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教會之七:不冷不熱的教會

2021-02-23 贊TA揚TA

講道錄音:

七教會連結:

七教會之一:離棄愛心的教會

七教會之二:經受試煉的教會

七教會之三:妥協退縮的教會

七教會之四:汙染腐敗的教會

七教會之五:軟弱已死的教會

七教會之六:忠心相愛的教會

七教會之七:不冷不熱的教會

啟3:14-22「你要寫信給老底嘉教會的使者說:那為阿們的,為誠信真實見證的,在 神創造萬物之上為元首的,說:15我知道你的行為,你也不冷也不熱,我巴不得你或冷或熱。16你既如溫水,也不冷也不熱,所以我必從我口中把你吐出去。17你說:我是富足,已經發了財,一樣都不缺;卻不知道你是那困苦、可憐、貧窮、瞎眼、赤身的。18我勸你向我買火煉的金子,叫你富足;又買白衣穿上,叫你赤身的羞恥不露出來;又買眼藥擦你的眼睛,使你能看見。19凡我所疼愛的,我就責備管教他,所以你要發熱心,也要悔改。20看哪,我站在門外叩門,若有聽見我聲音就開門的,我要進到他那裡去,我與他,他與我,一同坐席。21得勝的,我要賜他在我寶座上與我同坐,就如我得了勝,在我父的寶座上與他同坐一般。22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凡有耳的,就應當聽。」

耶穌在拔摩異象中,要約翰寫的最後一封書信,是給老底嘉教會的,這是一間不冷不熱的教會。

耶穌把七封書信分別寫給七個不同的教會。這些教會並不像某些人想像的那樣,代表歷史上七個不同的時期;其實它們是代表當時以及歷史上每一個時期中,存在的七種不同的教會。耶穌準確地分析教會的光景,依照每一間教會不同的需要,給他們稱讚、責備、指引,和勉勵。事實上,他為每一間教會,都留下了勉勵和對未來的盼望。

一、主的命令

啟3:14你要寫信給老底嘉教會的使者說:

老底嘉:百姓、公正之民

①地理位置

三地交界,交通樞紐

七個教會中,老底嘉教會是最美麗、最富足的一個。老底嘉城位在拉卡斯河( Lycus又譯:麗可思河)所衝積出來的平原中,和希拉波利(Hierapolis)以及歌羅西Colossae)並列為這個地區中的三個大城。就地理位置而言,此城不單位在呂底亞( Lydia)、弗呂家(Phrygia)和卡瑞亞(Caria)三地的接壤處,也是古代交通的樞紐。(從東方以弗所而來的大道,在此和由西邊敘利亞而來的大路相會;而從西北經撒狄,非拉鐵非而來的驛道,也必須通過此城才能往南抵達地中海。)

②歷史背景

老底嘉城的創建者是敘利亞王安提阿哥二世(Antiochus 11;261-246 BC)。此城原名為迪歐斯波利斯( Diospolis)和勞斯(Rhoas),但安提阿哥二世為了要鞏固其疆土,不單把效忠於他的百姓遷移到這個地方,也將此城改名,以其妻(同父異母的妹妹)老底嘉之名,作為這個城市的新名。在公元前188年,老底嘉被別迦摩王國所統治,而在公元133年,又再度被羅馬帝國統治。

③經濟狀況

商業中心,農業、畜牧業發達,黑色羊毛衣服聞名

此城位於商業交通的中心,故商業發達,所以成為一個很繁華富有的城市。主後17年,此城市曾受地震破壞,後經提庇留皇帝資助重建。但在主後60年,此城再受地震毀壞的時候,當地的人卻能拒絕皇帝的資助,而將城市重建起來,由此足見他們的富足。

在羅馬所帶來的和平盛世中,老底嘉得著最大程度的發展。她在交通位置上的優勢,使得她成為這個地區中的後起之秀。拉卡斯平原土壤肥沃,農業和畜牧業特別發達。在這個地區中,以黑色羊毛所織成的各式外袍,是當時極為出名的產品。

在羅馬時期,老底嘉是該區域最富有的城市。因為商業的原故,老底嘉有很好的金融系統及銀行。這是老底嘉人最值得自傲的財富。

④醫療背景:

醫學中心設在老底嘉城內,以眼科和耳科而聞名於世。根據蘭賽的研究,本地的醫生製成兩種藥膏頗為知名,可以醫治耳朵和眼睛,這一切使他們對自己的成就更有信心。

在第一世紀之時,此醫學中心不單訓練出十分出名的眼科醫生,也向外輸出了混合了多種礦物的眼藥膏。在老底嘉城所發行的錢幣上,我們還可以看見當代眼科醫生的圖像,由此可見這門醫學在當地的重要性。在第一世紀之時迪模斯西尼醫生(Demosthenes,又名Philalethes)可以說是這個行業中的箇中翹楚。他的著作不單成為當代有關眼科的教科書,也在中世紀之時,被翻譯為其他文字而廣被人知。

⑤政治背景:

政治中心,開庭審案

在商業和交通上具有重要地位的老底嘉,當然也成為這個地區的政治中心。此城和希拉波利等20餘個城市,同屬一個司法管轄區(Cibyratic connentus),但是羅馬巡撫卻以老底嘉作為他開庭審案的地方。在羅馬皇帝戴克里先的任內( Diocletian;AD284-305),此城更進一步的成為弗呂家行省的首府

⑥宗教狀況:

門·卡魯,醫治,廟宇眾多,拜皇帝

老底嘉城所敬拜的神衹是弗呂家的門·卡魯(MenKarou)。此神的神廟在老底嘉西邊約20公裡處。這個神廟的特色之一,是與醫治有關。

猶太人居住:

西塞羅的著作告訴我們,羅馬巡撫非克斯(1.V.Flaccus)在公元前62年時,曾在老底嘉從猶太人的手中,沒收了約有10公斤重的黃金,因為這些金子是預備送往耶路撒冷聖殿,作為猶太人獻給聖殿的「人頭稅」。依當時的規定來計算,這一個數量的金子表示此城,以及其周邊地區,應有7500個左右的猶太男丁。因此他們在這個地區中,數目委實不少。從當地出土的碑文中,我們並不曾看見猶太人的名字,這顯示他們可能深深地同化於當地的文化中了。

⑦教會背景:

老底嘉的教會與歌羅西的教會來往較親密,在保羅給歌羅西的書信中多次提到老底嘉的教會(西2:1;4:13,15,16)。相信是保羅在第二次布道行程中建立了老底嘉的教會(徒19:10),或者是由以巴弗(西4:12)建立。保羅曾寫過一封信給老底嘉教會(西4:16)。後不見了。啟示錄中的這封信不難發現含有許多用語是按著老底嘉的情況而有。

2、主的自稱

啟3:14「你要寫信給老底嘉教會的使者說:那為阿們的,為誠信真實見證的,在 神創造萬物之上為元首的,說:

(1)為阿們的

「阿們」:包含真實、可靠、對的、是的等意思;此詞最初來自希伯來文,後音譯入希臘文。這詞在聖經多次出現,但這樣獨立的用法,作為專有名詞來稱呼基督,只有這一次。

用「阿們」作基督的名號,意在強調其可靠性,其道的可信性(參賽65:16阿們的神)。

賽65:16這樣,在地上為自己求福的,必憑真實的神求福;在地上起誓的,必指真實的神起誓。因為從前的患難已經忘記,也從我眼前隱藏了。

這裡有意比較基督的真實性和老底嘉信徒的不忠。耶穌時常以「我實實在在(阿們、阿們)的告訴你」(約1:51)。希臘文的「實實在在」就是希伯來文的「阿們」。

(2)為誠信真實見證的

1:5節和賽65:16節兩處的用法和這裡差不多,但那兩處經文仍然是有形容詞的意思,這裡就直接地稱主為「真實」,我們可以譯作那「真實」說。

跟老底嘉人的自負、妥協剛好相反。

(3)在神創造萬物之上為元首的

他是創造的根源,是創造主,而不是受造之物。

西1:15-18 愛子是那不能看見之 神的像,是首生的,在一切被造的以先。1:16 因為萬有都是靠他造的,無論是天上的、地上的、能看見的、不能看見的,或是有位的、主治的、執政的、掌權的,一概都是藉著他造的,又是為他造的。1:17 他在萬有之先,萬有也靠他而立。1:18 他也是教會全體之首,他是元始,是從死裡首先復生的,使他可以在凡事上居首位。

舊約背景:賽65:17-25

我們就看見耶和華神是新天新地,新耶路撒冷和新子民的創造者;而這個概念,也正反映在耶穌的第三個自稱之中:在神的創造中為首位的。

因此從舊約的背景,從啟示錄本身,以及從歌羅西書1:15-18的平行類比中,我們曉得耶穌借著這三個自稱所要表達的是:

他是神信實的具體展現,因為在他至死忠心地為神做見證之後,神已經讓他從死裡復活,成為神新創造中的初熟之果,教會的元首。因此他在這封書信中所要傳達的信息,都是可信的,都是「阿們的」,是老底嘉教會所不能輕忽的。

3、主的稱讚

老底嘉教會是在這七封書信中,唯一只有責備而沒有稱讚的教會。雖然主對撒狄教會也沒有稱讚的話,但其中也有少數人被稱讚。

4、主的責備

15我知道你的行為,你也不冷也不熱,我巴不得你或冷或熱。16你既如溫水,也不冷也不熱,所以我必從我口中把你吐出去。

(1)不冷不熱

①教會屬靈情況

老底嘉是位於河谷的高地上,沒有別的天然水源,所以用水要靠大石鑿成的水管,從城南邊,10公裡外的但尼裡城( Denizli)引入。他們的用水是在地面上引來的,水的溫度是不冷不熱,飲用乏味,基督用此來形容他們的屬靈情況。

第一,有認為這裡所說的冷熱,是用水的溫度代表老底嘉教會的屬靈情況。老底嘉的水源如果是從但尼裡城而來,那麼,流到老底嘉已成溫水。老底嘉人的屬靈情況就是這樣:他們已經失掉他們應有的火熱的心,已經變成不冷不熱,如同溫水一樣:要是這樣,主當然盼望他們的心再重新火熱起來;但是下文主說,他巴不得他們或冷或熱,為什麼主巴不得他們是冷的呢?難道冷的比溫的還好嗎?雖然特仁赤( Trench)用很多篇幅解釋「冷」的好處,但似乎很難令人滿意。

②教會沒有作工果效

第二,是根據當時的環境來看。老底嘉北邊希拉波立溫泉的水溫高,礦物質的含量也高,所以有很大的醫療功效;老底嘉東南部歌羅西的泉水卻清涼可口,叫路人飲了,可以精神煥發。老底嘉的水既不能使人提神解渴,又沒有醫療的功效,這樣的溫水沒有效用。

這裡的溫水不是代表老底嘉教會屬靈生命的溫度,而是代表他們工作的果效。他們在屬靈的工作表現上完全沒有果效。這樣的解釋免去了對主盼望老底嘉人「或冷」的困難。

③混雜沒有立場

我們也可以從倫理的角度來看整個句子的含義。冷水或熱水都有值得喜愛的地方,但溫水沒有什麼特別的好處。不冷不熱是好像把冷熱混合起來,不再有任何一方面的特色,好像是個沒有立場的人,兩者皆可以當時的方便來作選擇,這樣的人不能清楚地決定他的取向。在主面前,或在屬靈的事上,我們必須要下決心,表明我們的立場,不能過模稜兩可的生活。奧恩引用馬太福音的話,「一個人不能服事兩個主人」(太6:24),「不站在我這一邊的就是反對我的。」(太12:30),以上說明這樣的人都是主所不喜悅的。

「從口中吐出去」當然只是一個譬喻性的說法,因為這句話的目的,在表達耶穌對這個教會現況的厭惡和拒絕。從「我將要」一語來看,這事顯然還沒有發生,但已為時不遠。因此老底嘉教會現今所必須要做的,就是趕快地脫離「不冷不熱」的狀況。在前面我們已經曉得,「冷和熱」所代表的是「有效用」,因此「不冷不熱」所要表明的,是「沒有用處」。

(2)自以為富足

17a你說:我是富足,已經發了財,一樣都不缺;

老底嘉人自以為富足了,什麼都不缺乏了;因為他們在物質方面發了財,他們就覺得滿足了。世人常是這樣判斷,物質豐富就表示一個人的成功。教會裡面很多時候也持這種看法。一個教會人數多,經濟豐裕,設備豪華,表現出色,就是一個成功的教會,甚至說是「蒙福」的教會。但物質的豐富不能代表靈裡興旺,也不一定是在神面前蒙福。

何西阿先知責備以法蓮人說:

何12:8以法蓮說:『我果然成了富足,得了財寶,我所勞碌得來的,人必不見有什麼不義,可算為罪的。』

但他們的財富是用不義的方法得來的(可12:7不料,那些園戶彼此說:『這是承受產業的。來吧!我們殺他,產業就歸我們了。』),他們還不以為自己有什麼不義。憑著自己的能力建立了屬世的成就,且在其中自滿自足,以為有了一切,什麼都不缺了,這是一個極危險的態度。

(3)教會真相

17b卻不知道你是那困苦、可憐、貧窮、瞎眼、赤身的。

這裡主用了五個形容詞來形容老底嘉人真實的情況。最可悲的是,他們覺察不到所處的悲涼境況。

5、主的勸誡

18我勸你向我買火煉的金子,叫你富足;又買白衣穿上,叫你赤身的羞恥不露出來;又買眼藥擦你的眼睛,使你能看見。

(1)買金子

老底嘉人所靠著誇口的,是他們的財富。城被地震毀壞以後,他們可以無須皇帝的幫助,而能自己重建;

他們要向主買「精煉的金子」,有經得起考驗的屬靈價值,(參林前3:12)。

「火煉的金子」所指的,究竟是什麼呢?

①從神而來的義②神的恩典恩惠③重生後的新心新靈④真實的信心⑤經過熬煉,除去罪惡(雜質)的生命

林前3:12-15若有人用金、銀、寶石、草木、禾秸在這根基上建造,13各人的工程必然顯露,因為那日子要將它表明出來,有火發現,這火要試驗各人的工程怎樣。14人在那根基上所建造的工程若存得住,他就要得賞賜;15人的工程若被燒了,他就要受虧損,自己卻要得救。雖然得救,乃像從火裡經過的一樣。

耶穌在此所求於老底嘉教會的,是他們能夠活出一個經得起試煉考驗的生命。在上一節經文中我們已經曉得,老底嘉教會的問題,在於他們認為,經濟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答案。但是耶穌在此指出,真正的富足,不在人所擁有的究竟有多少,而在於他是否能一個在順境中不被迷惑,在逆境中不被打垮生命。這種生命是他要他們活出來的,因此他對他所愛的,必然施以責備和管教(3:19)。這種生命的出現是要經過許多的熬煉,因此他們也只能向他買。因為他不單已經借著他的一生,向他們顯示了這個生命的深度和廣度(誠信真實的見證;3:14),他也是他們在試煉中隨時的幫助(來4:15-16)。

(2)買白衣

他們名貴的羊毛織品聞名世界,老底嘉出產黑色的毛料

耶穌要老底嘉教會向他買的第二樣東西是「白衣」。但「白衣」所象徵的是什麼呢?

在3:4-5那裡我們已經知道,在啟示錄中,「白衣」所指的不是信徒在重生之時,神所賜給他們「稱義的地位」,而是在稱義之後,他們所行出來和稱義身分所相稱的生活。而在啟示錄的上下文中,這不單意味著在帝王崇拜的活動中缺席,也意味著拒絕參與各商業公會所舉辦,與其產業相關的偶像崇拜。這個向世界說「不」的舉措,當然導致逼迫和苦難,但正是這個不讓自己衣服沾染汙穢的行動,顯示出他們真是跟隨羔羊的人,是屬他的精兵。對老底嘉教會來說,他們的確須要向耶穌買白衣,因為在老底嘉這個富裕的城市中,他們已經被這個城市所標榜的物質主義,給深深地同化了。

耶穌要老底嘉教會向他買白衣的目的,在遮蓋她赤身的羞恥。

在舊約中,「揭起衣襟顯露赤身」是一個表達神審判的比喻(鴻3:5)。因此遮蓋赤身羞恥的意思,就是可以免去神的審判,表達神的愛和拯救(結16:1-8)。

鴻3:5萬軍之耶和華說:「我與你為敵。我必揭起你的衣襟,蒙在你臉上,使列國看見你的赤體,使列邦觀看你的醜陋。

結16:8「我從你旁邊經過,看見你的時候正動愛情,便用衣襟搭在你身上,遮蓋你的赤體,又向你起誓,與你結盟,你就歸於我。這是主耶和華說的。

在啟示錄19:11-21中,我們就看見那些身穿白衣聖徒,是跟隨基督兵(19:14),因此他們當然就不是基督所要審判的對象(19:15)。他們所穿的白衣顯示他們的所屬,因此在耶穌再來之時,他們就不在他審判的對象中了(列國)。

從前面的分析中,我們曉得火煉的金子和白衣所象徵的,都是聖徒可以以向這個世界說「不」的生命,是在困苦逼迫交攻之際,依舊可以堅持下去的生命。但這兩個象徵的重點,卻有所不同。前者是從正面的角度,顯示這個生命是真正有價值的,是真正能讓信徒富足的東西;而後者則是從反面的角度,顯示人因擁有這個生命,而可以免去神的審判和刑罰。

啟7:13-14長老中有一位問我說:「這些穿白衣的是誰?是從哪裡來的?」14我對他說:「我主,你知道。」他向我說:「這些人是從大患難中出來的,曾用羔羊的血把衣裳洗白淨了。

約15:3 現在你們因我講給你們的道,已經乾淨了。

(3)買眼藥

除了火煉的金子和白衣之外,耶穌也要老底嘉教會向他買眼藥。在前面我們已經看見(3:18),老底嘉城是以三樣東西而名聞當代:金融中心,品質優良的黑羊毛外套,眼科醫生和眼藥產品。因此耶穌勸他們向他買火煉的金子、白衣以及眼藥,恐怕也是一個反諷手法的使用,因為這三樣正是他們所引以為傲的東西。

就眼藥這個項目而言,其反諷的意味更為明顯。因為在這個勸告中,耶穌事實上是向他們說,你是個睜眼的瞎子。老底嘉教會的確是個睜眼瞎子,因為她雖然看見了這個世界所能提供的,但是她卻完全不明白站在這個世界背後的是誰。

眼藥象徵:

①新心新靈

②神的話

③智慧啟示的靈

啟16:15 (看哪,我來像賊一樣。那警醒、看守衣服、免得赤身而行,叫人見他羞恥的有福了!)

(4)受管教

19凡我所疼愛的,我就責備管教他,所以你要發熱心,也要悔改。

箴3:12 因為耶和華所愛的,他必責備,正如父親責備所喜愛的兒子。

耶穌的責備並不是出於忿怒,而是出於他的愛。舊約裡以色列百姓犯下許多罪行,包括淫亂,暴力,獻孩童為祭物,不守安息日。神差遣以賽亞,耶利米,和許多其他先知去責備他們持續犯的罪。他甚至用巴比倫的劍和七十年的被擄,來嚴厲管教他們。但同時他又應許他們,為他們保留一批餘民,要把他們帶回自己的國家。這一切表達了他對自己立約百姓的愛。同樣的,基督對老底嘉的責備也顯露了他對他們的愛。他責備他們,是因為他愛他們,雖然他們態度虛假,心高氣傲,自我中心。那是出於愛的管教。正如神嚴格管教猶大百姓,讓他們被擄到巴比倫,他對我們的管教也可能非常嚴厲。

(5)發熱心

我們知道耶穌是神的兒子,但我們並沒有熱心敬拜他。我們知道他垂聽我們的禱告,但我們並不重視他。我們知道他吩附門徒去傳福音,但我們卻對傳福音不感興趣。

(6)要悔改

老底嘉教會犯了許多錯處,屬靈的情況很差,但他們仍然是主所愛的,仍然是主的教會。只要他們肯悔改,恢復對主的愛,對屬靈事的熱心,他們仍然能恢復和主親密的交通。

(7)要開門

20a看哪,我站在門外叩門,若有聽見我聲音就開門的,我要進到他那裡去,我與他,他與我,一同坐席。

但是耶穌在此所說的「叩門開門……一同坐席」的意思是什麼呢?

①從舊約的角度來看,這是新郎在新婦門外敲門(歌5:2)

歌5:2 我身睡臥,我心卻醒。這是我良人的聲音,他敲門說:「我的妹子,我的佳偶,我的鴿子,我的完全人,求你給我開門,因我的頭滿了露水,我的頭髮被夜露滴溼。」

雅歌5:2所言之事,是一個丈夫在其妻子臥室的門外敲門,希望她能開門接納他,好更新他們之間的關係。因此若約翰在此是以這節舊約經文為本,那麼他顯然是以「類比」的方式來暗引舊約:就如丈夫對妻子的期待,耶穌也一樣的盼望老底嘉教會能向他開門,好更新他們的關係。

雅歌5:2雖然只在字面上,為本節經文的上半,即,敲門開門,提供了舊約背景,但是從其上下文來看,丈夫「敲門」的目的——關係的更新,顯然也反映在耶穌的應許中了:一同坐席。從整本聖經觀之,約翰在此所做的,其實並不新鮮,因為其他聖經作者也一樣的將神和以色列人之間的關係,或是基督和教會之間的關係,以夫妻關係為類比。

②從福音書來看,這是關於末日的比喻:主人回來敲門,警醒僕人開門(路12:35-37;太24:33;可13:29)。

路12:35 「你們腰裡要束上帶,燈也要點著。12:36 自己好像僕人等候主人從婚姻的筵席上回來。他來到叩門,就立刻給他開門。12:37主人來了,看見僕人警醒,那僕人就有福了。我實在告訴你們:主人必叫他們坐席,自己束上帶,進前伺候他們。

和本節經文相較,此比喻中不單有「敲門開門」的元素,也一樣有「筵席」的出現,因此這個比喻似乎比雅歌5:2更貼近啟示錄3:20。在這個背景的對照之下,「敲門開門與一同坐席」所指的,是他第二次降臨時,聖徒和神之間,將有一個十分親密的關係。也就是說,耶穌在此是以末日的獎賞,作為他促使老底嘉教會悔改多發熱心的誘因。

6、主的呼召

22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凡有耳的,就應當聽。」

「凡有耳的,就應當聽!」我們都有耳朵,所以我們當聽聖靈透過神話語傳達給我們的信息。這也是基督的話語,是真理的話語,救恩的話語,也是盼望的話語。主耶穌借著這話語,邀請所有聽見的人,與他一同進入更深、更蒙福的交通裡。這是何等的特權!何等的祝福!

7、主的應許

21得勝的,我要賜他在我寶座上與我同坐,就如我得了勝,在我父的寶座上與他同坐一般。

同坐寶座

「如果有人聽見我的聲音就開門的,我要進到他那裡去,我要跟他在一起,他也要跟我在一起坐席」:主這裡的呼召是向那些靈命變成不冷不熱的人發出的,而且是一個普遍的呼召;不論什麼人,只要聽見主的呼召就悔改的,主就要進到他那裡去,與他一起坐席。「一起坐席(吃飯)」就表示有親密的交通。

和前面六封書信一樣,耶穌在這封書信的最後,也以一個應許和一個個警語作為結束。在前面我們已經看見,「不冷不熱」所表明的,是老底嘉教會因著向世界看齊,就無法發揮其金燈臺功能的屬靈情況;而這個愛世界的心態,也讓耶穌在這個教會中,沒有立足之地(站在門外叩門)。因此在七個教會中,她的情況恐怕是最糟糕的一個。從人的角度來說,她實在是一個不可愛的教會,但是她依舊是耶穌所愛的對象(3:19),因此在本節經文中,我們就看見耶穌給她一個和她現今之情況,相差十萬八千裡的應許:與他同坐寶座。

在新約其他書信中,聖徒和基督同坐寶座,同享王權的論述並不多見。

在路加福音22:29-30那裡,耶穌因著門徒們曾和他同受患難,所以應許他們,在他的國中,他們將要坐寶座,審判以色列12個支派。

在提摩太後書2:12中保羅則說,若人能忍受因著福音而有的苦難,那麼他必和基督一同做王。

但是在啟示錄中,聖徒因著基督而掌權的真理,卻一再地出現(1:6;5:10;20:4,6,22:5)。在1:1那裡,我們已經曉得約翰在啟示錄中所說「必要快成的事」,是但以理書第2章和第7章中,所提及那非人手所鑿出來的石頭,所建立起來的國(但2:35,44-45);或是像耶穌的那一位,所要建立之永不廢去、永不敗壞的國度(但7:13-14)。在1:1那裡,我們也知道這件事情是在基督從死裡復活之後1(1:5,18;5:6-9),就已經開始成就的了。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耶穌在此以同享王權作為他給得勝者的應許,並不令人意外。因為在但以理書第七章中,屬神的子民雖然必須在第四獸的手下受苦,但是他們得著國度和權柄之事,是早已確立的了(7:18,27)。

《七教會總結表》(手機橫屏查看)

相關焦點

  • 啟示錄七教會-土耳其基督教聖地
    今天要說的是在土耳其旅遊界可以聽到的「七教會」之旅,每年都會有朝聖者循著七教會前往土耳其,那七教會到底是在說什麼呢? 《啟示錄》第一章第十一節說: 你所看見的,當寫在書上,達與以弗所、士每拿、別迦摩、推雅推喇、撒狄、非拉鐵非、老底嘉等七個教會。 啟示錄的內容是耶穌給這七個教會的七封信,對每個教會有不同的話,有興趣的人可以查看。以下就分別介紹土耳其現存這七教會資訊,大部分的教會遺址經歷天然與人為的摧殘,很多已經無法考究或是辨識。
  • 教會歷史(上)丨使徒約翰受命寫信給亞細亞七個教會
    啟示錄1章4-7節,約翰寫信給亞細亞的七個教會。但願從那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神和祂寶座前的七靈,並那誠實作見證的,從死裡首先復活,為世上君王元首的耶穌基督,有恩惠、平安歸與你們!祂愛我們,用自己的血使我們脫離罪惡。又使我們成為國民,作祂父神的祭司。
  • 啟示錄七個教會查經講道合集
    啟示錄七個教會查經講道 (音頻)1以弗所教會啟示錄七個教會查經講道 (音頻)2士每拿教會啟示錄七個教會查經講道 (音頻)3別迦摩教會啟示錄七個教會查經講道 (音頻)4A推雅推喇教會啟示錄七個教會查經講道 (音頻)4B推雅推喇教會啟示錄七個教會查經講道 (音頻)5撒狄教會啟示錄七個教會查經講道 (音頻)6非拉鐵非啟示錄七個教會查經講道 (音頻)7老底嘉教會
  • 七教會之撒狄--警醒謹守等候主來
    教會從使徒時代之尼哥拉一黨的行為,一直墮落到羅馬天主教時期,自稱為女先知的耶洗別掌了權,神就不能再容讓了,所以撒狄來了。「撒狄」的原意乃是「恢復」(另說撒狄乃「虛張聲勢」之意)。撒狄教會有名無實,不單指改教時候的教會,乃是改教以後的教會歷史。
  • 從啟示錄七教會談今日華人教會(10)——有名無實的教會Ⅰ
    今天特別和各位分享的是第五個教會撒狄——有名無實的教會。你要寫信給撒狄教會的使者,說,那有神的七靈和七星的,說:我知道你的行為,按名你是活的,其實是死的。你要警醒,堅固那剩下將要衰微的,因我見你的行為,在我神面前,沒有一樣是完全的。所以要回想你是怎樣領受,怎樣聽見的,又要遵守,並要悔改。若不警醒,我必臨到你那裡,如同賊一樣。我幾時臨到,你也絕不能知道。
  • 基督教丨啟示錄中七個獨立的金燈臺是教會的表號
    出埃及記25章37節,「要作燈臺的七個燈盞,祭司要點這燈,使燈光對照」。啟示錄1章12節,我轉過身來,要看是誰發聲與我說話;既轉過來,就看見七個金燈臺。貝肯山教堂啟示錄中的金燈臺是教會的表號,這是七個獨立的金燈臺,與舊約出埃及記章所描寫的猶太人聖所裡燈臺的樣式不同,那裡的燈臺杈出六個枝子,舊約聖所的燈臺與指代教會的金燈臺是不同的,
  • 啟示錄思考2:以弗所教會、示每拿教會 別迦摩教會
    以弗所教會親愛的弟兄姊妹,上一講我們學習了啟示錄的序言和七教會的概論,這一講我們要開始學習七教會的內容了。基督吩咐約翰將那向他展開的事記錄下來,七教會的名字代表公元後七個不同時期、發展延伸到末時的教會,用表號顯明教會在世界歷史各時期中的情況。
  • 【普世教會】聖座教義部兩道新法令:敬禮新聖人的慶典與七個新頌謝詞
    聖座教義部兩道新法令:敬禮新聖人的慶典與七個新頌謝詞 聖座教義部完成了本篤十六世牧職期間啟動的工作,頒布兩道新法令:在彌撒的特殊形式中,增加了敬禮對1962年後封聖聖人的慶典,以及七個新的頌謝詞。但是採用與否,可自由選擇。
  • 農村教會喪禮事工
    【傳12:1】你趁著年幼,衰敗的日子尚未來到,就是你所說,我毫無喜樂的那些年日未曾臨近之先,當記念造你的主。【詩90:12】求你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在多年的農村服侍當中,我親自經歷許多的喪禮,也親眼看見很多不冷不熱的弟兄姐妹在喪禮事工中被神興起。一位姐妹長期被親戚輕看藐視,因為信主更是遭到親戚同心地逼迫。他們故意不管不問,就看她的神怎麼幫助她。結果弟兄姐妹前去幫助;弟兄抬棺掘墓,姐妹幫助做飯,教會舉行喪禮。最後不但使這些世人敬佩,而且姐妹從此發起熱心,逐漸成為重要的同工之一。
  • 蒙福的教會
    如果我們想讓神的祝福降在我們的教會中,我們需要做《使徒行傳》1-2章中初期教會所做的事情,讓我們的教會成為大大蒙福的教會。        一、蒙福的教會是同心禱告的教會(徒1:3-4、14)「他受害之後,用許多的憑據將自己活活地顯給使徒看,四十天之久向他們顯現,講說 神國的事。
  • 恢復聚會後,教會延長聚會時間
    分類 | 時政, 教會生活幽默,洋蔥 首發 | ruoshuimanhai.com上海的海底撈長老回應若水漫海稱,由於會眾對聚會的渴望以及愛心上漲,教會臨時調整了聚會時間,整體時間延長幅度控制在7.7%,各堂會實行差異化定價。 這場特殊時期的延時,引發了爭議。 支持者認為,好久沒有聚會,況且也是各個堂會按實際需求延時,很正常,「我巴不得能把之前沒肉身聚會的時間都補回來」。
  • 教會的治理
    它與耶穌基督是教會之首的基本原則相衝突,也不承認一個事實:在起源、主要對象、所行使的權力和此權力的施行上,教會和國家都是不同且彼此獨立的。 3.基督是教會之首,也是教會一切權柄的來源 羅馬教會認為,維護教皇是教會之首這項教義是最為重要的。而改教家們主張並捍衛的立場,與羅馬天主教的主張完全相反,改教家們認為基督是教會唯一的元首。然而,他們沒有徹底避免一個危險,即或多或少地認為國家的權柄高於教會。
  • 《默示錄》第三十三課:獸的七頭指七座山也指七君王
    :你所看見的那獸,先前在而今不在,可是它又要從深淵中上來,自趨於喪亡;地上的居民,凡他們的名字從創世之初,沒有記錄在生命冊中的,看見那先前在,而今不在,將來又在的獸,都必要驚奇。這裡需要一個有智慧的明悟去理解。(默17:8-9a)天使給若望解釋說獸的七個頭有雙重含義。我們也常會遇到一詞雙意,或同一事情具有雙重作用的情形。
  • 教會歷史丨耶穌基督曉喻使徒約翰寫信給士每拿教會(上)
    主首先特別介紹自己是「首先的、末後的、死過又活」,以此來堅固、勉勵將要遭受苦難、試煉和逼迫的士每拿教會。由於使徒約翰寫給教會的每一封信有兩個指向:一是針對那個時代的教會,二是針對歷代的教會,所以,這封信也是主堅固、勉勵歷代遭受苦難、試煉和逼迫的教會!「士每拿」翻出來的意思是沒藥,味道苦澀,但研磨後卻放出馨香的氣味。象徵苦難之後的榮耀,也是忍受苦難的表號,作為馨香的火祭!
  • 美高留學,別小瞧了教會學校!
    在赴美留學讀高中的擇校問題上,每每談及教會學校,很多家長第一反應是,那是什麼學校?那肯定不能和非宗教的公立高中和私立高中相比吧? 別誤會教會學校,也別小瞧教會學校,教會學校可是培養了張愛玲的學校,也是很多中國留學生好評不斷的學校。
  • 教會的軟骨症
    近來讀他的基督教真偽辨(Christianity andLiberalism包義森譯)一書,雖作於八十多年前,仍然適合今天教會的情勢。基督教真偽辨一書,起源於作者1921年的演講,背景是當時基督教信仰的戰爭。他用巴頓博士「能見度不佳」的語詞,向長老會區議會,說明二者的區別(頁3)。後來經過增益,成為本書。
  • 正教會之「教義」
    事奉聖禮是一個用來描述教會集體敬拜上帝的形式的術語。「事奉聖禮」這個詞起源於希臘語,原意是「共同工作」。聖經中所有提到天上的崇拜的地方都涵蓋了事奉聖禮。在舊約中,上帝制定了事奉聖禮,或叫做敬拜的具體形式。在《出離之書/出》和《勒維人之書/利/肋》中對此有詳細描述。
  • 第十三課:教會法典總則--自然人、法人
    教會法博士王東成神父法典課程系列在教會法內,有權利與義務者有兩種人,自然人及法人 。
  • 教會行政管理新猷
    如果從「業績」判斷,說來慚愧,教會機構雖錢少,麻煩可多,所以該思考,該學習,進步。教會明悟而講求行政管理,這還不是很久的事。現在既然不影響神學信仰,新,未必是錯。   再從聖經看來,教會行政管理,是從什麼開始,又怎麼開始的?   當然,教會管理必須先有教會。舊約教會是以色列人被主召出埃及,經過四百多年形成的奴隸文化,乍獲得自由的新生活,毛病哪還少得了?
  • 羊群腳蹤 | 認識教會 第四篇 教會的立場
    對於認識教會,我們已經看過三篇:第一篇,教會是什麼;第二篇,教會的出現,第三篇,教會的一元。今天我們來看第四篇,就是教會的立場。這一點,可說是今天教會紊亂的時候,認識教會的一個關鍵。一個人要認識教會,必須懂得教會的立場。無論按著事實,還是按著定理,任何一件事,第一是在於它的立場,第二才是在於它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