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雲網(微信:ilieyun)上海】10月9日報導(文/史藝敏)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狹義上說關係到個人健康生活問題;廣義上講事關國家民生發展大計。近些年,隨著國家改革開放經濟水平的提高,人民的物質生活條件蒸蒸日上,市場上的食品琳琅滿目。然而在飲食文化備受推崇的同時,食品安全問題頻現,甚至做起了大米的文章。轉基因大米事件、鎘大米事件、黃金大米事件……各種安全事故讓人猝不及防。
「國內大米市場規模龐大,保守估計每年可達8000億以上且國內以精白米為主,鮮米及高端大米不足5%,而在日韓臺灣地區則以鮮米為主,精白米很少。所以國內鮮米的市場空間巨大。」稻甜寶寶創始人宋洪濤這樣告訴獵雲網。
日常食用的精白米經過去雜、碾磨、水洗等繁瑣的加工流程,胚芽機外層維生素礦物質被碾磨去除,營養流失;而鮮米又稱胚芽米,是指穀物帶殼儲存,保留最核心的胚芽活性細胞,通過不超過15攝氏度的恆溫保鮮,保持水分均衡營養無流失,現碾磨成的大米。長期食用胚芽米具有有效降低膽固醇、攝取多種微量元素及礦物質,改善便秘等功能。
稻甜寶寶優選東北黑土地的稻穀為原料,以現代化人工智慧及物聯網手段,向中高端社區部署現碾磨自動售賣鮮米機,實現從稻穀到胚芽米的完美蛻變,從田間到餐桌安全流轉的端對端的全產業鏈服務。
目前,稻甜寶寶專供五常稻花香和盤錦大米兩個品種,並與五常最優水稻產區民樂鄉和安家鎮當地農民組建種植專業合作社,所有水稻原產地直供,保證當季現碾磨。
稻甜寶寶自主研發了現碾磨智能鮮米機,開展無人自主售賣的便民新零售模式,將機器部署到中高端小區,實現24小時自動售賣。智能鮮米機內置恆溫保鮮系統,給稻穀適存的環境,鮮米按用戶需求機器現碾磨,保證面對面出新米,實現從田間到餐桌的新模式消費;機器有預警提示系統、多媒體遠程管理系統,幫助企業經營管理運營。
作為大眾剛需性消費,稻甜寶寶抓住用戶需求痛點,結合人工智慧及物聯網手段,帶來消費新體驗。
商業模式上:稻甜寶寶展開以商品售賣和廣告投放的雙盈利模式。目前機器投放半月運營情況良好。未來計劃投入更多設備並逐步完善設備功能,向多物業、多重點城市鋪設設備。
稻甜寶寶已與20多家社區物業籤訂合作協議,其中包括保利、中海、寶月等大型物業公司。
團隊方面:創始人宋洪濤畢業於江西理工大學,自營貿易公司,具有多年企業高管經理經驗;其他兩位合伙人也具備多年管理經驗以及快銷品行業市場推廣經驗。
日前,稻甜寶寶出讓8%的股份融資600萬,資金主要用於設備成本、辦公費用、宣傳推廣等方面。
項目:稻甜寶寶
公司:上海稻甜農業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