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教育數位化的守望者: 華為攜手豐都融智學校共建IP+光智慧校園

2020-12-13 天極網資訊

  【天極網IT新聞頻道】摘要:教育數位化、智能化之路不僅要求前沿的學術知識成果,也需要先進的硬體技術設施。華為依託自身技術力量,與重慶豐都融智學校共建智慧校園,賦能智慧重慶的教育數位化道路,助力重慶打造智慧名城,進而有為。

  2020年是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的關鍵之年,也是「新基建」迅速發展的一年。「新基建」主要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和創新基礎設施三個方面。顯然,「新基建」的三個領域需要大量的數位化人才進行賦能。

  數位化的浪潮正在湧入千行百業,教育數位化也隨之走向新興技術和場景的深度合作。2019年《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的提出,預示著教育改革正在進入深水區,信息化推動高校教育從規模擴張逐步轉向內涵式發展。高校教育的數位化轉型,需要實現智慧校園平臺建設,通過大數據治理,支撐創新業務上線,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其實,在教育信息化改革進程中,學校需要注重「教、學、研、管、服」五個方面能力的提升。傳統學院式的教學方式正在向網絡化「廣場式」教學形態轉變;傳統粗放式的科研投入,需要向高利用率,更有針對性的精細化方向轉型;而各子系統各自獨立,形成一片煙囪的叢林、數據的孤島這一發展現狀,也同時需要通過數據整合和融合應用,互相打通與流動,以提高信息的利用率與提取效率。

  在此背景下,高校往往面臨著現有傳統交換機組網的問題:一方面是接入交換機部署在樓層弱電間,受溫度、溼度、灰塵等因素影響大,故障率較高,同時銅線部署容易出現老化情況;另一方面,學校運維力量相對薄弱,交換機運維工作複雜,校方要求即插即用,通過更簡易的運維模式對數據進行統一管理。想要做好教育行業的數位化轉型與智能升級,就必須針對性地解決以上難題,推動教育數位化在本校落地。

  在重慶,豐都做了教育數位化的先行者。2018年6月7日,國家標準《智慧校園總體框架》發布。為了響應國家號召,切實加強智慧校園數字底座建設,提高全校師生上網體驗,保證教學信息質量,解決在教育行業具有一定普適性的建設問題,在經過多方考察後,豐都融智學校選擇攜手華為,以IP+光的智慧校園網絡承載方案,為數位化校園與教學插上了智慧的翅膀。

  針對實際情況,華為IP+光解決方案在IP組網的網絡承載中,提供了一根光纖作為統一承載,同時構建了多業務融合的智簡架構,將「網絡無所不在,學習隨時隨地」真正帶入學校和課堂。這一解決方案的優勢在於,其一是IP網絡通過有線無線的深度融合,保證了更優的網絡體驗。光纖到操場,光纖到教室,有線無線合一,校園隨行,無縫漫遊;其二是解決方案採用了全光承載,可提高網絡可靠性;其三是施工方便,ONU易安裝與維護,網管中心只需要維護OLT一臺設備即可;最後,一網多業務的形式也支持了學校未來業務的擴展和延伸,POL網絡在一根光纖上承載所有的業務,減少了工程量,縮短施工周期約40%。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融智學校校長表示:「ICT技術的飛速發展,為促進教育公平和優質發展提供了基礎保障和重要途徑。我們選擇用全光校園建網,用光纖取代雙絞線,充分考慮了光纖技術的發展方向,將持續推動傳統教學方式向寬帶、視頻、遠程教學智慧化、現代化的教育方式演變。」

  而專注於行業數位化轉型的華為中國政企業務將持續致力於成為千行百業客戶業務隨行的「懂行人」與「同路人」,通過將核心ICT技術引入教育核心場景,以ICT能力推動教育數位化轉型、智能升級,為學校、家長和學生及管理部門提供解決方案,針對學校客戶園區大,業務眾多,分散管理等難題,基於端到端(網絡、雲計算、大數據等)的產品與解決方案,結合生態夥伴在業界的優勢力量,構建智慧校園園區整體解決方案,實現了校園數據和業務的多維空間全聯接,促進了以人為本的個性化創新服務,教學科研的有效開展,學校綜合運營和管理的能力與效率提升,為師生提供便利舒適的生活環境和智能開放的教育教學環境,助力智慧校園乘上科技與想像的翅膀,帶領孩子們領略更廣闊的天地。「懂行人」在路上,面向未來,華為將繼續深耕教育行業,以領先的教育數位化理念和技術,為「新基建」事業打造「人才底座」。

類型:廣告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相關焦點

  • 六十校慶,桂電攜手華為共建智慧校園和人工智慧學科
    在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的當下,共同探討智慧校園建設經驗和模式,教育行業已逐漸開始進行深層次的數位化轉型,與會領導、專家代表分別根據自身的實踐探討智慧校園建設中的經驗。李文軍在致辭中表示,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是全國四所電子科技大學,桂電重視校園信息化建設,擁抱信息化2.0推出以及教育行業數位化轉型的變化,不斷思考校園信息化建設模式和方法,與華為一起制定了《五湖四海,智慧桂電》的智慧校園三年建設規劃,歡迎五湖四海的企業與桂電合作共研,同時提到充分發揮&34;作用,探索教育數位化轉型和新工科人才培養路徑
  • 華為攜手福州外語外貿學院,以「懂行」打造智慧校園
    「我將來要當一名麥田裡的守望者。有那麼一群孩子在一大塊麥田裡玩。幾千幾萬個小孩子,附近沒有一個大人,我是說—除了我。我的職務就是在那守望。要是有哪個孩子往懸崖邊來,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說孩子們都是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兒跑。我得從什麼地方出來,把他們捉住。我整天就幹這樣的事,我只想做個麥田裡的守望者。」
  • 華為攜手南十字星大學共建全聯接教育
    華為企業網絡Marketing與解決方案銷售部部長董武在大會中表示:「信息技術正改變教學模式、學習方式和教育管理方式:高新科研項目的實施,教育資源的整理共享,多校區之間互聯協同,這些都離不開信息化技術的支持。華為希望與教育客戶及合作夥伴一起打造聯接智慧、敏捷創新的教育信息化架構,推進優秀教育資源共享,促進全球教育公平化的發展,共建更美好的全聯接教育。
  • 構建智慧校園成都工業學院與華為籤署合作框架協議
    華為作為全球領先的ICT解決方案提供商,積極參與全國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建設,願為成都工業學院在敏捷校園網絡、智慧校園雲、智慧課堂、平安校園、工業大數據中心等信息化平臺建設中提供先進的技術與解決方案,雙方共同努力,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創新發展,把成都工業學院建設成為「智慧校園示範校」。
  • 山東青年政治學院攜手華為雲,打造智慧校園
    學校前身為山東省團校、山東省青年管理幹部學院,2010年經國家教育部批准,學校改建為山東青年政治學院。截至2018年9月,學校有東、西兩個校區,校園佔地面積1040畝,建築總面積26.7萬平方米,學校有固定資產總值7.5億元,建有各種實驗、實訓室86個;有教師690餘人,全日制在校生近13000餘人。
  • 助力校園數位化轉型 騰訊微校與光華教育集團共建中小學數字校園標杆
    1月23日消息,近日,騰訊微校與光華教育集團籤署數字校園共建的戰略合作協議,宣布集團各教育內容版塊將全面引進騰訊微校數字校園解決方案,同時以上海民辦光華中學和鹽城外國語學院作為試點學校推行。此外,微校還與上海有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籤署了"騰訊微校數字校園項目"合作備忘錄,以上兩所示範學校正是由該家公司負責實施落地,未來,將充分整合各自優勢,共創共研,共同建設中小學校園數位化標杆學校。近日,騰訊微校與光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裡,騰訊微校專注於為高校提供校園數位化的助力,目前已有300多所高校建卡,通過微信校園卡和「一碼通」的全新校園生活方式連接場景服務和生態。
  • 牽手「懂行人」:桂電要做教育數位化轉型先行者
    2019年,桂電與華為籤署了深化戰略合作協議,開始深入探索在智慧校園建設、科研及聯合創新、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全面合作,一方面通過頂層設計共同打造全國智慧校園示範學校,另一方面基於華為的平臺及桂電的開發能力推動學校科研創新成果的轉化。
  • 以智慧校園建設為藍圖,哈職大步邁向教育現代化發展之路
    智慧升級,網絡先行,哈職攜手華為構建萬兆園區網絡智慧校園是對數位化校園的進一步擴展與提升,無論是支撐智慧化的校園工作、學習或生活,不得不說,網絡是關鍵和基礎。為此,哈職選擇攜手華為打造了一張超寬承載、簡易運維和安全的校園網絡,為數位化轉型和智慧校園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 牽手「懂行人」,桂電要做教育數位化轉型先行者
    從校園生活到校園管理再到教學科研,桂電攜手「懂行人」,通過數位技術在校園核心場景的應用,描繪出一幅智慧校園的全景圖。這些成果的取得,得益於桂電通過與華為合作,對智慧校園建設做出的頂層設計和分步實施。作為教育行業數位化轉型的「懂行人」,華為在智慧校園建設上已經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在此基礎上,華為針對桂電現有信息化現狀及業務流程現狀進行了全方位調研分析,幫助桂電完成了智慧校園的整體規劃,通過頂層設計指導後續建設的實施和落地。
  • 華為雲助力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從數位化邁向智慧化
    結合公有雲和私有雲資源,整合數據資源,梳理數據資產,確定權威數據,實現數據統一,全面提供標準數據的開放共享,深度挖掘數據價值,鑄造智慧校園數據底座,實現業務聯動數據融合的智慧校園。基於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對於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的思考,華為提供了具有針對性、適應性和先進性的智慧校園解決方案。
  • 山東平邑縣:打造智慧校園 促進教育發展
    為提升智慧化信息水平,加快信息技術與學校管理、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山東臨沂市平邑縣第二實驗小學積極落實學校「改革創新求突破,質量立身創品牌」的布局,圍繞「主責主業」,狠抓教育教學質量,立足特色、生存、發展,以實施精緻管理、創建特色校園為指導思想全力打造「智慧校園」。
  • 華為助力江西經濟管理幹部學院,打造多網融合的數字智慧校園
    十九大以來,國家明確提出要「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網絡教育」。隨著雲計算、大數據、移動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現代科技的發展與應用,「網際網路+」與教育的融合滲透不斷加深,教育教學系統的結構和形態正在發生變革與轉型,一種新的教育理念與模式逐步形成——智慧教育。許多高校已經搭建出校園網、數據中心等基礎平臺,並開發出各類應用系統以滿足學校各業務的基礎需要。
  • 數位化校園到智慧校園的發展
    整個教育信息化發展的過程,正在我們身邊時刻發生著細微的變化,正是這些變化促進的教與學的模式思考。傳統數字校園是建立在網際網路基礎上的校園網,是各個電子化終端設備通過網絡方式進行的連接實現信息的傳輸與應用。它以數位化信息和網際網路為基礎,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上建立起來的對教學、科研、管理、技術服務、生活服務等校園信息的收集、處理、整合、存儲、傳輸和應用。
  • WeLink智慧校園解決方案,支撐校園多場景智能應用
    隨著人工智慧、物聯網、VR/AR、下一代安全、大數據、3D列印、5G等新興技術的崛起,企業的數位化轉型進程飛速發展。政府從2018年起倡導的《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整體教育行業IT建設方向,徹底打破教育數位化轉型的僵局。一部分先知的學校已經展開了一系列數位化轉型工程,但大部分教育體系下學校的IT信息化系統還比較傳統。
  • 創新校園數據基礎設施,助力河南打造「智慧教育」
    2020年7月28日下午14:00-16:00,華為邀請近百位專家以及行業合作夥伴,在鄭州萬達文華酒店舉辦創新數據基礎設施教育行業沙龍,共同探討河南智慧教育建設。華為數據存儲與機器視覺產品線智能協作領域總裁孫權為教育行業沙龍致詞。
  • 軟通智慧攜手華為助力南昌打造智慧視覺產業高地
    軟通智慧營運長兼安平事業本部總經理李進受邀參會,並在會上發表題為「萬物感知,面向千行百業」的主題演講,暢談智能視覺技術趨勢及智慧城市產業航向以及軟通智慧致力於攜手行業先鋒和生態夥伴共建產業生態,賦能千行百業的願景。開放共生智能共贏 , 南昌智慧視覺產業聯盟 成立當下,智慧城市建設已進入全面感知、充分互聯、協同運作、智能處理的新階段。
  • 重慶第二批89所智慧校園建設示範學校名單公示 看看有你的學校嗎?
    近日,重慶市教委公示了重慶市第二批智慧校園建設示範學校入選名單,確定重慶醫科大學等11所高校、萬州區電報路小學等89所中小學(含中職)為重慶市第二批智慧校園建設示範學校。根據我市普通中小學智慧校園建設情況,申報智慧校園的學校包含基本環境、資源建設、教育教學等九個方面35項內容。根據《重慶市智慧教育五年工作方案(2018—2022年)》,到2020年,我市將建成市級智慧校園建設示範學校350所。到2022年,建成市級智慧校園建設示範學校500所。
  • 龍華區教育局與華為籤約共建未來學校
    nbsp&nbsp人工智慧朗讀:&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昨日下午,龍華區教育局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籤署了關於智慧校園建設的合作協議備忘錄
  • 2020華為全聯接大會 中軟國際教育科技集團與華為攜手用教育聯接世界
    (深圳市龍崗區領導到中軟教育科技集團展區深入了解跨學科人才培養)(中軟國際教育科技集團CEO田曉杉與湖北商貿學院一行領導在展區現場交流)基於華為鯤鵬及智能硬體的交叉學科人才培養教育解決方案「新基建」推動下,以鯤鵬為代表的多樣性計算發展不斷深入,深刻改變著產業數位化進程,  產業的發展急需多學科背景的複合型創新人才。
  • 中國電信廣東公司與華南農業大學攜手開展5G 智慧校園合作
    11月16日,中國電信廣東公司與華南農業大學共建未來「5G 智慧校園」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在華農行政樓舉行,標誌著雙方正式就「5G 智慧校園」等創新發展領域建立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華南農業大學王斌偉書記在致辭中介紹了學校的辦學現狀和未來目標定位。他指出,學校正處於深化改革、爭創一流的關鍵時期,迫切需要以5G、雲計算、網際網路、大數據為代表的「新基建」來優化治理體系、提升治理能力,以數位化、智能化支撐高質量內涵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