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有一條村子,村子全部設施都是用石頭建的,以石頭古建築著稱

2020-12-22 小阿昊看世界

江門恩平有一個名字很奇怪的村莊, 那是石村,真名雲禮村, 位於恩平市那吉町的西部,東距325國道(廣湛公路) 11公裡,距金山溫泉度假村3公裡,從市區恩城向西南行駛25公裡即可到達, 這個村子的佔地面積大約200畝,江門有一條村子, 村子全部設施都是用石頭建的, 以石頭古建築著稱。

據說石村是獨特的石古建築,房子是用石頭建的,路是用石頭鋪的,塘基是用石頭建的,村邊的水路是用石頭建的,村牆、菜園地也是用石頭建的, 在這裡發現了4500多年前人類使用的生產工具石器和1000多年前唐代中期少數民族活動的遺蹟。

村莊歷史:石村祖先姓黎,創始人黎思文翁,他是入粵黎氏的第八世祖,排名老三,考貢生,在南恩州(即今天陽光市、恩平地區)擔任南恩州教授, 明代洪武年間,正值戰亂,有一天他和家人長途跋涉,來到雲禮附近的良皮川, 這條河不寬,但河流湍急,思文翁一個人走到河裡,絆倒了,差點被湍急的河流衝走,他突然產生了智慧,很快就用手牢牢抓住了從岸邊突出的巨石。

那巨石的形狀很奇怪,思文翁的幻覺有人用力拉他,趁勢跳上岸,終於脫離了危險, 妻子看見思文翁脫離了危險,嚇得變成了喜悅, 思文翁站在河邊,凝視著裸露在良皮川上的成千上萬的大小石頭, 感慨:我在這條河裡遇難,脫離了危險, 不是天意把我們留在這裡了嗎? 他決定在這裡定居村子, 從那以後,思文翁及其子孫們在石村繁殖,連接家系,建立家園開始工作, 600多年,現在是第9條自然村,300多戶1940餘人,是那吉鎮人口最多的姓,村裡的傳說:根據黎思文翁,從第八代到第二十代,人的壽命平均為77歲,最高黎思文翁為95歲, 村中溪水相距150米,但上遊水的比重比下遊輕, 這些至今還是個謎。

傳說黎氏第十世祖黎源廣葬在佛山, 家人不服從馮先生的命令,所以黃茅越過耳朵時被埋葬,提前羞辱埋葬, 那個山洞周圍的黃茅象箭被皇帝的琴臺射殺了, 皇帝被認為是大賊,非常慌張,南下鎮壓那吉,誤殺了那吉平地村的村民, 所以至今,那吉某黎的人還是不吃狗肉。

江門石村景色很好, 感覺也是個好景點, 這裡看到的建築物都是石頭做的,感覺很亂,就像大藝術家的作品一樣,需要慢慢有品位地知道其中的精妙, 屋頂上的貓映襯著藍天白雲神秘神聖,像守護神,盡責地保護著房子的主人。

相關焦點

  • 我國有一個土豪村,靠撿石頭髮財的村子,村民有車有房年入百萬
    王安安旅行,懂你的旅行:我國有一個土豪村,靠撿石頭髮財的村子,村民有車有房年入百萬凡是喜歡遊山玩水的人,對於石頭並不陌生,其中包括高聳如雲的碩大石頭,還有小塊的迷你型石頭,另外還能找到可以讓大夥意想不到的制富石頭。
  • 寧波最具特色的古村落,房子是用石頭砌的,就連家具也是石頭
    寧波有一片淨土,堪稱世外桃源,這裡遠離城市喧囂,是寧波最具特色的古村落,這裡有全國罕見的石頭文化,房子是石頭砌的,就連家具都是石頭做的。這個地方就是許家山石頭村,位於寧波市寧海縣茶院鄉,這裡最大的特點便是石屋,為什麼都會用石頭建房子呢?
  • 在農村,為什麼大多村子的村頭都有一個老樹?有啥說法嗎?
    發現很多農村地區都在村口有一棵老樹,這是為何呢?有什麼說法嗎?我們村裡的這棵老槐樹已經有近300年的歷史了,十幾年前市文物局的人還在樹上貼了一塊鐵牌子,上面寫著樹名:國槐樹,樹齡270年。聽村裡的老人說,這棵樹是村裡樹齡最長的了,應該是建村的時候就已經有了。如今這棵老槐樹早已經空心了,但是依然枝繁葉茂,並且樹幹很粗壯,足足要幾個成年人才能圍起來抱住。
  • 聚焦旅發大會|呂家:大寫意的劇境小鎮;於家:感受那 500 年的石頭...
    於家石頭村建在一個四面環山,中間一個小盆地之中,道路又都在山腳下,地理位置非常奇特,所以,有 " 不到村口就看不見村 " 之說,可稱得上真正的 " 風水寶地 "。於家石頭村依山而建,有石頭房屋 4000 多間,院落數百處,戲臺六座,其中四座建於明清時期。這裡的一磚一瓦、一石一木,都仿佛在沉靜地回味著這個村落 500 年來的文化積澱。
  • 中國生活很輕鬆的村子,沒事撿撿石頭就能買車買房,還能娶媳婦
    每個人都有自己心中的目的地,每個人離開的意義也不同,但旅行過程豐富了我們的生活事件,使我們的生活更有意義。旅行可以在短時間內恢復對生活的熱情和渴望,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加入旅行這支大部隊。我國作為旅遊大國,國內有很多非常有趣的旅遊景點,並且以有趣的事情帶動當地旅遊業。今天編輯要向大家介紹的是中國生活最容易的村莊。
  • 記憶中的村子 / 李社峰
    村子的小溪叫河渠,河渠和村子這塊地也稱為河渠,橫梁東面坡的土地叫稱作對面坡,頂上的稱作梁浮,梁的另一面坡地自然就叫做梁那邊。梁那邊流淌著一條河流,叫周家河,因為河旁有個村子叫周家村,村人大多姓周。現在往南走,南面的坡地叫南頭,遠處的一片葦園就叫葦園,像把貓起名叫貓。北面的地少,叫北頭。村子東北角梁後有兩溝,一溝小,稱作西面坡,一溝又大又長,最後沒落成一條狹縫,被稱作長蟲道。
  • 村民撿到一塊「白髮」石頭,且越長越長,專家:立刻封鎖村子!
    世界上有很多奇怪的東西,但生活中可能會遇到這些奇怪的東西。村民撿到一塊「白髮」石頭,且越長越長,專家:立刻封鎖村子!這是一個非常傳奇的故事。這是農村爺爺,他在野外撿了一塊石頭,這塊石頭很不一樣,底部是普通的石頭,但上面鋪著頭髮一樣的東西,這位爺爺確認了這東西粘不上以後。我覺得非常罕見,所以帶回去了,石頭上柔軟的頭髮開始長起來,帶回家大約半年就20釐米了。 他覺得很奇怪,就諮詢了專家。 專家看了看那是什麼頭髮就知道了。
  • 紂王殿石頭城到處是石頭建築,石牆上的這些小點綴卻非常協調自然
    我來到大山裡的紂王殿石頭城,在村子裡穿過一道荊條柵欄石門來到了另一處充滿生活情趣的古民居群。這裡是一條石頭胡同,兩側的房子是石屋,腳下的小路是石路,各家的院門是石門,真正進入了石頭的世界。一抬頭,石牆上一大簇菊花映入了眼帘,已經是冬天了,這是真花還是塑料的?
  • 農民撿到一塊「白髮」石頭,且越長越長,專家趕來立刻封鎖村子
    世界上其實存在著非常多奇奇怪怪的東西,而在生活中其實就有可能會遇到這些奇怪的東西,然後就會產生一些讓人覺得非常傳奇的故事,農民撿到一塊「白髮」石頭,且越長越長,專家趕來立刻封鎖村子。這就是一個讓人覺得很傳奇的故事,這是一個農村大爺,他在野外撿到了一塊石頭,而這塊石頭長的就非常與眾不同,底部是正常的石頭,但是在上面卻覆蓋著一層像是頭髮一樣的東西,這個大爺在確認這並不是粘上去之後。
  • 四個村子建在山谷之中,周圍群山環繞,簡直就是一座「世外桃源」
    「扎尕那」是藏語,意為「石匣子」,是一座完整的天然「石城」俗有「閻王殿」之稱。這裡地形既像一座規模宏大的巨型宮殿,又似天然巖壁構築的一座完整的古城。在這裡可以觀看當地藏族人民的勞作和生活,感受原始藏寨的淳樸安詳。
  • 雲南這個小山村,建築材料來自3億年前,被稱為「最貴」的村子
    這裡是老旭甸村,藏在雲南省紅河州的深山裡,雖然沒有特別的村莊,但其家、道路、基礎是3億年前的化石建造的,取得專家資格證,能感受到「奢侈」,因此,這個村子還有一個名字叫做「化石村」。這個「化石村」是沿著山建的,在山坡上,從遠處看,層巒疊嶂,像梯田一樣從山腳擴展到山頂,據說是從祖先那裡用石頭建的房子,但是這些石頭是植物的化石,百年來風雨的洗禮,使這個村子處處充滿了滄桑獨特的韻道,進入這裡,就像進入了中世紀的古老城堡一樣,隱藏著無數想探知的秘密。
  • 山東臥雲鋪村,石頭砌成的房子很有意思,適合周末遊玩!
    山東臥雲鋪村,石頭砌成的房子很有意思,適合周末遊玩!現在很多人都會外出旅遊,有些人會選擇比較遠的地方,可是有些人因為家庭或者是工作的原因,不能去太遠的景點遊玩,只能在省內或者是附近的一些景點好好的放鬆一下!
  • 渡得一條「石頭船」,滿載服務十七載
    原來方發冠口中的「石頭船」是水泥澆築而成的,由於成本低,成型快,池屋村一帶的村民所劃的都是這種「石頭船」,製作成本約2000元左右,比木船便宜一半,但一條船以百斤計。17年前,在沒有掌握技巧的時候,方發冠劃這「石頭船」著實費了一番力氣;17年後的今天,他的船劃得又穩又平。
  • 北京最美的村子,村莊名很多人都不認識,第一個字就有30筆!
    歡迎大家收看新的內容,我國的漢字文化博大精深,多彩的書法字體和有趣的由來都讓人感受到漢字的世界,無論是我國的城市還是小村,總是屬於自己有意義的名稱,對於這些名稱,我們還是為了它的繼承和發展,這也是我國優秀文化中的一部分。
  • 近在咫尺的江南秘境 全藏在浙最原始神秘的石頭村!
    青田縣石溪鄉考坑村座落在海拔300多米的高山上,建於1488年,明代孝宗年間,至今已有幾百年的歷史,全村古屋都是用不規則的溪石砌成。極具寨味的村子入口,濃鬱的古老鄉村氣息撲面而來。石寨有一條地下暗河,在地表上形成了兩口泉井,泉水清澈,常年不竭,掬水而飲,如嚼冰雪。隨意在村子裡走走,農家人犁地、種菜、刨土豆……做著最簡單的農活,卻讓人無比舒適與心暖。地址: 麗水雲和 崇頭鎮一定要做的事:1.早起,去拍攝雲和梯田。雲和梯田被稱為中國最美的梯田,此時正值開犁蓄水,美不勝收。2.去村子的老茶坊喝老茶。
  • 中國最迷人的古村,房屋不見一磚一瓦,被稱為「石頭王國」
    我們國家不僅有廣闊的地域,歷史和文化也很深厚,自古以來就有「靠山吃山,靠水喝水」的說法,這句話反映了人們的生活狀況,其實除了人們的生存之外,房屋的建設也和所在地有關係,像古代那樣,根據地域建造的房屋也不同,。
  • 寧波這裡藏著一座石頭砌成的古村,無需門票,現在去的人還很少
    每一塊石頭都是自然的禮物。說到許家山村,也許更為眾人所知的是它「石頭村」的名號。它位於寧海縣東部、茶院鄉西南山區,距縣城13.5公裡,平均海拔約200米,全村有277戶,總人口720人。許家山現存古建築三合院和四合院建築群格局完整,85%以上保持原有歷史風貌。還未走進村子就能看到一間間石頭房子錯落有致地分布於在山間,就像一個個被人安置好的火柴盒,這個石頭村距今有700多年的歷史,而且還是寧波市石屋建築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好的古村落。
  • 中國最圓的村子,內藏皇帝御筆親賜的牌匾,網友:用圓規畫的吧
    一條小河繞著村子將近一周,四周則為高山環繞,上了村莊對面的小山坡,你就會發現這個村子的小溪好公路的連接處僅僅只有一座小木橋,村子的布局非常像中國的八卦「後山前水」的設計。據《何氏統宗譜》記載,何氏宗族的祖先在宋朝的乾隆年前遷移到了這裡,並且千百年間在此地繁衍生息,墜江發展成了一個大家族。
  • 邯鄲涉縣有個「石頭古城」,梯田石堰被譽為「第二個萬裡長城」
    境內重巒疊嶂,溝壑交織,是"山高石頭多,出門就爬坡"的深山區,有人稱這就是個「石頭古城」,系中國傳統村落名村,及河北省第二批歷史文化名村。據史載,晉頃公十二年(公元前514年)邯鄲被秦兵圍困,趙簡子在王金莊屯兵蓄銳,時機成熟後,率兵晝夜激進,一舉將邯鄲奪回,為建立趙國打下了基礎。王金莊各個山寨,據專家認定均為春秋戰國時趙簡子屯兵時所建的烽火臺。
  • 這個村家家戶戶壘石頭牆院 不花一分錢卻百年不倒
    在山西忻州五臺縣,有一村莊因三面環山,建村時村民便就地取材用石頭壘起牆院。如今,歷經近百年風雨洗禮,石頭牆院仍屹立不倒。68歲村民範賴蛋指著自家的石頭牆院說:「我小時候這牆就有了,到現在沒有修過,牢靠的很!」五臺縣山巒重疊,屬土石山區。而這個家家戶戶壘石頭牆院的村子三面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