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美國人一周大多能休息3天,而我們一周只能休息兩天?
進入21世紀後,中國最大的變化就是實行了雙休,也就是一個星期休息兩天,這個改變了每個中國人的作息習慣的決定,其實在西方早就實行了,這也是消費社會的一大特色。
而中國在改革開放後,因為消費不暢,所以就對作息制度進行了改革。如今,雙休在全社會已經形成了共識。但是,我們卻發現,我們的雙休並不值得自豪,因為美國人已經開始實行一周休息3天了。這是為什麼?雙休日是美國最早開始實行的,雙休日的好處一目了然,但美國人卻覺得這樣還不夠。畢竟,美國已經放棄了製造業,開始注重研發和管理。這種工作方式的成績體驗,恰恰不是以工作時間過長來體現的。因此,美國人開始嘗試每個星期只工作4天。
美國的一家軟體公司對於員工的工作時間從來就不打算進行嚴格地劃定,只需要員工能完成公司的工作就可以了。為了幫助員工提升工作效率,這家公司嘗試每星期只工作4天,留3天的時間讓員工去陪伴家人。而紐西蘭的一家公司在模仿了兩個月的三天休息制度後,就宣布以後公司每星期只上四天班了。每周上四天班的效果很快就體現出來了,那就是工作效率大大提高,相應地,因為員工多一天時間休息,公司的成本支出,如水電和交通費用支出就減少了。這樣一來,反應到公司的利潤上面,就獲得了增加。所以,精於算計的美國公司基本上現在都是3天休息。
但是,中國目前很難實行3天休息的作息制度,因為中國不是以研發和管理見長,而是以製造為主,這種經濟模式在財富的體現上,就是靠工作時間的長短來體現的。工作時間長,創造的財富就多,國家的稅收就多,如果多一天時間休息,但製造業單位時間內創造的財富增長是有限的,所以,休息時間多,創造的財富就會減少,國家的稅收就會減少,企業的效益也會減少。因此,綜合起來,在中國目前實行3天休息的作息制度,是不現實,也是不可能的。
在中國,目前就是雙休制度都沒有完全得到落實,就不要奢望3天休息制度了。我們應該先完全落實2天休息制度,然後再考慮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