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藍色字關注「烏蘭察布日報」
「貼心女書記」 駐村留美名
——記察右中旗黃羊城鎮大北村
駐村第一書記王鑫
她,是一名人民教師;她,又是一名扶貧幹部。不論職位如何變化,但服務的理念不變,她以一位女性的細心、耐心,紮根鄉村,投身服務群眾中,書寫著「巾幗不讓鬚眉」的時代華章。
2017年3月,響應國家打贏脫貧攻堅戰號召,察右中旗二中物理教師王鑫離開三尺講臺,投身到脫貧攻堅一線,擔負起黃羊城鎮大北行政村駐村第一書記兼工作隊隊長的重任。
重任在肩,初心不改。在大北村駐村幫扶以來,王鑫認真學習貫徹扶貧政策,走村入戶訪貧問苦,把自己的一片真情灑向鄉間。幾年間,大北村9平方公裡的每一個角落、每一戶人家都留下了她的身影,她用心用情用力抓實脫貧攻堅工作,視村民及貧困戶如親人,村民都稱她為「貼心女書記」。
轉觀念 激發村民發展動力
作為駐村第一書記,王鑫一來到大北村,就帶領駐村工作隊隊員迅速投入到脫貧攻堅第一線,走村入戶開展調研活動,全村52戶貧困家庭,經常能看到她的忙碌身影,每個貧困戶從貧困現況、幫扶措施到幫扶成效,她都能做到了如指掌。
駐村的日日夜夜,她「舍小家,為大家」,休息天也常常出現在田間地頭走訪調研,深入群眾中了解情況、把診號脈。特別是村民反映的一個個困難、提出的一件件訴求……這些都在鞭策著她,促使她加快村情民情的調研步伐,看實情、定方案、抓落實,一刻也不敢耽擱。
鄉村富不富,黨建是關鍵。在脫貧攻堅中,王鑫高度重視抓黨建工作,著力改思想轉作風,以黨建引領促進各項工作健康發展。她帶領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嚴格落實「三會一課」、民情日記、主題黨日活動等黨建制度,整理完善了扶貧檔案共計200多盒,認真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堅持「一清二白」互促提升夜學晨學制度,舉辦以「不等不靠、脫貧光榮」為主題的「智志雙扶」講習培訓,耐心教育廣大黨員群眾正確認識脫貧攻堅工作,講述扶貧不養「懶和賴」、扶貧不是光發錢的理念,從思想上入手,給貧困戶在志氣和精神上更多引導和鼓勵。同時,她還經常入戶宣傳扶貧政策,落實「兩不愁三保障」總體目標和「六清零四達標」工作要求,給貧困戶講解「五個一批」等受益獎補情況,提高了村民對駐村工作隊的滿意度和對扶貧政策的知曉率。
村容村貌不僅是村莊發展的表現,也是村民精神狀態的顯照。王鑫從村容村貌整治入手,著力激發村民幹事創業的動力。她創新思路,把衛生環境整治和獎勵積分、集體經濟分紅等工作有機結合起來,成立村容村貌整治領導小組,專門對村容村貌衛生環境進行綜合整治、評分考核,激勵村民人人參與村莊建設,個個成為脫貧致富帶頭人。
村莊一天天變化,村民看在眼中,樂在心上,紛紛誇讚「大北村這下子派來了一位會組織、會宣傳、會幹事的好幹部」。
辦實事 扶貧濟困暖民心
「駐村工作,是來幫助貧困群眾,不是來享福的。群眾有啥困難,駐村幹部就要想辦法幫助解決。」對於駐村工作,王鑫是這樣認為的,也是這樣做的。
貧困戶楊富恆單身一人,由於車禍生活不能自理。為讓楊富恆早日康復,王鑫每周一三五利用一小時時間為楊富恆做飯、洗衣服,還抽出時間為其打掃衛生,使楊富恆能夠有一個舒適的居住環境。在她的細心照顧下,楊富恆信心十足地說:「王書記不是親人勝似親人,在王書記的照顧下,我康復後要好好勞動早日脫貧。」
老黨員胡和小是雙目失明的空巢老人,兒子常年在外打工。對於這樣一位孤獨又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王鑫卻成了他的親人,她經常給這位80多歲老人做飯、洗衣服、收拾家……有時候工作忙的時候她就把做好的飯送到家,然後又急匆匆地回到工作隊繼續工作。胡大爺逢人便誇:「我有一位共產黨培養的好女兒。」
照顧村裡的孤寡老人,成為王鑫駐村的一個任務。當然,村裡的大事小事,王鑫也是放在心上,落在行上。
2018年7月3日下午2時許,一場暴雨引起的房屋倒塌、道路衝毀、田地淤積的災害突襲大北村。面對緊迫形勢,王鑫及時帶領村幹部、駐村隊員冒雨前往受災最嚴重的大南自然村搶險救災。走到距村只有500米的地方時,山洪擋住了去路,王鑫仔細察看了一會兒洪水果斷決定幾個人一起手拉手趟過洪水。在她的帶領下,大家冒險趟過了洪水,來不及後怕和多想,就投入搶險救災中。王鑫帶領大家一戶一戶地幫村民轉移糧食、排水,努力將損失降到最低。經過兩個小時的苦戰,共為村民減少物質損失5萬多元。在告別時,70多歲的老大爺白有和握住王鑫的手說:「閨女,我可以睡一個踏實覺了,我沒有指望上我的閨女,沒想到指望上你們了,你真是我們的好幹部!」說著眼裡滿含感動的淚水。災情過後,排查發現兩眼自來水井被灌,顧不上疲累的王鑫積極組織人工扛鋼管、支架、吊鏈,及時清洗水井,保證了兩眼自來水井的正常使用,挽回經濟損失約10萬多元。
危房改造是改變村民生活窘境的一項民生工程,可因為觀念等原因,就是有些村民「白給修房也不修」。王鑫挨家挨戶做思想工作,她手裡拿著危房改造算帳單,領著修房工人先入戶做工作,然後給村民算帳。說也奇怪,經過她這麼一做,45戶危房戶爭先恐後要進行危改,而且都主動先交自籌款,現在,路邊的殘垣斷壁、破房土房應拆盡拆,大北村的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促發展 敢闖敢試抓經濟
脫貧致富,發展是保障。實現村集體經濟清零達標,是實現村莊發展、引領村民增收的重要途徑。
2019年初,為實現村集體經濟5萬元清零目標,王鑫大膽嘗試,決定利用大北村交通便利優勢,在中四線路邊開設「大北飯店」,通過路邊便捷餐飲業帶動停車、洗車、住宿等服務業的發展,打破單一依靠入股分紅的集體經濟增收模式。
說幹就幹。在先期資金短缺的情況下,王鑫先拿出自己的積蓄,裝修飯店室內室外、平整停車場,並東奔西走籌齊10多萬資金購買設備。然而,飯店建起來了,卻無人敢承包經營。王鑫就親自上陣,帶領駐村工作隊員既當扶貧幹部又當廚師、服務員、清潔工、採購員……每天忙碌到夜裡12點。同時,為了調動村民積極性,也使飯店經營帶動消費扶貧,王鑫抽時間考察了大北村貧困戶自產的肉、面、油、菜,購買了本村村戶自養自種自加工的綠色食材,進一步激發村民的內生動力,促進村民增收致富。目前,飯店每年承包費近3萬元,既壯大了村集體經濟收入,也順利完成了五萬清零目標,又能給村民帶來收益。
此外,王鑫還提議村「兩委」研究同意,合理有序開發村集體荒山坡地20餘畝,大力發展林果業,種植123、黃太平、蘋果、梨樹等經濟果苗近千株,計劃打造黃羊城鎮「第一採摘園」。在她的帶動下,周邊18個行政村也紛紛購苗種樹,發展庭院經濟,綠化屋前院後。
幾年間,經過王鑫等駐村隊員和村「兩委」的不懈努力,大北村完成了危房改造45戶,10戶易地移民都已搬遷入住,打自來水井一眼,安裝淨水器96戶,徹底解決了村民「兩不愁三保障」問題。2019年底,大北村52戶113人全部順利脫貧,貧困發生率由15.98%降到1.4% 。
「我深知脫貧攻堅的擔子很沉很重。但我會繼續把第一書記的使命和責任扛在肩上,全心全意地投入脫貧工作中,讓組織放心,讓村民滿意,爭取做一名合格的駐村書記。」王金斬釘截鐵道。
今年10月,大北村71名村民自願聯合寫下請求書,按下紅手印,請求王鑫繼續帶領村「兩委」和全體村民再幹幾年,繼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為做好脫貧攻堅後續工作和鄉村振興堅守奮鬥。這是老百姓情真意切之舉動,亦是對王鑫最好的回報和最大的信任。
來源 / 烏蘭察布日報
首席記者 / 張雁龍
原標題:《「貼心女書記」 駐村留美名——記察右中旗黃羊城鎮大北村駐村第一書記王鑫》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