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越來越近了,同學們是否準備好了呢?考試是一門學問,高考要想取得好成績,不僅取決於紮實的基礎知識、熟練的基本技能和過硬的解題能力,還取決於臨場的發揮。有的同學平時成績很好,但臨場卻出現了重大失誤,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臨場經驗不足。下面為同學們總結高考數學的臨場應試技巧。
在教室黑板前思考寫的女生
1.穩定情緒
考生臨場情緒有點緊張,這是難免的。緊張過度或緊張長時間不能穩定,都會影響正常的思維,甚至出現思維空白,難於答卷。一些同學考試時,「出師不利」,將最簡單的第1題答錯。「首題效應」就源於不穩定的情緒,因此,情緒是否穩定,是能否進行正常考試的先決條件。因此,考前穩定好情緒是成功進行正常考試的先決條件。
2.審題認真
審題是正確答題的基礎,認真審準題,才能正確定向,一舉突破。審題時,對待每一道題都要認真仔細、字斟句酌,正確理解題意、弄清題目要求,看清所給條件和所求,搞清了再下筆。要注意:一不漏題,二不看錯題,三要咬準題,要克服定勢思維,尤其對那些似曾相識的題,更要認真審題,不可馬虎。
3.認真計算
對待一些計算問題,特別是解答題,要靜下心來,一步一步的作答,千萬不要一看會做就馬虎,把會做的題答錯了這是考場上的最大遺憾。要確保會做的題全做對。除了積極思索、認真計算外,要珍惜第一判斷。答完題檢查時,可以推翻第一判斷,但要十分謹慎。
4.先難後易
一張考卷總有難題和易題,一般排在前面的題容易,排在後面的題難。答題的順序以先易後難為好。這是因為,臨場總有一個由緊張到平靜的過程開始時思維緊張、遲鈍,不具有解難題的深廣性和靈活性,通過容易題的解答往往能很快平息緊張情緒,增加解難題的信心。
5.勇解難題
模擬考試中碰到「難題」是常有的事,有的同學往往被嚇到。其實,所謂難題,也就是綜合性較強的題目,是為了考核掌握知識的深度和廣度,檢查其分析、綜合、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任何難題都不可能超出考試說明的範圍,因此要有迎難而上、勇於攻堅的信心。如果一見難題就被嚇住,失去信心,本來能解的題也會茫然不知所措。有些題貌似很難,其實就是平時做過的作業題變換了一下題型或角度,只要深入分析,發揮應變能力,解這類題是並不難的。
6.分步解題,每分必爭
考分是高考錄取的依據,有時半分之差就能決定取捨,因此答卷應一絲不苟,每分必爭。若有的題目一時答不出結果,既不可亂答,也不可輕易放棄。會答多少就答多少,步步推導,層層解題,哪怕一個定理、一個公式,只要能用得上的,都要用上。高考閱卷是分步賦分,做對一步就可以得一點分,所以能做幾步就做幾步,一直到做不下去為止。
7.查漏糾錯
考試中有些試題本來不難,但因一個字母、一個符號用錯,或因筆誤等問題而導致整題丟分不乏其例,因此答卷時要認真仔細;另一方面,答完卷後不要急於交卷,要充分利用剩餘時間進行檢查,一旦發現問題立即改正,以免不應有的丟分現象發生。
如何檢驗?可從下列方法嘗試:
(1)估值檢驗:將解題的結果與常識上的估計值進行比較,或對於具有明顯幾何意義及物理意義的結果,從量的方面加以檢驗。
(2)驗證檢驗:將解答的結果代入到原題的相關式子中進行驗證。
(3)特殊化檢驗:對於某些題目的結果,可以選取特殊情況來進行檢驗。
(4)條件檢驗:解題必須充分利用題設條件,溝通條件與目標或條件與結論間的邏輯關係。條件檢驗就是從題目的條件入手,全面檢查已知條件是否得到充分利用,對題設的理解是否正確,隱含條件是否被挖掘,解題的各個環節是否與已知相矛盾等。
(5)數形檢驗:對於用「數」的方法求解的題目,有時可用「形」的方法進行檢驗,這種檢驗直觀易行。
(6)多解檢驗:多種解題方法比只有一種解法更令人放心,特別是在解題中使用了一種比較冗長、曲折,自己感到把握不大的解法時,最好探求一下其他的解法,以便相互比較和印證。
8.堅持到底
考試時,有個別題一時做不出來是常有的事,萬萬不可因此動搖信心、灰心喪氣。有些題做不出,說不定是題目真出難了,做不出的不止你一個人。況且有時候自認為是錯的,實際上不一定就是錯的。因此,同學們在考試中要「平靜待題」,統觀全局,有一考到底的精神。
最後,希望同學們高考取得好成績,考上理想的大學,加油!為了自己的夢想拼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