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交易員的晉升之路

2021-02-25 TINA的隨筆

受疫情影響,兒子今年普林研究生畢業後的這個暑假無法回國,他計劃利用這段空閒時間組織朋友們來做線上留學求職答疑。
來參與這個活動的年輕人,純粹是因為樂意分享自己的感悟,沒有任何功利性。這樣真誠的分享,可以在線上輕鬆獲得,必須強烈推薦兒子做這個活動的初衷很簡單:之前不少學弟學妹找他諮詢請教。他發現80%的人,80%的問題,或多或少是重複的。而每次請教答疑的過程,請教的學弟學妹可能找不到認識的學長去問,而回答的學長要花時間作答。信息完成一次交換之後就隨風而去,實在是浪費。他希望能儘可能高效地給大部分常規簡單的問題提供一個大概的答案,同時把記錄保存下來,讓所有人隨時可以access。
一直不斷地有留學生媽媽向我詢問有關孩子在美國留學就職的問題,希望有機會可以向兒子諮詢,即使現在也是一樣。我推薦這些媽媽們趕緊去聽聽兒子組織的每周一次的線上分享,不要錯過了這麼難得的好機會。

強烈推薦大家耐心聽完黨哲(Serena)的語音分享,乾貨滿滿。這是我聽過的最好的經驗分享之一。

Serena是兒子高中就認識的好友。2015年本科從康奈爾大學的酒店管理專業畢業之後,在紐約的Nomura(野村證券,日本最大證券公司)任Whole Loan Trader,目前職位是Vice President。

她思路清晰,也非常樂意分享。連我這樣一個曾在歐美公司工作10多年的人,聽完也覺得很有收穫很有啟發。

語音的第一段最開始的18分鐘是Serena分享她作為交易員的具體工作背景,如果沒有興趣可以直接跳過去。

接著她聊到作為新人在職場上以什麼姿態開始工作更為有效;如何讓老闆了解你的能力,看到你的業績;如何有計劃地安排自己的晉升之路。

她的分享非常真誠,有很強的可參考性。尤其是談到大多數中國留學生固有的思維方式,秉承「是金子總會發光」而低調行事的原則,在美國其實不太行得通。相反,應該自豪地讓大家了解你對公司所作的貢獻,對此無法贊同更多。

第二段語音,Serena分享了她對待業餘生活的態度:如何建立良好的習慣,把一個大目標分解成一個個小目標,每天改變一點點,不斷挑戰自我,讓自己變得更好。

下面轉發的是兒子整理的Serena的語音分享。

上周五黨哲 (Serena) 的Office Hour 很有意思,連我自己也覺得挺有收穫!Serena講話非常有條理,也非常樂於分享特別具體的個人經歷。推薦還沒開始工作,或者剛剛開始工作不到三年的朋友們都聽一聽。如果對交易工作不感興趣,可以跳過最開始的一段。

 

Serena 現任Nomura Whole Loan Trading的VP,業餘時間參與鐵人三項和登山運動,還是北美She Loves Tech 峰會的負責人,也在Brooklyn Hospital Center 的Young Leadership Council 擔任志願者。

 

錄音在這裡:

 

沒時間聽全部錄音的朋友可以按照下面這個大致的提綱,自行找感興趣的內容。我個人覺得最推薦聽的是兩塊:

 

第一,如何看待、安排自己的晉升之路,如何被領導看到

第二,怎樣培養良好的習慣,不斷挑戰自己

 

大綱(不完全按照順序,只是大概)

 

1.     跟我們介紹一下你的工作

市場職能

每天的工作內容

交易員工作文化– 華爾街之狼的描繪是真的嗎?

什麼樣的人適合?之所以留了5年,是因為特別合適嗎?

2.     從0 到 1

工作5年了,有什麼變化?量變還是質變?

現在看來,剛進公司的時候最重要的是什麼品質?應該怎麼做?

Promotion 怎麼work?以後的發展如何?

3.     業餘方面

鐵人三項、登山、做志願者,都為什麼參與?

感覺如何?為什麼花時間在「跟主業無關」的事情上面?

怎麼找到志願者方面的興趣?

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   這樣的生活可持續嗎?

 

  

下一期嘉賓介紹

 

下一期的嘉賓郭方舟,也是一位認識超過10年的老朋友了。

郭方舟:

-       南京外國語學校2011屆畢業生,

-       本科在萊斯(Rice)大學讀環境工程和經濟,

-       研究生在耶魯大學讀環境工程,期間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北京辦公室實習,

-       現於萊斯大學繼續攻讀環境工程中大氣汙染方向的博士,主要研究空氣中臭氧和顆粒物的汙染情況與源解析。

-       除了科研,也經常給有需要的學弟學妹提供規劃建議。

 

這個系列開始以來,前三位嘉賓,再加上我自己,都是有一定的金融背景,並且大部分時間都在業界工作。郭方舟將是我們第一位來自學術界的嘉賓。

 

和往常一樣,我會收集大家常有的問題,匯總之後提問。另外我還打算和他討論:

 

1.     打算讀PhD的本科生,應該怎麼規劃?

2.     打算找工作的PhD,應該怎麼規劃?

3.     環境工程這個專業,以後的科研、就業選擇都有哪些?

4.     現在最緊急的環境問題是哪個?是全球變暖,還是空氣汙染,還是別的什麼?

 

如果你有其他問題,歡迎通過下面的問卷提交:

 

 點我點我!

 


答疑時間還是老樣子:

北京時間周六上午9點;

美東時間周五晚上9點。

 

想要參加的朋友到時候直接點這裡(建議提前點一下,有時候需要安裝更新):

 

https://princeton.zoom.us/j/98216983028

 

如果使用房間號登入,請用982 1698 3028

 

如果你對我組織的答疑有什麼建議,歡迎在下面留言給我!

 

留言在此!

 

相關閱讀

美國留學與求職的答疑與經驗分享

美國留學與求職第一次答疑總結 | 第二次答疑報名

留美金融工種答疑總結 | 下期答疑報名

乾貨分享 | 留學生美國就職親歷(Rob)

育兒分享 

比起成功,我更希望孩子獲得幸福

孩子快樂成長註定人生失敗?!

入學前的幼兒需要早早開始學習英文嗎?

孩子學好英文的關鍵--每天跟著複讀機朗讀背誦課文

我的生活

我終於加入了廣場舞大媽的行列

暴走中的歡樂

疫情之下,我的500人VIP購物群拆分成兩個群

我的微信群聊生活:吃瓜一時爽,一直吃瓜一直爽

「你捐一,我捐一」武漢配捐活動的經歷與感想

我做的手撕雞,好吃的不要不要的

歐美之行

第四次美國之行-普林斯頓

2018夏,第一次歐洲之行(四) 瑞士

相關焦點

  • 2020.12.20交易員角度 觀影《華爾街:金錢永不眠》
    果不其然,看電影簡介,我就找到了當年看的那部電影,這部電影的名字就叫做《華爾街:金錢永不眠》這部電影的精華對於從一個交易員的視角來看。在於後半部分。後半部分。其中的男主角他嶽父。通過各種手段,不。不應該通過各種手段了吧,通過以人類無力為導向的拿到了他當年留給他女兒的一億美金。這一億美金對一個見識過交易市場。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人來說。
  • 華爾街交易員的——「十大聖經」篇
    華爾街交易員的——「十大聖經」   一、《股票作手回憶錄》(Reminiscences of a Stock Operator)
  • 華爾街英語學習讓她職位晉升
    對於許多白領而言,掌握英語技能也為自己的職業晉升添加籌碼。韓小姐是上海一名日資公司的銷售經理,隨著業務的擴大,她漸漸要接觸更多的外國客戶。好強的她希望能在公司拼搏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於是,能否流利的用英語交流,變成了一件重要的事情。英語不好的她經常為此苦惱,似乎進入了職業瓶頸期。有一次無意中與華爾街英語的結緣徹底的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
  • 那些傳說中賺了大錢的交易員們 到底是怎樣一群人
    股票經紀人喬丹·貝爾福特小心翼翼地把一百美元的鈔票捲成小筒,隨之鼻子用力吸進鈔票上的白粉,臉上閃過一絲笑容,他終於理解了導師馬克哈納向他傳授的華爾街成功秘訣:「在這裡,性和海洛因不可或缺。」  電影《華爾街之狼》中的這個場景還有另一層意思,金錢和毒品一樣,可以讓你忘乎所以,欲罷不能。
  • 華爾街大佬另立門戶 80億美元對衝基金吸引眾多明星交易員和客戶
    在Michael Gelband職業生涯的大部分時間裡,他扮演的都是華爾街的「二號人物」。現在,他將帶著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對衝基金初創公司,做一回領銜主演。  這位身高6英尺、頭髮並不茂密的金融高管剛剛從大型對衝基金公司千禧管理(Millennium Management)離職不久,準備自立門戶。
  • 獨家對話華爾街愛因斯坦:鬼門關走一遭,華人醫生幫助大
    來源:一財網距離交易員塔奇曼(Peter Tuchman)淡出人們視線已經過去七周時間,這位有著「華爾街愛因斯坦」之名的交易員,過去35年日復一日駐守紐約證券交易所交易大廳,從未長時間離開。過去七周的大部分時間裡,塔奇曼都是孤軍奮戰,除了偶爾見過外賣小哥,與同是紐交所交易員的兒子僅見過兩面,其中一次是在某個陽光午後,父子倆久違地散了會兒步。目前,塔奇曼大部分的病症已經消失,已經安排作進一步測試,看核酸檢測是否已轉陽性。不過,他告訴記者,經近期檢查發現,他的神經系統和其它臟器受到不同程度損傷,康復之路任重道遠。
  • 「華爾街之路」 涉嫌股權大騙局,正在席捲全國
    千萬別找理由說這是」金光財富(北京)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發的,後面會扒這公司是不存在的有關「華爾街」股權的宣傳,下面是原文的,切勿相信:華爾街之路是國內唯一一家沒等上市而運作不到半年就給分紅派息的企業一旦擁有了華爾街之路的原始股就等於擁有了幾家甚至上百家企業的原始股!
  • 十大「一虧成名」的魔鬼交易員
    本文於首發於華爾街見聞(ID:wallstreetcn),文中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但有一部分交易員卻「能量巨大」,有著虧損數千萬、數十億、甚至數百億美金的本事;他們不僅讓自己的老東家大傷元氣,也能使業界都談之色變,有「攪得周天寒徹」的本事——這一群人有個集體外號,叫做魔鬼交易員。
  • 交易員的帳是這麼算的
    可以說讓所有人、包括華爾街上的交易員們都驚呼,這簡直是前所未聞的行情走勢。為什麼會出現周一的暴跌?交易員陷入兩難被迫全線拋售平倉首先要知道的一個概念是「近期期貨」,比如說5月的WTI期貨,和「遠期期貨」,比如說6月的WTI期貨。
  • 頂級交易員導師:成功交易員最喜歡的三種止損策略,讓交易者遠離80%...
    布雷特·斯坦伯格(Brett Steenbarger)是美國知名交易心理導師,曾在華爾街多家頂級培訓機構擔任交易員心理導師。作為一名心理學教授和資深交易員,布雷特對交易心理的理解遠勝他人。而匯商君也認為,要想成為一名成功交易員,僅靠交易策略是不夠的。幾乎所有資深交易員也都承認,交易心理對他們的交易會產生重要影響。  因此,在今後的文章中,我們會為大家提供更多有關交易心理的文章。現在,就讓我們由布雷特的交易心理培訓課開始,一起來學習有關知識。(布雷特前期文章:《頂級交易員導師內部培訓課曝光:如何像職業交易員一樣做決策?》
  • 華爾街「印鈔機」趙林:一天兩千萬,賺錢靠心算
    ,自己進入華爾街當交易員,一張亞洲人的臉多少幫了點忙。  Ⅰ  親歷交易員「虐」文化  華爾街上班頭一晚,趙林就失眠了。白天上班時昏昏沉沉,不在狀態。他本打算中午睡一下,等到中午都沒人休息。交易員連吃飯都不離開電腦前,直接外賣搞定。午睡看來沒戲了。  趙林迅速發現,所謂的Trainee就是「打雜的」。
  • 華爾街英語進駐中國20周年
    上海2020年9月21日 /美通社/ -- 2020年是華爾街英語進駐中國教育培訓市場的第20年,20年的發展為華爾街英語學員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也讓眾多員工日益成長。現任全國線下市場推廣經理的Jimmy,在華爾街英語奮鬥17年,用自己的職業軌跡「演繹」了華爾街英語追求卓越的力量。
  • 疫情「摧毀」了全球經濟 華爾街卻賺翻了
    來源:金十數據在這災難之年,華爾街卻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這場疫情摧毀了大部分的實體經濟,卻給華爾街的投資者帶來了一筆意外之財。在經歷了2020年的動蕩之後,投行、經紀商、對衝基金甚至放貸機構都在計算自己今年到底賺了多少錢。
  • 算法帝國:華爾街交易怪獸的核武器締造史
    1980年華爾街的黑客生涯:天時地利20世紀70年代末期,算法開始進入人們的工作,這一趨勢席捲了世界各地的金融市場,標誌著華爾街黑客時代已然來臨。華爾街逐漸吸引了美國越來越多傑出的數學家和科學家投身於編寫交易算法的工作。在布萊克?斯科爾斯統治市場之前,已經有少數工程師和科學家進入曼哈頓下城市場了,但他們大都是外來移民。
  • 華爾街奇特的招聘方式,員工的級別和薪酬,沒有想像中的高
    華爾街是全世界「精英」薈萃之地。在20世紀90年代之前,華爾街幾乎是白人的天下,即便是白人也只有十大「常春藤」名校的畢業生才有資格進去。不過,任何事情都有例外,華爾街對交易員和金融產品推銷員的學歷要求倒不高。
  • 華爾街的輝煌與窘迫
    華爾街再次引發全世界的關注,是因為一場始於華爾街,在短時間內迅速傳遍全球的金融危機。  2008年9月15日,超過百年歷史的華爾街投行雷曼兄弟公司轟然倒塌,揭開了全球金融危機的大幕。在短短的幾個月內,危機將北至冰島,南至阿根廷的各國經濟體帶到了衰退的邊緣,世界金融市場也遭受重創。
  • 從天堂到地獄:一個天才交易員的隕落
    他們爭先恐後加入金融業,進入華爾街。雖然這個行業的人除了逐利外,並無其它更遠大的抱負。一份高薪的工作面前,情懷值幾個錢?其實在「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口號尚未響遍大中華時,華爾街就開始轉變。擅長與客戶吃喝玩樂的banker主導的華爾街,慢慢演變為擅長解決數學問題,給衍生品定價的工程師的天下。數學和工程能力突然成了華爾街的香餑餑。
  • 華爾街英語全國推廣經理Jimmy:堅定信心 不斷成長
    2020年是華爾街英語進駐中國教育培訓市場的第20年,20年的發展為華爾街英語學員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也讓眾多員工日益成長。現任全國線下市場推廣經理的Jimmy,在華爾街英語奮鬥17年,用自己的職業軌跡「演繹」了華爾街英語追求卓越的力量。
  • 交易員維德斯:金融危機紐約股市崩盤一刻
    但是去年十月美國金融危機爆發,他經歷了三十年工作以來最驚心動魄的時刻──資本市場跌破面值,紐約證券交易所的交易員大呼要陷入大蕭條了。「我真的感覺完了。我們都會丟掉工作,市場會崩盤,就那麼懸。」維德斯說。挺過這個最艱難的時期,他說股市開始好轉。
  • 全球成功交易員專訪系列(一):從化學工程師到全職交易員的華麗轉身...
    所有接受採訪的交易員均是本行業的成功人士,他們有的是知名的分析師、有的曾在華爾街當然多年操盤手,有的開辦了自己的交易培訓公司。在此特輯中,大家或許會找到這些交易員與我們分享的交易理念、感悟、乃至最樸實的想法,想必,各位總能從中有所收穫。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本文的主角:麥可·羅根(Michale Rogon)。羅根曾是一位俄羅斯一家油氣公司的化學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