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農村,為什麼大多村子的村頭都有一個老樹?有啥說法嗎?
文/農夫也瘋狂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馬致遠的這首小令,短短28字卻意蘊深遠,其結構精巧,平仄起伏,頓挫有致,音韻鏗鏘,直貫靈心。
在上學的時候每每讀到這首詩,總是會想起村頭的那一棵大槐樹。後來外出求學、打工了,有時候想家了,也常會想起這棵老樹。當回家的時候,老遠就看到村口的大槐樹了,也就知道家就在前面不遠處了。它就像是一位老人一樣,迎來送往每一個村裡的人。在外東奔西走這麼多年,去過不少地方。發現很多農村地區都在村口有一棵老樹,這是為何呢?有什麼說法嗎?
我們村裡的這棵老槐樹已經有近300年的歷史了,十幾年前市文物局的人還在樹上貼了一塊鐵牌子,上面寫著樹名:國槐樹,樹齡270年。聽村裡的老人說,這棵樹是村裡樹齡最長的了,應該是建村的時候就已經有了。如今這棵老槐樹早已經空心了,但是依然枝繁葉茂,並且樹幹很粗壯,足足要幾個成年人才能圍起來抱住。因為其是在路邊,之前修路的時候,為了保護這棵樹,還特意在旁邊繞開了一下,所以原本一條直路,就變成了彎路。但是村裡沒有一個人有怨言,老人還提醒小孩子、年輕人不要去破壞這棵老樹。那為什麼很多的農村在村口都有一棵老樹呢?
這樣的樹在農村裡也是有說法的,其又被稱之為「風水樹」,這些樹普遍都是在建村的時候就已經存在了,它們一直在慢慢的成長,見證了村子的繁榮和發展。老輩人說,這些樹還能給村裡人帶來好運氣。有沒有帶來好運不清楚,但是帶來便利,這一點確實不假。村裡的老樹下面,一般都是整個村裡人常去的一個活動中心。像我們村裡的這棵老槐樹下,一到夏天了下面可熱鬧了。
在以前地面還沒有硬化的時候,當時有很多的石頭,而村裡人就在這棵樹下面或坐或躺,然後在一起聊天。因為這棵樹枝繁葉茂,在夏季的時候非常的涼快。農民幹活回來了,有些還會繞路到樹下來坐一坐。現在村裡配套設施也好了,地面硬化了,還修了一些板凳、桌子,更加方便村裡人來乘涼了。而之所以村口種植的是槐樹,卻不是其他的樹。這是因為我們村裡人最先都是從洪洞大槐樹遷徙而來的,種植槐樹就有這一層意思。另外還有一點,那就是槐樹的可以活很多年,並且其寓意很好。
除了這個說法以外,村口的樹還有另外一層含義,那就是村子的一張名片,其不僅是一個村子的象徵,更是對於回家道路的指引。在過去普遍有著「無樹不成村」的說法,意思是在村口沒有一棵大樹,那這個就算不上是一個村子。因為在村口有一棵樹,這就是一張名片。不同的村子在村口都會有一棵不同的樹,往往別人提到哪一個村子的村名時候,可能不太熟悉,但是提到村口的那一棵樹,那就更讓人印象深刻。
像我們村,只要提到村口的那棵老槐樹,很多人就知道是哪個村的。一說哪個村子的,他們就會問那棵老槐樹還在不在。這是因為以前很多人走街串巷,一般都會在村口的大樹下面乘涼,自然就會對村口的大樹印象深刻了。所以在村口的大樹,不僅是供村裡人及路人乘涼用,還是村子的名片和象徵,也有著指路的作用。同時它還寄託了廣大遊子們對於故鄉的思念。在你們村裡村口有樹嗎?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喜歡文章的朋友們,記得點讚、分享和關注農夫也瘋狂,每天都會為大家免費分享一些農村的好玩、有趣的事情,謝謝大家!(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