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興奮地跑圈圈,爸爸說娃不困,媽媽卻說立即回家睡覺,誰對?

2020-08-26 墨仔媽媽育兒


昨天帶墨仔去體檢,中午吃完飯就出發去醫院,所以午覺就這麼錯過了,體檢回來去奶奶家吃晚飯,返回家的時候已經19:00,回家的途中會經過一個小廣場,很多小朋友在那玩,墨仔跟著瘋狂地跑圈圈,不肯回家,我告訴他不可以,現在需要回家睡覺,但是爸爸卻說,你看他一點都不困,這麼興奮,就讓他再玩一會兒,玩累了再回去睡覺。

作為一名嬰幼兒睡眠顧問,我當然明白此時的墨仔到底是興奮還是疲倦,但來不及給爸爸解釋了,二話不說,我抱起亂跑的墨仔回家,立刻啟動睡前流程,刷牙洗澡、看書,然後打開睡前音樂,20:03,墨仔睡著了。

爸爸悻悻地說:「我看他跑得那麼歡,根本就不困啊,怎麼這麼快就睡著了?」

我相信,和我家爸爸一樣想法的家長一定非常多,認為興奮著的孩子根本不困,這個觀點是非常錯誤的認知,今天這篇文章就來詳細的解釋一下,為什麼處在興奮中,鬧著還要玩還要玩的孩子,其實需要的是立刻睡覺。

有時候,極度興奮是極度疲倦的一種假象

當一個保留午睡習慣的孩子,沒有午睡,一直high到下午,毫無疑問,這個孩子肯定是疲倦的,不可能一直都是精力充沛的狀態,只不過孩子應對疲倦的表現和成人的不太一樣。

在我們成人的認知裡,睏倦的時候就應該有睏倦的樣子,眼皮子打架,昏昏欲睡,哈欠連天,緊接著就應該倒在床上閉上眼睛睡覺,困了就睡,這很合理對不對?

但是孩子偏偏就不按套路出牌(請理解,他們的大腦和神經發育還不夠完善),當他極度疲倦的時候,會表現出異常興奮的狀態,明明這一秒看到他眼睛都沒神了,連著打了好幾個哈欠,但是幾分鐘以後,又精神抖擻,異常活躍,仿佛「困了個假覺」,此時,說他困了需要睡覺根本沒人信。

所以,我們需要充分了解一下「疲倦過頭就會重新興奮」這種現象背後的生物學原理。

疲倦會造成腎上腺激素濃度增加,也就是說我們感覺勞累的時候,體內會分泌出更多的腎上腺素,以供給我們足夠的活力,幫助我們保持清醒、敏感、興奮的狀態----------《嬰幼兒睡眠聖經》。

這就是疲倦過頭為什麼孩子會重新表現出興奮的狀態,其實成人也是一樣的,這種狀態其實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如果我們正在工作或者開車,感到睏倦的時候,為了不出意外,腎上腺素就會增加濃度,讓大腦保持清醒。

當孩子重新興奮的時候,表現得異常活躍,可能會大喊大叫、還會瘋狂得跑來跑去、繞著圈圈跑,如果不了解這個激素分泌的過程,就很容易認為孩子是真的很興奮,一點都不困。

還有一個激素叫做皮質醇,能夠影響人的情緒和行為,在寶寶3-6個月大的時候,這個激素的分泌規律就逐漸形成了----------《嬰幼兒睡眠聖經》。

當孩子極度疲倦的時候,睡眠壓力越來越強,皮質醇的濃度就會增加,在這個時候我們會發現,孩子變得暴躁、容易憤怒、特別不講理、還很容易摔倒。

此時如果孩子做出胡亂扔玩具、把凳子都推翻等讓家長生氣的行為,千萬別當真,也不要試圖去跟他講道理,打一頓訓斥一頓更不可取,因為他太累了,累到控制不住自己,最正確的做法就是趕緊讓孩子安靜下來睡覺。

所以,如果已經到了平時該睡覺的時候,但孩子的表現是興奮、激動,多半是已經困過頭了,極度疲倦的假象就是極度興奮,極度興奮的孩子更難入睡,甚至不睡。

當我這麼給我老公解釋完以後,他問我:「那為什麼娃到了晚上最終都會睡著?沒見到哪個興奮的孩子一晚上不睡。」

確實,不論孩子怎麼興奮、怎麼瘋玩,在晚上的時候總會睡著,但是白天可就不一定了,疲倦過頭的孩子很有可能跳過某個小睡(小月齡嬰幼兒困過頭是大哭鬧覺直到睡著)。

這個現象牽扯到兩個概念,叫做「恆定睡眠機制」和「定時清醒機制」。

人類在生理上同時存在著兩個機制------恆定睡眠機制和定時清醒機制,兩者相互抗衡,從而最終決定我們是清醒還是瞌睡-------《嬰幼兒睡眠聖經》。

在定時清醒機制的作用下,我們白天大部分時間都是保持清醒的,用來工作、學習、玩耍等,在恆定睡眠機制的作用下,我們到了晚上就要睡覺,這也是生物鐘的規律(夜間工作者等特殊職業就另當別論了)。

因此,到了晚上,不管孩子是興奮還是不興奮,再怎麼鬧騰終究會睡著,但這不代表著我們就可以撒手不管,在疲倦過頭狀態下睡著的孩子,要麼睡得很晚,要麼睡不安穩,這都是隱藏的睡眠隱患。



如果家長總是誤把孩子的極度興奮當作真的不困會怎麼樣

很多家人、尤其是老人都會把孩子疲倦過頭的興奮當成真的興奮,認為孩子玩的這麼開心,哪像是要睡覺的樣子,所以就會導致孩子出現一些不必要的睡眠問題。

1、對於小月齡寶寶來說

1)大哭鬧

過度疲倦的寶寶在睡前會大哭不止、明明很困但就是哄睡不成功,而且很難安撫,直到哭得精疲力盡睡著了,或者媽媽用塞奶解決。

2)睡後大哭

極度疲倦過後的寶寶即使睡著了,但是很有可能在20分鐘到半個小時左右大哭醒過來。

3)睡不安穩

家長原本覺得寶寶足夠累了肯定睡得香,但是這招對嬰幼兒不管用,越疲倦的寶寶睡眠壓力越大,越睡不安穩,在夜裡頻繁醒來。

2、對於學步期及以上的大孩子來說

1)晚睡、作息不規律

有的孩子不睡午覺,那麼夜晚理所當然就應該早睡,累積了一天的睡眠壓力在接近夜晚的時候爆棚了,此時如果不早點安排孩子睡覺,孩子就會興奮起來然後拖延入睡,一直拖到晚上22點、23點才睡覺。

2)行為、情緒失常

前文說到極度疲倦下的孩子,體內的激素會失衡,對抗疲倦,然後出現暴躁、易怒等異常情況,越暴躁越不睡,越不睡越困,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就拿墨仔的這個案例來說,本來一點是他的午睡時間,他已經出現了困意,但是我們開車出門了,從家裡走到地下車庫的過程,墨仔的困意就已經抵抗過去了,坐上車以後,本以為他能在車上補一覺,但是他看著周圍的各種車非常興奮,完全不願意睡,到了醫院,抽了兩次血,哭了很久,這種情緒下困意也被趕跑了,一直扛到下午6、7點,墨仔已經表現出極度疲倦的狀態了,吃飯的時候眼神都已經發木了,但是在經過小區廣場的時候,又重新興奮了。

如果按照爸爸的思路,墨仔不困可以繼續玩,那麼接下來的場景就是:我要花很長時間哄睡,讓他冷靜下來,最後入睡的時間可能推遲到21:30以後。

如果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繼續按照爸爸的思路執行,一周左右,墨仔的夜間入睡時間就會推遲到21:30以後,次日醒來的時間依舊還是7:30左右(晚睡不一定就會晚起,絕大多數情況下是早起),那麼總體來看,每天晚上墨仔的睡眠時間就減少了1小時。



如何正確應對孩子的極度疲倦

1、掌握好孩子的清醒時長,未雨綢繆

帶孩子的時候不可能24小時都盯著孩子,打個岔的功夫就有可能錯過孩子的疲倦信號,所以,清楚自己孩子的清醒時長最穩妥,看著時間,提前半小時放下手中的事情,觀察孩子。

不同月齡段的孩子白天清醒時長規律如下:

  • 未滿月及1個月:5-60分鐘
  • 2-4個月:1-2小時
  • 4-6個月:1.5-3個小時
  • 6-9個月:2-3小時
  • 9-12個月:2.5-4小時
  • 1歲-1.5歲:3-4小時(2覺),4-6小時(1覺)
  • 1.5歲以後:5-6小時

家長可以在此基礎上,記錄自己寶寶的睡、醒時間,得出自家寶寶準確的清醒時長,有了這個數據,就能很準確的判斷出孩子到底困不困,超過這個時長的興奮肯定是疲倦了,此時,二話不說,進入哄睡流程,別再執著於「所謂的放電」。

2、讓興奮的孩子安靜下來,快速進入睡眠流程

當我們發現已經錯過了孩子的睡覺時間,孩子重新變得興奮起來的時候,請忍住不要用興奮去回應孩子,和孩子追逐打鬧、玩各種鬧騰的遊戲,玩到開心的時候再來個舉高高,孩子笑得嘎嘎嘎的,大人也高興。

看起來一片歡聲笑語的場景,其實都是在給後面的睡覺埋炸彈,而唯一的拆彈人只有媽媽,因為哄睡的工作幾乎都是媽媽來承擔的。

所以,正確的做法是,引導孩子安靜下來:

1)打開輕柔的睡眠音樂

如果一直都堅持睡前流程的話,就應該有播放睡眠音樂這個步驟,輕柔舒緩的睡眠音樂能讓孩子放鬆下來,逐漸安靜。

2)洗個熱水澡

洗澡是很好的放鬆方式,既能放鬆肢體,也能舒緩情緒,但是洗澡的時間不宜過長,5-10分鐘即可,也不要讓孩子玩起打水仗的這個遊戲(此刻我家孩子就和爸爸在邊洗澡邊打水仗,墨仔笑得都快背過氣了,哎~)

3)進行安靜的活動

如果孩子滿房間呼嘯著跑來跑去,竄上跳下,如果只是單純的告訴他「別跑了,安靜安靜,坐那去別動了」幾乎是對牛彈琴,家長應該引導孩子進行安靜的活動,比如說:邀請孩子一起玩拼圖、看繪本、塗鴉、拼積木,類似這種的可以安靜坐下來的遊戲。

只要家長不那麼積極配合孩子的興奮,孩子就不會越來越興奮,不要對疲倦過頭的孩子聽之任之,趕緊啟動睡前流程即可。



【墨仔媽媽寄語】

很多家長對孩子睡眠的認知有很大的誤區,本文中的這個把疲倦過頭的興奮當成孩子不困的信號就是非常普遍的一個觀點,正是因為這種錯誤認識,無意中破壞了孩子的作息規律,孩子不是大人,沒有那麼好的自制力,在睡覺這個事情上,很長一段時間內都需要家長的外力推動,幫助孩子建立科學的作息時間,所以,作為監督人和執行者,我們應該掌握正確的睡眠知識,準確判斷孩子的疲倦信號。



我是堅持科學育兒的墨仔媽媽,也是一名嬰幼兒睡眠指導顧問,有關嬰幼兒睡眠、大運動發展、輔食餵養等方面的問題都可與我分享交流。

相關焦點

  • 娃都2、3歲了,睡覺還是雞飛狗跳!媽媽做好這4步,娃輕鬆哄睡
    「媽媽,我想聽故事!」「媽媽,我還想聽一遍!」「媽媽,再講一遍吧,我還一點都不困!」……你假裝睡覺,娃在你旁邊蹦來蹦去;你把燈關了,娃踩個小凳子還能打開;你困得睜不眼,娃在你耳邊不停地吵:「媽媽快醒醒,你陪我玩!」……晚上睡覺難,早上起床必然更難。
  • 娃都2、3歲了,睡覺還是雞飛狗跳!媽媽做好這4步,娃輕鬆哄睡
    我相信,在哄睡這件事上,每個媽媽都有一把辛酸淚。好容易把沾床就哭的「奶娃娃」拉扯到2、3歲能上幼兒園了,以為娃終於能自主睡覺,再也不用哄了,沒想到接下來的挑戰更為艱巨。「媽媽,我還想玩!」「媽媽,我想尿尿!」「媽媽,我想聽故事!」「媽媽,我還想聽一遍!」「媽媽,再講一遍吧,我還一點都不困!」
  • 爸爸帶娃粗心大意?可你沒看到娃有多開心,爸爸給的愛不一樣
    然而,跳樓機開始下降的時候,錘哥扭頭看自己的女兒,女兒竟然開始上升了,於是他就死命地抓著女兒的安全帶,一直不敢鬆手,而女兒則一直尖叫,卻又很興奮。爸爸帶娃更注重和孩子相處時的感受。與其說爸爸帶娃「活著就好」,不如說爸爸帶娃「開心就好」,更何況,前面說到的錘哥這個情況,為了讓娃開心,差點把娃的命豁出去。
  • 媽媽帶寶寶睡覺,寶寶模仿爸爸的動作「扒拉」媽媽,網友:鬼靈精
    導讀:媽媽帶寶寶睡覺,寶寶模仿爸爸的動作「扒拉」媽媽,網友:鬼靈精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媽媽帶寶寶睡覺,寶寶模仿爸爸的動作「扒拉」媽媽,網友:鬼靈精!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冬瓜瓜媽媽親子成長:孩子要睡爸爸的枕頭,媽媽瞬間落淚了……
    很多家庭都忽略了爸爸的重要性,尤其是喪偶式婚姻,寶媽上班帶娃家務一樣沒落下,寶爸輕鬆當甩手掌柜,其實這樣的家庭氛圍是不健全的,最大的影響就是孩子的心理變化,往往很多父母都忽略掉了……孩子要睡爸爸的枕頭,媽媽瞬間落淚了……朋友文麗是一個二胎寶媽,每天不僅需要照顧兩個孩子,還要兼職工作。
  • 「袋鼠爸爸」意外走紅,寶寶臥在寶爸爸的肚皮上睡覺,媽媽被暖哭
    導語:大家好,爸爸帶娃被很多人吐槽不靠譜,很多寶媽對此也是深信不疑,原因無他,就是因為爸爸帶娃的方式有點與眾不同,所以網上一直流傳著一句話:爸爸帶娃,活著就好!爸爸帶娃真的就這麼不堪嗎?其實,並非如此,最近就有一個「袋鼠爸爸」意外走紅,寶寶臥在爸爸肚皮上睡覺,媽媽被暖哭。
  • 女兒和爸爸睡覺,父女倆的睡姿讓媽媽無語,網友:一看就是親生的
    可是沒一會女兒就跑過來跟媽媽說自己困了,要睡午覺,小王這邊實在沒空,於是就跟女兒說,讓爸爸帶你睡覺,於是女兒就很聽話地去找爸爸了。小王也把丈夫帶女兒睡覺的一幕上傳到了網上,許多網友在看完這對父女的睡姿後也紛紛評論說:「這女兒當的也太難了,一看就是親生的。」
  • 為了不睡覺,孩子的演技可以多驚人?
    一個小男孩,為了不睡覺,將裝傻充愣演繹到了極致。爸爸:「你還不準備睡覺嗎?」小男孩一臉疑惑:「要我去睡覺嗎?」為了不睡覺,熊孩子展現出了驚人的演技,那疑惑的眼神,緊皺的眉頭,堪稱影帝級別的表演!說起孩子睡覺難,很多父母都苦不堪言,自從有了娃,個個兒都成了鰲拜的弟弟——熬夜。夜深人靜的時候,總有一些熊孩子格外地精神抖擻。他們旋轉跳躍,就不停歇,任憑爸媽如何苦苦哀求,也不為所動。
  • 寶寶不肯睡午覺,爸爸放大招哄娃睡覺,網友:帶娃拖地倆不誤
    導讀:寶寶不肯睡午覺,爸爸放大招哄娃睡覺,網友:帶娃拖地兩不誤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不肯睡午覺,爸爸放大招哄娃睡覺,網友:帶娃拖地倆不誤!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亂跑亂跳不睡覺,孩子過度興奮怎麼破?
    過度興奮的孩子,一般會有以下幾種表現:不分場合的亂跑亂跳,怎麼說都沒用一直不停的發出狂笑、尖叫,或者不停重複說一句話喜怒無常,一點不順心就會狂哭,但很快又會開始笑衝動而富有攻擊性,譬如會嬉笑著打人、撞人或者捉弄人
  • 「馬大哈」爸爸帶孩子睡覺,一覺醒來孩子不見了,眼睛瞪大如銅鈴
    現在很多家庭都是「男主外,女主內」,爸爸負責賺錢養家,媽媽負責在家照顧孩子。因為在照顧孩子這件事上,媽媽心思細密富有耐心,而如果爸爸來帶孩子,那真的是「活著就好」,稍不留神就給你搞出烏龍。慧慧老公當場領命,不覺得這是啥難事,可萬萬沒想到孩子精神抖擻,壓根沒有要睡覺的意思。慧慧老公拿出十八般武藝,哄了二十多分鐘,結果孩子沒有哄睡著,反而自己困得呼呼大睡起來。孩子玩了一會,看到自己把爸爸哄睡著了,也覺得沒啥意思,橫著趴在枕頭上也睡著了。
  • 「不靠譜」媽媽帶娃午睡,不料先把自己哄著,孩子的小表情太暖心
    家長會發現,自己在哄孩子睡覺時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例如那些抱著能睡放下就醒的孩子,再比如明明花了大力氣哄娃,結果發現寶寶比大人都清醒,一點困意都沒有的孩子,種種情況都令家長們招架不住。不過話說回來,生活中也不乏一些「不靠譜」的家長,明明是在哄娃睡覺卻不料先把自己哄睡著了。
  • 孩子睡前太興奮,玩到崩潰大哭才肯睡,其實入睡需要冷卻而非放電
    :00左右睡著,現在推遲了1個多小時,而且每次都是困到極限,困到大哭一場才能入睡,媽媽覺得應該是晚睡造成的,所以次日早早哄他睡覺,可是怎麼哄都不睡,孩子在床上玩得開心的不得了,特別興奮,完全不像是困了的樣子,於是媽媽就靜靜的等待孩子自己放電,最後發現他困了的時候又是已經開始崩潰大哭了,所以孩子到底是什麼時候犯困的?
  • 孩子睡覺前,誰來「哄睡」最合適?最佳人選卻說:「我做不到」
    有了寶寶之後,發現哄寶寶睡覺成為了一件苦惱的事兒,最常見的情況無非這兩種,一種陪娃睡覺,娃沒睡著,自己先睡著了;另一種,費盡心力的安撫孩子睡覺,結果卻是娃越來越有精神,折騰半天睡不著,最終在你聲嘶力竭的吶喊中暫時保持安靜。孩子睡覺前「哄睡」這件苦差事兒交給誰來負責好呢?
  • 孩子晚上不睡覺,媽媽咋說都不聽 爸爸一句話,孩子就乖乖睡覺!
    每天晚上,到了該睡覺的時候,小編的兒子都非常磨蹭,每次讓他睡覺都讓我頭痛不已。人家的孩子每到9點就乖乖上床,我們家的兩個,卻一個比一個興奮。兒子為了不睡覺,故意逗妹妹玩,妹妹也被帶亂了節奏。而我看著兩個孩子興奮的樣子,實在是有苦難言。
  • 媽媽哄娃睡覺怎麼也哄不好,結果往爸爸胸前一放,寶寶瞬間睡著了
    導讀:媽媽哄娃睡覺怎麼也哄不好,結果往爸爸胸前一放,寶寶瞬間睡著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媽媽哄娃睡覺怎麼也哄不好,結果往爸爸胸前一放,寶寶瞬間睡著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爸爸哄娃不哭的辦法超級笨 媽媽給你示範怎麼讓孩子立馬破涕為笑
    我是很反對他下午五點多還午睡的,都快晚上了,這個時間點再睡覺晚上肯定會興奮到很晚。但崽崽特別困要睡的時候,可真是兩三秒就睡著了,拍也拍不醒。再者,老公是太喜歡崽崽睡覺的時候了,這樣我們就都能清淨一會了。我也最喜歡他睡覺的狀態,嗚嗚……可看長遠點,看到晚上,為了不熬夜,就不能要他睡久了。
  • 「中國式爸爸」帶娃一起睡,媽媽看到後「心疼」,男人帶娃不靠譜
    有一個特殊的名詞叫做「中國式爸爸」,意思是說在中國的家庭模式中,一般都是男主外、女主內,帶孩子的活主要就是交給媽媽了,爸爸在外面賺錢。很多父親不懂得如何照顧孩子,尤其在孩子很小的時候,他們更加不知道如何處理一些細節上的問題。
  • 為啥寶寶已經很困了,卻還是不肯睡?孩子鬧覺的主要原因有三個
    為啥小寶寶已經很困了,卻還是不肯睡覺?糖糖在爸爸媽媽的眼裡簡直就是「小魔女」一枚,用爸爸的話說,她哪裡都好,就是不好好睡覺,明明已經困得睜不開眼睛,卻還是不肯睡覺,而且無論抱著、悠著,還是奶睡,效果都不好。
  • 爸爸的故事,誰胖,誰是媽媽,誰瘦,誰靠牆
    她的行為也很奇怪,比如吃飯的時候不吃飯,睡覺的時候,她會陰森森說:誰胖,誰是媽媽,誰瘦,誰靠牆。我們的姐姐和哥哥都很聽話,最胖的姐姐睡在繼母旁邊,而我睡在炕的另一邊。我不想,第二天我起床時,我姐姐卻不見了。繼母說姐姐不聽話,被她趕出家門。我們都嚇得說不出話來。就在我做早餐的時候,我發現我的繼母在爐子裡燒卻,鞋子好像是我姐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