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教育「懂行人」,打造「新基建」的「人才底座」

2020-09-09 人民網

2020年是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的關鍵之年,也是「新基建」迅速發展的一年。「新基建」主要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和創新基礎設施三個方面。顯然,「新基建」的三個領域需要大量的數位化人才進行賦能。

教育現代化為「新基建」打造「人才底座」,這意味著教育行業將開啟更深層次的數位化轉型,數位技術不僅要改變教學流程和教育形態,更將融入教育教學等核心場景,實現「以人為本,創造智慧」。

教育行業呼喚「懂行人」

數位化的浪潮正在湧入千行百業,教育數位化也隨之走向新興技術與場景的深度融合。

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的蓬勃發展,創造了新的教學場景和教育體驗,這讓教育體系得以從以「施教者」為中心向以「學習者」為中心發展,注重創新能力的培養,更具個性化,也更加貼近「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因此,在數位化轉型這條路上,教育行業迫切需要「懂行人」。華為中國政企業務基於多年在教育行業的實踐和探索,推出「懂行」這一全新形象,並提出了「懂行·專注於行業數位化轉型」的全新理念。華為認為,「懂行」的前提在於深刻理解教育行業的本質,即樹德育人,並從這一教育的本質出發,深入到教育的核心業務場景中,才能真正推動教育行業的數位化轉型。

所謂「懂」是指躬身入局,深入教育場景去思考、去發現數位技術如何與「樹德育人」相契合。

所謂「行」是指專注於教育行業,針對「教學」「科研」「管理服務」等行業關鍵業務場景,與「內行」的合作夥伴一起,為客戶提供可行的數位化轉型之策。

正如華為中國政企業務總裁蔡英華所說,「懂行」並不意味著華為會比客戶更懂他的需求,但華為能夠做到不斷深入行業,「懂」這個字是關乎「內心」的,只有躬身入局,沉浸其中,華為才有能力將需求變成可交付的場景化解決方案;同樣,無論新興技術如何更新和迭代,數位化的方式有何種新的模式,只有深刻理解了核心業務場景,才能推動教育行業數位化轉型加速。

從教學場景出發,推動多元人才培育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我國教育經過長期發展,形成了基礎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等豐富的教育階段和形態,創造了豐富的教學場景,但也帶來了複雜的場景需求。華為提出「讓求知跨越邊界,培育多元人才」。這不僅源於華為多年深耕教育行業的洞察,同時也是對「多元化人才」這一教育趨勢的深刻理解。

在基礎教育領域,面對推進優質均衡和個性化的訴求,華為打造了遠程教研系統,以智慧教研提升教師能力,沉澱智能的教學資源,讓優質的教育資源觸手可及。在智能教學資源之上,還可通過持續積累資源使用數據,構建個人的學習畫像,並進一步進行智能的資源推薦,補齊個人學習短板,強化個人優勢能力,讓教與學不僅全面,更懂千人千面。

在高等教育領域,華為打造了高校「智慧教室」場景化解決方案,基於領先的音視頻通訊和處理技術,突破了傳統課堂教學的時空限制,創新教學培養方式,實現與校內外資源多維度的聯接,讓老師隨時隨地可教、學生隨時隨地可學。同時,華為把雲計算、大數據、AI等技術和實踐經驗引入線上教學平臺,大大拓寬師生獲取知識的渠道,讓師生隨時掌握瞬息萬變的信息技術。

在職業教育領域,華為同樣深入其中,立足於服務人才的多元化培養體系,通過打造「產教實訓室」等場景化解決方案,解決職業教育的「最後一公裡」難題,幫助學生培養職業實踐能力,更好地匹配市場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推動真正意義上的「產教融合」。

毫無疑問,未來數字經濟所需的數位化人才將會覆蓋千行百業的各個層級,華為將持續用領先的數位技術為其賦能,為社會輸送多元的數位化人才。

從整體規劃設計開始,助力科研與管理服務

每一所學校都是多個教學場景的融合,這些場景與新興技術之所以能夠融會貫通,除了對每一個場景細緻入微的觀察,更需要針對全場景的整體設計。

以上海理工大學建設的「全數位化大學」為例,華為基於管理、技術、架構等現實難題,幫助上海理工大學從整體設計入手,對學校信息化建設進行統籌規劃,形成「一盤棋」的整體戰略思維,並制定出學校未來3—5年信息化建設整體規劃。再比如「雲中蘇大」,蘇州大學攜手華為,利用新興技術,打破空間局限,與校內外資源進行多維度的聯接,創造更多的應用場景。

華為通過識別校園建設的核心場景,提供有針對性的場景化解決方案,實現「從1到N」複製,做到在不同學校的數位化轉型中解決教育行業面臨的種種業務轉型難題。

在科研方面,華為助力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打造了「瀚海20超級計算系統」,通過採用鯤鵬架構,使其具備了更高的可控能力和技術開放性,能夠更好地服務生物信息學計算、流體力學計算等學科的科研建設,讓「科技破局、攻堅不止」。同時,通過對校園管理的深入理解,華為提出「管理一盤棋,服務一站式、個性化」理念,其中「管理一盤棋」,旨在通過抹平邊界,打破多網並存、信息孤島的壁壘,將教學、科研、生活等場景全面打通,實現更高效的統籌管理;而「服務一站式、個性化」,旨在讓校園生活更便捷、高效,更好地感知每一個學生,打造專屬的校園生活體驗。

華為希望通過「整體設計 數字平臺」的核心能力,幫助更多學校加速實現數位化轉型。而「新基建」不僅需要多元人才的「面」,也需要貫穿管理場景的「線」和在科研領域強勁的「點」,華為運用自身在這些領域豐富的實踐經驗,助力學校培養可滿足「新基建」訴求的各類人才。

與生態一道,構建「新基建」的「人才底座」

教育行業數位化轉型的成功,離不開行業生態的建設和繁榮。從項目的整體設計開始,華為攜手合作夥伴共同提供服務。對於教育行業來說,客戶遍布中國,華為更需要攜手廣大合作夥伴,將對教育行業數位化轉型的理解同步給每一位教育行業客戶。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全國中小學「停課不停教、不停學」。為全面落實線上教學、推進智慧教育的發展和創新,華為攜手百餘家教育合作夥伴共同發起隨時學教育聯盟,通過雲、AI、5G技術與教育結合,為廣大師生提供遠程線上教學服務,通過在線直錄播課堂、在線教學與網絡教研課堂、智能作業分析和個性化學習等功能,滿足學生遠程學習中的個性化需求。

無論是對待基礎教育、高等教育還是職業教育,華為都致力於成為「懂行人」,通過深入教育核心場景,以ICT能力推動教育數位化轉型,為學校、家長和學生及管理部門提供解決方案。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今天是第三十六個教師節,華為向廣大的教育工作者致以節日祝福與崇高敬意。面向未來,華為將繼續深耕教育行業,以領先的教育數位化理念和技術,為「新基建」事業打造「人才底座」。

華為中國政企教育業務部總經理曾偉經

《 人民日報 》( 2020年09月10日 08 版)

相關焦點

  • 攜手教育「懂行人」,打造新基建的「人才底座」
    2020年是「新基建」迅速推進的一年。「新基建」主要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和創新基礎設施三個方面。顯然,「新基建」的三個領域需要大量的數位化人才進行賦能。教育現代化為「新基建」打造「人才底座」,這意味著教育行業將開啟更深層次的數位化轉型,數位技術不僅要改變教學流程和教育形態,更將融入教育教學等核心場景,實現「以人為本,創造智慧」。
  • 為「教與學」插上智慧翅膀「懂行人」點亮教育未來
    隨著教育數位化的不斷深入,新興技術與教育場景正走向深度融合,藉助數位技術推動教學方式變革已經成為大勢所趨。作為教育行業數位化轉型的「懂行人」,日前華為中國政企教育業務部總經理曾偉經在《人民日報》發表的署名文章《攜手教育「懂行人」,打造「新基建」的「人才底座」》中提出,數位技術不僅要改變教學流程和教育形態,更將融入教育教學等核心場景,實現「以人為本,創造智慧」。
  • 為「教與學」插上智慧翅膀,「懂行人」點亮教育未來
    隨著教育數位化的不斷深入,新興技術與教育場景正走向深度融合,藉助數位技術推動教學方式變革已經成為大勢所趨。作為教育行業數位化轉型的「懂行人」,日前華為中國政企教育業務部總經理曾偉經在《人民日報》發表的署名文章《攜手教育「懂行人」,打造「新基建」的「人才底座」》中提出,數位技術不僅要改變教學流程和教育形態,更將融入教育教學等核心場景,實現「以人為本,創造智慧」。
  • 為「教與學」插上智慧翅膀 「懂行人」點亮教育未來
    隨著教育數位化的不斷深入,新興技術與教育場景正走向深度融合,藉助數位技術推動教學方式變革已經成為大勢所趨。作為教育行業數位化轉型的「懂行人」,日前華為中國政企教育業務部總經理曾偉經在《人民日報》發表的署名文章《攜手教育「懂行人」,打造「新基建」的「人才底座」》中提出,數位技術不僅要改變教學流程和教育形態,更將融入教育教學等核心場景,實現「以人為本,創造智慧」。
  • 牽手「懂行人」:桂電要做教育數位化轉型先行者
    從校園生活到校園管理再到教學科研,桂電攜手「懂行人」,通過數位技術在校園核心場景的應用,描繪出一幅智慧校園的全景圖。這些成果的取得,得益於桂電通過與華為合作,對智慧校園建設做出的頂層設計和分步實施。作為教育行業數位化轉型的「懂行人」,華為在智慧校園建設上已經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在此基礎上,華為針對桂電現有信息化現狀及業務流程現狀進行了全方位調研分析,幫助桂電完成了智慧校園的整體規劃,通過頂層設計指導後續建設的實施和落地。
  • 牽手「懂行人」,桂電要做教育數位化轉型先行者
    從校園生活到校園管理再到教學科研,桂電攜手「懂行人」,通過數位技術在校園核心場景的應用,描繪出一幅智慧校園的全景圖。這些成果的取得,得益於桂電通過與華為合作,對智慧校園建設做出的頂層設計和分步實施。作為教育行業數位化轉型的「懂行人」,華為在智慧校園建設上已經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在此基礎上,華為針對桂電現有信息化現狀及業務流程現狀進行了全方位調研分析,幫助桂電完成了智慧校園的整體規劃,通過頂層設計指導後續建設的實施和落地。
  • 做教育數位化的守望者: 華為攜手豐都融智學校共建IP+光智慧校園
    2020年是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的關鍵之年,也是「新基建」迅速發展的一年。「新基建」主要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和創新基礎設施三個方面。顯然,「新基建」的三個領域需要大量的數位化人才進行賦能。
  • 讓青山綠水彰顯「智慧」景色:「懂行人」打造綠博園網絡中樞
    綠博園面積3.96平方公裡,圍繞「綠圓中國夢,攜手進小康」的主題,以「貴山貴水,綠博黔南」為形象口號,打造一個在新時代背景下的生態文明建設與綠化成就展示的示範地。  「綠博園」整體設計按照「綠水青山新畫卷,生態文明新標杆」的發展謀劃,打造城園一體、產綠融合、功能複合的綠色經濟綜合體,把都勻「綠博園」建成貴州生態文明建設典範工程,推進黔南生態旅遊和康養度假目的地建設,為黔南人民構築一個「宜居、宜業、宜遊、宜養」金山銀山幸福生活區。
  • 教育領域「新基建」推進與落地受關注
    上海作為全球科技創新中心,同樣也是全國教育高地,尤其重視教育新基建的打造。在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提出「共創智慧教育新家園」的探索,在上海版「新基建」方案中就明確指出,打造新型數位化學校。實施教育信息化2.0行動,培育100所教育信息化應用標杆學校,推動建設數字校園、數字實驗室、全息課堂等,試點建立個性化學生數字畫像,創新學生多元評價體系;建設面向大規模在線教育的信息化基礎應用平臺,打造「上海微校」「空中課堂」等線上教育新模式等多項措施。為了推動教育新基建的快速落地,上海市政府攜手高校、口碑與實力兼具的在線教育頭部企業,共同推進人工智慧在個性化教學領域的應用。
  • 2020中國通明湖論壇新基建分論壇盛大召開
    打造信創雲基座 賦能數字新基建「新基建」的發展以科技革命、產業革命為導向,以數位化、智能化做支撐,而雲計算是數位化的核心。作為「新基建」的核心技術基礎,推動傳統企業上雲、各行各業轉型及產業網際網路發展都將圍繞「雲」展開。
  • 掌門教育攜華東師範助上海「教育新基建」落地個性化教育惠及學子
    ,尤其重視教育新基建的打造。為了推動教育新基建的快速落地,上海市政府攜手頂級高校、口碑與實力兼具的在線教育頭部企業,共同推進人工智慧在個性化教學領域的應用。疫情期間,面對學習時空的轉換,上海市教委打造了以「上海微校」智慧學習平臺為主體的「空中課堂」,保障全市百餘萬中小學生的在線學習。
  • 與「懂行人」同行,探路未來智慧金融
    大會合影獨行者速,眾行者遠——與智慧金融「懂行人」同行隨著金融科技的發展,商業銀行紛紛提出金融科技發展戰略,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力度。當行業數位化轉型進入深水區後,每一家傳統企業都是知易行難,迫切需要專業「懂行人」來和他們一起梳理數位化轉型需求。「懂行」的華為正在與合作夥伴一道,從不同的細分場景出發,通過不同的解決方案和產品,推動金融行業數位化變革邁入新階段。
  • 廣州1800億元投資發力數字新基建
    高裕躍透露,未來三年,廣州將在5G、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充電基礎設施四大新基建領域實施專項行動,打造「十大新基建試點示範項目」,通過加大投入、出臺政策,力爭在新一輪科技端基礎設施建設的「新基建」角逐中率先起跑,助推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
  • 航天科工重磅發布航天雲網新基建平臺戰略
    據悉,航天雲網將致力於打造基於INDICS+CMSS工業網際網路公共服務平臺的工業新底座,發揮工業賦能器、連接件(連結樞紐)作用,不斷提昇平臺對數位化轉型、智能化升級、融合化創新的賦能水平。航天雲網將發揮工業網際網路全要素、全產業鏈和全價值鏈賦能的特性,為其他新基建項目提供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和雲化的全方位服務,提升新基建效率,推動新型基礎設施拓展應用和模式創新。
  • 百度、華為、騰訊逆勢擴招 蓄力新基建人才
    騰訊面向2021屆畢業生開啟有史以來最大規模校招;華為以200萬年薪攬入「天才少年」,用頂級挑戰與薪酬去吸引頂尖人才。大廠們逆勢擴招的背後,是新基建下的人才規劃布局。而騰訊方面,其招聘崗位包括網際網路、金融、投資、新基建等多領域,如5G、雲計算、人工智慧AI、金融科技等,人才需求量同樣在疫情後未有減少;與此同時,華為的秋招崗位,則分為研發類、銷售類、供應鏈類、財經類等崗位。擴招背後,反映出科技公司們對國家「六穩六保」號召的響應,積極主動承擔企業的社會責任,緩解畢業生就業壓力。而科技大廠的崗位設置,也表現出未來人才發展的需求趨勢。
  • 國家開放大學與百度達成重磅合作,聯手打造AI人才職業教育新範本
    8月15日,全球人工智慧產品應用博覽會,由國家開放大學、百度、百智天拓聯合舉辦的AI+教育發展分論壇上,百度攜手合作夥伴百智天拓,與國家開放大學籤署合作協議,成立「新一代信息技術學院」,助推國開AI人才職業教育,共同開拓新一代信息技術社會化教育市場。百度與國家開放大學還重磅發布《AI+高等教育發展與應用白皮書》,為國家AI教育貢獻實踐經驗。
  • 「兩新一重」成熱詞 曠視以技術助力打造新基建基石
    在新一輪歷史機遇之下,湧現出了曠視等一批前沿科技企業,正積極響應政策號召,以底層技術突破夯實新基建基石,並以更靈活的解決方案推動產業智能化變革。從新技術、算力、融合、創新四方面夯實新基建基石在「兩新一重」中,以5G、新能源等為代表的「新基建」正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的熱門領域。
  • 新基建 · 在教育 | 新華三讓智慧教育釋放新價值
    從孟母三遷,到畫荻教子,千年之前的中國人,就已經認識到教育之中蘊藏的價值。但是,從春秋戰國時的稷下學宮,到這個世紀初琅琅書聲的校園,教與學的方法卻發生了質的變化。當前,「新基建」正在加速5G、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技術的創新和突破,進一步推動了數位化創新與行業場景的深化融合。
  • 百度地圖亮相2020百度雲智峰會 AI新基建數字底座加速產業智能化
    本次大會廣邀來自不同行業的合作夥伴,分享產業智能化實踐成果,探討AI新基建下的產業機遇。作為AI新基建的重要數字底座,百度地圖攜智能物流、智能空間兩大解決方案及落地案例亮相智能產業專題論壇,依託多年積累的AI及大數據優勢,為物流、交通、城市建設等領域智能化升級提供科技支撐,全力加速產業智能化進程。在產業智能化浪潮下,物流行業迎來智能化高速發展。
  • 尋找新基建佼佼者—維智科技入選「新基建產業獨角獸TOP100」
    今年「兩會」,新基建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將奠定未來數字經濟的基礎設施,為中國數位化社會的建設打下堅實基礎。由創業黑馬主辦,創業家與i黑馬聯合《證券日報》、新浪財經等多家媒體,攜手60多家投資機構,共同評選出的「新基建產業獨角獸TOP100」榜單正式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