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埂上的直播間,這七個「帶貨仙女」帶火家鄉

2020-12-20 中國青年網

侗家七仙女 受訪者供圖

「OMG,所有女孩,買它!」過去一年,號召力十足的呼喊聲,讓手中商品的銷量蹭蹭上漲,是每個「帶貨主播」的營業目標。而在貴州黎平侗寨裡,也有一群青春貌美的「帶貨網紅」,她們帶的貨是生長於斯的家鄉,是侗家世代傳承的文化。

她們有個浪漫的名字:侗家七仙女。

還未被快節奏生活所侵蝕的自然之地,和外界隔著千山萬水。2018年夏天,「浪漫侗家七仙女」帳號在快手平臺開啟。7個年輕姑娘穿著侗族民族服裝,戴著美麗的銀飾,拿著手機在貴州黎平侗寨的田埂上直播,介紹家鄉的土特產,做黑糯米飯,捕「稻花魚」,唱侗族大歌。

一年多過去,侗家七仙女全網粉絲超過160萬。漲粉了,村民們的土特產、傳統工藝民族服飾得以銷售出去,蓋寶村的土特產銷量比往年翻了幾十倍。

在最近收官的綜藝《十一少年的秋天》中,侗家七仙女帶著偶像團體R1SE深入侗寨,她們的自信氣場絲毫不輸明星,R1SE成員們稱讚「七仙女」讓家鄉變得更好。這片土地的價值又在以更多形式傳遞出去。

在偏遠山區農村做直播,這件事的起點,是許多意外和巧合的碰撞。

侗家七仙女的「大姐」張國丹,以前的工作是在外地做導遊。2015年父親的意外離世,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

張國丹的父親生前對侗戲、侗歌情感深厚,曾花很多時間去一個接一個的遙遠山寨給當地人教侗戲。「六年級的時候我跟爸爸和村裡戲團去了一個寨子,他們把我當公主一樣,對我很好。後來我才知道爸爸在寨子裡教過好幾年的戲,他們對我爸爸非常尊重」。

張國丹的爸爸一直努力「搶救」侗戲和侗歌。「我們侗族大歌沒有文字,歌聲是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到我們這一代出去打工的人特別多,能夠學習到侗歌的沒有多少人,如果不記載,老人去世,他們所知道的歌就消散了」。張國丹給父親買了一部DV,拍攝侗族老人家唱歌的影像。

父親去世後,張國丹回家整理遺物看到那些資料,覺得父親一定還有很多事沒做完,決定將他留下的資料整理成資料庫,並繼續做影像資料的收集。

張國丹註冊了短視頻平臺的帳號,發布在黎平三龍侗寨拍攝的視頻,她的帳號被一心幫村民增收的蓋寶村第一書記吳玉聖注意到。吳玉聖恰好正在尋找可以直播的侗族姑娘,便聯繫張國丹,希望她加入「七仙女」。

「侗家七仙女」的二姐楊宛靈,做直播前在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歌舞團工作。她從小是侗寨裡的留守兒童,「整個童年只有外公、外婆和家裡的親戚,沒有父母」的陪伴。

楊宛靈4歲開始學習唱歌跳舞,這份愛好也成為後來的職業。她經常隨黔東南州歌舞團一起代表全州到各地演出,宣傳少數民族歌舞。

加入「七仙女」的契機,是楊宛靈看到一篇「標題很吸引人」的文章。「當時看到書記(吳玉聖)不務正業帶侗族女孩子拍視頻這樣一條新聞。我就特別感興趣,拍視頻不僅扶貧幫助老百姓,還可以通過更大的平臺宣傳黔東南民族文化 」。楊宛靈拉著閨蜜兼同事佳佳一起加入「侗家七仙女」。

在《十一少年的秋天》中,楊宛靈分享了作為農村留守兒童的經歷。她做直播,也是希望幫到和自己有著相似童年的孩子們。楊宛靈和家人、粉絲們建立了一個「宛靈愛心小分隊」,從2019年起專門幫助留守兒童和其他需要幫助的人。

一群姑娘放棄外地收入不低的工作,回到農村田間做直播。最初村民的不理解,以及經驗的缺乏,都讓她們一度產生過困惑。

張國丹坦言,剛回鄉做直播時常被村民取笑,「人家覺得你異想天開,我們拍攝的時候有人會拍手說『快來看明星拍戲了』。有一段時間我媽也接受不了,去哪裡人家都議論我。她還把我的箱子扔出去,說『你這個女兒我教不了,自己去混吧』。」

但是肉眼可見的成功「直播帶貨」,讓村民們漸漸接受侗家七仙女的直播形式。「一個星期我們就把整個村子的所有辣椒全部賣出去了,定的價格也比較低,7天之內在附近找不到辣椒了。打穀子的時候,我們又把穀子上傳上去,基本上吃不完的穀子也全部銷售出去了」。

作為資歷尚淺的主播,初期吸粉不易。張國丹和楊宛靈各有「漲粉」的追求和獨家技巧。

張國丹對自己業務要求很高,她會關注每個月主播人氣排行,如果人氣下滑了,她就下苦功夫。「達不到目標,我就可以從早上直播到晚上,直播最長能達到21個小時:賣貨、出去逛給大家看風景、唱歌、介紹習俗、講故事……」為了和進直播間的粉絲更好地互動,張國丹還會點開看粉絲主頁,大致了解他們的喜好,尋找直播話題。

性格活潑的楊宛靈,起初直播感覺尷尬時就唱歌給自己打氣。粉絲聚攏過來後,她擅長用幽默詼諧的口吻和大家交流,「有親切感,他們就會留下來」。

人間仙境般的風景,「七仙女」的愛心,讓與世隔絕的家鄉一步一步「出圈」了。

在小小的手機屏幕裡,千山之外的粉絲們欣賞到「侗布」的製作。侗族人3月種棉,8月採花,「七仙女」用古老的攪車二軸相壓,將棉花中的棉籽去掉,使其更加柔軟細膩。「七仙女」在小溪裡浣紗,給侗布染上喜愛的顏色。

「水稻的花落到水裡面,魚就吃稻花長大,所以叫稻花魚。」侗家七仙女直播抓「稻花魚」,走在水裡仔細尋找,一見到魚,姑娘們用竹籠猛扣下去,再徒手把魚撈出放進桶裡。當日她們就收到了6000多元人民幣的訂單,「直接把整個寨子的魚都賣空了」。

侗家七仙女登上過《快樂大本營》的舞臺,五妹身著母親為她縫製的侗族民族盛裝,演唱了livehouse版本的「侗族大歌」。

「田埂上的直播間」,能帶來怎樣的改變?

張國丹相信,外界會因此一點點真正喜歡她們的民族之美。

和侗家七仙女錄製完綜藝,R1SE的團隊創作了一首新歌《聲聲不息》,融入侗族傳統故事「長髮妹瀑布」、侗族自然環境、侗族日崇拜文化、侗族主要農作物「水稻」等生活圖景。在副歌段落裡,則現場採樣並重新編輯了「七仙女」演唱的侗族「蟬之歌」片段。

楊宛靈說,當她在網上聽到這首歌,很欣慰地體會到,那群年輕藝人能通過歌曲表達他們來侗寨看到的一切,聽到的一切,感受過的一切。R1SE成員張顏齊也在節目中表示,他們和「七仙女」都是作為一座「橋梁」,把一種文化和一些能量傳遞給大家。

直播「吸」來的粉,也不停留於關注表面。很多張國丹的直播粉絲為了減輕她的工作量,會自發協助收集關於侗族文化的資料、編輯新媒體文章。

張國丹還提到,隨著直播人氣提升和展示平臺增多,外界人士源源不斷送來愛心。她說,R1SE成員劉也在那幾天和一對龍鳳胎很投緣,成為他們的舞蹈老師,專門去孩子家裡送東西。之後粉絲們發起「也芽行動」,向貴州省三龍小學捐贈了上百套愛心校服和愛心帽子,還有人贊助手機。「我特別感動,發現有那麼一群人,從內心裡無條件支持你,知道侗族,喜歡侗族,愛上侗族」。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沈傑群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

相關焦點

  • 「浪漫侗家七仙女」的這波帶貨 大寫的贊!
    貴州黔東南的黎平縣蓋寶村,有七位侗族姑娘最近在網絡走紅了。她們用直播和短視頻的方式宣傳民族文化、助力家鄉脫貧。我們一起走進侗家山寨,去結識被稱為「浪漫侗家七仙女」的這群侗族姑娘,去看看她們美麗的家鄉。「七仙女」直播捕魚賣光了整個寨子的魚高山密林、鬱鬱蔥蔥水田村寨,安寧祥和這就是黔東南大山深處的蓋寶村風景秀美如同人間仙境七位侗族姑娘在這裡究竟直播什麼呢?
  • 直播帶貨、線上團購……「直播帶貨」帶火消費
    她最愛去拼多多的農產品直播間裡「守著」:「廣東徐聞的菠蘿、四川丹稜的不知火柑、湖北秭歸的臍橙……這些特色水果我都買過,好吃、便宜。」趙雪說。表面看來,「直播帶貨」與傳統電視購物有幾分相似:商品都用圖片、視頻展示,下單後送貨上門。那麼,為什麼越來越多消費者願意盯著「直播間」?在趙雪看來,直播帶貨備受追捧,就在於其強烈的參與感和體驗感,能讓人產生信任和購買慾。
  • 大學生義務直播為鄉親帶貨:為家鄉出力義不容辭
    中新網湖北新聞7月27日電 (肖亞慧 任麗瓊)「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我的直播間,關注主播不迷路,主播帶你上高速。家鄉地毯種類多、質量好,點關注喲!」近兩個月,武漢生物工程學院醫藥學院藥學專業大三學生曹敬宜利用網課間隙,每晚在拼多多等電商平臺上直播帶貨,為家鄉特產「地毯」代言,目前已幫助鄉親售出地毯2000餘件。  曹敬宜的家鄉在天津市武清區崔黃口鎮,是一個擁有700餘年歷史的古鎮,也是馳名中外的「地毯之鄉」。
  • 網絡直播帶貨來了「緊箍咒」 「帶貨」的同時也必須帶上責任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 朱寶琛「這相當於給電商直播戴上了『緊箍咒』,希望以後看直播帶貨的時候不會再買到名不副實的商品。」李莉(化名)11月18日對《證券日報》表示。李莉是北京的一位白領,每天的午休時間,她都會某平臺上雷打不動地看關注的一位主播的直播。「關注她是因為她帶貨的一些東西都不錯,不像有些主播在直播間『喊麥式』的帶貨,但推薦的商品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美好。」不過,隨著諸多監管規則的出臺和一系列行動的開展,網絡直播帶貨顯然已經被戴上了「緊箍咒」。
  • 淘寶直播帶貨是什麼意思 如何淘寶直播帶貨
    淘寶直播帶貨是什麼意思,如何淘寶直播帶貨!薇婭是怎麼在淘寶直播帶貨的呢?很多人可能對淘寶直播帶貨有點陌生,淘寶直播帶貨今年十分的火,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如何淘寶直播帶貨介 淘寶直播帶貨是什麼意思,如何淘寶直播帶貨
  • 網紅直播「帶貨」,結果直播間成抓捕現場
    帶貨直播,如今可以說是最火的銷售形式。但是最近,上海警方偵破上海首例利用「網紅主播直播帶貨」形式對外銷售假冒註冊商標商品案。結果直播間成抓捕現場今年8月28日下午,浙江杭州某服裝公司的直播間內,一位ID為「默默mo07」的女主播廖某正在對著鏡頭試穿各類女裝,鏡頭背後,數以萬計的粉絲正在圍觀這場帶貨直播:
  • 直播帶貨為家鄉發展盡力
    「這是我家鄉的無核白,這個種葡萄的大叔是我父母幾十年的老鄰居……」9月15日晚,艾貝都拉·吾木爾在辦公室進行了一場銷售葡萄的直播:他手裡拿著一串晶瑩飽滿的葡萄,一邊品嘗一邊對著鏡頭說著感受,吸引近萬名粉絲觀看。25歲的艾貝都拉是吐魯番市高昌區葡萄鎮居民。從今年年初開始,為本地農戶直播帶貨鮮食葡萄、葡萄乾等是他的主要工作。
  • 福建惠安:縣長直播帶貨為家鄉農產品代言
    近期,惠安縣縣長賴清正在抖音號上為惠安特色產品「代言」,向全國人民推介惠安特產。直播帶貨活動燃爆直播間,同期在線人數最高峰近6.9萬人,同時轉播的各種平臺直播觀看人數累計近百萬人,銷售總金額更是達到253萬元。
  • 孟瑤做客曾志偉直播間帶貨被贊「太拼了」 晶女郎搖身一變成帶貨女王
    直播帶貨如今已經成為了明星和粉絲交流的一個日常途徑,而直播間是否有趣能吸引關注則就是主要看明星們自己去發散魅力了。最近晶女郎孟瑤就和曾志偉大哥一起把一場直播帶貨直接開成了綜藝秀,粉絲和廠家看過都大讚有趣,一晚上下來邊買買買邊哈哈哈,沒有比這個更超值的體驗了。
  • 盲人小夥靠唱歌走紅 直播帶貨助家鄉土特產遠銷全國
    【小康中國】盲人小夥靠唱歌走紅 直播帶貨助家鄉土特產遠銷全國【解說】「直播帶貨」成為網絡平臺銷售的新時尚。近日,在重慶銅梁區,有這樣一位「網紅」,他雙目失明,平臺粉絲卻有90多萬人。他喜歡唱歌,喜歡秀家鄉的農特產,通過「直播帶貨」,讓家鄉的農特產品遠銷全國各地。
  • 手機屏裡飄出高山茶香,90後家鄉茶園直播帶貨
    浙江在線12月25日訊 晚上8點,27歲的葉武偉照例走進自己的快手直播間。直播的設備是他從網上淘來的,一臺手機、一個收音話筒,總價不到3000元。  「一連兩三個小時對著手機屏,一開始覺得是自言自語,漸漸地,我把它當作一種交流。」
  • 網友搶著當「農場主」,松江這個村直播帶貨,火了!
    網友搶著當「農場主」,松江這個村直播帶貨,火了!日前,在小程序「羚裡間」直播室,一場名為「我在新浜有塊田」的眾籌直播正在進行,網友紛紛參與並留言。等待網友眾籌的是文華村的蓮稻共生稻田,此外參與直播帶貨的還有新浜有機大米、蓮花茶等農產品。「給我一份信任,還你十分健康。」「好吃不貴,眾籌入股不虧。」
  • 演講稿範文:直播帶貨是個坑(每日觀察0367)
    演講稿範文:直播帶貨是個坑(每日觀察文/樊榮強直播帶貨當下很火,因為有平臺推動,培訓機構鼓動,加上網民躁動。2016年是中國直播元年,2020年的新冠疫情讓直播帶貨成席捲全民的商業浪潮和文化現象,於是2020年被稱為全民直播帶貨元年。2020年4月1日,錘子手機玩不下去了的羅永浩在抖音直播首秀,創下了抖音平臺已知的最高帶貨紀錄:交易總額超1.1億元。但要我的觀點是,直播帶貨是個坑,絕大多為數指望直播帶貨發財的人,都會掉進坑裡爬不出來。為什麼說直播帶貨是個坑呢?第一,直播帶貨成功只是偶然。
  • 直播帶貨系統開發為什麼那麼火?直播帶貨的優勢分析
    視頻直播與電商的結合將是大勢所趨,網際網路電商盛行的時代,從網絡上獲取粉絲的成本越來越高,創造新穎獨特的電商模式成為企業的迫切所需。>電商的形式恰恰擺脫了這些困境,這也正是直播帶貨日漸火爆的真正原因所在。
  • ...李佳琦被指虛假宣傳 直播帶貨又翻車了 直播帶貨是什麼意思?
    直播電商有多火直播電商到底有多火?且看近日直播帶貨界悄然開打的「三國殺」。羅永浩在首秀中交出了驚人戰績——支付交易總額1.1億元。另一邊,薇婭雖沒打破去年「雙11」單日27億銷售額的紀錄,但卻在淘寶上「破天荒」地賣起了火箭。
  • 直播帶貨帶火福州新店「麵包工廠」
    7日,晉安區新店鎮首次嘗試直播帶貨,「新店喊你吃麵包」直播活動吸引9.2萬人圍觀、61.5萬點讚,成交商品8880件,帶火了新店鎮麵包界的「四大天王」,也讓新店鎮「麵包工廠」的美譽在福州打響。這是新店鎮為助力「雙百雙千」增產增效打出的「組合拳」之一,不僅網友熱情點讚,企業也是讚譽有加。政府實力帶貨企業真情保供安德魯森、華豐賀氏、金譽麵包、美可食品,這些福州人耳熟能詳的麵包企業,均註冊在新店鎮。
  • 直播帶貨帶來了怎樣的社會效益?
    然而在這諸多「廝殺」中,有一種方案非常亮眼,那就是「直播帶貨」。去年今日,淘寶第一主播薇婭以直播帶貨的形式,以3.3億成交額收官。而在今年,同樣是薇婭,直播觀看人數達到4300萬之多,觀眾一度擠不進直播間。
  • 《從長江的盡頭回家》直播帶貨從貴州開啟 龔琳娜為家鄉特產發聲
    這一站,它來到了貴州,並邀請到土生土長的貴州籍藝人龔琳娜作為「回家嘉賓」,加入助力扶貧的旅途,把貴州家鄉的風土人情、寶藏物產推薦給觀眾。   8月24日晚20點,在江蘇衛視x荔星傳媒x快手的公益帶貨直播間裡,快手直播達人李宣卓、江蘇衛視主持人彭宇、歌手謝安然紛紛空降。直播間除了優惠特價、驚喜紅包、龔琳娜老師也為家鄉宣傳一展歌喉。
  • 華高朋友化身最強「帶貨官」,市長、縣長、區長直播帶貨成果驚人
    截至4月20日,電商平臺拼多多已聯合山東、浙江、安徽、廣東、廣西、江西、湖北等地的市長、縣長、區長打造了近50場「愛心助農」直播,累計售出滯銷農產品超過6億斤,覆蓋全國近400個農產區,包括230多個國家級貧困縣,幫扶受疫情影響的商家和農戶超過18萬戶。領導幹部直播「帶貨」正成為扶貧新「姿勢」。為滯銷的農產品找銷路,這是領導幹部「直播帶貨」的初衷。
  • 淘寶直播可以帶貨嗎 淘寶直播帶貨怎樣
    18183首頁 淘寶直播可以帶貨嗎 淘寶直播帶貨怎樣 淘寶直播可以帶貨嗎 淘寶直播帶貨怎樣 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