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是美國第一大都市,它不僅是美國的金融中心,也是全世界金融中心之一。紐約位於紐約州東南哈德遜河口,瀕臨大西洋。
最早的居民點在曼哈頓島的南端,原是印第安人的住地。1524年義大利人弗拉贊諾最早來到河口地區。
曼哈頓島是紐約的核心,在五個區中面積最小,但這個東西窄、南北長的小島卻是美國的金融中心,美國最大的500家公司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把總部設在曼哈頓,7家大銀行中的6家以及各大壟斷組織的總部都在這裡設立中心據點,這裡還集中了世界金融、證券、期貨及保險等行業的精華。
紐約也是摩天大樓最多的城市,代表性的建築有帝國大廈、克萊斯勒大廈、洛克菲勒中心以及後來的世界貿易中心(2001年9月11日,世貿大樓遭恐怖分子襲擊而倒塌)等。帝國大廈和世界貿易中心大樓均有100多層,它們直聳雲霄,巍峨壯觀,紐約也因此有了「站著的城市」之稱。
紐約還是美國文化、藝術、音樂和出版中心,有眾多的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科學研究機構和藝術中心,美國三大廣播電視網和一些有影響的報刊、通訊社的總部都設在這裡。
前寒武紀古老堅硬的片巖露出地表,為高層建築提供了基礎,整個曼哈頓聳立著超過5500棟高樓,其中35棟超過了20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摩天大樓集中區。
重建後的建築有世界貿易中心一號大樓(自由塔)、世界貿易中心二號大樓(格林威治街200號)、世界貿易中心三號大樓(格林威治街175號)、世界貿易中心四號大樓(格林威治街150號)、世界貿易中心五號大樓(自由街130號)、世界貿易中心七號大樓一一國家紀念博物館交通轉運設施世貿中心站。
華爾街的銅牛雕像一直是外來遊客必到的景點之一。這座銅牛塑像是由義大利藝術家狄摩迪卡設計的,銅牛身長近5米,重達6300公斤,無數前來觀光的遊客,都願與銅牛合影留念,並以撫摸銅牛的牛角來祈求好運。這座公牛銅雕前腿繃,後腿弓,緊收腰腹,全身肌肉乍起,牛尾巴向上翹著,透出一副無堅不摧、勇往直前的精神,如今大銅牛已被人們摸得通體透亮。
華爾街是紐約市曼哈頓區南部從百老匯路延伸到東河的一條大街道的名字,全長僅三分之一英裡,寬僅為11米,是英文"Wall Street"的音譯。街道狹窄而短,從百老匯到東河僅有7個街段,卻以"美國的金融中心"聞名於世。美國摩根財閥、洛克菲勒石油大王和杜邦財團等開設的銀行、保險、航運、鐵路等公司的經理處集中於此。著名的紐約證券交易所也在這裡,至今仍是幾個主要交易所的總部:如納斯達克、美國證券交易所、紐約期貨交易所等。
華爾街曾是美國各大金融機構的所在地,911後很多機構搬離此地,大部分改為住宅,不過這條摩天大樓林立的狹長小街依然是熱門旅遊地。
布魯克林大橋是紐約最久最有名的橋梁,它橫跨紐約東河,連接曼哈頓與布魯克林之間。
自由女神像,全名為"自由女神銅像國家紀念碑",正式名稱是"照耀世界的自由女神",位於美國紐約海港內自由島的哈德遜河口附近。是法國在1876年贈送給美國的獨立100周年禮物,在1886年10月28日落成並揭幕。
坐落於美國紐約曼哈頓區的唐人街,已有100多年歷史。自形成規模以來,紐約唐人街一直是紐約華人最重要的商業活動中心,其中最早的華人店鋪可以追溯到19世紀中葉。
時報廣場又譯為時代廣場,又稱為"世界的十字路口",是美國紐約市曼哈頓的一塊街區。
"時代廣場"原名 "朗埃克廣場",因《紐約時報》總部遷入該地,就叫「時報廣場」,1904年4月8日,由當時的紐約市市長喬治·麥克萊倫籤署宣言,正式將"朗埃克廣場"更名為"時代廣場"。從此一路風騷,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了。
第五大道是美國紐約市曼哈頓一條重要的南北向幹道,是紐約曼哈頓區的中央大街,道路兩旁是玻璃幕牆閃閃發亮的高樓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