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書中曾經有過介紹,中國古代有四大名鎮,它們分別是河南朱仙鎮、湖北漢口鎮、廣東佛山鎮和江西景德鎮。
這四個古鎮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而被世人所熟知,也是當時社會最繁榮的地方。
而中國的英文名叫做China,這個就與四大名鎮中的景德鎮有冠希(寫錯了,是關係)了。
提起景德鎮,大家第一個想到的自然是瓷器了,畢竟號稱千年瓷都嘛,早在東晉時期這裡就有人開始製作瓷器了。
而瓷器的英文名就叫做china,與中國的英文名就是一個大小寫的差異,以一樣東西做為國名,景德鎮足以自傲了。
而且景德鎮轄下有一個小鎮子名叫高嶺,這裡盛產質地上乘的瓷土,因而現在瓷土的稱謂就叫做高嶺土。
景德鎮的瓷器可以說造型優美、品種繁多、裝飾豐富、風格獨特,以「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著稱。其青花瓷、玲瓏瓷、粉彩瓷、色釉瓷,合稱景德鎮四大傳統名瓷。
甚至連國宴用的都是景德鎮出產的瓷器。
歷史上的景德鎮瓷器,不但海內擅聲,而且海外亦廣為流譽。據有關史書記載,古代東南亞、阿拉伯、非洲及歐洲地區的人十分喜歡中國瓷器,特別是景德鎮的瓷器。公元1405年(明永樂三年)開始,鄭和七次下西洋,攜帶的大量瓷器,景德鎮瓷器佔有重要地位。陳志歲《景德鎮》詩:「莫笑挖山雙手粗,工成土器動王都。歷朝海外有人到,高嶺崎嶇為坦途。」詩樸實地紀載了「瓷都」的歷史形跡,且寫出了景德鎮瓷器在國際市場上的地位。
英國的劍橋大學教授李約瑟博士稱景德鎮為「世界上最早的一座工業城市」,康熙六十一年,法國傳教士昂特雷科萊(殷弘緒)曾經記載景德鎮有100萬人口,3000座窯,《浮梁縣誌》也記載:「列肆受廛延袤十數裡,煙火近十萬家。」 記錄了當年景德鎮的盛況,嘉慶年全國財政收入4,013萬兩,景德鎮GDP610萬兩,其中民窯就有600萬兩,足以證明景德鎮當年在中國的經濟地位。景德鎮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雄踞長江之南,素有"江南雄鎮"之稱,是首批公布的全國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和國家甲類對外開放城市。
而不止瓷器,景德鎮的茶葉也是很有名的,白居易就在琵琶行寫過: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
這個浮梁就是景德鎮的下屬縣,然而到現在,因為各種不明覺厲的原因,景德鎮的瓷器已經沒落了,名聲甚至被毀的厲害,而茶葉更是沒落得沒邊了,連一個知名品牌都沒有,真是可悲可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