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集團莒山煤礦駐陵川縣附城鎮臺北村扶貧工作隊長、村第一書記...

2020-12-18 山西日報數字報

  「郭建平同志是我縣脫貧攻堅戰線上的一位愛崗敬業的好同志、好幹部,失去這樣一位好同志,讓我們感到痛心。」8月15日,在陵川縣舉行的郭建平同志先進事跡座談會上,縣委書記侯貴寶表示:「要抓住郭建平先進事跡宣傳契機,推動陵川的脫貧整體工作再進一步。通過對郭建平先進事跡的宣傳,影響帶動所有奮戰在一線的同志更加全身心投入到扶貧工作中,各職能部門及附城鎮要提高政治站位、實現有效對接,解決臺北村在實現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幫助臺北村實現大提升、大變樣。」
  8月2日清晨6時許,星期五,蘭花集團莒山煤礦駐陵川縣附城鎮臺北村扶貧工作隊長、村第一書記郭建平突發疾病,被送往醫院搶救。本來答應當天回家,周末要為妻子女兒做拉麵的他,永遠和家人「失約」了!當日9時31分,51歲的郭建平永遠倒在了這片他熱愛的土地上,再也沒有醒來。
  自從駐村後,他總是那麼忙
  「我的好同學郭建平因公殉職了,十餘天流了許多淚……」在澤州縣委宣傳部工作的徐先生給山西晚報記者發來微信:「逝去的郭建平,是我在晉東南師專八六物理系的同學,一個宿舍的。他是村裡走出的第一個大學生,是我們班的體育委員。」
  郭建平是高平市建寧鄉郭家莊村人。自從郭建平到陵川縣附城鎮臺北村當了「第一書記」後,原來的老同學們總感覺他很忙。
  郭建平去世後,徐先生所在八六物理系的同學去家中探望其妻女及年邁的父母。滿含熱淚讀完郭建平的事跡後,同學譚強國說:「我理解了!建平的忙是對工作的認真,獎狀和評價是最好的見證。晚上了還趕回村裡,那是大愛於心!」
  在臺北村,郭建平住在一座條件很差的二層樓裡,每次一住就是20天,一個電磁爐就是全部,一張大床上睡著4位扶貧幹部。條件有些艱苦,但他從來沒有叫苦,始終堅持著。「我們老同學記住了他的事跡,我們為有這樣的老同學而驕傲自豪!」譚強國哽咽道。
  腳步走遍每戶人家,精力全在村裡
  8月的臺北村靜謐如初,這是郭建平最後戰鬥的地方。
  在臺北村村委脫貧攻堅辦公室內,堆滿了各種扶貧資料,桌上兩本厚厚的民情日記放在角落,將主人郭建平的最後時光永遠定格在8月2日。
  「郭書記每天都是凌晨一兩點才睡覺呢。」一位住在郭建平樓下的臺北村村民說:「去世前一天,他是凌晨4點睡的覺。」
  8月2日清晨6時,因上午要到附城鎮政府參加周工作例會,郭建平一早起床,洗漱後,便開始準備本周工作匯報材料及上月考勤登記。可他突感胸口陣痛、發悶。村醫侯天紅、李玉秀夫婦聞訊趕來,給他服用速效救心丸,採取心臟復甦按壓等急救措施後,緊急將他送往陵川縣人民醫院。9時31分,郭建平經搶救無效不幸去世,年僅51歲。
  郭建平是晉城市蘭花集團莒山煤礦職工培訓中心主任。2017年12月,他由晉城市委組織部派駐陵川縣附城鎮臺北村擔任第一書記,併兼任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
  臺北村有101戶、310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50戶、145人。村集體沒有任何收入,扶貧工作排在附城鎮倒數第一。面對困境,郭建平帶領工作隊一頭扎了進去。
  尹軍傑是臺北村駐村幫扶工作隊隊員。他回憶起剛到村裡扶貧時的情形:「當時臺北村的脫貧攻堅基礎工作比較差,再加上生活條件也不好,20多天裡我們沒有脫衣服睡覺,沒有洗過一次臉,也沒有出過村,經過白加黑、『5+2』的工作,郭書記帶著我們把全村50多戶145名貧困人口的資料全部採集完畢。」
  駐村近兩年時間,郭建平的腳步走遍了村裡的每戶人家,村裡每一個家庭的情況他都了如指掌,每一位村民都把他視如親人,村裡群眾的大事小情他都不遺餘力幫助解決。
  一位臺北村村民說:「自從郭書記來村裡擔任第一書記,他全部精力都放在咱村了,不管群眾有什麼困難,都是他解決,風雨無阻!」
  在郭建平去世前的最後幾天,他的心裡牽掛的仍然是村裡的百姓。
  村裡的貧困戶侯同法永遠無法忘記,郭建平在生命的最後時光裡,依然到他家進行走訪。「我身體不好,幾十年的老哮喘病,後來心臟又放了支架,平時幾乎就不能動彈。」侯同法說,「郭書記來了以後,經常到家中看我,讓我種了好多的連翹樹、白皮松等樹種。現在基本上我一年的收入是三五萬塊錢。現在家裡的條件比以前好多了,要不是郭書記一直來看望我,經常告訴我怎麼脫貧,我自己也就灰心了!」
  為讓村裡的貧困戶早日脫貧,郭建平的腳步一刻也沒有停歇。他的妻子唐晉花仍然記得,即使是周末回到家裡,郭建平也是身在家裡、心在村裡。「回到家裡,他就是把電腦打開,一邊打電話,一邊核對信息,一邊填表。」唐晉花回憶說:「我對建平說,你回來了,就休息休息吧。他說,事太多,如果不抓緊時間弄完,周一去了,就根本完不成任務,還有其他新的任務呢。每次回到家,他看起來都很憔悴,沒有原來那麼輕鬆了。」
  駐村近兩年,付出結下累累碩果
  駐村幫扶近兩年時間,郭建平的付出結出了累累碩果:
  他與村幹部們多方爭取資金和政策,先後發展了157畝連翹種植和170畝白皮松育林種植兩個主導產業,覆蓋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積極爭取扶貧資金20萬元,扶持壯大集體經濟25.6萬元入股羊明鈣業有限公司;建設了發電量15KW的村集體屋頂分布式光伏電站;同時,他還爭取上級部門和幫扶單位各類資金100餘萬元,先後為村裡建成了日間照料中心、文化活動中心,修復了文物古建招賢館,實施了環境整治工程,使丈河到臺南臺北段公路順利通行,讓臺北村的各項工作都走在了全縣前列。
  如今,臺北村變美了,村裡的貧困戶就要脫貧了,而為這片熱土付出了全部熱血的郭建平,卻永遠倒下了,無情的現實讓村民感到無限的嘆息和哀思。
  臺北村村黨支部書記侯國新說:「郭書記來之前,臺北村產業幾乎為零,沒有一點收入。自他來了以後,村裡有集體產業了,村容村貌變化非常大。他走了以後,我特別痛心,我很感謝郭書記。」
  一位臺北村民感嘆道:「郭書記人是太好了,我家老大去年才危房改造了,這事兒多虧了郭書記。郭書記太年輕了,走得太早了,太可惜了。」
  駐村的近兩年中,郭建平帶領扶貧隊員嚴格執行「五天四夜」工作制度,吃住在村,工作到戶,是陵川縣執行駐村幫扶制度最好的工作隊之一。2018年3月,駐村工作隊被陵川縣委縣政府表彰為「脫貧攻堅先進集體」,2019年3月,駐村工作隊被陵川縣委縣政府表彰為「脫貧攻堅紅旗單位」,2019年6月,公司扶貧工作在全市脫貧工作考核中評為「好」。2018年7月,郭建平被陵川縣附城鎮黨委表彰為「優秀黨務工作者」,2019年3月,他又被陵川縣委縣政府表彰為「優秀第一書記」。
  唐晉花回憶,7月底的周末,她發現郭建平眼睛紅腫,應是加班熬夜所致,於是催促他請假休息兩天,去醫院檢查一下。他說,最近村上事情多,他的眼睛沒事,買瓶眼藥水過兩天就好了。周一到村後,郭建平眼睛依然紅腫,卻發現眼藥水也忘買了。
  郭建平的女兒郭子涵說:「平時都是我自己一個人在家,我喜歡吃爸爸親手做的拉麵,每周五都會給爸爸打電話,在家等爸爸回來給做拉麵。可是老天總是捉弄人,就在這個周五,我等來的不是家人團聚、不是我愛吃的拉麵,而是爸爸病逝的噩耗。以前,可能是性格上的原因,我不太喜歡去表達自己的感情,現在很後悔。」郭子涵眼眶浸滿淚水,哽咽道:「我想緊緊地抱著他,跟他說,爸爸我愛你,感謝你這麼多年對我的愛和包容。」
  如今,郭建平走了,帶著他對父母妻女沒有兌現的承諾、帶著他對臺北村扶貧事業的牽掛走了。
  在晉城市,像郭建平一樣的扶貧幹部有1375名,他們分布在全市各個縣區的不同村落,用心血和汗水在脫貧攻堅的徵程中書寫著自己的人生華章,在脫貧攻堅的各個戰場擎起了一面面鮮紅的黨旗。

  山西晚報記者 李吉毅 通訊員 董亮

  別人說
  郭建平同志駐村以來,不負組織重託,不負群眾期盼,紮根一線,傾情投入,用行動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用生命踐行了脫貧攻堅使命,譜寫了新時代的脫貧攻堅之歌。我們對郭建平同志的因公殉職表示最深切的哀思和懷念,同時要學習郭建平同志先進事跡,弘揚正能量,以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用心用情用力做好駐村幫扶,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晉城市扶貧辦主任趙啟明
  當初我們派郭建平同志到陵川臺北村擔任第一書記,就是考慮到他在平時的工作中兢兢業業,踏實苦幹。事實上,經過近兩年的實踐證明,他很好地完成了扶貧任務,把生命獻給了扶貧事業,無愧於我們莒山人,無愧於一個共產黨員的稱號。
  ——莒山煤礦黨委書記趙良才

相關焦點

  • 他的故事 深深留在群眾心底——追記陵川縣附城鎮臺北村第一書記兼...
    郭建平(左一)在陵川縣附城鎮臺北村擔任第一書記兼駐村工作隊長時,走村入戶,全力做好脫貧攻堅工作。 本報通訊員攝「村裡還要忙一陣子,你放心,這周末我一定回城裡醫院檢查去!」時隔一個月,唐晉花依舊清楚地記得,在她再三催促下,丈夫郭建平對自己的「承諾」。
  • 附城鎮臺北村的第一書記:女承父業 紮根脫貧一線
    女承父業 紮根脫貧一線 郭子涵是我縣附城鎮臺北村的第一書記,也是我縣最年輕的第一書記。2019年8月2日,郭子涵的父親,原晉城蘭花集團莒山煤礦駐我縣附城鎮臺北村第一書記郭建平同志犧牲在工作崗位。郭子涵化悲痛為動力,主動申請來到臺北村,毅然踏上父親生前走過的路,紮根脫貧攻堅第一線,決心完成父親未曾完成的「遺願」。
  • 山西陵川縣臺北村:傳承攻堅「接力棒」
    ▲山西省晉城市陵川縣臺北村的「90後」第一書記郭子涵(左三)繼承父親未完成的事業,投身扶貧第一線,帶領全村鞏固脫貧成果,建設美麗鄉村。▲臺北村的貧困戶都有一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明白卡」,上面家庭情況、致貧原因、年度收入、幫扶措施等信息一目了然,為實現「個性化」幫扶創造了條件。昔日臺北村的破舊房屋。▼如今的陵川縣附城鎮臺北村,青山綠水,景色宜人。
  • 山西陵川縣臺北村---傳承攻堅「接力棒」
    ▲山西省晉城市陵川縣臺北村的「90後」第一書記郭子涵(左三)繼承父親未完成的事業,投身扶貧第一線,帶領全村鞏固脫貧成果,建設美麗鄉村。 ▼如今的陵川縣附城鎮臺北村,青山綠水,景色宜人。
  • 陵川縣臺北村第一書記:女承父業 踏上扶貧路
    郭子涵父親郭建平原來是晉城市蘭花集團培訓中心主任,2017年11月份,被派駐陵川縣附城鎮臺北村擔任第一書記兼駐村工作隊長。2019年8月2日,年僅51歲的郭建平因勞累過度倒在了工作崗位上,一直在父親呵護中長大的郭子涵,面對殘酷的現實,不得不對今後的人生道路進行重新規劃。
  • 山西陵川縣臺北村:傳承攻堅「接力棒」!煤改電股票
    2019年8月2日,填補村民收入;賀三珠說的「新書記」,郭子涵與全村村民踴躍擬訂興盛策劃:因地制宜推動村民正在原有根基上增加苗木種植範圍,提拔村容村貌,脹動「煤改電」項目,放棄城裡的事業和生計。  扶貧事業排正在附城鎮倒數第一。接過臺北村脫貧致富的接力棒。這個村人心中的好書記因勞碌過分始終地倒正在了事業崗亭上。
  • 展扶貧成效|臺北村的「前世今生」
    展美麗鄉村畫卷譜脫貧致富華章今天【展扶貧成效】小布帶給大家的是臺北村的「前世今生」2015年,蘭花集團莒山煤礦與陵川縣附城鎮臺北村開展結對幫扶以來,用實際行動踐行國有企業的社會責任和使命擔當。先後投入資金物資近100萬元、協調引進資金近500餘萬元,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熱度、速度,盡銳出戰,勠力向貧困發起猛攻,帶領貧困群眾穩步實現「兩不愁、三保障」階段性目標,2017年實現整村脫貧退出。如今的臺北村,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公共服務日新月異、生態環境不斷改善、產業發展如火如荼,美麗鄉村的嶄新藍圖完美展現,脫貧致富華章振奮人心。
  • 村民富了,他卻倒在扶貧第一線
    8月2日清晨6時許,星期五,蘭花集團莒山煤礦駐陵川縣附城鎮臺北村扶貧工作隊長、村第一書記郭建平突發疾病,被送往醫院搶救。本來答應當天回家,周末要為妻子女兒做拉麵的他,永遠和家人「失約」了!當日9時31分,51歲的郭建平永遠倒在了這片他熱愛的土地上,再也沒有醒來。
  • ...考研深造的機會,帶著父親的「遺願」,前往陵川臺北村擔任第一書記
    我希望把臺北村建設成新農村的典範。」10月21日,履職一個多月後,晉城蘭花集團莒山煤礦駐陵川縣附城鎮臺北村第一書記郭子涵這樣告訴山西晚報記者。  今年8月2日,郭子涵的父親、原臺北村第一書記郭建平因病永遠倒在工作崗位上,年僅51歲。
  • 「展扶貧成效」臺北村的「前世今生」
    2015年,蘭花集團莒山煤礦與陵川縣附城鎮臺北村開展結對幫扶以來,用實際行動踐行國有企業的社會責任和使命擔當。先後投入資金物資近100萬元、協調引進資金近500餘萬元,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熱度、速度,盡銳出戰,勠力向貧困發起猛攻,帶領貧困群眾穩步實現「兩不愁、三保障」階段性目標,2017年實現整村脫貧退出。如今的臺北村,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公共服務日新月異、生態環境不斷改善、產業發展如火如荼,美麗鄉村的嶄新藍圖完美展現,脫貧致富華章振奮人心。
  • 鄉親們淚別因公殉職的第一書記郭建平 - 山西新聞網
    他們從幾十公裡外自發趕來,為他們敬愛的郭書記送上最後一程。   古陵悲切送英雄,山川嗚咽祭忠魂。   8月2日,山西晉城市陵川縣附城鎮臺北村第一書記兼駐村工作隊長郭建平在村裡開展工作時,突發疾病不幸殉職,年僅51歲。
  • ...清水河縣老牛灣鎮大岔梁村扶貧隊長、駐村第一書記 - 崔衛畢
    在大岔梁村工作的崔衛畢第一書記 是稱謂更是責任2017年1月,崔衛畢轉業到呼和浩特市科技館工作,2月接管扶貧工作,3月獨自駕車凌晨4點從呼和浩特市出發,經過5個小時山道彎彎的趕路「記得我到村工作不久,迎來了脫貧攻堅檢查,當檢查組來到益民小區互助幸福院牛三後家檢查完臨出門時,在牛大爺家串門的村民問檢查組是不是年底要調走我?然後大家齊聲請求要留下我。說我對他們照顧得很好。」檢查組的人笑著說:「崔書記幫扶工作能達到這種效果,老百姓滿意度肯定也就高了。」
  • 土城子駐村工作隊長兼第一書記高宏宇:植根脫貧熱土奉獻扶貧真情
    內蒙古青城融媒網(記者高申)個子不高,鄉音濃重,一副忙忙碌碌的樣子,這就是烏蘭察布市自來水公司駐集寧區白海子鎮土城子村駐村工作隊長兼第一書記高宏宇給人的第一印象。提起高宏宇,村民們無不豎起大拇指,「高書記辦事公道,心裡裝著百姓,村民們信服他」。扶貧扶志為脫貧攻堅注入「源動力」烏蘭察布市集寧區白海子鎮土城子村,下轄5個自然村共1685人,其中貧困戶33戶51人,受地理環境、交通等條件限制,曾是當地出名的貧困村。從2018年開始,這個村子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
  • 【美麗鄉村築夢者】清水河縣城關鎮神池窯村扶貧隊長、駐村第一女...
    美 麗 鄉 村 築 夢 者——清水河縣城關鎮神池窯村扶貧隊長、駐村第一女書記王永霞隆冬時節,我踏上了曾經是自治區貧困縣清水河的路程,向這位連續三年被中共清水河縣委員會、清水河縣人民政府評為脫貧攻堅優秀駐村「第一女書記」進行了採訪。深入到美麗的神池窯村,感同身受女書記王永霞放下需要照顧3歲的兒子、面臨中考的女兒,選擇來到神池窯村做扶貧書記。面對眼前貧窮落後的神池窯村、村民們對致富的渴望、對她的不信任,她下定決心,一定要讓神池窯村變個樣。
  • ...牛棚」大變樣丨羅甸縣茂井鎮牛棚村駐村工作隊長、第一書記王寬立
    我叫王寬立,是貴州黔南羅甸縣茂井鎮牛棚村駐村工作隊長、第一書記。時光荏苒,我的駐村生活也持續了三年多的時間,作為一個改非幹部,我積極響應組織號召,2017年9月被縣派駐茂井鎮牛棚村擔任「第一書記」、工作隊長。
  • 扶貧駐村第一書記王海淼:一幕幕場景,都是難忘的歲月
    本刊訊(通訊員/正義 編輯/王建峰)王海淼,唐河縣教體局宣傳輿論辦公室副主任,2017年11月,派駐大河屯鎮秦崗村駐村第一書記兼工作隊長。該村原貧困戶59戶107人,已脫貧41戶83人,未脫貧18戶27人。王海淼告訴記者,今年該村在產業扶貧和享受各類扶貧補貼政策下,堅決實現全部脫貧目標。
  • 郭子涵:接力扶貧,完成父親未竟事業
    □梁偉  2020年4月29日,陵川縣附城鎮臺北村第一書記郭子涵在「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評選中榮獲「扶貧助困好青年」稱號。這一天,是父親郭建平離開的第271天,也是郭子涵出任臺北村第一書記的第240天。近日,她又榮登2020年2月至7月「中國好人榜」。  父親郭建平因公殉職,沒有留下任何遺言,可是郭子涵知道,父親最難以割捨的就是對臺北村父老鄉親的牽掛,也正是這樣的愛和信任指引著她走進扶貧領域,走進臺北村,完成父親未竟的事業。
  • ...都勻市歸蘭水族鄉聯盟村第一書記、市衛健局駐村工作隊隊長王德周
    我叫王德周,是都勻市歸蘭水族鄉聯盟村第一書記、都勻市衛生健康局駐村工作隊隊長。2018年1月,在臨近豬年春節之際,我帶著組織的期望和重託,帶著背包行囊風塵樸樸來到都勻市唯一的少數民族鄉歸蘭大山深處的一個深度貧困村,聯盟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