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摧毀」了全球經濟 華爾街卻賺翻了

2020-12-27 金融界

來源:金十數據

在這災難之年,華爾街卻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這場疫情摧毀了大部分的實體經濟,卻給華爾街的投資者帶來了一筆意外之財。

在經歷了2020年的動蕩之後,投行、經紀商、對衝基金甚至放貸機構都在計算自己今年到底賺了多少錢。

年初的時候,當發達國家政府官員們就如何應對這場公共衛生危機爭論不休時,各國央行迅速採取行動,將利率推至新低,幾個月後,股市漲至新高。幾個月的時間裡,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上又多出了3萬億美元的資產,並且承諾還會增加。

2020年將成為華爾街歷史上最瘋狂的年份之一,在大多數人都在遭受苦難的情況下,華爾街卻可以說迎來了近十年來「最好的一年」。

各國央行和政府的幹預確實阻止了金融混亂,但也製造出了一些問題。比如,貧富差距更加懸殊了。央行和政府為了救市投放的大量流動性,可能有很大一部分都流入了投機者的腰包。

1、大發橫財的投行和做市商

華爾街最大的幾家銀行今年的交易收入可能會突破1000億美元,打破長達10年的低迷。

在2月下旬的一個周一上午,華爾街似乎意識到,肆虐亞洲的新冠病毒實際上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

道瓊工業股票平均價格指數當天暴跌逾1000點,這是從創紀錄高點的第一波急劇下跌。對許多美國人來說,這是市場第一次敲響警鐘。

但對交易員來說,這是他們期待已久的波動性的回歸。對於交易商來說,無論市場價格是上漲還是下跌,他們都能通過撮合買賣雙方成交而賺錢。

華爾街最頂尖的銀行和Citadel Securities等做市商很快就意識到,他們正面臨著一場千載難逢的交易訂單狂潮。

摩根大通、美國銀行、花旗集團、高盛集團和摩根史坦利這五家美國最大的投資銀行的年度交易收入10多年來首次達到1000億美元的規模。

麥肯錫公司(McKinsey &Co.)的一項分析顯示,截至9月底,整個行業的收入增長了34%。僅在今年上半年,Citadel Securities的利潤就增長了一倍以上。

當美國群眾還在等待新一筆救助金什麼時候發放時,投行的高管們已經在討論今年要放多少獎金了。

一些有能力的交易員也開始待價而沽,比如一名去年拿到250萬美元的交易員發誓,如果他在2020年的薪酬不能大幅提高,他將離開美國最大的銀行之一。

不管他們是憑著自己的交易能力,還是靠著美聯儲的「饋贈」,交易員們都希望從他們為銀行賺取的數十億美元中獲得一筆不錯的報酬。

2、如獲新生的對衝基金

今年這次全球性的災難也把原來岌岌可危的對衝基金給救活了,疫情引發的劇烈市場波動給對衝基金提供了一個絕佳的賺錢機會。

今年早些時候,川普政府淡化了疫情的嚴重性,一家40億美元對衝基金的負責人無意中看到了川普在社交媒體上的視頻,這讓他感到震驚。但他心裡明白,事情沒有川普說得那麼輕描淡寫,市場即將迎來劇烈的動蕩。

在2020年之前,許多對衝基金似乎正在慢慢走下坡路,但疫情時期的市場波動性回歸,讓它們如獲新生。

截至今年10月,波阿茲 韋恩斯坦(Boaz Weinstein)在Saba Capital Management旗下的旗艦對衝基金的回報率達到了82%。

剛進入2020年的時候,他的基金年化回報率僅為約3%,與低成本的市政債券共同基金持平。資產規模也縮水到20億美元以下。

與許多對衝基金一樣,Saba的策略是在動蕩的市場中尋找投資機會,而在過去十年的大部分時間裡,市場波動性一直不高。

研究公司PivotalPath的負責人喬恩 卡普裡斯(Jon Caplis)表示,今年的市場動蕩為對衝基金提供了一個「急需的」機會,可以向客戶證明自己。

今年大多數投資策略都表現良好,其中一些特殊股票基金收益最高。Caplis的數據顯示,截至11月,科技、媒體和電信基金的平均漲幅為29%,醫療基金的漲幅為21%。

就連自由支配的全球宏觀基金在苦苦掙扎多年後也開始獲得不錯的收益,截至11月底,安德魯 勞(Andrew Law)的Caxton全球投資基金(Caxton global Investment fund)飆升36%,Rokos Capital和布勒旺霍華德資產管理公司(Brevan Howard Asset Management)也獲得了豐厚利潤。

Caplis表示,即便疫苗進展順利,但市場不會很快回到低波動性的環境。在疫情的餘波中,投資者仍將面對快速發展的全球經濟和宏觀因素。比如貿易局勢等因為今年的疫情而被忽略的因素。

3、火爆華爾街的空殼公司IPO

除了投行和對衝基金外,今年華爾街還有另外一個火到不行的「賺錢項目」。

在疫情期間,SPACs(空殼公司)公司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進行IPO。

SPACs全稱為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ies,即特殊目的收購公司。這類公司沒有實際的業務,卻擁有大量現金,專門用來做兼併和收購交易,也被稱為空殼公司、空白支票公司。

今年以來,超過200家空殼公司進行了首次公開募股,籌集了超過700億美元的資金,高於過去所有年份的總和。

金融數據提供商Refinitiv的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全球共有165起SPAC IPO,是2019年的近兩倍,2015年的五倍。

7月份,對衝基金大佬比爾·阿克曼(Bill Ackman)為一家空殼公司籌集了40億美元資金,為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SPAC IPO。還有PayPal聯合創始人Peter Thiel以及軟銀的孫正義今年也都參與了SPAC IPO。

SPAC IPO之所以能夠火爆美股,主要原因在於疫情和美國大選給金融市場帶來了巨大不確定性,傳統的募資方式困難重重,而SPAC為那些急需資金的公司提供了解決辦法。

總之,對於華爾街來說,今年並不算是苦難之年,反而可以說是「豐收之年」。

相關焦點

  • 《華爾街日報》社論:全球新冠疫情捲土重來
    參考消息網7月30日報導 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7月28日發表題為《全球新冠肺炎捲土重來》的社論,文章提到多個國家出現了病例激增的情況,文章編譯如下:還記得有報導指責新冠病毒在美國捲土重來是因為各州重新開放的速度太快,並讚揚其他國家通過封鎖措施消滅了病毒嗎?然而,一些最近放鬆了封鎖和旅行限制的國家現在也出現了病例激增的情況。
  • 馨月說財經:全球金融市場正落入華爾街的甕中
    與美歐疫情大爆發的現實不同的是,國際金融市場當前是異乎尋常地火熱。藉助中國經濟復甦、國際經濟合作氛圍轉積極、疫苗研發利好、美國經濟數據大超市場預期、美國民主黨接班明朗化、耶倫將獲得美財長提名等一系列利多消息的影響,國際金融市場的多頭情緒被全面點燃。
  • 海外疫情對全球經濟影響幾何
    海外疫情對全球經濟影響幾何?我認為短期有負面影響,中期不好斷定,長期影響較小。近20年,全球影響力相對較大的疫情有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MERS)、甲型流感病毒、寨卡病毒等。當這些大面積蔓延的疫情得到控制後,全球經濟又回到正軌。
  • 《華爾街日報》:全球貿易復甦快於預期
    新華社北京9月22日電 《參考消息》22日刊登源自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的報導《全球貿易復甦快於預期》。報導摘要如下:  全球貿易今年的反彈速度要比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快得多,促使世界經濟局部出現改善,並推翻了認為新冠疫情大流行將導致全球化步入永久性倒退的部分預測。
  • 華爾街預計2021年世界經濟在經歷年初波折後將大幅回升
    來源:新浪財經華爾街的大型銀行預測,受冠狀病毒衝擊的世界經濟將在2021年初緩慢爬行,然後在疫苗以及更多財政刺激措施的提振下大幅反彈。今年全球經濟經歷自大蕭條以來最嚴重衰退的衝擊。隨著年底感染人數激增和進一步限制措施的實施,經濟學家預計新一年初的經濟形勢將出現搖晃開局。華爾街中最樂觀的是摩根史坦利分析師,他們預計來年經濟將增長6.4%,並維持對V形復甦的預期。花旗集團經濟學家對此不太自信,他們預計經濟將增長5%。
  • 華爾街英語三管齊下,賦能後疫情時代成人語培行業變革
    2020年爆發的新冠疫情,對於全球社會、家庭和個人都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戰,也對中國的教育培訓行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全球成人英語培訓知名品牌華爾街英語全新6個月及12個月會籍課程,課程有效期內無學時和級別限制此次新冠疫情給教培行業市場趨勢和消費者行為帶來了對學習的個性化與靈活度有了更高的需求
  • 2020年受疫情影響全球經濟大衰退,中國年輕人未來該何投資?
    不過細看微觀,你會發現普通年輕人最近幾年的壓力那是山大,經濟所放緩慢,生意難做,各行各業的競爭大,房價的遠不可及,工資一直處於不到城市的平均線。為了生活內心焦慮,夜夜不能早睡,可謂是困難重重。再放眼國外(美國),美債遠超警戒線,國際油價大崩盤,新冠疫情大爆發,資本主義市場大熔斷,放水得罪外國盟友,歧視種族得罪國內居民,現在華爾街對美國是否快速復甦進行辯論,那是堪比國際大專辯論賽。我覺得最近美國宏觀經濟就一個字:迷。
  • 《華爾街日報》:2020全球奢侈品新店多落戶亞洲,中國市場為主要...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未來,即便歐洲和美國的新冠疫情趨緩甚至結束,各大奢侈品品牌仍希望在亞洲開展更多業務——它們的下一個任務是縮減在米蘭、巴黎等傳統國際化都市的門店總量,因為在這些品牌看來,即便疫情過去,這些城市的遊客數量及購買能力也很難在短期內恢復到疫情發生前的水平。
  • 華爾街日報:中國經濟強勁反彈,現在他們比西方人舒服多了
    美國大選越來越近,但疫情依然遲遲難以控制,經濟重啟一波三折。在此背景下,《華爾街日報》刊文分析中國經濟的強勁反彈。雖然文中仍引用了少數西方智庫、學者對中國經濟的片面之詞,如「近幾個月中國工廠生產了很多中國人不會買的產品」,但還是提供了許多實例,證明中國的消費確實已經強勢復甦。
  • 油價悲喜錄:福布斯富豪被「撂倒」 投資大鱷做空賺翻
    有曾經身家不菲、在行業和地區中可謂炙手可熱的石油大亨「屋漏偏逢連夜雨」,陷入財政危機;也有人做空油價狂賺,成為財富排行榜上的新貴……雙重壓力壓垮油價年初以來,隨著新冠疫情爆發,WTI和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從60-70美元/桶一路下跌。
  • 華爾街英語怎麼樣?那些不能將你摧毀的,終將使你更強大
    ————專訪華爾街英語全國招聘經理Sky的勵志故事  (一)Sky從華爾街英語的優秀學員到成為正式員工,在這個寬廣的人生舞臺上,歷經九年的成長發展,現已成為華爾街英語全國招聘經理。讓我們今天走進她,與她一起分享成功的體驗。
  • 經濟數據亮眼 中國坐穩全球經濟復甦頭把交椅
    美國《財富》雜誌網站報導稱,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破壞了全球經濟,但中國是一個明顯例外。今年,全球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將下降3.5%。摩根史坦利公司預計,美國的GDP將下降3.5%,而歐洲的GDP將下降7.2%。與此同時,它預計中國將在2020年實現GDP的正增長。中國成為全球主要經濟體中的一個特例。
  • 華爾街英語:將英語之美帶到全球
    華爾街英語通過助力學員的英語學習,幫助人們走向更美好的未來。  至今,華爾街英語已在全球29個國家和地區擁有逾460家中心,幫助全球300多萬學員成功提升英語能力。  華爾街英語有業務布局的全球市場一覽  「旅遊」已經成為越來越多人學習英語的原因和動力之一。而華爾街英語在全球的學習中心也成為了很多學生旅遊的「打卡地」之一。
  • 華爾街之狼:我們確實賺了不少錢
    國際原油價格暴跌引發一系列經濟熱點,中國銀行原油寶事件更是成為其中的一個風暴中心。從4月22日中行發布結算公告以來,輿論便從未停息,可以肯定的是,原油寶產品的虧損已成定局,但具體要如何處理,到現在也沒有一個明確的發展方向。
  • 這波亞馬遜賣家要賺翻
    現在上1688可以查到,電子體溫計的批發價格範圍在7.5-14.3元左右,亞馬遜上售價9.9-19.9美金,一個電子體溫計可以賺10倍差價。 賣家即便沒賺翻,也能活得很滋潤了。 根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實時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3月28日18時,全球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經突破60萬例,病亡人數超過28000人。
  • 華爾街英語:積極作為應對疫情,堅持「停課不停學」
    華爾街英語:積極作為應對疫情,堅持「停課不停學」教育培訓行業長期存在對於線下資源的依賴性較強的現象,因此面臨此處突發疫情導致的線下培訓全面關停的狀況,眾多教培機構也在尋求新的轉型突破。
  • ...王勇: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國際政治經濟學的視角
    當前的新冠肺炎疫情造成了人類的苦難,影響了全球經濟,摧毀著人們的生活。2019年12月,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發生。1月22日,世界衛生組織將中國的疫情風險評估為「非常高」。1月31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此次疫情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2月4日,世界衛生組織認為,很大程度上,這次疫情是中國的緊急突發事件,因為99%的病例都發生在中國。
  • 華爾街英語推出「攜手前行」計劃 賦能學員助力後疫情時代新增長
    華爾街英語在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持續發展  「在劇變與充滿不確定性的時期,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相互支持。」華爾街英語創始人李文昊博士(Dr.Tiziano Peccenini)表示,「作為一家成立近半個世紀,助力全球300多萬學員的生活和工作的國際成人英語培訓機構,我們也一直在積極探索並思考,如何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為學員提供更多的附加價值,而這也正是此次推出『攜手前行』計劃的初衷。」
  • 《華爾街日報》文章說中國經濟復甦範圍正在擴大
    新華社紐約12月1日電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日前刊文指出,衡量中國製造業和非製造業活動的指標分別攀升至3年和8年來最高水平,表明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復甦範圍正在擴大。  文章指出,自今年第二季度以來,工業部門一直引領中國經濟復甦。11月製造業數據中,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及新出口訂單指數等分項指數均表現強勁。隨著新冠疫情在中國境內得到有效控制,目前中國民眾生活正逐步恢復正常,這有助於中國經濟的另一個主要部門--服務業迎頭趕上。  文章援引摩根資產管理全球市場策略師朱超平的分析稱,未來幾個月中國製造業強勁勢頭有望持續。
  • 李祥林:誰在殺死華爾街?
    「大部分人是先學了理工科,再去學經濟,我是來回走了兩三遍。」李祥林笑著說。而和他同一架飛機來到加拿大的戴姓同學說:「我清晰地記得李祥林曾說過,如果你成了一位精算師,你會賺到很多錢。」  李祥林的學術背景在華爾街的精英中非常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