「這是一款真正意義上的網絡醫院,所有有關醫院的功能在這個手機APP上都得到了實現。」施秉銀介紹說,一方面,患者不必重複折返醫院,也不必每次複查都要排長隊與醫生「面對面」,這尤其極大方便了生活在偏遠地區的患者;另一方面,就醫過程也變得更加有序。
讓他印象深刻的是,通過這一平臺醫生得以更近距離地接觸到患者,為其排憂解難。「一次去國外出差,剛下飛機連上網就有患者來找我,我直接在機場幫他解決問題。」施秉銀說,網絡醫院不受時間或空間的限制,將碎片時間利用起來,「只要有時間,我就能與患者建立聯繫」。
截至2019年12月,該系統註冊用戶超過187萬,累計為14萬餘病患提供了在線診療服務,為患者提供的預約、查詢等服務超過70萬人次,完成藥品配送服務7300餘次,累計為患者節約往返醫院、排隊、等待時間數百萬小時。
家住陝西寶雞的翟老先生告訴記者,2018年3月接受手術以後,他每個月都需來醫院複診,往往為做一次檢查要在西安待上三四天。使用「智慧好醫院」以後,他可以在線就診,必須赴院進行的操作只有檢查檢驗,只需按預約時間來西安半天即可。
「智慧好醫院」的研發者、西安朝前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朝前科技)首席科學家錢步月在受訪時說,選擇將網際網路大數據分析技術應用於優化醫療流程領域的主要原因是「還原本該有溫度的診療過程」。他曾任職醫療機器人Watson臨床數據分析組組長,進行多個醫學數據分析產品的技術研發。他敏銳地嗅探到自己掌握的數據分析技術切合智慧醫療的建設需求,回國創業,最終與西安交大一附院一拍即合。
錢步月介紹,這個醫療就診流程的平臺實際分為兩部分,患者端更多的是功能性的服務,如預約檢查、結果查詢等基本就診功能;醫生端的服務則更加集中於行醫本身,如開具處方、患者管理等專業性功能,相當於將就醫的全流程「搬」上網際網路。
「從醞釀想法到實際上線,花了一年多的時間。」施秉銀回憶說,其中也存在著不小的困難和風險,尤其是人們對於網上就診的認知存在較大差距。為此,他們牢牢把關,明確規定「初診病人不能在APP上就醫」,嚴格執行患者實名認證,同時對醫生實行審核,「只有符合條件的才能在網上行醫」。令他感到振奮的是,「智慧好醫院」已得到陝西省醫政醫管局批覆。
2019年1月,陝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實施意見,提出,到2020年,省內三級醫院全面開展「網際網路+」醫療服務;到2020年,遠程醫療服務覆蓋所有醫聯體和縣域醫共體,並逐步延伸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此前,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也已宣布,2019年將通過「網際網路+智慧醫院」,在一百個城市開展城市醫療集團建設試點。
「很多年前就已有了網際網路醫院的概念,但是能夠把醫院所有功能順利搬遷到網際網路上的還很少。」施秉銀說,隨著更多「硬科技」誕生,未來的醫療模式一定會發生重大變化,醫院不再人滿為患,醫生行醫也將更從容,醫患關係也將更暢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