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暖還寒,疫情猶在,今年清明祭掃變得有些特殊。近日,為保障疫情防控期間安全祭掃,合肥文明網結合本市推出的網絡祭祀平臺,開展了「#網寄哀思 文明祭祀#」網絡文明傳播活動,邀請市民和廣大網友一起雲祭祀。在這個特殊的清明節,讓我們通過現代、文明的方式來表達哀思,弘揚優良傳統、保護生態環境、培育文明新風。
線上線下廣泛宣傳 倡導祭祀新方式
緬懷先烈,寄託哀思。清明將至,志願者們通過QQ群、微信群、公眾號等網絡新媒體載體,公告欄、宣傳橫幅、電子顯示屏等多種形式進行廣泛宣傳,向轄區居民們發放「倡議書」,積極引導居民採取網絡祭掃、代理祭掃、居家祭祀等新方式,努力營造綠色文明安全的清明祭祀氛圍。
志願者上門教群眾使用手機網絡祭祀 來源:合肥文明網
志願者上門教群眾使用手機網絡祭祀 來源:合肥文明網
清明節是慎終追遠、緬懷先烈、追思祖先的傳統節日。今年,清明祭英烈活動將採取網上祭奠形式,合肥各地積極開展網上祭掃紀念英烈等各種紀念活動。
@小螺號:合肥蜀山烈士陵園還上線VR全景展館、網上獻花祭祀、英烈風採等模塊,我們可以在網上獻花祭祀,在留言欄上留言,表達緬懷之情,還可以通過英烈風採模塊在線觀看感人事跡,過一個與眾不同的清明節。
@記者晚晚:合肥大蜀山文化陵園為呼籲大家感恩生命、致敬奉獻,首次舉辦清明「雲共祭」,市民可以在線觀看直播,身臨其境地感受儀式全程。平臺還支持微信分享、彈幕追思、「網上紀念」等多種功能,可選擇敬獻各類紀念物品,留下祭掃祝福。
蜀山烈士陵園悼念廣場上,工作人員向烈士敬獻花籃
@笨笨豬:今年是充滿感動的一年,從過年宅家關注網上各種抗疫事跡,到今天有幸第一次在線參加了「雲共祭」,希望以後的每一年都能通過這樣的祭祀方式表達自己的敬意。
2020合肥市清明「雲共祭」儀式現場 來源:合肥文明網
@晶晶:我們可以用手機打卡網頁,還可以互動,為紀念碑描金,一起成為傳遞大愛的接力者。
@小陶:為了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你們與敵人、疫情頑強鬥爭,感謝你們為我們帶來現在的美好生活,你們是我們學習的楷模。
「代祭掃」暖心服務 雲端送思念
為鞏固疫情防控成果,積極響應文明清明號召,合肥市各殯葬單位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們根據市民在線下達的指令代祭掃,親手傳遞思念,同時讓祭掃過程實時、實地呈現。活動以回傳照片、視頻等方式了卻不能親臨現場祭掃的遺憾,打破時空限制來寄託哀思、緬懷先人,受到許多市民的認可。
@志願者付應龍:受疫情的影響,今年清明節祭祀活動取消了集中祭祀,我們組織了志願者,敬獻鮮花、清掃墓穴,幫助他們的家人寄託哀思,同時也避免了人員的大規模聚集,減少疫情的傳播。
@聽風者:雖然家裡長輩一時還不能理解,但我覺得這樣的祭祀方式更加安全。我也相信長輩會很快接受這種新的祭祀方式。
@文卓:正當為今年祭掃煩惱的時候,前幾天接到通知,市殯儀館的工作人員會和志願者一起,通過格位拭塵、敬獻鮮花、鞠躬追思等形式,對所有寄存在館的逝者骨灰開展免費集體代客祭掃服務。感謝你們的幫助,辛苦了。
大力倡導文明現代、簡約環保的祭掃新風,傳承弘揚清明文化的同時,降低了實地祭掃人數及祭掃活動聚集感染風險。日前,合肥市正式開通網絡祭祀雲平臺,面向所有市民提供免費的在線祭祀服務。市民可進入網上祭祀頁面,點擊「在線祭拜」,選擇鮮花、水果等各類祭祀品進行祭祀,同時,也可在留言板上撰寫寄語表達思念。
@小乖:今年春節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我們居家抗疫,宅居已一個多月,仍無法前往福壽園看望爸媽,只能通過雲祭掃,與爸媽雲相見。祝爸媽在天堂裡天天快樂!
@Leilei:親愛的爸爸媽媽,今年因為疫情不能過來祭掃,願爸媽在天堂一切安好。等疫情過後一定來看你們,願阿奶公公保佑你們心愛的雷雷一切平安順利!
居家祭祀 移風寄追思
家庭祭祀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一。過去,在重要祭祀節日,許多家庭都會把家譜、祖先像、牌位等供於家中上廳,安放供桌,擺好香爐、供品,祭祀先人。結合本地習俗,合肥市組織製作了禮儀視頻,指導市民居家追思。此外,市民還自行選擇撰寫回憶錄、製作懷念影音、在家庭群中講述往事等方式,緬懷逝者、追思故人。
@來去匆匆:每年清明節,天氣都比較寒冷多雨,出行不便。今年的「雲祭祀」「代祭掃」滿足了我們這些在外地打拼的人的需求,寄託了我們對逝去家人深深的思念。
@張年長:網絡祭祀、居家祭掃這樣的方式,在當下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既滿足了大家對先人的祭奠、思念,又更好地保護了生態環境和大家的安全,值得提倡,點讚哦!
這個清明,改變的是祭掃方式,不變的是對烈士的緬懷和對親人的思念。讓我們每一個人都從自身做起,轉變祭祀理念,樹立綠色、安全的祭祀新風,文明祭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