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生活頻道《1919創財經》戳 ↓↓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財政部發布晶片和軟體企業優惠政策
從去年的中興,到最近的華為、大疆、海康威視等,美國對中國高端科技企業的打壓可謂不擇手段、步步緊逼。其打壓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對這些企業進行零配件的「斷供」,而以晶片為代表的集成電路則是其中最主要的「斷供」產品。為了扶持國內的集成電路和軟體產業,財政部再度發布利好政策,對相關產業企業實行「兩免三減半」政策。
5月22日,財政部網站發布了《關於集成電路設計和軟體產業企業所得稅政策的公告》,公告顯示,在2018年12月31日前,自獲利年度起計算優惠期,第一至第二年免徵企業所得稅,第三年至第五年按照25%的法定稅率減半企業所得稅,並享受至期滿為止。
有深圳晶片研發製造企業負責人莫良華告訴記者,實際上深圳一直執行對集成電路相關產業的「兩免三減半」優惠政策,現在政策面向全國範圍,對企業無疑是實實在在的減負利好。
記者走訪了深圳部分企業了解情況,在龍崗一家專注於智慧城市相關軟體開發的企業,卡聯科技董事長張權告訴記者,在軟體領域,企業一直享有增值稅的即徵即退優惠,以及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的減免10%企業所得稅的優惠政策,此次國家將軟體企業也納入「兩免三減半」政策範圍內,將進一步減輕公司的稅收支出負擔。
最近美國與深圳粵海街道辦的紛爭可以說是鬧得沸沸揚揚,從中我們可以看到高尖端的科技創新對企業重要性,在幫助企業創新方面,政府已經在扶持政策,減稅降費方面搭好了臺子,而如何唱戲,關鍵還是看企業。
在採訪中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在集成電路與軟體產業領域有著資本投入大,技術更新快等特點,而國內相關產業起步較晚,在近期外部環境複雜多變的情況下,要縮小與國際先進水平之間的差距需要相關扶持,企業負擔降低,自然會有更多資金與資源向研發投入傾斜。
「我們接下來肯定會在研發方面投入更多,為智慧城市做更多貢獻,現在我們一直都是投入營業額的15%到20%到研發裡面,如果國家有更好的優惠政策當然會刺激我們繼續研發」卡聯科技董事長張權說。
據統計,2018年國內共計111家半導體上市公司,預計總收入約1300億元,同比提升了20%,與此同時,111家半導體公司總利潤只有77.3億元,同比下滑了45%,25家企業處於虧損狀態。
綜合開發研究院研究員汪雲興認為,在此前國家已經有關於扶持集成電路產業的稅收政策,此次財政部發布的政策應該是一種政策的延續及補充,另外,此次政策也覆蓋了各類所有制企業,同樣有利於在目前全球半導體產業的低谷期,給國內相關產業企業起到緩衝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