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憑什麼讓眾多人才為他「賣命」?以下這五大管人手段是關鍵!真正把關鍵說透了!精闢
一、寧虧自己,不虧大家
「寧虧自己,不虧大家」是李嘉誠做人和管理上的一個重要原則,體現的是李嘉誠共謀天下的商道智慧,以及人才管理的核心準則。
李嘉誠對人向來時平易近人,對下屬更是關照入微,深明「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古訓。李嘉誠認為,要想讓人才全心全意工作,死心塌地為你賣命,關鍵是將心比心,讓人才得到他們勞動所得,切實關心他們的利益;即便自己虧欠,也不虧待人才,這樣短期看是不划算的,但從長期來看,卻是生意的做大做強之道。
二、中西並用,唯賢是舉
在李嘉誠的人才管理中,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除了培養和重用集團內部的人才外,還聘用了不少外國人才,尤其是在收購來的英資公司裡,不但保留原有的外國人,還繼續招聘外國人,實行「以夷制夷」的策略。事實上,李嘉誠並不偏向於用什麼人,而是從實際需要出發,不拘一格,唯賢是舉,用最適合自己事業發展的人才。
三、未雨綢繆,積極培養繼任者
美國哈佛大學人才專家羅克爾說:「作為管理者,不可推卸的重任之一就是尋找繼任者。」的確,每個有夢想的公司都想要基業長青。那麼,怎樣才能基業長青呢?這是李嘉誠的當務之急。因為在他看來,任何偉大賢能的人,都會過生老病死這一關,一個大型企業總裁,在即將卸去總裁一職時,如何使企業保持同樣的活力,或超過自己在任時的景況呢?選擇一位優秀的繼承者是必不可少的。
優秀的領導者總是能在這一切未來臨之前就做好充分的準備,而非在倉促之間指定繼承人。李嘉誠在兩個兒子李澤鉅、李澤楷很小的時候,就開始重點培養,言傳身教,要他們跟著自己學習商業經營,又讓他們獨自留學,去了解外面的世界,長大後,又讓他們獨當一面,充分磨礪自己的才智,這都是未雨綢繆,積極培養繼任者的表現。
四、廣採博納,融匯眾智
做大生意的人,一方面要有自己的主意,另一方面還需要能夠聽進人才的意見。李嘉誠為人虛心坦誠,不但善用身邊的人,而且非常會利用外腦的智慧,其背後的智囊團向來為人所稱道。
事實上,一個人的強大,不僅僅在於提升自身智慧,凝聚眾人智慧要更重要。在人才管理中,如果能抱著一顆坦誠謙虛之心,善納忠言,廣採博納,善集眾人之智慧於一身,那麼,就不愁生意做不大做不強。
五、權力下放,給人才以施展空間
話說有一年,李嘉誠前往汕頭大學出席會議,在途中接到一位下屬的電話,說有一筆10億的生意等著他做最後的決定。李嘉誠說: 「你自己看著辦吧,這件事交給你了,能做就做,不能做就算了。」 說完就把電話掛斷了。
這位下屬當時就愣住了,差點以為自己聽錯了,雖然這單生意做成已經是十拿九穩,之前也和李嘉誠詳細報告過,但畢竟牽扯到10億金額,最後的決定竟然交給自己來做,這甚至讓他產生一種感恩戴德之感。李嘉誠種充分下放權力的做法,無疑能讓員工感受到無比的信任,自然容易死心塌地為他賣命,也就容易幹勁十足,充分施展自己的能力。(百家號獨家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