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種情形!一人公司和股東財產混同,股東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2020-10-03 胖乎律師

本文作者:王科棟律師,專注於企業家及高管職務犯罪、經濟金融犯罪辯護和刑事風險防控研究。

本文導讀:作為被執行人的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如果財產不足以清償債務,同時股東無法證明公司財產和個人財產的獨立性,那麼申請執行人申請追加股東為被執行人,連帶承擔公司債務的,根據法律規定,法院應給予支持。本文通過一個典型案例進行有關分析……

1、典型案例:申請執行人以公司和股東財產混同為由,要求追加股東為被執行人

2、哪幾種情形下,可構成「財產混同」?

1、典型案例:申請執行人以公司和股東財產為由要求追加股東為被執行人

【案情經過】

A公司為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甲為該公司唯一股東,擔任法定代表人。

此後因為B公司與A公司合同糾紛一案,法院民事判決生效後,A公司未履行生效判決文書中的債務義務,於是B公司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在執行過程中,B公司以A公司為甲獨資的一人有限公司,甲為A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唯一股東為由,向法院申請追加甲為被執行人。

法院駁回申請後,B公司不服提起訴訟。

一審法院判決:追加甲為被執行人。

甲不服提起上訴,被二審法院駁回。於是甲又向最高法院提出再審申請,也被駁回。

【法院判決追加甲為被執行的依據是什麼?】

一審法院審理認為,諸多事實證據能夠證明:甲與A公司的財產存在混同。包括:

  • A公司的多筆業務款隨意匯入甲個人帳戶;
  • 甲以個人帳戶名義向A公司匯入資金,用以代付公司工資發放、社保基金、房租以及貨款;
  • A公司與甲因業務混同導致的財務帳目存在混同;
  • 甲隨意支配A公司資金,將其轉入關聯公司;
  • A公司在每一會計年度終了時,未編制財務會計報告並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

因此法院根據《公司法》第六十二條、六十三條,判決甲對A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追加甲為被執行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六十二條

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應當在每一會計年度終了時編制財務會計報告,並經會計事務所審計。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六十三條

一人有限公司的股東不能證明公司財產獨立於股東自己的財產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兩點建議】

1、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應當建立獨立規範的財務管理制度。日常經營中使用公司帳戶,同時公司應當在每一會計年度終了時編制財務會計報告,並且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

2、一人有限責任公司股東要避免個人私有帳戶和公司帳戶之間的隨意往來,保持公司的財產獨立和意志獨立,避免公司獨立法人地位的喪失,為日後法律糾紛埋下風險。

2、哪幾種情形下,可構成「財產混同」?

既然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和股東財產的混同,可能導致公司獨立法人人格的喪失,從而導致股東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那麼究竟具體什麼情形下,會構成「財產混同」呢?

《全國法院民商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九民紀要)中針對【人格混同】的說明提到:

認定公司人格和股東人格是否存在混同,最根本的判斷標準時公司是否具有獨立意思和獨立財產,最重要的表現是公司的財產和股東個人財產是否混同且無法區分。

具體到實踐中,我們說有以下幾種情形:

(1)違反法律規定,未在每一會計年度進行審計,在法律上可能構成「濫用公司獨立人格和有限責任」。

(2)股東隨意使用公司資金或財產,不作財務記載的情形。

(3)公司和股東帳簿混同,導致公司財產和股東財產無法區分的情形。

(4)對於股東自身收益和公司盈利不清的情形。

(5)同時需要注意:司法實踐中,即便一人有限責任公司股東提交了《驗資報告》《資產負債表》《審計報告》等證據證明其財產和公司財產是獨立的,但是如果雙方之間存在大量資金往來,同時對於這些資金往來無法提供全部原始記帳憑證,或者帳款記載存在差異矛盾的,且無法舉證說明的,那麼依舊可以判定為「財產混同」情形。

相關焦點

  • ​一人公司股東需證明與公司財產相互獨立,否則推定財產混同,對公司債務要承擔連帶責任!
    如果要否定公司獨立人格,要求股東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公司股東必須有存在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行為。一人有限責任公司作為有限責任公司的一種同樣亦不例外。
  • ...走私帳」≈財產混同,股東需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實例詳解)
    司法實踐中,違背股東與公司分離原則是公司法人人格否定的重要情形,在違背股東與公司分離原則下存在人格混同和財產混同兩種情況。,致使雙方利益不清的;(5)公司的財產記載於股東名下,由股東佔有、使用的;(6)人格混同的其他情形。
  • 沙龍回顧|股東對外承擔連帶責任的幾種法定情形
    為此我們特邀請上海市海華永泰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葉平律師作為主講嘉賓線上分享《股東對外承擔連帶責任的幾種法定情形》講座。葉律師結合2019年11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正式發布的《全國法院民商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以下簡稱「《九民紀要》」)關於法人人格否認的有關規定,以生動詼諧的語言,源於親身處理的案件深入淺出的普及了股東承擔連帶責任的幾種法定情形、著重分享了《公司法》關於公司法人人格否認的原則性規定、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法人人格否認的規定、清算中公司法人人格的否認以及律師實務中的一些常見糾紛和經典案例等等分享給大家
  • 「夫妻檔」公司股東不能證明財產獨立 應承擔連帶責任
    股東責任與公司責任相互分離,趙某、李某作為股東,僅以其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不對公司債權人負責。故趙某、李某為本案被告主體不適格,不應當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第二種觀點認為,應當承擔連帶清償責任。以夫妻共同財產出資,未向公司登記管理部門提交分割財產的證明。該公司出資人的財產為夫妻共同財產,其出資體是單一的,實質上為一人公司。
  • 最高法院:如何才能要求一人公司的股東承擔連帶責任?(附詳細策略)
    第二、對於一人公司人格否認制度的舉證責任需要視情況而定。當債權人以一人公司的股東與公司存在財產混同為由起訴要求股東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應實行舉證責任倒置,由股東對其個人財產與公司財產之間不存在混同承擔舉證責任。
  • 一人公司股東「侵財」何種情形構成犯罪
    第二種觀點認為,行為不存在侵害其他股東利益情況,但侵害公司財產利益和債權人利益,嚴重的,構成犯罪。第三種觀點認為,應根據財產混同情況區別處理。公司法第63條規定,當一人公司股東無法證明其個人財產的獨立性時,應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因此,如果公司和股東財產混同,則公司人格被否定,股東侵害的對象不是公司財產,行為不構成犯罪,股東承擔連帶責任即可實現救濟,不必加以刑法規制。
  • 高院判例:雖認定人格混同,但股東的債權人無權直接執行公司財產
    因為公司人格否認是認定股東存在濫用公司人格獨立制度的情形,是揭穿股東將公司作為「白手套」的不誠信行為,是為了確保公司債權人的合法利益允許揭開公司面紗的制度設計,此時允許公司債權人要求股東承擔責任是對濫用人格獨立特點之股東的一種賠償性、懲戒性制度。此情形下,股東的債權人對公司名下的財產則不享有與公司的債權人同等的權利,股東債權人對公司財產不能逕行執行。
  • 最高院:僅夫妻為股東設立公司,財產獨立舉證責任同一人公司規定
    公司股東濫用股東權利給公司或者其他股東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公司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第六十三條 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不能證明公司財產獨立於股東自己的財產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 無法證明財產獨立股東承擔連帶責任
    某服飾公司的股東徐某因無法證明其個人財產獨立於公司財產,法院依法判令該公司返還原告某銀行貸款本金32.6萬元、利息14679.06元、罰息1280.91元、複利58.43元(後續利息按合同約定繼續計算),股東徐某對上述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 無法證明財產獨立 股東承擔連帶責任
    某服飾公司的股東徐某因無法證明其個人財產獨立於公司財產,法院依法判令該公司返還原告某銀行貸款本金32.6萬元、利息14679.06元、罰息1280.91元、複利58.43元(後續利息按合同約定繼續計算),股東徐某對上述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 最高院:公司帳戶與股東帳戶之間存在大量、頻繁的資金往來可能導致股東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因此,原判決認定因協同教育公司與股東之間構成財產混同,公司已經失去了獨立承擔債務的基礎,有事實和法律依據。同時,肖豔娟、宋海平在本案訴訟期間又退出協同教育公司,致使公司變為一人有限公司(田海風一人股東)。
  • 股東與公司人格混同時,應對公司債務承擔什麼責任?
    股東與公司人格混同時,應對公司債務承擔什麼責任?甲公司股東分別為A公司(持股90%)、B公司(持股5%)、張某(持股5%)。A公司股東分別為B公司(持股95%)、張某(持股5%)。B公司股東分別為張某(持股90%)、李某(10%)。
  • ...的有限公司,實質是一人有限公司,應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熊某平、沈某霞無備案財產分割證明或協議的義務,備案財產分割證明或協議也不屬於夫妻註冊有限責任公司的前置條件,法律也未規定未備案財產分割證明或協議所可能承擔的後果,二審法院以此認定青曼瑞公司為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沒有法律依據。(二)二審法院將「熊某平、沈某霞應否對青曼瑞公司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作為本案爭議焦點錯誤。....
  • 我國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制度評析
    4、一人有限公司責任承擔及股東責任承擔。一人有限責任公司作為公司的一種類型,同樣具有一般公司所具的基本特徵,即,對外承擔有限的責任。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僅以其公司財產為限承擔民事責任。股東僅以其對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出資為限對外承擔責任。與個人獨資企業不同。《個人獨資企業法》第三十一條明確規定:「個人獨資企業財產不足以清償債務的,投資人應當以其個人的其它財產予以清償。」
  • 一人有限責任公司不能證明公司財產獨立於股東自己財產 法院:應當...
    2019年5月,因黃某是實業公司的唯一股東,經申請執行人申請和法院初步審查後,法院作出執行裁定書,裁定追加黃某為被執行人,要求黃某對法院判決確定的付款義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黃某認為,其對實業公司的出資已全部履行到位,自被執行人實業公司設立起,公司財產與其股東個人財產未發現存在混同使用的情況。
  • 股東個人財產與公司財產混同,3個判例說明,法律後果嚴重
    園林公司對陳某亮的債務未予清償情形下,二審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二十條第三款關於「公司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的規定,判決劉某強、劉某坤對園林公司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並不缺乏證據證明,適用法律亦無不當。
  • To公司股東:不想承擔公司債務,16種情形千萬不能有(十二)
    前十一期,我們詳細講述了股東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的【16】中情形的十一種:濫用公司獨立人格和股東有限責任損害公司債權人的利益、股東抽逃出資、出資不到位、怠於履行清算義務、公司清算未依法履行通知和公告義務、一人公司與股東財產混同、公司解散後股東惡意處置公司財產、瑕疵出資、虛假出資和股東未在法定期限內進行清算。
  • 公司款項匯入個人帳戶,股東應當證明公司財產獨立於個人財產
    裁判要旨 對於不是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公司,公司股東與公司財務人格混同的舉證責任原則上應當由公司債權人承擔,但公司債權人能夠提供初步證據證明股東濫用公司獨立法人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的,法院可確定該舉證責任由公司股東承擔。
  • 公司為被執行人的案件,如何讓股東來承擔法律責任
    法院強制執行,被執行人公司沒錢,這是司法實踐中很常見的一種情形。很多人以為這樣,債權就沒有任何指望了,其實不然,申請執行人在某些情況下還是有救濟途徑的。比如,被執行人的股東,如果存在以下任一情形,均可以幫助我們順利實現債權。股東是否如實出資;股東是否抽逃出資;股東是否無償接收公司財產;股東是否與公司構成財產混同。
  • ...一人公司股東將股權進行轉讓就能避免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嗎?
    涉案公司為一人有限責任公司,仲裁期間,張英正將其持有的公司全部股權轉讓給其母原春華,二人先後為公司唯一股東,故二人應對其財產獨立於公司財產承擔舉證證明責任,否則應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