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龍回顧|股東對外承擔連帶責任的幾種法定情形

2021-01-08 上海人大人學院

公司是現代企業中的重要組織形態,對促進投資、發展經濟發揮了巨大作用,究其原因,公司獨立人格和股東有限責任原則在其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公司法人人格一旦被濫用,則會損害公司債權人的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為了平衡公司股東和債權人之間的利益以及股東和社會公共利益之間的矛盾,在特定案件中,須「穿透」公司獨立人格這層保護傘,直接讓股東為公司清償債務。

為此我們特邀請上海市海華永泰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葉平律師作為主講嘉賓線上分享《股東對外承擔連帶責任的幾種法定情形》講座。

葉律師結合2019年11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正式發布的《全國法院民商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以下簡稱「《九民紀要》」)關於法人人格否認的有關規定,以生動詼諧的語言,源於親身處理的案件深入淺出的普及了股東承擔連帶責任的幾種法定情形、著重分享了《公司法》關於公司法人人格否認的原則性規定、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法人人格否認的規定、清算中公司法人人格的否認以及律師實務中的一些常見糾紛和經典案例等等分享給大家。葉律師為大家剖析了法人人格否認制度最新的司法裁判口徑和尺度,之前《公司法》僅對公司法人人格否認制度作了原則性的規定,對濫用公司獨立人格的行為缺乏具體規定,沒有系統列舉濫用行為及構成要件,可操作性較差。無法應付司法實踐中遇到的各種濫用公司獨立人格和股東有限責任的行為,如何正確理解和適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認制度,是困擾法官和律師的一大難題。

詳細解讀

葉律師著重為大家解讀了《九民紀要》對公司法人人格否認的構成要件及判定標準作出的新變化,《九民紀要》有助於統一司法審判實踐對認定公司法人人格否認的把控。其中在《九民紀要》第10點以列舉方式提供了須綜合考慮的六種情形,葉律師進行了一一解讀:

1.股東無償使用公司資金、財產,不作財務記載。股東出資成立公司後,其出資的財產就成為公司的財產,所有權屬於公司,與股東個人無關,公司是該財產的所有人,該財產是完全獨立於股東的,因此,股東無償使用公司資金或者財產,不作財務記載的,是認定公司與股東人格混同的重要考量因素。紀要徵求意見過程中,有不少人建議,刪去"不作財務記載"的表述。他們的觀點是,只要股 東無償使用公司資金、財產,就構成人格混同,而不管是否作財務記載。經研究認為,如果公司作了財務記載,那麼就證明 股東與公司之間的法律關係是借貸或者借用,而法律並不禁止股東與公司之間的借貸或者借用活動。在有財務記載的情況下,恰恰證明了股東與公司是兩個獨立的民事責任主體。股東無償使用公司資金、財產,不作財務記載,恰恰可以證明公司人格不獨立,已成為股東的工具、另一個自我。這時,應否定公司的人格。

2. 股東用公司的資金、財產償還股東的債務,或者將公司的資金供關聯公司無償使用,不作財務記載。上述第一種因素,主要是股東本人無償使用公司的資金、財產,這裡談到的情形,其表現形態與上述第一種因素略有不同,即不是股東本人使用,而是償還了股東自身的債務,或者供股東的關聯公司無償使用。表現形式不一,但實質是一樣的。在這裡也強調,一定是公司沒有作財務記載。如果作了財務記載,一般不構成人格混同。

3. 公司帳簿與股東帳簿不分,致使公司財產與股東財產無法區分。公司帳簿與股東帳簿不分,致使公司財產與股東財產無法區分,既表明公司沒有獨立的財產,也表明公司沒有獨立的意思。公司沒有獨立的意思,沒有獨立的財產,那就表明公司已經形骸化。在這種情況下,當然應當否定公司人格 。

4. 股東自身收益與公司盈利不加區分,致使雙方利益不清。這種情況也會導致使公司財產與股東財產無法區分,表明公司沒有獨立的意思,其財產也不獨立,公司已經成為股東賺錢的工具,故應突破股東以出資為限承擔責任的規定,讓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5. 公司的財產記載於股東名下,由股東佔有、使用。例子就是,公司的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公司出錢購買車輛或者房屋,登記在股東名下,由股東佔有 、 使用。我們認為,這一情形實質上是混淆了公司的財產和股東的財產,嚴重損害了公司債權人的利益,應否定公司人格,讓股東對公司承擔連帶責任 。

6.人格混同的其他情形。審判實踐中可能出現各種各樣的公司與股東人格混同的情形,上面舉出的 5 種情形是常見的情形,所以需要有一個兜底條款。

在出現人格混同的情況下,往往同時出現業務混同、人員混同、住所混同等情況。法院在審理案件時,關鍵是審查是否人格混同,其他方面混同只是人格混同的補強。

最後,葉律師結合最高人民法院指導案例15號《徐工集團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訴成都川交工貿有限責任公司等買賣合同糾紛》一案,為大家分享了以往法院認定法人人格否認的標準。該案法院生效裁判認為:川交工貿公司與川交機械公司、瑞路公司人格混同。一是三個公司人員混同。三個公司的經理、財務負責人、出納會計、工商手續經辦人均相同,其他管理人員亦存在交叉任職的情形,川交工貿公司的人事任免存在由川交機械公司決定的情形。二是三個公司業務混同。三個公司實際經營中均涉及工程機械相關業務,經銷過程中存在共用銷售手冊、經銷協議的情形;對外進行宣傳時信息混同。三是三個公司財務混同。三個公司使用共同帳戶,以王永禮的籤字作為具體用款依據,對其中的資金及支配無法證明已作區分;三個公司與徐工機械公司之間的債權債務、業績、帳務及返利均計算在川交工貿公司名下。因此,三個公司之間表徵人格的因素(人員、業務、財務等)高度混同,導致各自財產無法區分,已喪失獨立人格,構成人格混同。

葉律師認為,最高人民法院第15號指導案例所確立的,認定公司「人格混同」需「同時具備人員、業務、財務高度混同」,而《九民紀要》與該案例認定「人格混同」的標準有所區別。是否需要否定公司人格,關鍵要看是否構成人格混同,而不要求同時具備其他方面的混同,其他方面的混同往往只是人格混同的補強。

葉律師警示大家,一般情況,公司債務與股東個人無關。即便公司出現資不抵債,債權人也無法追索至股東的個人財產。但是,若出現「人格混同、公司控制股東對公司過度支配與控制、公司清算未依法履行通知和公告義務、執行未經確認的清算方案」,股東因怠於履行義務,導致公司主要財產、帳冊、重要文件等滅失,無法進行清算等情形,股東則需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這就是股東的風險。「不知道風險,才是最大的風險。」的確,了解風險之後,才能進一步地掌握防範措施。針對上述風險股東一方面可以儘量避免出現上述情形,另一方面需對其個人財產作好保護,即使有一天真要承擔連帶責任時,股東因為採取財產保護措施而避免財產被執行。

因此,葉律師建議,公司經營中,股東應保持相對克制,嚴格依照《公司法》及公司章程規定對公司進行管理。同時,遵守公司財務管理制度,避免公司財產混同,以防被訴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相關焦點

  • 5種情形!一人公司和股東財產混同,股東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本文導讀:作為被執行人的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如果財產不足以清償債務,同時股東無法證明公司財產和個人財產的獨立性,那麼申請執行人申請追加股東為被執行人,連帶承擔公司債務的,根據法律規定,法院應給予支持。本文通過一個典型案例進行有關分析……1、典型案例:申請執行人以公司和股東財產混同為由,要求追加股東為被執行人2、哪幾種情形下,可構成「財產混同」?
  • 典型案例|非法採礦:公司和股東承擔連帶責任
    (2)鑑於該案是以開發公司的名義承包土地,並以公司經營需要為由違法開採礦石,實際上是法定代表人楊某個人所為,違法所得部分轉入股東陳某個人帳戶,公司股東楊某、陳某應該對該公司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3)經相關專業機構評估,涉案承包地因非法採礦致使地質環境受到破壞,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費用為361萬元。(4)2017年8月8日,報紙上刊發的公告,證明檢察機關在提請民事公益訴訟前,已依法進行了公告。
  • 公司法定代表人在何種情況下需對公司債務承擔責任?
    當公司無法清償債務時,合同相對方為了能實現債權,往往會將法定代表人作為共同被告要求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因此法定代表人承擔的風險較之於其他股東要更大,那麼應如何減小此種風險呢?我們可以從案例中總結實務常見情形以及法院裁判依據。案例一基本案情:原被告之間籤訂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被告廣州翼豪建築工程有限公司是自然人獨資公司,法定代表人是朱宣宣。
  • 追加未出資股東的配偶承擔連帶責任的3個標準
    實踐中,存在一些股東超期未繳納註冊資本,或抽逃註冊資本的行為。《公司法司法解釋三》第十三條明確規定,若股東存在未出資情形,債權人可以要求該股東就未出資本息範圍內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進一步,如果該股東存在配偶,債權人否基於夫妻共同債務而要求追加配偶承擔連帶責任呢?
  • 司法裁判觀點:公司存在違法減資時,股東承擔補充賠償責任的四種情形
    公司債權人請求抽逃出資的股東在抽逃出資本息範圍內對公司債務不能清償的部分承擔補充賠償責任、協助抽逃出資的其他股東、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或者實際控制人對此承擔連帶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抽逃出資的股東已經承擔上述責任,其他債權人提出相同請求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 公司「傍名牌」,股東因何承擔連帶責任?
    胡某某上訴稱,其僅為B公司的原股東,非實際經營者,未與B公司實施共同侵權行為和不正當競爭行為,不應承擔連帶侵權責任,且一審法院判定的賠償金額和合理支出明顯過高。,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 發包方在什麼情形下需要承擔連帶責任?
    但如果發包方是將工程項目承包給沒有資質的個人,則可以向發包方進行主張承擔連帶責任。《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支付管理暫行辦法》第十二條「工程總承包企業不得將工程違反規定發包、分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和個人,否則應承擔清償拖欠工資連帶責任」。
  • 「夫妻檔」公司股東不能證明財產獨立 應承擔連帶責任
    【分歧】關於本案中,趙某、李某作為「夫妻檔」公司股東,對乙公司的債務是否承擔連帶責任,存在兩種分歧: 第一種觀點認為,不應當承擔連帶清償責任。乙公司既未註銷,也未被工商機關吊銷,系存在的主體。股東責任與公司責任相互分離,趙某、李某作為股東,僅以其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不對公司債權人負責。故趙某、李某為本案被告主體不適格,不應當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第二種觀點認為,應當承擔連帶清償責任。以夫妻共同財產出資,未向公司登記管理部門提交分割財產的證明。該公司出資人的財產為夫妻共同財產,其出資體是單一的,實質上為一人公司。
  • 公司帳冊丟失,導致不能清算,董事應承擔連帶責任|公司法權威解讀
    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義務人是控股股東和董事,當該公司無法開展清算,控股股東和董事無法提供有關財產、帳冊、重要文件,也不掌握其下落或有關信息的,屬於怠於履行清算義務的情形,該等控股股東、董事應就公司未清償債務對債權人承擔連帶責任。一、中興公司是一家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4年,法定代表人王煜,公司董事分別為:王煜、張沛、蘇芮祥、劉瑞之、高原、柳靖、李立。
  • 保證人不承擔責任的45種情形!
    債權人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應當在破產程序終結後六個月內提出。貌似在債務人破產的情形下保證期間不再作為保證責任的考量因素。《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有關擔保制度的解釋》的實施第三十三條:保證合同無效,債權人未在約定或者法定的保證期間內依法行使權利,保證人主張不承擔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17、分公司未經公司股東(大)會或者董事會決議以自己的名義對外提供擔保,無效。
  • 未出資股東對債權人的責任承擔
    任劍鋒訴求薛飛宇償還借款950萬元及按月利率2%計算的利息和律師費25萬元,中鐵公司承擔連帶責任,於法有據,予以支持。程林、林誠在登記為中鐵公司股東期間,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共欠繳註冊資本4000萬元,潮汐公司、川環公司受讓股權後也未履行出資義務,本應各自承擔相應的補充賠償責任或連帶責任。
  • 註冊資本太低,法院可能會判決股東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嗎?
    合夥指南| 作者:李立律師這是李立律師博客和合夥指南公眾號第600篇文字註冊資本太低,法院可能會判決股東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嗎?這個問題,是在去年某項律師服務工作過程中,客戶公司的老闆向我提出的。他說在網上看過類似的文章,文章介紹了一個法院判決,判決股東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理由就是公司資本太低、不足。
  • 這些情況下,你需要承擔連帶責任
    ,應當對法人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第二十條第三款 公司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第三十條 有限責任公司成立後,發現作為設立公司出資的非貨幣財產的實際價額顯著低於公司章程所定價額的,應當由交付該出資的股東補足其差額;公司設立時的其他股東承擔連帶責任。
  • 最高院:公司法人人格混同,發生訴訟,股東承擔連帶責任(2)
    法人人格混同是指股東與公司之間資產不分、人事交叉、業務相同,與其交易的第三人根本無法分清是與股東還是與公司在進行交易,在這種情況下,一旦公司對外發生訴訟,股東就要承擔連帶責任。(續上)上期介紹了案件的基本情況,接下來看看一審的理由及結果:【一審裁判理由及結果】江蘇省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認為本案爭議焦點有:(一)上海某建築公司結欠租金的金額如何認定;(二)管某、周某是否應對欠款承擔連帶責任。
  • ...一人公司股東將股權進行轉讓就能避免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嗎?
    涉案公司為一人有限責任公司,仲裁期間,張英正將其持有的公司全部股權轉讓給其母原春華,二人先後為公司唯一股東,故二人應對其財產獨立於公司財產承擔舉證證明責任,否則應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 公司執照吊銷,沒及時清算,股東對公司債務必須承擔連帶責任嗎?
    在這個司法解釋中,提到在清算過程中「股東要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的,有這麼幾個內容: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東未在法定期限內成立清算組開始清算,導致公司財產貶值、流失、毀損或者滅失,債權人主張其在造成損失範圍內對公司債務承擔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依法予以支持。 這一條是指在公司尚未註銷的前提下。
  • 追加股東為共同被告的幾類常見情形
    一、追加股東為共同被告的幾類常見情形公司訴訟中,如果能將公司股東列為共同被告(或被執行人),有助於維護債權人的合法權益,常見的可以追加股東的情形如下:(一)一人公司、財產混同可以直接在訴訟中追加股東為共同被告
  • To公司股東:不想承擔公司債務,16種情形千萬不能有(十二)
    因某公司已經註銷,故應由清算組成員承擔賠償責任。那麼執行未經確認的清算方案的法律後果是什麼?公司、股東或者債權人應當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請看下文。 前十一期,我們詳細講述了股東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的【16】中情形的十一種:濫用公司獨立人格和股東有限責任損害公司債權人的利益、股東抽逃出資、出資不到位、怠於履行清算義務、公司清算未依法履行通知和公告義務、一人公司與股東財產混同、公司解散後股東惡意處置公司財產、瑕疵出資、虛假出資和股東未在法定期限內進行清算。
  • 最高法院:公司決定承擔他人債務,應參照對外擔保,經股東會決議
    《補充協議書》第3條規定:「丙方(嘉茂公司)自願對乙方(陳雲川)在主協議(《股權轉讓協議書》)和本補充協議項下所欠甲方(彭輝)的全部股權轉讓款本息承擔連帶給付責任」。《補充協議書》上,陳雲川以嘉茂公司法定代表人身份籤字確認。基於上述事實,甲方起訴至法院要求乙方支付股權轉讓款,同時要求嘉茂公司承擔連帶給付責任。
  • 以案說法:公司停業清算,欠一屁股債,股東承擔連帶清償責任麼?
    故此,本案在沒有其他證據的情況下,工商登記的股東情況,應作為定案依據使用,趙某平、趙某霞、趙某久應為被告公司的股東,本院予以確認。關於股東是否應承擔連帶責任問題,在開庭中,被告公司承認至今未成立清算小組對公司財產及債權債務進行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