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前這幾件事
必須知道
目前,各單位又陸陸續續開始組織職工體檢了。對於體檢,很多人只知道「體檢當天要空腹」。而一些慢性病人,對於體檢前要不要停藥,也十分糾結。為此,記者採訪了大連市友誼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臧福波。
怎樣空腹
為了確保檢測結果客觀準確,很多血液檢驗都要求空腹進行。空腹標準為8~14小時無熱量攝入,即抽血前一天晚上,儘量保持平時的生活習慣,正常飲食,飯菜宜清淡,不飲酒、咖啡、濃茶。第二天早晨不吃早餐,少喝或不喝水,不鍛鍊,平靜地到醫院等候採血。
如果空腹時間達到18小時以上,機體就會處於輕度飢餓狀態。在飢餓狀態下,血液中多種成分會發生改變。首先是代謝相關的一系列指標,如血糖、血脂、血清蛋白、血酮體等;其次肝腎功能相關的指標也會發生異常,如血清膽紅素、肌酐、尿酸等。因此要把握好空腹的合理時間。
慢性病病人是否要停藥
有很多慢性病病人必須常年規律服藥,如高血壓、糖尿病、某些術後的抗凝治療患者等。對於這些患者,貿然停藥或推遲服藥會引起不良事件,甚至有生命危險,所以這些病人應規律服藥後再接受體檢。
如果正在服用抗生素類藥品、維生素C、減肥藥物或避孕藥等,則應待停藥3天後再接受體檢。因為這些藥品會影響很多項目檢測的準確性。如維生素C具有很好的還原性,會干擾大多數基於氧化還原反應原理而檢測的項目,導致結果不準確。
體檢前吃什麼
體檢前宜清淡飲食,油膩飲食是影響血脂檢測結果最主要的因素。由於甘油三酯受飲食影響很大,受檢者須在受檢前3天內少吃或不吃高脂食品,不要飲酒。檢測前嚴格空腹12小時,才能得到一個客觀準確的血脂結果。此外,高脂飲食可造成血中乳糜微粒增加,會對很多血液檢測項目產生影響,導致檢查結果不準確,因此體檢前一定要忌油膩。
一些特殊的檢查,由於檢測方法的不同,會對飲食有特殊的要求。比如大便潛血試驗,如果採用的是聯鄰甲苯胺化學法檢測,那麼檢測前3日應禁食動物血液、內臟及富含葉綠素的蔬菜等;如採用膠體金法則不必有特殊要求。
什麼時候體檢
人的代謝在一天之中是波動的,並非不變。一般來講,正常人血清物質水平的參考範圍都是以早上8時左右為基線來進行定義,因此體檢化驗要求7∶30~8∶30採空腹血,最遲不宜超過12∶00。太早或太晚都會因為體內生理性內分泌激素的影響,使檢測值失真,或偏離既有的參考範圍而呈現「異常」狀態。
另外,女性一般的檢查應避開生理期,女性月經期前後不宜進行婦科檢查、血常規檢查、肝功能檢查等。如果要進行性激素檢測,則應該選擇月經第3天的時候進行採血,才能反應卵泡初期各項指標的基礎水平。
體檢前不能劇烈運動嗎
運動和情緒波動可通過影響機體代謝、神經、內分泌功能,引起血液、體液成分的改變。劇烈運動可能導致肌紅蛋白、肌酸激酶等物質的升高。由於激素的改變,即使是輕度的活動和情緒激動,也會引起血糖、非酯化脂肪酸、乳酸等升高。有一些激素類檢測對「平靜狀態」的要求更加嚴格,體檢者在體檢前可向體檢機構詳細諮詢。
因此,體檢前兩天不要做劇烈運動,抽血檢測的1個小時前也不宜進行散步等輕度活動。採血前不要來回走動,應保持心緒穩定,別喜出望外或者憂傷煩躁。注意在採血前至少休息1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