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江城廂鎮十五裡社區樹上的馬蜂窩
遂寧捕蜂達人緊急清理馬蜂窩
進入9月以來,馬蜂傷人事件頻發:9月24日上午,在鎮上打掃衛生的秦女士遭遇馬蜂襲擊之後過敏性休克;9月27日下午,一位73歲的太婆遭遇馬蜂襲擊,當場死亡!
青白江區人民醫院工作人員稱,不算輕傷未住院者,9月份已有8名蜂蜇傷的患者住院治療,有的傷者送到醫院後直接進入ICU病房!
專家稱:秋季是馬蜂最活躍的季節。遭遇馬蜂,最好就地趴下,如果被馬蜂蜇傷,應儘快前往醫院診治!
9月27日下午,青白江區清泉鎮五桂村,73歲的周婆婆遭遇馬蜂襲擊,當場死亡。
進入9月以來,馬蜂傷人事件頻發。青白江區人民醫院內分泌腎內科的工作人員介紹,9月已有8名蜂蜇傷的患者住院治療,這還不算一些只在急診處理後未住院的輕微蜇傷。一些蜇傷嚴重的病人,送到醫院後甚至直接進入ICU病房。
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解釋,秋季是馬蜂最活躍的季節。「一是因為馬蜂的食物增多;二是經過一整個夏天的繁衍,蜂群數量達到頂峰。」
在得知馬蜂傷人的情況後,遂寧「追蜂人」羅平前晚也趕到青白江區,連夜摘除奪命馬蜂窩。
馬蜂兇猛 73歲太婆被蜇身亡
9月29日下午,青白江區清泉鎮五桂村侯女士的家中傳出哀樂。她的婆婆在27日下午去世了,被馬蜂蜇得面目全非。
事發時,侯女士正在鎮裡一家農家樂做活。當晚7時許,村裡有人來找她。「他們只說家裡有點事,也不告訴我什麼事。」到家時,她被拉到屋後機耕道上,在大約5米外的地裡,她認出,趴在田裡的老人正是婆婆。婆婆壓倒了地裡的莊稼,頭上還有不少馬蜂在盤旋。
「她今年73歲,平時身體好得很。」一位村民告訴記者,婆婆姓周,當天下午3點前,她還看到老人家往家裡撿柴。大約3個小時後,有人發現了她,並告知了村裡人。接著,五桂村多個小組的村民被通知趕來辨認,警方也趕到了現場。
在確認老人被馬蜂蜇死後,直到當晚11時許,感覺馬蜂漸漸少了,人們才穿著厚衣服將老人抬回家。「到處都是腫的,臉面發黑。」一位村民告訴記者。
屢屢傷人 醫院一月收治8例蜂蜇傷
同為清泉鎮人的秦女士,也在數日前遭遇馬蜂襲擊而受傷住院。回憶起當時的場景,她不住感嘆:撿回了一條命。秦女士回憶,9月24日上午,她正在鎮上街頭打掃衛生。「前面有個塑膠袋,我就用耙子去扒。」沒曾想,塑膠袋後面出來一群馬蜂,直直地朝她飛來。秦女士嚇得趕緊跑開,然而馬蜂緊追不捨。她的脖子上、頭上、胳膊上都被蜇了。當天下午4點過,秦女士身上冒虛汗,嘴裡還冒沫,被人送到青白江區人民醫院,醫院診斷她過敏性休克。
在秦女士入院後的第三天,同樣被蜂蜇傷的陳先生從青白江區人民醫院轉至其他醫院進一步治療。他轉院時醫院對他的診斷為:急性肝、腎損傷,溶血性黃疸,重度貧血,全身炎症反應症候群……
醫院內分泌腎內科的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9月已有8名蜂蜇傷的患者住院治療,「這還不算一些在急診處理後未住院的輕微蜇傷。」而一些蜇傷嚴重的病人,送到醫院後甚至直接進了ICU病房。
昆蟲專家 秋季馬蜂最兇猛 被襲擊後最好原地趴下
城廂鎮十五裡新型社區42棟旁,大樹下面一片壩子,小區老人坐在下面擺龍門陣。不過,在老人們頭頂上大約5米左右的樹枝上,垂著一顆「炸彈」:一枚籃球大小的馬蜂窩,飛來飛去的馬蜂不時停到蜂窩表面。
「這個是金環胡蜂。」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認出了這種危險的馬蜂。「靠近蜂窩50米之內就有可能被攻擊。」趙力介紹,金環胡蜂毒性大,如果是過敏體質,被蜇十幾次就有可能致死。記者注意到,距離壩子約5米外的另一棵樹上,還有一窩尚未壯大的馬蜂。「這是小胡蜂,毒性稍弱,數米之內也有可能被攻擊。」
為何近段時間以來,馬蜂傷人事件頻發?趙力表示,秋季是馬蜂最為活躍的季節。「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馬蜂的食物增多,馬蜂的活躍範圍擴大;二是經過一整個夏天的繁衍,蜂群數量達到頂峰。」
趙力介紹,如果在野外發現一隻馬蜂圍著你轉圈,就要小心了。「這是馬蜂在偵察,證明你已經接近蜂巢。這時候千萬不要攻擊它,否則它會發出信息激素,讓別的馬蜂支援。馬上靜止下來,等它離開是最好的方式。」同時,趙力也說,如果遭遇馬蜂襲擊,最好就地趴下,用衣服蓋住頭,或者把衣服在天空掄幾圈以後,扔向遠方,吸引蜂群追趕,人則向反方向跑。「就地趴下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因為馬蜂一般攻擊離地面較高的地方。」
如果遭到馬蜂襲擊受傷,應儘快前往醫院診治。
清除隱患 「追蜂人」到成都連夜緊急摘蜂巢
以「摘馬蜂窩」為職業的遂寧人羅平,今年3月拿到了自己創辦的「羅蜂子優品匯」營業執照,經營範圍一欄明確寫著:專業摘除馬蜂窩。去年,羅平曾摘下1600多個馬蜂窩,目前手上還籤訂了69份摘馬蜂窩合同。聽聞青白江區馬蜂蜇人的情況後,羅平禁不住「請戰」:「要不今晚就行動起來!」 他告訴記者,自己剛剛談好一筆為新都區大豐街道一家工廠摘馬蜂窩的業務,正準備前往摘除。
29日晚上9點,羅平和弟弟羅軍趕到了青白江區城廂鎮十五裡新型社區,社區鍾書記和居民候在現場,等著看這顆懸掛了數月的馬蜂窩被摘除。
在懸掛著馬蜂窩的樹下,羅平將車上一大包「殺器」拿出來,兄弟兩人互相幫著穿戴。賽車服改裝的防護服上裝有6個排氣風扇,頭戴面具鋼盔,紗網護住脖子。一切就緒,羅平提的「馬燈」發出幽藍的光,「這個燈有2萬伏特,專門用來燈誘。」
爬上約5米高的樹上,弟弟羅軍拿出鋸子砍下蜂巢,哥哥拿口袋接住,一把捂住塑膠袋口,左手拿過「馬燈」,將馬蜂殘兵收羅進去。接著,羅軍拿出殺蟲劑對著樹叢一陣猛噴。對另一棵樹上未壯大的馬蜂窩,兄弟倆如法炮製。困擾小區數月的「炸彈」終於被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