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心女書記」 駐村留美名——記察右中旗黃羊城鎮大北村駐村...

2021-02-08 澎湃新聞

點藍色字關注「烏蘭察布日報」

「貼心女書記」 駐村留美名

——記察右中旗黃羊城鎮大北村

駐村第一書記王鑫

她,是一名人民教師;她,又是一名扶貧幹部。不論職位如何變化,但服務的理念不變,她以一位女性的細心、耐心,紮根鄉村,投身服務群眾中,書寫著「巾幗不讓鬚眉」的時代華章。

2017年3月,響應國家打贏脫貧攻堅戰號召,察右中旗二中物理教師王鑫離開三尺講臺,投身到脫貧攻堅一線,擔負起黃羊城鎮大北行政村駐村第一書記兼工作隊隊長的重任。

重任在肩,初心不改。在大北村駐村幫扶以來,王鑫認真學習貫徹扶貧政策,走村入戶訪貧問苦,把自己的一片真情灑向鄉間。幾年間,大北村9平方公裡的每一個角落、每一戶人家都留下了她的身影,她用心用情用力抓實脫貧攻堅工作,視村民及貧困戶如親人,村民都稱她為「貼心女書記」。

轉觀念 激發村民發展動力

作為駐村第一書記,王鑫一來到大北村,就帶領駐村工作隊隊員迅速投入到脫貧攻堅第一線,走村入戶開展調研活動,全村52戶貧困家庭,經常能看到她的忙碌身影,每個貧困戶從貧困現況、幫扶措施到幫扶成效,她都能做到了如指掌。

駐村的日日夜夜,她「舍小家,為大家」,休息天也常常出現在田間地頭走訪調研,深入群眾中了解情況、把診號脈。特別是村民反映的一個個困難、提出的一件件訴求……這些都在鞭策著她,促使她加快村情民情的調研步伐,看實情、定方案、抓落實,一刻也不敢耽擱。

鄉村富不富,黨建是關鍵。在脫貧攻堅中,王鑫高度重視抓黨建工作,著力改思想轉作風,以黨建引領促進各項工作健康發展。她帶領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嚴格落實「三會一課」、民情日記、主題黨日活動等黨建制度,整理完善了扶貧檔案共計200多盒,認真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堅持「一清二白」互促提升夜學晨學制度,舉辦以「不等不靠、脫貧光榮」為主題的「智志雙扶」講習培訓,耐心教育廣大黨員群眾正確認識脫貧攻堅工作,講述扶貧不養「懶和賴」、扶貧不是光發錢的理念,從思想上入手,給貧困戶在志氣和精神上更多引導和鼓勵。同時,她還經常入戶宣傳扶貧政策,落實「兩不愁三保障」總體目標和「六清零四達標」工作要求,給貧困戶講解「五個一批」等受益獎補情況,提高了村民對駐村工作隊的滿意度和對扶貧政策的知曉率。

村容村貌不僅是村莊發展的表現,也是村民精神狀態的顯照。王鑫從村容村貌整治入手,著力激發村民幹事創業的動力。她創新思路,把衛生環境整治和獎勵積分、集體經濟分紅等工作有機結合起來,成立村容村貌整治領導小組,專門對村容村貌衛生環境進行綜合整治、評分考核,激勵村民人人參與村莊建設,個個成為脫貧致富帶頭人。

村莊一天天變化,村民看在眼中,樂在心上,紛紛誇讚「大北村這下子派來了一位會組織、會宣傳、會幹事的好幹部」。

辦實事 扶貧濟困暖民心

「駐村工作,是來幫助貧困群眾,不是來享福的。群眾有啥困難,駐村幹部就要想辦法幫助解決。」對於駐村工作,王鑫是這樣認為的,也是這樣做的。

貧困戶楊富恆單身一人,由於車禍生活不能自理。為讓楊富恆早日康復,王鑫每周一三五利用一小時時間為楊富恆做飯、洗衣服,還抽出時間為其打掃衛生,使楊富恆能夠有一個舒適的居住環境。在她的細心照顧下,楊富恆信心十足地說:「王書記不是親人勝似親人,在王書記的照顧下,我康復後要好好勞動早日脫貧。」

老黨員胡和小是雙目失明的空巢老人,兒子常年在外打工。對於這樣一位孤獨又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王鑫卻成了他的親人,她經常給這位80多歲老人做飯、洗衣服、收拾家……有時候工作忙的時候她就把做好的飯送到家,然後又急匆匆地回到工作隊繼續工作。胡大爺逢人便誇:「我有一位共產黨培養的好女兒。」

照顧村裡的孤寡老人,成為王鑫駐村的一個任務。當然,村裡的大事小事,王鑫也是放在心上,落在行上。

2018年7月3日下午2時許,一場暴雨引起的房屋倒塌、道路衝毀、田地淤積的災害突襲大北村。面對緊迫形勢,王鑫及時帶領村幹部、駐村隊員冒雨前往受災最嚴重的大南自然村搶險救災。走到距村只有500米的地方時,山洪擋住了去路,王鑫仔細察看了一會兒洪水果斷決定幾個人一起手拉手趟過洪水。在她的帶領下,大家冒險趟過了洪水,來不及後怕和多想,就投入搶險救災中。王鑫帶領大家一戶一戶地幫村民轉移糧食、排水,努力將損失降到最低。經過兩個小時的苦戰,共為村民減少物質損失5萬多元。在告別時,70多歲的老大爺白有和握住王鑫的手說:「閨女,我可以睡一個踏實覺了,我沒有指望上我的閨女,沒想到指望上你們了,你真是我們的好幹部!」說著眼裡滿含感動的淚水。災情過後,排查發現兩眼自來水井被灌,顧不上疲累的王鑫積極組織人工扛鋼管、支架、吊鏈,及時清洗水井,保證了兩眼自來水井的正常使用,挽回經濟損失約10萬多元。

危房改造是改變村民生活窘境的一項民生工程,可因為觀念等原因,就是有些村民「白給修房也不修」。王鑫挨家挨戶做思想工作,她手裡拿著危房改造算帳單,領著修房工人先入戶做工作,然後給村民算帳。說也奇怪,經過她這麼一做,45戶危房戶爭先恐後要進行危改,而且都主動先交自籌款,現在,路邊的殘垣斷壁、破房土房應拆盡拆,大北村的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促發展 敢闖敢試抓經濟

脫貧致富,發展是保障。實現村集體經濟清零達標,是實現村莊發展、引領村民增收的重要途徑。

2019年初,為實現村集體經濟5萬元清零目標,王鑫大膽嘗試,決定利用大北村交通便利優勢,在中四線路邊開設「大北飯店」,通過路邊便捷餐飲業帶動停車、洗車、住宿等服務業的發展,打破單一依靠入股分紅的集體經濟增收模式。

說幹就幹。在先期資金短缺的情況下,王鑫先拿出自己的積蓄,裝修飯店室內室外、平整停車場,並東奔西走籌齊10多萬資金購買設備。然而,飯店建起來了,卻無人敢承包經營。王鑫就親自上陣,帶領駐村工作隊員既當扶貧幹部又當廚師、服務員、清潔工、採購員……每天忙碌到夜裡12點。同時,為了調動村民積極性,也使飯店經營帶動消費扶貧,王鑫抽時間考察了大北村貧困戶自產的肉、面、油、菜,購買了本村村戶自養自種自加工的綠色食材,進一步激發村民的內生動力,促進村民增收致富。目前,飯店每年承包費近3萬元,既壯大了村集體經濟收入,也順利完成了五萬清零目標,又能給村民帶來收益。

此外,王鑫還提議村「兩委」研究同意,合理有序開發村集體荒山坡地20餘畝,大力發展林果業,種植123、黃太平、蘋果、梨樹等經濟果苗近千株,計劃打造黃羊城鎮「第一採摘園」。在她的帶動下,周邊18個行政村也紛紛購苗種樹,發展庭院經濟,綠化屋前院後。

幾年間,經過王鑫等駐村隊員和村「兩委」的不懈努力,大北村完成了危房改造45戶,10戶易地移民都已搬遷入住,打自來水井一眼,安裝淨水器96戶,徹底解決了村民「兩不愁三保障」問題。2019年底,大北村52戶113人全部順利脫貧,貧困發生率由15.98%降到1.4% 。

「我深知脫貧攻堅的擔子很沉很重。但我會繼續把第一書記的使命和責任扛在肩上,全心全意地投入脫貧工作中,讓組織放心,讓村民滿意,爭取做一名合格的駐村書記。」王金斬釘截鐵道。

今年10月,大北村71名村民自願聯合寫下請求書,按下紅手印,請求王鑫繼續帶領村「兩委」和全體村民再幹幾年,繼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為做好脫貧攻堅後續工作和鄉村振興堅守奮鬥。這是老百姓情真意切之舉動,亦是對王鑫最好的回報和最大的信任。

來源 / 烏蘭察布日報

首席記者 / 張雁龍

原標題:《​「貼心女書記」 駐村留美名——記察右中旗黃羊城鎮大北村駐村第一書記王鑫》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貼心女書記」駐村扶貧留美名——記察右中旗黃羊城鎮大北村駐村...
    2017年3月,響應國家打贏脫貧攻堅戰號召,察右中旗二中物理教師王鑫離開三尺講臺,投身到脫貧攻堅一線,擔負起黃羊城鎮大北行政村駐村第一書記兼工作隊隊長的重任。  重任在肩,初心不改。在大北村駐村幫扶以來,王鑫認真學習貫徹扶貧政策,走村入戶訪貧問苦,把自己的一片真情灑向鄉間。
  • 《我的扶貧故事》徵稿選登⑨——駐村駐心顯真情 敢闖敢試留芳名
    駐村駐心顯真情 敢闖敢試留芳名——記察右中旗黃羊城鎮大北村駐村第一書記 王鑫王鑫,女,中共黨員,察右中旗二中的一名物理老師。2017年3月,響應國家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號召,離開三尺講臺,主動投身到脫貧攻堅第一線實踐鍛鍊,2018年4月以來任黃羊城鎮大北行政村駐村第一書記兼工作隊隊長。
  • 恭喜察右後旗這個單位榜上有名!
    習近平2017年2月21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來源來源:察右後旗融媒體中心來源:察右後旗融媒體中心近日,內蒙古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印發《關於表彰第六屆自治區「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和「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的決定》。
  • 三兄弟駐村扶貧記
    央廣網南陽12月21日消息(記者 汪寧 通訊員 程傳運)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河南省唐河縣趙氏三兄弟先後主動申請駐村任第一書記,三兄弟在工作中比擔當、比幹勁、比成效,交流心得、方法,一時在廣大幹群中傳為美談。
  • 【脫貧攻堅】銀行業保險業結對幫扶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察右中旗、察右後旗紀實
    (原標題:播灑在草原上的金色光芒———銀行業保險業結對幫扶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察右中旗、察右後旗紀實)從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驅車,1個多小時就來到了烏蘭察布市。陽光照耀下,深秋的草原泛著金色的光芒,仿佛在訴說著過去那段「使者相望於道,商旅不絕於途」的燦爛輝煌。然而長久以來,烏蘭察布一直是內蒙古的深度貧困地區,全市11個旗縣市區中,有8個國貧旗縣、2個區貧旗縣。
  • 駐村第一書記的「公車」
    新華社鄭州12月9日電題:駐村第一書記的「公車」新華社記者韓朝陽、馬驍駐村第一書記張書濤開進村的老福特是自家的私車,卻也成了曾莊村鄉親們的「公車」。周日,張書濤離家上山駐村,城裡的子女請他為山上的父母帶衣服。他的老福特成了連接山村與城區的媒介。張書濤是濟源示範區黨工委宣傳部派駐曾莊村的第二任駐村第一書記,2018年6月,他被選派駐村時,第一任駐村書記成富營就對他說,私車就是村裡的公車,捎人帶物是常事。張書濤倒不怕捎人帶物,他擔心的是通往曾莊村的山路不好走。
  • 駐村生活|駐村,我贏來「女漢子」的桂冠
    駐村生活在駐村扶貧工作隊員中,女隊員少之又少,所以,我剛來到村子時,沒等走訪完就發現部分貧困戶對我的到來表示出明顯的疏離感,而且,村裡快速傳開「工作隊來了一個女的」,那言語間透露出「小瞧」的意思其實,我心裡明白,他們會覺得,女隊員能踏踏實實在這土山溝裡待下去嗎,能吃得了農村工作、生活的「苦」嗎,能像那些男隊員一樣進村入戶拉家常、蹲在田間地頭幫村民琢磨幹實事兒嗎?所以,我理解那份「小瞧」,但我也告訴自己必須用行動作出回答。其實,女隊員駐村工作確實要比男隊員承受更多。2018年10月22日,我第一次踏入輝南縣金川鎮坦平村。
  • ...防控一線勇盡責 ——記察右中旗巴音鄉東不浪村村主任宋俊山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為了保護全村人民群眾的生命和健康安全,察右中旗巴音鄉東不浪村村委幹部毅然堅守崗位,奮戰在防疫一線。村主任宋俊山就是其中一員,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防控一線履職盡責,以衝鋒者的姿態、掩護者的身份,用行動詮釋著責任和擔當。
  • 播灑在草原上的金色光芒——銀行業保險業結對幫扶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察右中旗、察右後旗紀實
    脫貧攻堅的戰役打響以來,中國銀保監會引領20家保險機構、7家會管單位在國貧旗察右中旗、察右後旗開展結對幫扶工作,按照「一鄉一策」的原則,與兩旗20個蘇木鄉鎮建立了「一對一」或「二對一」的幫扶機制,打出了精準扶貧「組合拳」。近日,《農村金融時報》記者來到察右中旗、察右後旗,見證了金融力量為兩旗脫貧事業貢獻出的智慧。
  • 銅川駐村第一書記:在疫情防控第一線 踐行初心使命
    面對疫情嚴肅考驗和重大風險,銅川駐村第一書記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按照中省市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安排部署,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壓倒一切的重大政治任務,作為踐行初心使命的大戰場、大考場,作為維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身體健康和社會穩定的重大事項來抓,萬眾一心、全力以赴,衝在一線、幹在實處,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證和組織保證。
  • 【美麗鄉村築夢者】清水河縣城關鎮神池窯村扶貧隊長、駐村第一女...
    美 麗 鄉 村 築 夢 者——清水河縣城關鎮神池窯村扶貧隊長、駐村第一女書記王永霞隆冬時節,我踏上了曾經是自治區貧困縣清水河的路程,向這位連續三年被中共清水河縣委員會、清水河縣人民政府評為脫貧攻堅優秀駐村「第一女書記」進行了採訪。深入到美麗的神池窯村,感同身受女書記王永霞放下需要照顧3歲的兒子、面臨中考的女兒,選擇來到神池窯村做扶貧書記。面對眼前貧窮落後的神池窯村、村民們對致富的渴望、對她的不信任,她下定決心,一定要讓神池窯村變個樣。
  • 黃文秀 從長治學院走出的優秀百色市駐村第一書記
    ​​6月19日,中央電視臺「新聞直播間」播出一條新聞:《突發山洪 年輕生命定格扶貧路》,說的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駐村第一書記黃文秀不幸遇難,她將自己的生命奉獻在了扶貧道路上。得知這一消息,長治學院師生無比悲傷,他們怎麼也不能相信,這個畢業於長治學院思想政治教學研究部的優秀學生,就這樣匆匆地走完了她的生命歷程。
  • 彭勇剛:接地氣的「駐村第一書記」
    ●「駐村第一書記」的主要任務是加強組織建設,提升治理水平,精準扶貧,推動落實「十個全覆蓋」工程和美麗鄉村建設,發展庭院經濟和集體經濟。在他和村兩委班子的共同帶領下,合發村從原來的破敗不堪到如今發揮示範作用的新農村,可謂今非昔比。當地村民無人不曉得彭勇剛,對他的駐村幫扶工作紛紛點讚。或許王君的那句話點了題:「瞧瞧人家這第一書記!」 「處理好四個關係才能輕裝上陣」 2015年8月3日,已有10年氣象部門工作經歷的彭勇剛來到合發村,開始了自己「駐村第一書記」的新角色。
  • 【法治嘉祥】駐村第一書記 | 縣司法局駐村第一書記為「軟弱渙散村...
    嘉祥縣司法局嘉祥司法所所長王寧同志,2019年7月份掛職金屯鎮王屯村第一書記,開始兩年的駐村幫扶工作。但經過觀察發現,支部書記兼村主任王愛軍同志政治覺悟高,年富力強想幹事、村會計老孟同志工作經驗豐富、計生專職姚六霞同志對每家每戶的情況非常熟悉、村委成員同時也是後備幹部的陳冉冉同志年輕有活力,這些同志都有自己的優點,培養好了都是村裡工作的一把好手。問題在於面對村裡遺留問題的複雜程度,對自己、對工作缺乏信心。
  • ...虛度駐村的每一天」丨六盤水市鐘山區青林鄉海發村駐村書記林金秀
    「常懷愛民之心,擅謀富民之策,恪守為民之責」,駐村的日子裡,六盤水市鐘山區青林鄉海發村林金秀仍然保持著每換一個民情日記本,都將這句話寫在本子扉頁的習慣。  2017年4月,鐘山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工作人員林金秀主動請纓,到了鐘山區最邊遠、最貧困的北部金盆鄉營盤村當了一名駐村扶貧幹部。8月,因深度貧困村青林鄉海發村第一書記空缺,林金秀又被調整到青林鄉海發村擔任第一書記,踏上了駐村工作新徵程。
  • 「厚臉皮」的駐村第一書記
    二道江區鴨園鎮二道溝村幅員面積29.3平方公裡,其中林地就佔了2.8萬多畝,林地多、耕地少,地理位置偏僻,進出只有一條路,加上地處水源地保護區,產業發展受限,曾是省級貧困村。 高健是二道江區委宣傳部下派到二道溝村的第一書記,其實他本來臉皮挺薄的,一不好意思,臉就會「唰」一下變得通紅。
  • 「脫貧攻堅典型」腦包圖山下戰猶酣——記察右後旗發改委駐賁紅鎮...
    走進察右後旗賁紅鎮高玉梁村,那裡的山山水水、農經桑麻、犁耕磚瓦、火炕灶堂、簸梭碾子、美食土釀、家禽豬仔、菜園果圃,任何一樣都升騰著文化的光影,脫貧後的高玉梁,鬥志昂揚,旗直單位的包扶工作隊隊員們還在村內村外忙碌著。高玉梁村是察右後旗發改委的定點包扶對象。
  • 古田縣駐村第一書記抗疫側記
    福建駐友 方針政策的宣傳者 黨群關係的聯絡者 整村推進的踐行者 鄉村振興的推動者 導語 面對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寧德市古田縣112名駐村第一書記認真貫徹落實縣委部署要求
  • 東方市大田鎮俄樂村駐村第一書記景春林:舍家為「大家」駐村更助村
    近日,看著手機視頻中的兒子,東方市大田鎮俄樂村駐村第一書記景春林深感愧疚,但短暫通話後,他又立即投入到脫貧攻堅工作中。「最近他三歲半的小孩發高燒住院了,他趕回海口安排家人照顧好孩子後,又馬上回到了村裡。」大田鎮副鎮長許會這說,景春林對脫貧攻堅工作非常有責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