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鄉村築夢者】清水河縣城關鎮神池窯村扶貧隊長、駐村第一女...

2020-12-09 澎湃新聞

美 麗 鄉 村 築 夢 者

——清水河縣城關鎮神池窯村扶貧隊長、駐村第一女書記王永霞

站在清水河縣銀滾山上俯瞰神池窯村,所有的美麗都盡收眼底:筆直的縣道柏油路穿村而過,沿坡而上的是排列整齊的窯洞,村委會與黨群活動中心的五星紅旗在隨風飄揚,清晨第一縷陽光每天都會準時透過群山和群山之間的溝壑灑向田地,接著灑向奔流不息的清水河,然後灑向縣城的東出口神池窯村,光線的明暗在瞬間交錯,由遠而近飛速奔跑,並有序揭開了神池窯村的美麗面紗。

隆冬時節,我踏上了曾經是自治區貧困縣清水河的路程,向這位連續三年被中共清水河縣委員會、清水河縣人民政府評為脫貧攻堅優秀駐村「第一女書記」進行了採訪。深入到美麗的神池窯村,感同身受女書記王永霞放下需要照顧3歲的兒子、面臨中考的女兒,選擇來到神池窯村做扶貧書記。面對眼前貧窮落後的神池窯村、村民們對致富的渴望、對她的不信任,她下定決心,一定要讓神池窯村變個樣。

偏遠山村勇上任

聽說王永霞要到神池窯村當駐村「第一書記」,她的親戚朋友們都極力反對:「你是個有事業編制的國家工作人員,放著清閒自在的衛計委工作不幹,卻要扶貧。去不得!」「你不了解那地方,都是老弱病殘的農民,又窮,咋可能脫貧,這個活幹不得!」「上有老下有小,女兒讀初中、兒子才上幼兒園,誰來陪讀誰來接送啊?」…… 不用別人說,王永霞早就對神池窯村作了了解,知道這個村是內蒙古自治區貧困村,從縣城到村上的路雖然是柏油馬路,但臨近村子這一段卻是破爛不堪、坑窪不平,是條件比較差的一個村;全村常住人口519戶、1279人,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有 20戶、32人,脫貧壓力大、任務重。

神池窯村環境艱苦,家有四位兩鬢白髮的老人和兩個年幼的孩子,不能去的理由有一百個,要去的理由只有一個。王永霞說:「我是一個黨員幹部,脫貧攻堅需要我。」2016年5月,她踏上了前往神池窯村之路。可王永霞願意去,神池窯村的群眾還不願意她來。剛到村裡,村民就議論開了:「嘿!你知道不?縣上派了個年輕的女娃子來當第一書記。全縣只有一個扶貧女書記,就安排到咱們村裡了。」「城頭女娃子吃不得苦、受不得累,來了能做啥?」「估計一個星期都待不了。」……

可不受待見的「女娃子書記」一幹就是4年多,修公路、安路燈、購買印表機、送慰問金、給貧困戶發放保暖內衣、解決醫保報銷……一件件一樁樁實事讓老百姓刮目相看,這位踏實、熱情、有愛心的書記一路走來,用她母親般寬廣的胸懷解決了一個又一個疑難問題,與村領導班子相處融洽和諧。2020年脫貧攻堅收官之際,村主任石新明感動之餘,自費做錦旗代表村委會獻給這位堅持在一線的扶貧女書記:「派出單位傾力幫扶促發展,第一書記真情服務為群眾。」曾經幫扶過的郭杏花、劉瑞軍母子也送錦旗表達謝意:「扶貧助困顯真情,情系百姓辦實事。」

王永霞剛開始不熟悉情況,她就走村入戶,走到哪家,有啥活需要幫忙的,就一起幹。村民們有啥需求的,她就記在本上,回去找幫扶單位、愛心人士,有病的幫助報銷;有鞋子破的,她自己購買贈送;有困難的,她3000元、2000元送去慰問金。 王永霞用行動「徵服」了大家。村民們無不炫耀地對鄰村說:「這下整對了,我們村來了個幹事的女書記。」

脫貧攻堅顯身手

11月,銀滾山頂已經有了積雪,黃土地上的清水河也進入冬季。陽光灑在神池窯村窯洞的院子裡,一位年輕的女子穿著棉衣與駐村扶貧隊員一邊入戶調查人口情況,一邊與村民擺談著今年的收入情況。幸福的微笑,猶如這冬日的陽光灑在每個村民的臉上。

這位年輕女子就是清水河縣計生委計生協會秘書長、神池窯村駐村「第一書記」王永霞。4年前,她在這個城邊村種下了希望的種子。她說,她要做個築夢者,為鄉親們築就美麗鄉村夢。

神池窯村門前有一條通向山西省平魯區和清水河縣韭菜莊鄉的柏油馬路,屬於清水河縣城通向東面唯一一條公路,一直以來屬於交通要道,常年大貨車、小汽車川流不息。導致這條路承載了太多的壓力,道路常年失修、起伏不平、坑坑窪窪,村民們飽受出行難的困擾。運出運進農產品也很困難。每到雨雪天氣,這裡總成為過往司機的噩夢,泥潭越滾越深……路邊的路燈也有不亮的,這給夜間出行的人們帶來了更多的困難,尤其是老弱病殘的村民和上學的學生。

村子要變樣,修路是關鍵。村委會也很著急,王永霞駐村以後,一心想著把這條路修好。她多次找到住建局張世華局長,申請修路,2019年補修了一次。可惜路上很多超載車又把路壓壞了,今年王永霞又找到新調去的鄔應平局長,多次協調後,住建局在經費緊張的情況下又補修了一次,並把村裡所有壞的路燈都修好。場面上的路燈也亮了,秋收的農民早晚也可以在這裡幹農活了。大家高興地說:情系群眾辦實事,修路造福暖人心!

「群眾利益無小事,把鄉村建設成產業融合、美麗和諧的花園。王書記這4年多做了不少工作。」村支書張增福說。

一臉喜悅的村主任石新明也說:「這1.8公裡的清(清水河)楊(楊家窯)公裡,由6米加寬到10米,暢通無阻,王書記費了很多心血,村民拍手稱快,她在百姓的心目中一下變得有威望了!」

這短短的4年駐村工作,王永霞為民辦實事30件,調解矛盾糾紛不下10件。

她所在的神池窯村2019年評為清水河縣文明村,支部書記張增福評為清水河縣優秀共產黨員,神池窯村黨支部被評為城關鎮先進黨組織。

村民心中自家人

辦公室寬敞明亮,電腦、印表機等辦公設備配套齊全,駐村工作隊與村委會和諧相處,這是神池窯村村民委員會的辦公氛圍。

「自從王書記駐村以來,看到村委會缺少辦公設備,她多次找到幫扶單位清水河縣衛計委曹鑫局長、清水河縣第一中學張峻校長等領導,為村委會無償提供電腦、印表機等設備,村委會不再為上報各種材料而犯難了。」村主任石新明說。

但在爭取這些幫扶設備和資金所受的甘苦,只有王永霞自己體會的最深。

清水河縣第一中學張峻校長不無感慨地說:「王書記顧『大家』不顧『小家』,孩子們放學回家吃不上飯。她常常下班以後還要再加班,真是一位扶貧好幹部!」

讓群眾過上好日子, 是一種情懷,更是一種責任。王永霞作為多年從事義工協會的成員,整合各種幫扶力量,全力以赴、 全心全意為群眾辦好事 、辦實事,通過多渠道爭取幫扶資金共計 4萬餘元,

南窯村村長高金柱妻子常年有病不能動,王永霞與駐村隊員郭麗華前去看望的時候遞給她2000元慰問金;已經60歲的張三娃夫婦膝下只有獨生女,王永霞幫助辦理了每人每年960元的計生補助;年老體弱的貧困戶郭杏花丈夫去世,兒子癱瘓,王永霞3年共送慰問金7000多元;「小矮人」賈秀枝生活困難,每次有米麵油等慰問品都要給她家送去;從清水河縣團委、扶貧辦聯繫的電鍋、保暖內衣一一發給貧困戶……

清水河縣城關鎮副鎮長、鎮扶貧總隊隊長馬岱也被王永霞的工作熱情所打動:「作為全縣唯一的扶貧女書記,常年工作在一線,無論條件多麼艱苦,她都不離不棄,成為扶貧幹部的楷模。」

現在神池窯村的柏油路通村、水泥路到戶、人畜喝上了安全水、 村中通「4G」、家家通寬帶、戶戶有掙錢門路,今年還將實現高質量脫貧。

在神池窯村待得久了、與老百姓交流多了,家人、朋友都笑她儼然成了地地道道的「神池窯村人」。

「也許終有一天我會離開神池窯村,但我永遠是一個神池窯人,我會與廣大村民一起締造一個更加美麗和諧富裕的神池窯。」4年1400多個日子,全縣103個村唯一女扶貧「第一書記」,王永霞已與這個村子無法割捨。

作者簡介:高曉梅 中國長城學會會員、內蒙古老攝影家協會會員、呼和浩特市作家協會會員、呼和浩特市長城科普學會會長。曾任中國《萬裡長城》雜誌社社長,著作有《情系長城》《情系廣播》《情系戲劇》《長城華章》(第一、二、三輯)、《話說長城:內蒙古篇)等書籍,並多次獲獎。2020年被呼和浩特市宣傳部授予「青城好人」稱號。

來源:清水河縣文聯「清河創客」微信平臺

原標題:《【美麗鄉村築夢者】清水河縣城關鎮神池窯村扶貧隊長、駐村第一女書記王永霞》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清水河縣老牛灣鎮大岔梁村扶貧隊長、駐村第一書記 - 崔衛畢
    於是,他與駐村扶貧隊員楊永勝、郭凱、石廣共4人組成工作隊,臨時把村委會搬遷到石胡梁村委會借住1年,與村支書跑鄉政府派出所、縣派出所、鎮政府,與有爭議的村民進行協調,最後對房屋產權人每間窯洞一次性經濟補償5000元,對其中有特殊要求的一戶村民蓋新窯予以補償才使村民全部同意籤訂補償協議。
  • 【紀實文學】 黨魂再現扶貧路——清水河縣青豆溝村駐村工作隊長兼...
    以此來營造輿論氛圍,明確工作目標,凝聚村「兩委」班子思想,同時與 「兩委」成員和駐村工作隊員深入貧困戶家中,宣傳黨的扶貧政策。引導和鼓勵有勞動能力和致富本領的貧困戶依靠自己的雙手擺脫貧困,發家政富。在不耽誤村民勞作的同時,帶領駐村工作隊員深入田間地頭、村頭巷尾、休閒娛樂聚集等場所與村民嘮家常,入戶屈漆談心。了解生產、生活狀況;了解村「兩委」的履職盡責情況;了解村情民意;了解村民的訴求。
  • 「公示」2020年清水河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先進典型評選結果公示...
    >(七)窯溝鄉1.道則石盤村2.南墕村3.窯溝村(八)五良太鄉1.白旗窯村2.廠漢溝村10.康 東 清水河縣城關鎮南園社區11.盧明麗 清水河縣醫院 12.賀 勝 清水河縣融媒體中心 13.李 秀 清水河縣第一中學、清水河縣婦聯14.王 富 清水河縣第一中學
  • 禮縣城關鎮園頂山村駐村幫扶隊的幫扶之路
    下一步,按照國家扶貧鞏固提高、鄉村振興戰略,力爭讓群眾過上幸福美好日子,他還要走好長的路。他就是城關鎮園頂山村駐村幫扶隊隊長兼第一書記任國榮。今天,讓我們走近這位幫扶隊長兼第一書記任國榮,回放他的幫扶之路。
  • 「脫貧攻堅群英譜」駐村駐心的「扶貧明星」朱明星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楊軍 通訊員 周舟 龍小林 劉育東最近,《一個扶貧隊長的日記》和一首同名歌曲,火了朋友圈,感動許多人。日記和歌詞的作者是年過五旬的桃江縣商務局幹部朱明星。2019年4月,他受命擔任桃江縣桃花江鎮大華村幫扶工作隊隊長兼村黨總支第一書記。
  • 蘭花集團莒山煤礦駐陵川縣附城鎮臺北村扶貧工作隊長、村第一書記...
    通過對郭建平先進事跡的宣傳,影響帶動所有奮戰在一線的同志更加全身心投入到扶貧工作中,各職能部門及附城鎮要提高政治站位、實現有效對接,解決臺北村在實現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幫助臺北村實現大提升、大變樣。」  8月2日清晨6時許,星期五,蘭花集團莒山煤礦駐陵川縣附城鎮臺北村扶貧工作隊長、村第一書記郭建平突發疾病,被送往醫院搶救。本來答應當天回家,周末要為妻子女兒做拉麵的他,永遠和家人「失約」了!
  • 「貼心女書記」駐村扶貧留美名——記察右中旗黃羊城鎮大北村駐村...
    她,是一名人民教師;她,又是一名扶貧幹部。不論職位如何變化,但服務的理念不變,她以一位女性的細心、耐心,紮根鄉村,投身服務群眾中,書寫著「巾幗不讓鬚眉」的時代華章。  2017年3月,響應國家打贏脫貧攻堅戰號召,察右中旗二中物理教師王鑫離開三尺講臺,投身到脫貧攻堅一線,擔負起黃羊城鎮大北行政村駐村第一書記兼工作隊隊長的重任。
  • 忙碌而充實的一天(駐村書記扶貧日記)
    村民楊洪英說:「今天開始烤第三窯,第一窯已經出爐,菸葉質量還不錯。」今年的烘烤已經進入關鍵期,看來今年由於雨水較好,靠天吃飯的金寶村民會有個好收成,心裡終於有了一絲喜悅。傍晚,我們來到趙支書家大烤房閒聊。烤菸是目前金寶村最主要的產業,群眾大部分收入都來自種植烤菸。趙支書「三句話不離本行」,圍繞烤菸生產和我們打開了話匣子。
  • 張寨村來了駐村扶貧工作隊 開封市環保局駐杞縣張寨村扶貧工作紀實
    駐村扶貧工作隊隊員查看花生收穫情況駐村扶貧工作隊隊員和第一書記到貧困戶家裡走訪□河南法制報記者王建芳/文圖村委辦公室漏雨的房頂被修好了;村小學倒塌的圍牆開始重建了「我們不僅要讓張寨村變富,還要讓它變整潔、變美麗,要讓它成為城裡人嚮往的地方!」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張曉光說。A加強黨建促進脫貧辦實事得民心張寨村位於杞縣沙沃鄉政府南兩公裡處,該村共有4個村民小組,517戶2238人,人均耕地約1畝,主要以種植大蒜、玉米等農作物為主。
  • 邢臺水業集團駐村工作隊進駐廣宗縣馮家寨村
    原標題:邢臺水業集團駐村工作隊進駐廣宗縣馮家寨村2018年初,河北省邢臺水業集團駐村扶貧工作隊進駐廣宗縣馮家寨村,三年來,在派出單位大力支持下,駐村工作隊從基礎工作做起,從細微處入手,按照省、市、縣各級領導機構有關扶貧脫貧的具體要求,以「真扶貧、扶真貧、真脫貧」為標準
  • 土城子駐村工作隊長兼第一書記高宏宇:植根脫貧熱土奉獻扶貧真情
    內蒙古青城融媒網(記者高申)個子不高,鄉音濃重,一副忙忙碌碌的樣子,這就是烏蘭察布市自來水公司駐集寧區白海子鎮土城子村駐村工作隊長兼第一書記高宏宇給人的第一印象。扶貧扶志為脫貧攻堅注入「源動力」烏蘭察布市集寧區白海子鎮土城子村,下轄5個自然村共1685人,其中貧困戶33戶51人,受地理環境、交通等條件限制,曾是當地出名的貧困村。從2018年開始,這個村子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當年5月,高宏宇被組織派到土城子村擔任駐村工作隊長兼第一書記,帶領村民脫貧致富。
  • ​「貼心女書記」 駐村留美名——記察右中旗黃羊城鎮大北村駐村...
    「貼心女書記」 駐村留美名——記察右中旗黃羊城鎮大北村駐村第一書記王鑫她,是一名人民教師;她,又是一名扶貧幹部。不論職位如何變化,但服務的理念不變,她以一位女性的細心、耐心,紮根鄉村,投身服務群眾中,書寫著「巾幗不讓鬚眉」的時代華章。2017年3月,響應國家打贏脫貧攻堅戰號召,察右中旗二中物理教師王鑫離開三尺講臺,投身到脫貧攻堅一線,擔負起黃羊城鎮大北行政村駐村第一書記兼工作隊隊長的重任。重任在肩,初心不改。
  • 「我的扶貧故事」兩洋村裡的「駐村人」丨雷山縣大塘鎮兩洋村駐村...
    我叫趙仕平,是雷山縣大塘鎮兩洋村駐村第一書記,2017年,我積極響應組織號召,踏上了駐村扶貧之路。  「兩洋村轄2個自然寨7個村民小組共101戶,427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48戶,193人。村民收入主要來源是種養殖業、進城務工……」「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我把駐村的一點一滴都記在了筆記本中。
  • 決勝2020 看三位駐村扶貧幹部交出怎樣的「脫貧答卷」
    它的核心指標就是到2020年,穩定實現扶貧對象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在這場波瀾壯闊的脫貧攻堅戰中,一位位扶貧幹部投身於鄉村、投身於基層、投身於最困難地區,與廣大農民群眾並肩作戰,書寫初心與使命。新年伊始,三秦都市報記者對話3位駐村扶貧幹部,聽他們的所盼所思所想,他們的故事,正是決戰決勝2020全面小康的「脫貧答卷」。
  • 一心只為老鄉親——記全國勞模、花垣縣委駐十八洞村扶貧工作隊長...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特約記者 吳紅豔「瑪汝(苗語,好的意思)隊長石登高,一心為了我們好。吃苦耐勞在村裡,帶領我們鼓腰包……」4月25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十八洞村,鄉親們圍著縣委駐村扶貧工作隊長石登高道賀,苗寨上下充滿了喜悅。
  • 清水河縣發布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窯上田」
    呼和浩特日報訊 提到清水河,很多人就會想到清水河的小香米、海紅果、果丹皮等眾多農副產品,如今這些產品有了覆蓋全縣的區域公共品牌——「窯上田」。1月16日,「窯上田」——清水河縣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新聞發布儀式在內蒙古國際會展中心舉行。
  • 讓青山村「動起來」——記洞口縣青山村駐村扶貧隊長付樂智
    2018年被評為國網邵陽供電公司勞模、國網湖南省電力有限公司扶貧先進個人。2018年4月由國網邵陽供電公司派駐洞口縣大屋瑤族鄉青山村駐村扶貧,並擔任扶貧隊長。自駐村以來,他走村入戶,了解民訴民情,引領村民尋找致富路子,發展產業扶貧扶智,與扶貧隊員們,攜手帶領青山村貧困戶走上小康路。2018年10月,有11戶21人脫貧。
  • 採訪札記:與駐村扶貧幹部老韓的「鄉村夜話」
    來源標題:採訪札記:與駐村扶貧幹部老韓的「鄉村夜話」 新華社石家莊6月8日電 與駐村扶貧幹部老韓同住一宿暢聊,是我和他幾年前的約定。
  • 扶貧新機制:駐村幫扶工作隊的組織、運作與功能
    我們則認為,從組織形式、工作內容、考核要求和獎勵機制看,扶貧工作隊具有強烈的科層組織色彩。第一,大多數省份都建立了有關扶貧工作隊的層級管理體系。例如,A省建立了由省、市(州)、縣、鄉(鎮)、村五個層級構成的扶貧工作隊伍。其中,省、市(州)、縣三級扶貧隊伍在同級組織部下設有辦公室,以分解駐村任務、傳遞信息和管理隊員。每級扶貧工作隊由同職級的扶貧領導幹部擔任隊長,管理本級和下一級的工作隊。
  • 林梅與132名駐村工作隊隊長座談交流
    名駐村工作隊隊長參加座談。座談會上,4名駐村工作隊隊長先後發言,匯報脫貧攻堅工作開展情況,分享駐村工作心得體會,交流駐村工作經驗,提出工作意見建議。林梅在座談交流中指出:各駐村工作隊幫扶藍田以來,派出優秀幹部,傾注真情實意,投入資金力量,把脫貧當作「自家事」,流了很多汗,下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累,承受了很多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