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雲祭祀」掀起清明新風尚

2020-12-23 中國文明網

  乍暖還寒,疫情猶在,今年清明祭掃變得有些特殊。近日,為保障疫情防控期間安全祭掃,合肥文明網結合本市推出的網絡祭祀平臺,開展了「#網寄哀思 文明祭祀#」網絡文明傳播活動,邀請市民和廣大網友一起雲祭祀。在這個特殊的清明節,讓我們通過現代、文明的方式來表達哀思,弘揚優良傳統、保護生態環境、培育文明新風。

  線上線下廣泛宣傳 倡導祭祀新方式

  緬懷先烈,寄託哀思。清明將至,志願者們通過QQ群、微信群、公眾號等網絡新媒體載體,公告欄、宣傳橫幅、電子顯示屏等多種形式進行廣泛宣傳,向轄區居民們發放「倡議書」,積極引導居民採取網絡祭掃、代理祭掃、居家祭祀等新方式,努力營造綠色文明安全的清明祭祀氛圍。

志願者上門教群眾使用手機網絡祭祀 來源:合肥文明網

志願者上門教群眾使用手機網絡祭祀 來源:合肥文明網

  清明節是慎終追遠、緬懷先烈、追思祖先的傳統節日。今年,清明祭英烈活動將採取網上祭奠形式,合肥各地積極開展網上祭掃紀念英烈等各種紀念活動。

  

  @小螺號:合肥蜀山烈士陵園還上線VR全景展館、網上獻花祭祀、英烈風採等模塊,我們可以在網上獻花祭祀,在留言欄上留言,表達緬懷之情,還可以通過英烈風採模塊在線觀看感人事跡,過一個與眾不同的清明節。

  @記者晚晚:合肥大蜀山文化陵園為呼籲大家感恩生命、致敬奉獻,首次舉辦清明「雲共祭」,市民可以在線觀看直播,身臨其境地感受儀式全程。平臺還支持微信分享、彈幕追思、「網上紀念」等多種功能,可選擇敬獻各類紀念物品,留下祭掃祝福。

蜀山烈士陵園悼念廣場上,工作人員向烈士敬獻花籃

  @笨笨豬:今年是充滿感動的一年,從過年宅家關注網上各種抗疫事跡,到今天有幸第一次在線參加了「雲共祭」,希望以後的每一年都能通過這樣的祭祀方式表達自己的敬意。

2020合肥市清明「雲共祭」儀式現場 來源:合肥文明網

  @晶晶:我們可以用手機打卡網頁,還可以互動,為紀念碑描金,一起成為傳遞大愛的接力者。

  @小陶:為了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你們與敵人、疫情頑強鬥爭,感謝你們為我們帶來現在的美好生活,你們是我們學習的楷模。

  「代祭掃」暖心服務 雲端送思念 

  為鞏固疫情防控成果,積極響應文明清明號召,合肥市各殯葬單位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們根據市民在線下達的指令代祭掃,親手傳遞思念,同時讓祭掃過程實時、實地呈現。活動以回傳照片、視頻等方式了卻不能親臨現場祭掃的遺憾,打破時空限制來寄託哀思、緬懷先人,受到許多市民的認可。

  @志願者付應龍:受疫情的影響,今年清明節祭祀活動取消了集中祭祀,我們組織了志願者,敬獻鮮花、清掃墓穴,幫助他們的家人寄託哀思,同時也避免了人員的大規模聚集,減少疫情的傳播。

  @聽風者:雖然家裡長輩一時還不能理解,但我覺得這樣的祭祀方式更加安全。我也相信長輩會很快接受這種新的祭祀方式。

  @文卓:正當為今年祭掃煩惱的時候,前幾天接到通知,市殯儀館的工作人員會和志願者一起,通過格位拭塵、敬獻鮮花、鞠躬追思等形式,對所有寄存在館的逝者骨灰開展免費集體代客祭掃服務。感謝你們的幫助,辛苦了。

  大力倡導文明現代、簡約環保的祭掃新風,傳承弘揚清明文化的同時,降低了實地祭掃人數及祭掃活動聚集感染風險。日前,合肥市正式開通網絡祭祀雲平臺,面向所有市民提供免費的在線祭祀服務。市民可進入網上祭祀頁面,點擊「在線祭拜」,選擇鮮花、水果等各類祭祀品進行祭祀,同時,也可在留言板上撰寫寄語表達思念。

  @小乖:今年春節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我們居家抗疫,宅居已一個多月,仍無法前往福壽園看望爸媽,只能通過雲祭掃,與爸媽雲相見。祝爸媽在天堂裡天天快樂!

  @Leilei:親愛的爸爸媽媽,今年因為疫情不能過來祭掃,願爸媽在天堂一切安好。等疫情過後一定來看你們,願阿奶公公保佑你們心愛的雷雷一切平安順利!

  居家祭祀 移風寄追思

  家庭祭祀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一。過去,在重要祭祀節日,許多家庭都會把家譜、祖先像、牌位等供於家中上廳,安放供桌,擺好香爐、供品,祭祀先人。結合本地習俗,合肥市組織製作了禮儀視頻,指導市民居家追思。此外,市民還自行選擇撰寫回憶錄、製作懷念影音、在家庭群中講述往事等方式,緬懷逝者、追思故人。

  @來去匆匆:每年清明節,天氣都比較寒冷多雨,出行不便。今年的「雲祭祀」「代祭掃」滿足了我們這些在外地打拼的人的需求,寄託了我們對逝去家人深深的思念。

  @張年長:網絡祭祀、居家祭掃這樣的方式,在當下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既滿足了大家對先人的祭奠、思念,又更好地保護了生態環境和大家的安全,值得提倡,點讚哦!

  

  這個清明,改變的是祭掃方式,不變的是對烈士的緬懷和對親人的思念。讓我們每一個人都從自身做起,轉變祭祀理念,樹立綠色、安全的祭祀新風,文明祭掃。

相關焦點

  • 清明「新祭祀」在防疫中守護人文關懷
    我來看你了,這次英語我考了93分……」清明時節,安徽合肥大蜀山文化陵園內滿目新綠,靜謐如常。一張張手寫卡片「以文為祭」,搭配著黃絲帶貼在祈福牆上,為不能前來集中祭掃的民眾表達著哀思。「這些溫暖的話語都是家屬們寫給逝去親人的留言,我們在微信公眾號上收集,謄寫製作成卡片,代為祭掃,表達人文關懷,守護清明的傳統意義。」
  • 甌江時評丨讓「雲掃墓」成為清明祭祖新風尚
    不過仔細想來,清明祭掃為的是表達對逝去親人的懷念,既是如此,只要心中的那份思念有所寄託,生者得以慰藉,何種方式手段也就顯得不是那麼重要。「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在全國一盤棋的抗疫形勢下,適時採取變通方式更加的合情合理。「雲掃墓」一舉多得,是文明社會應大力倡導的祭祖新風尚。
  • 「三原色」開啟清明祭掃新風尚
    並且,傳統的祭祀方式也帶來了一些汙染環境、危害人身安全的隱患。為鞏固疫情防控來之不易的成果,推進移風易俗、倡樹時代新風,在當前階段樹立文明、綠色、低碳的祭掃新風尚,是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的重要抓手和具體舉措。樹立「綠色」新風,倡導文明祭祀。
  • 清明祭祀,提倡無煙上墳
    王代武 廣告★★正 文 為切實做好清明節期間疫情防控和安全管理工作,近日,州民政局印發《關於做好清明期間文明祭祀工作的通知 《通知》要求,嚴格遵守殯葬管理及相關法規,提倡無煙上墳;減少人員聚集,提倡錯峰祭祀;嚴格控制進出公墓車輛,確保交通安全;禁止在山頭、林地、 墓地焚燒火紙、燃放鞭炮,杜絕各種安全事故發生。 全州各級殯葬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行動領導 小組要積極協調同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加強對祭祀用品經營戶的管控。
  • 清明雲端寄哀思②丨 網友:支持清明「雲祭掃」 不在形式在於心
    網上雲端寄哀思》為題,刊發了「清明雲端寄哀思」系列的首篇報導,同時發起互動徵集和網絡投票,倡導清明祭掃新風尚,在讀者中引發強烈反響,有讀者感慨清明祭掃不在形式而在於心,也有讀者積極響應:我已經跟孩子們說了,今年清明節,統一時間在家中追思。
  • 清明如何祭祖?記者走訪合肥市民,來聽聽他們的想法
    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註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轉眼之間,春分過去,清明將至。今年清明恰逢疫情防控,合肥市民政局、合肥市文明辦近日提出「居家祭祀 文明清明」倡議,引導市民暫停現場祭祀。注重祭祖的老人們今年是怎麼打算的?年輕人又會如何追憶逝去的長輩?
  • 清明將至合肥墓地價格幾何?大蜀山陵園最高15萬元一個墓穴
    轉眼,又是一年清明將至時。人們通過祭祀寄託哀思的同時,對墓地價格的疑問,會又一次飄過不少人的心頭。合肥今年新房、二手房雙雙下降,而墓地價格有無波動?連日來,記者經過多日探訪,對距離市區較近的大蜀山、小蜀山、大興塔三個經營性公墓中主要的下葬方式及時下價格進行了探訪。
  • 代獻花寄心語 「雲祭祀」寄託別樣追思
    記者走訪了各鎮街的部分社區和墓園,發現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以外,代獻花、寄心語、掛絲帶等,成為許多墓園今年的「標配」,「雲祭祀」成為市民緬懷先人的首選。 西樵 墓園大力推廣「雲祭祀」 從3月23日開始,西樵鎮向各村(社區)派發大量印有倡導市民文明祭祀等相關內容的宣傳單張和橫幅,進一步向市民傳達今年清明暫停現場祭祀的信息。
  • 評論|文明祭祀迎清明 移風易俗樹新風
    又是一年清明時。但今年的清明節註定與往年不同。疫情尤在,安全至上。生者的平安健康是對逝者的最好告慰。眼下,全國各地都在倡導文明祭祀,鼓勵群眾多元化寄託哀思。這既是疫情防控的需要,也是時代風尚所趨。清明節前夕,由中共濟寧市委網信辦指導、濟寧新聞網出品的「網上清明 文明祭祀」網絡祭祀平臺開通。廣大網友可以在網上向英烈或故人敬獻鮮花,或寫下感言,表達緬懷之情。這種祭祀方式操作方便,使用靈活,綠色環保,值得提倡。
  • 漢壽縣滄港鎮:開展「綠色清明·文明祭祀」志願宣傳活動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4月2日訊(許嬌玥)為引導廣大群眾用文明、環保的祭祀方式悼念親人,4月2日,滄港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聯合鎮安監站、市監所,開展了「綠色清明·文明祭祀」為主題的宣傳勸導活動。20名志願者分為兩隊,一隊由副鎮長彭佩帶隊,向過往居民發放滄港鎮清明節文明祭祀倡議書等宣傳資料,引導轄區群眾轉變觀念,摒棄傳統祭祀觀念,告別燒紙焚香等陋習。
  • 「地評線」金羊網評:「三原色」開啟清明祭掃新風尚
    並且,傳統的祭祀方式也帶來了一些汙染環境、危害人身安全的隱患。為鞏固疫情防控來之不易的成果,推進移風易俗、倡樹時代新風,在當前階段樹立文明、綠色、低碳的祭掃新風尚,是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的重要抓手和具體舉措。樹立「綠色」新風,倡導文明祭祀。
  • 濱州:「雲祭掃」讓清明更清明
    今天是你離開的第29天……」清明節到了,網友們紛紛在濱州市「雲祭掃」平臺「祭」語追思去世的親人們。疫情未去,成千上萬的網友通過「雲祭掃」的方式「祭」錄故事,「祀」念故人,成為這個清明的新風尚。日前,濱州市委新冠肺炎疫情處置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關於加強清明節期間祭掃活動管理的公告》,倡導網絡祭掃和家庭追思,實行預約祭掃和代為祭掃,暫停群體性祭掃,倡導網絡祭掃和家庭追思。無盡思念應該被看見,溫暖故事應該被銘記。
  • 徽故事:擋不住的思念,「雲」上見
    擋不住的思念,「雲」上見——安徽疫情防控一線直擊之五十九要說她有什麼放心不下,那一定是葬在安徽合肥大蜀山文化陵園的父母和老伴。過去,每逢清明,範阿姨一定遠渡重洋回到合肥,來到去世的家人墓前送上一束鮮花。今年受疫情影響,大蜀山文化陵園封閉,想到可能沒法趕回來掃墓,範阿姨十分焦急。「您別擔心,陵園目前處於封閉狀態,但我們推出了代客祭掃服務。」
  • 文明新風|綠色清明 低碳祭祀 從我做起
    綠色清明 低碳祭祀 從我做起長汀縣2020年清明節文明祭掃倡議書全縣廣大居民朋友們:草長鶯飛,桃紅柳綠,又是一年清明時。今年是特殊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與我們不期而遇,戴口罩、不聚集成了時下的流行語、自覺行;今年仍是如常的一年,大美汀州、綠色發展依然是我們的主基調、主攻向。
  • 雲端寄哀思,今年清明移動「5G+雲祭掃」即可預約
    為配合疫情防控下的清明安全祭掃工作,浙江移動近期結合5G、雲計算等通信科技推出多項遠程網絡祭掃應用,包括5G「雲上燭光會」網絡祭奠系統、「5G+雲祭掃」平臺、遠程視頻委託祭掃等多種形式,既有助於避免聚集祭掃風險,又能幫助人們寄託哀思,營造安全、環保的祭掃環境。
  • ...宣傳防疫、推廣「雲祭掃」……清明期間,這群愛心志願者奔走陵園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周小平 文/圖/視頻測量體溫、宣傳防疫、推廣「雲祭掃」……今日(5日),天空中飄著小雨,龍居山陵園外,前來祭掃的市民在陵園工作人員以及愛心志願者引導下,排隊、測量體溫、出示預約碼,有序進場參加祭掃。
  • 瑤海校園掀起「節能」新風尚
    瑤海區各中小學通過多種方式,倡導「節能」引領新風尚。7月3日,安徽合肥中翔盛景幼兒園的老師正在帶小朋友們認識「中國能效標識」,告訴小朋友什麼是「節能」,怎樣認識家用電器的能效等級。老師還帶小朋友們一起認識電器開關,教育小朋友要隨手關燈,節約用電。
  • 特殊時期,「雲祭祀」同樣有意義
    近日,山東省濟南市發布關於暫停清明現場祭掃活動的通知。當地民政部門發出倡議,呼籲市民為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選擇「雲祭祀」等文明祭祀方式。根據民政部門統計,濟南市往年清明節現場祭掃人數約為57萬人,以玉函山為例,清明節三天祭掃量可達18萬人次,存在交叉感染的風險。
  • (抗擊新冠肺炎)96000愛心志願者赴重慶龍居山陵園倡導文明祭祀
    中新網重慶新聞4月5日電(記者鍾旖)雪融春暖清明時,一花一樹寄哀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的清明祭掃變得有些特殊,為響應政府號召,96000愛心志願者5日在重慶市龍居山陵園開展「抗擊新冠疫情,倡導文明祭祀」宣傳活動,重點推廣「雲祭掃」的思親祭祀方式。
  • 清明| 文明祭祀,從我做起
    清明 | 文明祭祀,從我做起 2020-04-03 20: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