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慧校園建設為藍圖,哈職大步邁向教育現代化發展之路

2020-09-15 智會社

在中國的教育體系中,職業教育是支撐國家戰略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是我國建設教育強國的重要組成部分。

實現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引領職業教育實現現代化,是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目標。去年4月,教育部、財政部印發《關於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意見》(簡稱「雙高計劃」),提出到2035年,推動一批高職學校和專業群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提高國家競爭力提供優質人才資源支撐。

如何向這一目標邁進 ?推進智慧校園建設是關鍵路徑和有力支撐,促進信息技術和智能技術深度融入教育教學和管理服務全過程,助力教育教學、管理和服務的改革發展,這也是《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明確提出的發展方向。

教育信息化是順應教育發展環境的必然選擇,並已掀起一股教育信息化變革的浪潮。

建設智慧校園,哈職走上教育信息化的變革發展之路

在黑龍江就有這樣一所院校,它是全省唯一入選「雙高計劃」的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建設單位。2002年,由七所院校合併組建而來,先後榮獲全國高職院校「教學管理50強」、「國際影響力50強」、「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50強」等稱號,它就是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簡稱「哈職」)。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如今的哈職走上了教育信息化的變革發展之路。

2018年年中,哈職全面規劃《智慧校園方案》,將智慧校園建設定位為學院未來發展的藍圖,並成立由院長任組長、全體副院長任副組長的智慧校園建設領導小組。

以建設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院校為目標,以服務教學實訓、學生學習為重點,哈職希望通過建設智慧校園,打造智能教育工場,為學生搭建個性化學習、終身學習、泛在學習的平臺,為教師搭建展示自身才華的平臺、便利協作的平臺,引領職業教育快速發展,開創學院信息化建設和智能教育的新局面。

2019年8月,哈職全面的智慧校園建設正式啟動。

智慧升級,網絡先行,哈職攜手華為構建萬兆園區網絡

智慧校園是對數位化校園的進一步擴展與提升,無論是支撐智慧化的校園工作、學習或生活,不得不說,網絡是關鍵和基礎。

為此,哈職選擇攜手華為打造了一張超寬承載、簡易運維和安全的校園網絡,為數位化轉型和智慧校園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首先,在超寬承載方面,華為為哈職構建了一張萬兆園區網絡,接入至匯聚採用10GE鏈路互聯,匯聚至核心採用40GE鏈路互聯,滿足了學校網絡未來5-8年的發展。網絡核心層通過部署兩臺華為核心交換機,連接學校所有的匯聚交換機,承載職教園區教學辦公、圖書館以及科研創新的所有業務流量。同時應用業界領先的Wi-Fi 6技術,針對性地在學校大型階梯教室等需高並發、大帶寬位置部署華為AP7060DN,速率可達6Gbps,解決帶寬瓶頸難題,從而保障學校師生的無線接入體驗。

其次,在保障校園信息安全方面,應用於哈職校園網絡的華為USG6550E產品吞吐量達到4Gbps,可識別應用層協議數量高達6000種,同時在出口部署上網行為管理及入侵防禦設備,主動積極防禦網絡威脅,增強邊界檢測,並藉助基於AI技術與雲端聯動的高級威脅檢測能力,在保障出口性能的前提下為哈職提供了全方位的信息安全防護。

再者,在簡易運維方面,利用華為雲管理網絡的技術,哈職在雲端實現了網絡規劃、部署和巡檢運維,讓網絡管理化繁為簡,此外基於大數據平臺還可以實現多樣的增值業務。整體而言,得益於華為網絡設備快速部署的產品優勢,哈職解決了場地環境限制等難題,極大地縮短了工期,並為後期的網絡維護管理節約成本、提升運營效率提供了支撐。

哈職校方信息化負責人表示:「華為萬兆園區解決方案幫助哈職有效解決了超寬承載網絡、高效部署和運維物聯網的諸多現網痛點,Wi-Fi 6產品更是解決了階梯教室接入人數和應用體驗的難題,極大促進了哈職信息化水平,為構建融合互通創新的哈職智能校園打下堅實的基礎。」

築牢智慧校園底座,打造簡單、高效、可靠的數據機房基礎設施

此外,建設智慧校園,還需統籌建設智能化教學、管理與服務平臺,推進數字資源、教育數據共建共享,助力教育服務供給模式升級,這背後,一個領先的數據機房基礎設施必不可少。

為此,在華為的幫助下,哈職還打造了智能微模塊數據中心解決方案,將供電系統、製冷系統、機櫃系統、通道系統、布線系統、智能管理平臺系統一體化集成,實現數據中心的可靠、高效和智能。

這一解決方案採用了華為i³技術:iPower智能供電技術,提升供電系統可靠性,從總市電櫃至IT負載供配電全鏈路端到端可視監控,可實現故障精準定位、自動隔離,並將傳統的事後緊急被動處理變為主動事先預測性維護;iCooling智能製冷技術,內置AI算法,可在給定的氣候條件、業務SLA條件下,通過深度神經網絡,自動推理出最優PUE下的系統參數,實現數據中心能效最優;iManager智能管理技術,通過3D可視化大屏展示,自動實現數據中心供電鏈路圖、製冷鏈路圖、能耗分析、手機APP遠端運維等功能,使得監控數據一目了然,讓數據中心真正做到無人值守。

顯然,華為智能微模塊解決了客戶無專業人員運維管理數據機房的痛點,快速交付、按需部署,顯著提升了數據中心運維效率。

以華為ICT學院為依託,引領職業教育現代化

智慧升級,網絡先行,無疑,華為萬兆園區解決方案為哈職全面的智慧校園建設奠定了基礎,而智能微模塊機房數據基礎設施的部署則築牢了哈職教育信息化的底座。當然,這僅僅是智慧校園升級的第一步,教育信息化的目標是推進新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構建「網際網路+」條件下的人才培養新模式、發展基於網際網路的教育服務新模式、探索資訊時代教育治理新模式。

通過將智慧校園建設制定為學院的一項重要發展戰略,對智慧校園建設進行科學規劃,並在全國率先提出建設智能教育工場,哈職在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上邁出了第一步也是一大步。

2019年3月,哈職與華為籤約共建華為ICT學院,探索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領域校企聯合培養應用型人才新模式。面向未來,其希望以華為ICT學院為依託,持續融入華為最新ICT技術 ,深化產教融合,引領職業教育現代化,為建設教育強國、人才強國作出重要貢獻。

面向教育信息化的深刻變革,華為中國政企業務深耕教育行業已久,不僅懂教育核心業務場景,更懂技術創新。面向未來,依託人才培養、產學融合,華為致力於塑造更多「懂行」人才,打造更多場景化解決方案,助推國家教育現代化發展。

相關焦點

  • 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 邁向教育發展新徵程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教育篇《建議》指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為新時代教育改革發展描繪了藍圖,為邁向教育發展新徵程指明了方向,對於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具有重大意義。
  • 夯實基礎設施建設 描繪永康教育高質量發展藍圖
    邁入新時代,我市在加快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中闊步前進,教育作為最大的民生,也隨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座座漂亮的校舍拔地而起,一根根網線串起城鄉課堂,優質教育離家門口更近,多樣化、個性化的教育需求不斷滿足。在教育強市的建設中,市教育局堅決落實我市教育優先發展戰略,推動教育從基本均衡邁向高位均衡、優質均衡,不斷增強廣大學生的教育獲得感、幸福感。
  • 教育信息化2.0智慧校園建設網絡安全的重要性
    背景分析:自2012年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到2012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再到2018年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和2019年發布的教育現代化2035,教育信息化工作已經成為教育系統性變革的內生變量,支撐並引領教育現代化發展,推動教育理念更新、模式變革
  • 神木:推進智慧校園建設 提升教育教學水平
    智慧校園建設是推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提高教學工作質量的有效抓手。近年來,神木市緊跟教育改革的步伐,以「網際網路+教育」為契機,充分運用現代化教學設備,推進智慧校園建設提檔升級,不斷推動教育向現代化方向邁進。
  • 邁向智能教育建設與應用之路
    在這樣的歷史關頭,如何充分發揮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推動教育轉型發展,促進大規模個性化教學,邁向智能教育新形態,讓全中國每一個孩子享受現代化學習生活,成為教育界關注的熱點。在此背景下,由劉邦奇、吳曉如主編,認知智能國家重點實驗室智能教育研究中心撰寫的《中國智能教育發展報告》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剛看到書名就充滿了期待,細讀之後,此書的三個鮮明特點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其一是前瞻性探索。
  • 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教育強國
    ,勾畫了二〇三五年9大願景目標和「十四五」規劃的12項任務的美好藍圖,明確提出「建成文化強國、教育強國、人才強國、體育強國、健康中國,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國家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並強調要「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麵塑造發展新優勢。
  • 啟動智慧學校試點建設 提供現代化後勤服務
    7月10日,中國教育後勤協會中小學後勤分會舉行了「助力哈爾濱市中小學智慧校園建設」聚焦「啟動智慧學校試點建設 提供現代化後勤服務」線上京、哈兩地公益捐贈會議。未來,智慧校園推進工作繼續圍繞四點開展:一、全面推進智慧學校試點落地工作;二、全面整合社會資源參與智慧校園建設;三、制定並推廣智慧後勤標準化;四、提供智慧後勤建設訂製服務。為智慧校園特別是智慧後勤建設上發揮更大的作用,做出更多的貢獻。
  • 2025年的成都教育改革發展藍圖是什麼?這個規劃給答案
    《規劃》錨定戰略目標:到2025年,建成與國家中心城市相匹配的理念先進、體系完備、品質卓越、生態和諧、保障有力的教育強市,高品質基礎教育優勢充分彰顯,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高等教育創新體系更加健全,教育交流合作能力持續增強,教育現代化治理體系總體成熟完善,為初步建成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提供堅實支撐;到2035年,實現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的教育現代化,教育綜合實力再上新臺階,建成具有引領輻射帶動作用的全國一流教育高地和與國際門戶樞紐城市
  • 5G+教育大勢所趨,運營商賦能智慧校園建設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教育信息化和智慧校園的建設,不斷出臺相關政策,有利地推動了智慧校園的發展。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校長楊宗凱表示,「從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動」教育現代化,到現在以教育信息化「支撐引領」教育現代化,信息化地位在教育在一步一步提高。」 綜合來看,5G技術至少能給智慧教育帶來三個方面的提升。 首先,優化線上課堂。5G高延時、低延時、大容量的特點,能與AR/VR、AI等技術結合,帶來個性化、互動化、沉浸式的課堂體驗。
  • 教育信息化2.0時代的「智慧校園」建設方向
    中國教育後勤展覽會2020年11月10-12日「智慧校園」是近年來校園信息化建設中最火的一個詞,在和一些學校的深入溝通中,發現很多學校理解的概念還是停留在「三通兩平臺」等基礎建設方向上,教育理念稍微前沿一些的學校則更關注:綜合素質發展、德育考評、特長培養、教師研訓等事項,但這些和我們所定義的「智慧校園」還有一定的距離。
  • 深化教育改革 擘畫發展藍圖
    深化教育綜合改革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堅持問題導向和成效導向,堅定不移地推進教育綜合改革,不斷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積極穩妥推進高考綜合改革,開展涉及高考改革專項調研,及時分析和研究高考綜合改革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穩步有序推進高考綜合改革。
  • 標委會專家解讀智慧校園建設標準,為城市教育大腦打call
    提出,智慧校園建設需覆蓋全體學校,基礎環境完善是建設基礎保障,要建設智能化校園,統籌建設一體化智能化教學、管理與服務平臺。而《智慧校園總體框架》國標正是規範了智慧校園建設的一把準尺,城市教育大腦也正是基於這一大背景研發的智慧教育整體方案。
  • 泗縣:智慧校園為教育升級
    安青網訊 泗縣根據《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2019年實施33項民生工程的通知》《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安徽省智慧學校建設總體規劃(2018—2022年)的通知》等相關文件要求,圍繞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大力建設智慧校園工程,以貧困地區、偏遠地區農村義務教育小規模學校為重點
  • 智慧教育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智慧招考迎來建設高潮
    一、智慧教育行業概況隨著信息技術在教育的領域不斷發展,教育現代化、教育信息化、智慧教育、智能教育等新名詞相繼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發展智慧教育是現代化教育的必然階段,是教育信息化的最高形態。從古至今教育都是國家社會人類發展的頭等大事。百年大計教育為先,教育一直是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每個階段有不同的要求。
  • 教育信息化持續推進,智慧校園應用解決方案受關注
    記者從國際智慧教育展組委會處獲悉,依據中國教育技術協會《關於組織開展第6屆校園好方案徵集活動的通知》要求,即日起開始面向全國各級院校、企業、集成服務商徵集智慧校園優秀應用解決方案。往屆校園好方案頒獎現場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學院委員會的增設,相關校園好方案的獎項亦將升級為Smart Show智慧教育學院獎,下設八大獎項,與去年相比新增 「未來藍圖獎」,以鼓勵因技術原因尚未得以實施、但想法超前的絕佳創意。
  • 智慧圖書館、人工智慧教育……協和小學這樣建設「智慧校園」
    廣州市協和小學有著一百多年的發展歷史,文化底蘊深厚。作為「廣東省書香校園」,學校在營造濃厚閱讀氛圍、培養學生閱讀習慣方面一直不遺餘力。針對原先校園圖書館開放時間不靈活、借閱歸還、圖書查找流程繁瑣費時的「痛點」,學校斥資三十多萬打造「智慧圖書館」。在交流活動中,工作人員對學校智慧圖書館項目以及閱讀線上平臺進行了詳細介紹和分享。
  • 全國教育技術裝備工作會暨智慧校園建設召開,航信天工抓住時機
    ,無論是基礎教育還是高等教育都非常強調以科技驅動智慧校園發展。而當把我國的智慧校園放在世界範圍內做比較時,這恰恰是我們的一個軟肋。2020年全省教育技術裝備工作會暨智慧校園建設啟動會議通報了2019年全省教育技術裝備工作情況,安排部署了2020年全省教育技術裝備重點工作任務,啟動了中小學智慧校園建設工作,宣貫培訓了《陝西省中小學智慧校園建設標準(試行)》。
  • 實施「智慧教育」 培養「智慧學生」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要「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網絡教育」。隨著雲計算、大數據、移動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現代科技的發展與應用,「網際網路+」與教育的融合滲透不斷深入,信息化教育在內涵、深度和質量上也不斷發展,教育教學系統的結構和形態正在發生變革與轉型,逐步形成新的教育理念與模式——智慧教育。
  • 智慧校園為豐澤教育插上「科技翅膀」,這些現代化設施設備,你用過嗎?
    讓學生享受新科技帶來的便利和安全「智慧豐澤」智慧校園為教育發展插上「科技翅膀」01 智慧安防:及時掌控孩子安全電子校徽是智慧豐澤(一期)PPP項目智慧教育建設的硬體系統之一,可以實現學生出入校考勤記錄、學生校內軌跡查詢,幫助家長及時掌控學生動向,同時也為學校教務的有序管理提供了便利。
  • 建設智慧校園已是大勢所趨、勢在必行
    在教育朝向「智能時代」邁進的當下,積極探索智能技術在智慧教育場景的應用,對於不斷深化和豐富現代教育內涵,重塑智慧教育生態具有重要意義。作為第55屆中國高等教育博覽會的重要活動之一,「AI+教育 智聯WE來2020智慧校園標準體系建設與人工智慧+教育論壇」日前在長沙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