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慶英:護士長駐村的第一滴眼淚

2020-12-10 金臺資訊

2018年2月,孟慶英接受組織委派,來到了黎平縣肇興鎮平團村擔任「第一書記」。

平團村是一個侗族聚居村寨,是縣內出了名的軟弱渙散村。不會侗話,又剛從黎平縣婦幼保健院綜合門診護士長崗位上走出來的孟慶英,來到這樣的村擔任「第一書記」,對孟慶英而言,難度可想而知。

年近半百的她,毅然接受組織的任務,鼓足幹勁,打起背包,從醫院的門診部,踏上了「村官」之路。

護士長的「第一次流淚」

「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這話對孟慶英來說,並不陌生,也不難理解,但火車如何跑,車頭怎麼帶,剛開始,孟書記仍是一頭霧水,摸不著頭腦。

2018年春節,平團村村發生了打砸村委會事件,從此之後,村黨支部「名存實亡」,村幹不敢理事、不願理事,群眾群龍無首。

產業落實不力,農村清潔風暴工作推不進……如何重拾村民村幹部的信心,短時間內,很難找到解決問題的靈丹妙藥。

如何收拾村裡的爛攤子?這確實是組織上留給她的一大難題,也是對她的考驗。走群眾路線,統一思想,凝聚幹群合力,重拾信心……在她腦海裡,解決問題的思路漸漸清晰。

「作為外來幹部,要想在平團村幹事創業,要帶領該村脫貧致富奔小康,首先要把群眾發展的信心找回來,形成合力,才能發展經濟事業。」孟慶英這樣想也是這樣做了。

上任後,她以「兩學一做」、「三會一課」為突破口,組織召開支委會、集中學習,開展黨日活動,在支部來裡一場思想解放大討論、大交流。

國家當前政策形勢,通過她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解讀,最終讓黨員、村組幹部放下包袱,意識到肩上的責任和使命。幹群重塑發展信心,是孟慶英用10多次黨員、村組幹部會議換來的。

談起重塑平團村黨員群眾的信心時,她激動得流下了寶貴的眼淚,這是她入村後「第一次流淚」,是她真心工作獲得認可後的激動之淚。

有了群眾做後盾,她的工作更順心如意。

緊接著,她在村裡組建了黨員志願者服務隊,在脫貧攻堅、清潔風暴方面發揮了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讓平團村的黨旗更紅更耀眼。

她放棄周末休息時間,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機會,帶領黨員、村組幹部走家串戶,入戶走訪,做思想工作。

孟書記不會「侗話」,群眾習慣用「侗話」交流,這給孟書記工作帶來了難度,工作中一臉茫然,吃「閉門羹」時有發生。

為順利推進工作,她便要村幹部教她簡單的日常交流「侗話」。就這樣,她以一個醫者的態度,向群眾推銷自己,群眾漸漸對孟書記有了新的認識。

如今,走在平團村街上,大人小孩都與她打招呼,在群眾眼裡,孟書記是來帶領村民致富、解決困難的幹部。

2019年3月4月,平團村養老保險人臉識別工作、勞動力信息採集工作,均在全鎮排列前三位,村幹工作服務質量的提高,拉近了幹群距離。

護士長成了「掃地書記」

春節期間,在一個群龍無首的村寨,髒、亂、差可想而知。

孟書記到任到,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每天出門,手上總是拿著竹掃帚,有時還拖著一個垃圾小鬥車,走到哪掃到哪。

就這樣,村裡人都叫她「掃地書記」,經一段時間的堅持,「掃地書記」的行動,感化了村組幹部和黨員。

隨著村環境衛生清掃隊伍的壯大,兩周後,平團村看不到髒亂的現狀,村容寨貌煥然一新,村民自覺愛護村寨環境衛生積極性高漲。

2019年春耕在即,天氣乾旱,群眾農田灌溉困難,灌溉水渠垮塌20米,需要維修。

孟書記了解後,囑咐村裡先安排群眾施工,資金的問題,由她負責解決。

對村裡發展產業,群眾已失去信心。孟書記上任後,對村裡原來申報的產業落不了地,很是著急。

為此,她與駐村工作隊對照原申報的農戶名單,挨家挨戶上門做工作、落實地塊。

幾天後,上級安排的鉤藤300畝、何首烏147畝全部落實到位,為全村2019年國標出列奠定了基礎。

平團村亮化工程,是群眾關注的事情。為此,孟書記多次到鎮上匯報、協調,最終90盞路燈落地,照亮了平團的夜,照亮到群眾的心坎裡,也照亮了孟書記走村串戶腳下的路。

用「真實」書寫為民情懷

入駐平團村以來,孟書記只爭朝夕、苦幹實幹,牢抓每一年,幹好每一天,用苦幹實幹業績詮釋對黨的忠誠,為平團人民謀福祉。

為了「精準」二字,孟書記按照「不漏一戶、不掉一人」的工作理念,認真對全村208戶進行了全面走訪,精準識別工作,一步一個腳印,做到了逐戶核查,細細算帳,群眾認帳,對不理解、爭當貧困戶的耐心細緻做好政策解讀。

貧困戶民主評議第一榜、第二榜、第三榜公示,實現零糾錯,群眾知曉率達100%,無一戶上訪。

從一名醫務人員到「村官」,崗位的變化,讓她及時轉換角色。為補齊自己的短板,武裝自己的大腦,她找資料、找文件,對接業務部門諮詢政策。

白天沒時間,她就利用晚上學習,挑燈夜戰,夜以繼日。

「在一周的時間裡,整個平團村關燈最遲的,就是孟書記住的那間房子。」一位群眾說,孟書記來了,我們平團村變了!

2020年伊始,新型冠狀病毒爆發,還未吃上一口熱騰騰的年夜飯,孟書記便踏上了「回村之旅」,到了村上,二話不說,立即組織召開防控疫情部署會,連夜入戶排查相關人員,建立臺帳。

同時,當機立斷,設立村級卡點,因為村裡資源有限,孟書記和兩位駐村幹部,就在群眾還未裝修好的房子一樓執勤。

每到夜晚,以星空為亮,落地為椅,那點點的火光,正是孟書記在守候著的希望?在家人團聚和平團村村民的安危面前,她毅然決然選擇了後者,舍小家,為大家。(圖/文 姚進忠)

相關焦點

  • 孟慶英:護士長駐村的第一滴眼淚
    2018年2月,孟慶英接受組織委派,來到了黎平縣肇興鎮平團村擔任「第一書記」。平團村是一個侗族聚居村寨,是縣內出了名的軟弱渙散村。不會侗話,又剛從黎平縣婦幼保健院綜合門診護士長崗位上走出來的孟慶英,來到這樣的村擔任「第一書記」,對孟慶英而言,難度可想而知。
  • 駐村第一書記的「公車」
    新華社鄭州12月9日電題:駐村第一書記的「公車」新華社記者韓朝陽、馬驍駐村第一書記張書濤開進村的老福特是自家的私車,卻也成了曾莊村鄉親們的「公車」。周日,張書濤離家上山駐村,城裡的子女請他為山上的父母帶衣服。他的老福特成了連接山村與城區的媒介。張書濤是濟源示範區黨工委宣傳部派駐曾莊村的第二任駐村第一書記,2018年6月,他被選派駐村時,第一任駐村書記成富營就對他說,私車就是村裡的公車,捎人帶物是常事。張書濤倒不怕捎人帶物,他擔心的是通往曾莊村的山路不好走。
  • 【法治嘉祥】駐村第一書記 | 縣司法局駐村第一書記為「軟弱渙散村...
    嘉祥縣司法局嘉祥司法所所長王寧同志,2019年7月份掛職金屯鎮王屯村第一書記,開始兩年的駐村幫扶工作。三、縣司法局大力支持促發展縣司法局對駐村工作大力支持,落實了待遇保障,並為王寧同志配備了必須的生活用品。
  • 「厚臉皮」的駐村第一書記
    二道江區鴨園鎮二道溝村幅員面積29.3平方公裡,其中林地就佔了2.8萬多畝,林地多、耕地少,地理位置偏僻,進出只有一條路,加上地處水源地保護區,產業發展受限,曾是省級貧困村。 高健是二道江區委宣傳部下派到二道溝村的第一書記,其實他本來臉皮挺薄的,一不好意思,臉就會「唰」一下變得通紅。
  • 古田縣駐村第一書記抗疫側記
    福建駐友 方針政策的宣傳者 黨群關係的聯絡者 整村推進的踐行者 鄉村振興的推動者 導語 面對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寧德市古田縣112名駐村第一書記認真貫徹落實縣委部署要求
  • 許洪蘭:行走在彝寨的駐村第一書記
    5年時間裡,她每天穿一雙膠鞋、背一個水壺、挎一個布包,越嶺翻山,行走在彝族群眾家中,走訪、調查、服務……她就是四川省涼山州甘洛縣公安局網絡安全與情報信息大隊教導員、石海鄉甘東村駐村第一書記許洪蘭。  幾度耕耘,幾度收穫。
  • 彭勇剛:接地氣的「駐村第一書記」
    ●「駐村第一書記」的主要任務是加強組織建設,提升治理水平,精準扶貧,推動落實「十個全覆蓋」工程和美麗鄉村建設,發展庭院經濟和集體經濟。在他和村兩委班子的共同帶領下,合發村從原來的破敗不堪到如今發揮示範作用的新農村,可謂今非昔比。當地村民無人不曉得彭勇剛,對他的駐村幫扶工作紛紛點讚。或許王君的那句話點了題:「瞧瞧人家這第一書記!」 「處理好四個關係才能輕裝上陣」 2015年8月3日,已有10年氣象部門工作經歷的彭勇剛來到合發村,開始了自己「駐村第一書記」的新角色。
  • 東方市大田鎮俄樂村駐村第一書記景春林:舍家為「大家」駐村更助村
    近日,看著手機視頻中的兒子,東方市大田鎮俄樂村駐村第一書記景春林深感愧疚,但短暫通話後,他又立即投入到脫貧攻堅工作中。「最近他三歲半的小孩發高燒住院了,他趕回海口安排家人照顧好孩子後,又馬上回到了村裡。」大田鎮副鎮長許會這說,景春林對脫貧攻堅工作非常有責任心。
  • 電影《駐村第一書記》首映式在鄭州舉行
    11月22日下午,電影《駐村第一書記》首映式在河南省人民會堂舉行。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河南電影局局長曾德亞,省委宣傳部二級巡視員鄭志宏等出席首映式。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全周出席首映式並講話。2020年是脫貧攻堅戰的決勝之年。
  • 「我的扶貧故事」我的眼裡常含淚水丨石阡縣五德鎮桃子園村駐村第...
    我叫遊龍,是石阡縣發改局的一名幹部,2016年3月,因脫貧攻堅工作需要,我被選派到五德鎮桃子園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桃子園村,聽起來似乎是一片美好靜謐的桃花源地,但實際並非如此,早在進村之前我就對桃子園做了一些功課。桃子園村位於五德鎮西南部,屬一類貧困村。
  • 第一書記扶貧手記,楊磊:王道一村的駐村記憶
    由陝西省委組織部、省作協聯合策劃,中國作協副主席、陝西省作協主席賈平凹主編的《第一書記扶貧手記》發行以來,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關注。該書收錄了脫貧攻堅一線29位「第一書記」的文章,他們以文字為鏡頭,直面貧窮的真相,記錄鄉村發展變遷和一線工作的真實感受,為鄉村振興提供來自基層的思考。今天帶來第十八期《楊磊:王道一村的駐村記憶》。
  • 駐村第一書記楊冬寶,脫下了綠軍裝又投身於黃土地
    時光荏苒,對於楊冬寶來說,駐村第一書記不是一個光鮮亮麗的稱呼,而是一副沉甸甸的責任擔子。為了向黨和人民交上一份脫貧攻堅滿意答卷,楊冬寶把脫貧攻堅作為磨練意志、增長才幹的廣闊舞臺,在脫貧攻堅中儘自己的最大能力,書寫無悔的青春篇章。
  • 李朝富:兩次駐村兩次駐村一種深情
    李朝富:兩次駐村兩次駐村一種深情 發布時間:2020-01-20 11:42:47      來源:銅仁日報   思忖再三,李朝富提出了繼續駐村的申請
  • 會說哈尼話、會唱哈尼歌的駐村第一書記
    央視網消息:「曬黑的是駐村幹部的臉,映紅的是貧困群眾的心;爬彎的是駐村幹部的腿,蹚出的是黨與群眾的情;磨糙的是駐村幹部的手,結出的是脫貧致富的果。」這是駐村扶貧工作的真實寫照。  2018年11月5日,李富培走進了雲南省紅河縣,作為兵器工業集團派駐到寶華鎮朝陽村委會的駐村第一書記,開始了在這個哈尼族山村的駐村扶貧生活。一路行來,李富培的心情如同山間的道路一樣跌宕起伏,既充滿了對新崗位的憧憬,又感到了巨大的壓力。
  • 【美麗鄉村築夢者】清水河縣城關鎮神池窯村扶貧隊長、駐村第一女...
    美 麗 鄉 村 築 夢 者——清水河縣城關鎮神池窯村扶貧隊長、駐村第一女書記王永霞隆冬時節,我踏上了曾經是自治區貧困縣清水河的路程,向這位連續三年被中共清水河縣委員會、清水河縣人民政府評為脫貧攻堅優秀駐村「第一女書記」進行了採訪。深入到美麗的神池窯村,感同身受女書記王永霞放下需要照顧3歲的兒子、面臨中考的女兒,選擇來到神池窯村做扶貧書記。面對眼前貧窮落後的神池窯村、村民們對致富的渴望、對她的不信任,她下定決心,一定要讓神池窯村變個樣。
  • 濮陽縣郎中鄉舉辦駐村第一書記扶貧業務知識測試
    映象網訊(記者 王鑫 通訊員 劉延仁)9月28日上午,郎中鄉在鄉大禮堂舉辦駐村第一書記扶貧業務知識測試,全鄉駐村第一書記和鄉扶貧工作人員參加了知識測試。縣扶貧督察局有關同志親臨一線督導考試。本次知識測試採取閉卷形式,內容實用,以扶貧相關政策知識為主,採取填空、多選、簡答和論述四種題型,內容涉及幫扶措施、補助標準、近期扶貧工作實施情況等一系列內容,旨在查缺補漏、以測促學、以學促用,對駐村第一書記脫貧攻堅政策知識的掌握情況和扶貧工作的具體開展情況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考察。
  • 大唐國際駐村第一書記:牢記心中大寫的「扶」
    這是大唐國際發電股份有限公司所屬企業定點扶貧駐村第一書記們的內心獨白。他們不負組織的信任與重託,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落實中國大唐集團公司相關要求,牢記心中大寫的「扶」,將駐村當成住家,將村民當成親人,噓寒問暖,排憂解難,更是深挖「病根」,斬斷「窮根」,因地制宜,扶持發展特色優勢產業,推動脫貧攻堅各項政策措施到戶到人,讓貧困村民戶戶有門路、收入有提高,實實在在過上好日子。
  • 銅川駐村第一書記:在疫情防控第一線 踐行初心使命
    面對疫情嚴肅考驗和重大風險,銅川駐村第一書記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按照中省市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安排部署,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壓倒一切的重大政治任務,作為踐行初心使命的大戰場、大考場,作為維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身體健康和社會穩定的重大事項來抓,萬眾一心、全力以赴,衝在一線、幹在實處,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證和組織保證。
  • 鶴壁這些駐村第一書記為您薦書
    薦書人:苗俊玲(濬縣屯子鎮郭家莊村駐村第一書記)《成事》馮唐 著該書是馮唐對自己最推崇的偶像曾國藩的《曾文正公嘉言鈔》的現代解讀。馮唐結合自己10餘年的經歷,把對自身影響較大的經驗分享給讀者,該書算是他公開的第一本非文藝書。成功不能複製,但成事可以練習。
  • ...記「河南省優秀駐村第一書記」盧氏縣林業局派駐下莊科村楊松茂
    「我在和陝西兩省三縣交界的玉皇山下莊科村擔任第一書記已經5年多,妻子在熊耳山橫澗鄉擔任人大主席一直管扶貧,相距90多公裡聚少離多……」在盧氏縣組織的優秀駐村第一書記全縣巡迴宣講中,「河南省優秀駐村第一書記」、縣林業局派駐獅子坪鄉下莊科村第一書記楊松茂樸實的話語、感人的事跡一次次打動了幹部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