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排》不夠好,但我還是要挺它

2020-12-24 一碑電影

文 / 碑妹

排版 / Whishaw

我知道你等久,也等不及了。

終於。

穿過那些撤檔、延期、場外風波的雜音,它同樣聽到你的急不可耐,所以提前來了。

既然這樣,我們今晚也不做什麼囉嗦鋪墊,直接開講吧。

我反正不相信會有誰不期待它。

不為其他,海報上的陳可辛,鞏俐,中國女排,每一個單拎出來,都是一記深水炸彈。

這一記記炸彈,在同一部電影中一起出現,說是一串連環炸的炮仗,不誇張。

但從濺起的水浪看,這串炮仗,似乎炸得不算太響。

缺點顯而易見:口號和煽情被拉得太滿,結構上欠缺宏觀把控而導致鬆散,敘事上過於平淡,角色不夠飽滿,深海下的暗礁也沒有觸到…

尤其是除郎平之外的很多其他人物,《奪冠》有許多次把她們立起來的機會。

比如是否可以具體地為80年代其他女排隊員注入更多的血肉?

比如08年奧運會那條比賽線是不是能再拉長一點拓寬對陳忠和角色的描寫?

但它都沒把握住,或者說,都放棄了。

同時,你可以看到其中的語焉不詳,看到其中的殘破斷裂,看到其中的刻意迴避。

最可惜的就是,因場外因素和技術原因刪減,前半段口型很多對不上,前輩女排們丟失了姓名。

這原本最重要的一部分劇情斷了根基,電影與觀眾的情感連接自然也斷了。

然而,這部電影,又絕非一句簡單的「主旋律」或者一句主流的「優缺點都很明顯」可以概括的。

必須承認,在電影中沉浸並從熱血中收穫感動很容易,冷靜下來從電影中抽身指出問題,也不是什麼難事。

但我們今天更想聊的,是《奪冠》血液裡流淌著的,應該被留下且被銘記的稀缺東西。

你應該也能發現,電影在時代的還原上,通過一些真切的細節,讓整個時代的脈絡,異常清晰。

從髮型,到服裝;從道具,到場景;從表演,到現場...它實現了完美復刻。

演員更是直接動真格的,飾演青年郎平的,是郎平的女兒白浪。

女排選手,朱婷、徐雲麗、張常寧、林莉、劉曉彤、顏妮、惠若琪、丁霞、袁心玥、龔翔宇…全部本人出鏡。

當郎平推開那個有些破敗的漳州女排訓練館,女排輝煌的80年代,重回巔峰的10年代,兩個時代的碰撞感在銀幕上迸濺。

當然,很多人覺得,整部電影個人戲份太多,硬生生把中國女排拍成了「郎平傳」。

但我卻覺得這樣的處理方式不是廢筆,實為妙章。

電影明面上一直都不斷對郎平做描寫,暗線上,它其實在以郎平為引繩,串起中國女排近三十年的興替脈絡和變革沉浮。

不信?

拿電影中出現的四場比賽作印證,陳可辛抓取的這四場比賽,不全是決賽,更不全是勝局。

最重要的是,這四場比賽,絕非無意義的排列,而是別有深意的幾次郎平個人與女排集體的呼應。

一場一場說。

第一場,「起」

80年代,熱身賽,中國女排對戰江蘇男排。

這場正兒八經的比賽讓之前一直處於替補位的郎平脫穎而出。

同時,從最開始男排運動員們的不在意,到後來開始動真格地打,這場聯誼賽也正意味著中國女排的集體展露頭角。

第二場,「承」

1981年,女排世界盃決賽,中國對戰日本。

注意場上郎平的那一句「有什麼球儘管傳給我,我負責砸過去」,這一句話,砸出「鐵榔頭」的稱號,也砸出郎平職業生涯的高光時刻。

同時,中國女排的五連冠由此開始,女排精神開始一路燃燒,燒得所有人振奮感慨,燒得中國女排從此冠絕世界。

第三場,「轉」

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國對戰美國。

一邊是中國女排,一邊是時任美國隊教練的郎平。

這場比賽的結果是,郎平帶領著美國隊戰勝中國,但你可以看到,在美國獲勝的那一刻,郎平沉默了,她在幾秒的恍惚之後,面無表情地離開。

集體主義和個人意志糾纏,此時,落入低谷的只有中國女排嗎?

郎平又何嘗不是?

第四場,「合」

2016年,裡約奧運會1/4決賽,中國對戰巴西。

此時,郎平已是國家隊主教練,在所有人都不看好的情況下,郎平帶領中國女排再一次成功戰勝巴西,再回冠軍之位。

這既是郎平的巔峰重回,也是中國女排再一次的巔峰時刻。

所以你看,這四場比賽,不僅在結構上完成了電影的起承轉合,也是郎平個人的起承轉合,更串起中國女排整體的起承轉合。

再往深了看,這不也正是國人對待女排態度的起承轉合嗎?

最開始,所有人都對女排賦予期待,那個時候,我們落後太久了,人們需要女排,需要勝利,更需要一個冠軍。

80時代,改革開放不久,物質依舊匱乏,但男女老少全部都擠坐在廣場上,圍坐在一臺小電視機前,大家仰著脖子,相互傳遞著比賽信息,自發地為女排精神上街搖旗吶喊,共享那個舉國沸騰的奪冠時刻。

慢慢地,女排青黃不接,陷入低谷,大家也對女排精神逐漸淡忘。

電影安排郎平家人的話直接說出現狀:

「中國人不需要女排了,拿了世界冠軍又怎麼樣呢?」

同樣的,還有陳忠和那一句:「集體走上大街慶祝那一套,已經過時了。」

最後呢?

女排精神再次向大家展示了拼博、堅持、不屈、逆轉的品質,人們也再次和30年前一樣,被女排精神深深打動。

在這起承轉合裡,陳可辛又巧妙做了減法。

我尤其喜歡電影結尾那個反高潮的處理。

重回巔峰時,電影黑屏,一切戛然而止,它好像在說,這場勝利不是結束,而是新的開始,關於女排的故事,還在繼續…

在人物心理上,陳可辛也做了減法,直到對戰巴西處於劣勢時,才用閃回剪輯的方式,讓大家看到女排隊員的思考與成長。

同樣做減法的,是電影中,新時期女排的訓練方法。

80年代,物質匱乏,條件落後,唯一能超過別人的方法,就是靠舉國體制,靠不斷拼命,靠抬高15釐米攔網這種打破極限的非人訓練,才能贏。

在漳州訓練館裡,那一面被排球砸出幾百千萬上億個凹痕的牆面,就是這年復一年博命的見證。

而來到10年代,郎平會在一天訓練結束之後說「去談戀愛吧,好好享受競技體育本身。」

你其實很難得在一部國內的競技電影中聽到這樣的論點:

「比賽不以輸贏為目的。」

「我的隊員們不止是要成為優秀的運動員,還是優秀的人。」

每個人都從這個集體中抽離出來,個性與共性、個體與集體就這樣產生了碰撞。

這是我最想挺這部片子的地方,在一部主旋律電影中,陳可辛沒有造神,而是將「神」拉回到「人」的位置。

她們有過巔峰,走過低谷,想過放棄,有些不知道為什麼打排球,有些根本不愛排球,也有些,為排球拼了一輩子的命。

電影就這樣平視她們,然後將她們的故事拍出來。

由此,崇高主旋律的宏大母體,終於落地生根,接上地氣,找到了與觀眾相連的臍帶。

三十年的跨度,女排精神有不變,也有變。

不變的,是其中的不屈、拼博、頑強、篤定、熾熱…

變的,是那時候,我們要贏,「我們要證明給他們所有人看,中國人,行的。」

而如今,我們已不需要用一場排球比賽的輸贏,來證明自己的強大,因為我們知道,只要盡力,無論輸贏,中國人,就是行的。

到這裡,按照常規的公眾號文章起承轉合的結構,這篇文其實還沒有寫完。

但所有想表達的,我們都已經表達完了。

回過頭看,今天我們開始也沒寫什麼鋪墊詞,結尾也索性不寫什麼結束語了。

既然如此,就讓這篇文在這戛然而止吧。

像這部電影一樣。

「作者」

相關焦點

  • 這年度期待不夠好,但我還是要挺它
    文 / 碑妹排版 / Whishaw我知道你等久,也等不及了。終於。穿過那些撤檔、延期、場外風波的雜音,它同樣聽到你的急不可耐,所以提前來了。既然這樣,我們今晚也不做什麼囉嗦鋪墊,直接開講吧。01我反正不相信會有誰不期待它。
  • 中國女排將面臨強硬對手,還是要拼
    中國女排在本屆亞運會上,表現突出,打得很頑強,也很出色,在29日亞運會女排1/4決賽中,中國隊直落3局零封菲律賓,順利晉級四強,為奪得亞運會金牌又進了一步。在上屆亞運會上,中國女排不敵韓國隊,只奪得亞軍。這幾年中國女排不斷進步,而其他國家的女排也在不斷進步,競技水平不斷提高。進入本屆亞運會四強的還有韓國隊、日本隊和泰國隊。所以,主帥郎平在賽後表示,進入半決賽的都是優秀球隊,真正的比賽現在開始。 從中可以看到中國隊和郎平的壓力。在接下來的31日比賽中,中國隊將與日本隊相遇。
  • 中國女排讓我結識了排球,也感受到女排精神
    說到球,我們自然會聯想到國球桌球或者更有影響力的籃球和足球,但是我今天要說的是最值得國人推崇和自己一直深愛著的排球(中國女排)。最早了解排球(中國女排)是2010年在中學時代的一個中午,當時正逢廣州亞運會中國女排和韓國女排的半決賽。
  • 央視稱讚女排郎平低調:不要把我們看得太高 打變化多一點水平不夠
    10月2日消息,中國女排在今晚世錦賽第3戰以3-0艱難取勝加拿大隊,三局比分是25-21、25-21、25-13。賽後,談到本場比賽,主教練郎平表示前兩局對對方攔防做得不夠好,一攻也旗鼓相當,不過關鍵時刻球隊表現出色。
  • 世界女排聯賽前四站9勝3負 中國女排磨合中出好狀態
    原題:中國女排 磨合中磨出好狀態(體育大看臺)  在已經進行的2019年世界女排聯賽前四站比賽中,中國女排9勝3負。中國女排通過比賽鍛鍊了球員,磨合了隊伍,也暴露了存在的一些問題。接下來,中國女排還要打好奧運資格賽和女排世界盃。
  • 體育編輯如何看《奪冠》,感動我的不是電影本身,而是中國女排!
    在前天,也就是北京時間的9月26日,筆者去影院看了《奪冠》這部電影,這篇文章想用體育編輯的視角來說說這部電影,因為我不是專業做影評的創作者,所以本文裡說的觀點如果不夠專業成熟,也請大家諒解,不喜勿噴。《奪冠》這部電影的時間線很長,從改革開放到2016年里約奧運會,2個小時的電影要講述近40年的故事難度不小,但如果側重點足夠清晰的話,其實也可以去解決它,但是我個人並不認同《奪冠》導演和編劇的選擇,要知道中國女排是這部電影最吸引人的招牌,我可以告訴大家的是,在體育媒體行業裡,可以在任何年齡層,任何職業領域,無論男女都能穩定的創造超高的人氣與流量的只有「中國女排
  • 中國女排官方發布漫畫,有人說這是在力挺李盈瑩,大家怎麼看呢?
    北京時間1月6日,今天是中國女排正式集訓的第一天,本次集訓受到了很多球迷的關注,不過在今天,中國女排官方發布了一則漫畫,有球迷表示,這是在力挺李盈瑩,同時也是對踩腳事件的清晰解讀,大家是怎麼看呢?
  • 中國女排的大名單,就像一張「班主任評語表」
    近日,中國女排公布了參加國家女排聯賽的26人大名單。分析這個大名單,其實挺有意思的。中國女排今年公布了兩期國家隊員名單,一共30人。她們是:對比兩次名單,我們發現這樣一些很特別的隊員。從來沒有進入2018年中國女排任何一期官方名單,卻進入了這次26人大名單的有2個人:朱婷、孟子旋。
  • 中國女排首秀到底要是什麼?是勝利還是練兵甚或是適應環境
    中國女排首秀到底要是什麼?是勝利還是練兵甚或是適應環境亞運會比賽中,各項比賽內容眾多,但大家關注的比賽也因人而異,有人喜歡足球,有人喜歡排球,有人喜歡桌球,這就形成了球迷的不同,但就在這些比賽中,中國女排卻更受到眾多人的關注,這到底是為什麼?
  • 專訪恆大女排主帥方巖:中國球員有點被動 教練怎麼說我就怎麼做
    恆大女排全家福 思霖攝中國球員太被動了,教練怎麼說我怎麼做問:剛剛方導也提到中外女排的技戰術的不同方巖:我帶過30多個不同國籍的球員,美洲亞洲歐洲的全都有,年齡從80後到現在的00後都有。這次回國之後感覺到中國運動員的打球欲望、職業化、自我管理能力都有些差距。不要老是要教練逼著你去做一些事情,她們自己要開動腦筋,怎麼去享受訓練,怎麼去享受比賽,要自己主動去調動訓練比賽的欲望。
  • 網友盛讚中國女排:感受女排精神 堅信中國力量
    原標題:網友盛讚中國女排: 感受女排精神 堅信中國力量   北京時間8月21日上午,在裡約奧運會女排決賽現場,中國隊與塞爾維亞隊上演了一場驚心動魄的金牌之戰。中國隊在開局不利的情況下連扳三局,最終以3-1逆轉戰勝對手,為中國代表團拿到了本屆奧運會的第26枚金牌。
  • 排球星空專訪女排電影《奪冠》老女排隊長飾演者毛雯
    自1981年中國女排第一次獲得世界冠軍,至今已過去了39年,當初為祖國獲得巨大榮譽的排姑娘們早已經青春不在,對於今天的年輕球迷們來說,五連冠已經是很遙遠的時候 候了,而對於中國女排的老球迷來說,那一段歲月也已經成了模糊的記憶~~
  • 2019年中國女排大名單「穩如泰山」的十大球員
    首先就是要參加世界女排聯賽,之後中國女排最為重要的比賽就是奧運會資格賽,分別要對陣土耳其,德國,捷克,這裡面最為不好對付的就是土耳其女排在瓦基弗銀行女排主教練古德蒂帶領下進步的速度十分驚人,尤其她們的00後小將卡拉庫爾特上升勢頭明顯,大力跳發驚人,在2018年的世錦賽中對中國女排造成不小麻煩,雖然中國女排戰勝土耳其女排,但是過程並不輕鬆,奧運資格賽也是中國女排的一個考驗
  • 對話導演陳可辛:1000個人心裏面有1000個很激動人心的中國女排
    不管你喜歡或者不喜歡,或你覺得情感太濃,或者你覺得後面有些斷裂,它有紀錄片的感覺,其實都是代表了我的選擇。」陳可辛說。1978年,16歲的陳可辛在泰國曼谷讀高中,一場比賽中,他目睹中國女排隊員出場,身著白色運動服的隊員似乎在閃閃發亮,震撼著少年的陳可辛。那時候他絕對想不到,40年後,他會與這支隊伍產生如此深刻的交集。
  • 球迷加油站|我要用畫筆,一點一滴記錄我所熱愛的中國女排!
    中國女排小作文大賽第11篇入選作品,一起來看一位「小畫家」的投稿↓↓↓11作者:香香·自我介紹:香香, 大二在讀生,藝考期間,婷隊是我的信仰,中國女排給了我堅持下來的精神力量第一次看女排的比賽是2016年的裡約奧運會。當時我剛下補習班,到家之後 發現爸媽飯菜都已做好,等著我回來 。一邊是關愛,一邊是壓力,這種感覺無法形容。碰巧的是,當時家裡的電視機上,正在直播裡約奧運中國女排對塞爾維亞的決賽。我們一家人在電視機前聚精會神,每一次扣球,每一次拼盡全力的防守,都揪著一家人的心。也就是從這個時候起,我入了中國女排的坑,遇見了朱婷姐姐。
  • 中國女排成績這麼好,她們的夥食怎麼樣?
    在消耗體力的同時,我們女排後勤管理部門也會安排各種營養均衡的夥食進行補充女排姑娘們的夥食最近,關於我們中國女排姑娘們訓練後吃啥,成為了網友們關心熱議話題對此呢!一向暖心球迷小編為了解答網友們心中的疑惑,不顧個人安危,多方深入機關重地探查後得知原來,我們中國女排的廚房帥哥不少,他們做的菜還...................真行(口水直流)好啦!
  • 郎平點評:女排有機會沒有拿到 打荷蘭要善始善終
    郎平騰訊體育10月19日訊 2018年女排世錦賽結束半決賽爭奪,中國女排苦戰五局,雖然挽救五個賽點,但還是以2-3不敵義大利隊,遺憾無緣決賽。賽後,中國女排主教練郎平表示:「中國女排有機會可惜沒有拿到,接下來打荷蘭要善始善終。」【】本屆世錦賽,中國女排在第一階段小組賽最後一場曾經以1-3遭義大利逆轉,這也是半決賽前,中國女排輸掉的唯一一場,半決賽,中國和義大利再次交鋒,首局比賽,中國隊失誤偏多,大比分落敗。第二局,中國隊及時調整扳回一城。第三局,中國隊再輸一局,第四局挽救兩個賽點以31-29險勝。
  • 中國女排獲2019年度感動中國人物,中國女排永不言敗!
    大家好,我是清風。昨天晚上,我在電視機前觀看了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頒獎盛典,中國女排作為體育界唯一入圍者最終獲獎,小編覺得實至名歸。最終惠若琪、馮坤和徐雲麗作為中國女排代表來到現場接受獎項。頒獎結束後,小編心裡久久不能平靜,所以今天便寫出這篇文章,和大家聊一聊中國女排。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國女排便以頑強的拼搏精神,精湛的技術,獲得了史無前例的五連冠,一時之間,中國女排成為當時中國人的模範和驕傲。每每有中國女排的比賽,都會出現萬人空巷的盛景。而且隨後的三十多年,中國女排魅力不衰,粉絲更是遍中華,橫跨幾代人。
  • 中國女排 陽光總在風雨後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當被告知是迎接中國女排時,她拉著行李箱站到了人群中。  【陽光】 郎平率女排重回巔峰  12時左右,中國女排在主教練郎平的帶領下走了出來。  現場秩序頓時失控,拍照的拍照,系紅領巾的系紅領巾,戴花環的戴花環,大家爭先恐後和她們分享女排世界盃奪冠的喜悅。  本屆世界盃MVP朱婷用行李車推著的兩個大紙箱,差點被擠掉在地上。
  • 美女二傳手魏秋月為什麼缺席《中國女排》拍攝?
    在獲得了日本女排世界盃的冠軍後,中國女排再一次得到了巔峰,奪冠後,她們享受到了國足的待遇,包機連夜回家,並且出現在了國慶慶典的最後一輛花車上。隨後的中國女排又再度趕往天津,開始忙碌的《中國女排》的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