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備戰保研:本科階段怎麼搞科研?

2020-12-14 新東方網

  作為保研過程裡(除成績外),最看重也最耗費時間的要素——科研經歷,我們應該怎麼去搞定呢?本科階段怎麼搞科研?有哪些能力需要加強?一起來看看~

  本科生可以做的科研大致可分為四大類:

  ● 學生自己組隊、選題、找指導老師;

  ● 參與本校的本科生科研能力訓練項目;

  ● 跟著老師做,加入老師已有的項目組;

  ● 參加一些科研競賽。

  學生自主科研

  這一類的資源比較多,常見平臺「國家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每年都有,分國家級和學校級。

  國家級官網:

  http://gjcxcy.bjtu.edu.cn/Index.aspx

  國家級周期兩年,校級周期一年,一般每年三月申請,次年三月結束,中間交一次結題報告。

  不過這一類有個比較明顯的缺點:不容易申請到高級別項目或者做出成果,而且國家級項目也比較難申請。

  不管是國家級和校級項目,如果能做隊長最好,不能也要儘量參與到項目各個環節多做實事。

  如果錯過了國家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的申請時間,有一些其他小竅門來給自己「創造」科研經歷:

  比如說把暑期實踐或者一些公益創新項目做成科研調查形式,在最後交的成果書中就會涉及大量數據分析,非常類似科研項目的成果了。

  科研能力訓練項目

  目前很多高校都實施了本科生科研能力訓練項目。

  簡單來說就是指導教師利用科研項目的資源,通過培訓學生查閱文獻、翻譯資料、社會調查、數據分析等工作,讓學生在濃厚的科研氛圍中逐步提升科研素養和科研能力。

  不同學校在申請程序方面大同小異。一般是先公布老師項目的課題名稱、願意接收的學生專業、自己的聯繫方式等,然後再師生雙向選擇。

  有的高校則會由各學院(系)組織推薦申報,由各學院負責組織項目初評,然後每學院向學校推薦規定數量的項目數,最後由學校再進行覆審。

  根據當年本科生科研創新項目申報推薦名額確定國家級、市級和校級推薦項目名單,學校將對通過立項的項目予以資助,一般人文社科類最高1萬元,理工科類最高2萬元。

  跟著老師做項目

  包括參加老師的項目組和進實驗室兩種方式;不過這類資源相對較少,需要一些主動性和運氣。

  ● 如果有老師的項目組招募本科生做一些打雜工作,哪怕只是做一些最簡單,也最好去申請,這樣實際上已經成為這個項目組的一員了。

  ● 關於實驗室,理工科的實驗室有的長期招人,只要去申請,通過篩選和面試就行。

  ● 如果沒有遇到老師或者實驗室招募成員,可以去問班級導師、輔導員、教學秘書等最熟悉的人,看院裡哪些老師有項目,然後主動聯繫。

  或者可以通過學校官網上發布的老師簡歷,來了解各個老師在研或已經結題的項目,獲取聯繫方式。

  科研競賽

  其中最著名也最權威的科研競賽當屬:「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文理均可參加。

  官網:http://www.tiaozhanbei.net/

  「挑戰杯」競賽由共青團中央、中國科協、教育部和全國學聯、舉辦地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在中國共有兩個並列項目:

  ● 「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亦稱小挑);

  ● 「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亦稱大挑)。

  兩個項目交叉輪流開展,每兩年舉辦一屆。

  常用的科研網站

  做科研少不了需要一些學術參考或數據支持,一般常用的網站包括:

  1、中國知網

  2、萬方資料庫

  3、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

  4、中經資料庫

  5、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鑑

  6、百度文庫

  7、HighWire

  8、Free Medical Journals

  9、ScienceDirect

  10、SpringLink

  11、Ovid

  12、維普網

  13、龍源期刊網

  14、聯合參考諮詢與文獻傳遞網(已更名為:全國圖書館參考諮詢聯盟)

  需要加強的基本功

  1、多讀文獻,寫綜述

  搞科研最重要的是發現問題,然後才是解決問題,包括論文的寫作在內,這需要大量閱讀文獻。

  閱讀文獻目的在於:養成閱讀、分析、撰寫文獻的習慣,包括行文結構、全文思路、線索鋪墊、總結歸納等。

  2、英語能力

  幾乎所有的TOP期刊都是用英語完成的,並且我們閱讀文獻也會出現通篇英文的情況。

  而且保研需要的英語能力不用說也該知道多重要,總之多提高英語,能早考就早考。

相關焦點

  • 保研事跡分享:大一大二提高學習成績,參加科研競賽,大三……
    Sorry,讓你們失望了,我並不是傳說中的專業大神、大佬、大咖。自我覺得,只是撞了大運而已。在寫這篇文字的前兩天,我一直在回想這段奇妙又焦急的保研經歷而遲遲無法動筆,現在終於決心整理出來,也是為大學前三年學習畫上一個句號,並輕裝上陣,開啟下一段旅程。1、大一&大二:積累實力,厚積才能薄發保研是一個長期過程,需要我們在每一個階段奮勇爭先。
  • 想在大三獲得保研資格,大一到大三如何準備?大學生要留意
    所謂的保研就是推免研究生,無需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招生考試,直接進入複試(也叫面試),合格者直接就可以攻讀碩士研究生。獲得保研資格者都是本科階段綜合成績優異的學生,可謂是「佼佼者」。保研是很多大學生的願望,一旦保研成功,就不用日復一日起早貪黑的複習了。
  • 想保研成功的同學,從大一大二就需要做這些準備
    ,那怎麼能夠讓自己有把握拿到保研資格呢?但是,這兩句話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要在那個階段付出努力,好好學習。尤其想要保研的同學,不要考試全靠應付,學習全靠心情,期末抱佛腳,臨時樂逍遙,六十分萬歲,七十歲對著天空說老師I love u,總覺得大三再努力也來得及。那時候真的來不及。
  • 氣氛超棒的那晚,我們分享了這些乾貨:保研的三個階段,寒假備戰攻略 and so on...
    希望可以用我的經歷鼓勵更多英語沒那麼好的小可愛們~(一)寒假需要做什麼      桃子學姐在講座中用「知己」「知彼」兩部分思考,帶大家分析如何把握重要的寒假。      「知己」:1.我的成績能否順利保研?風險在哪?
  • 保研乾貨 |「鴿王爭霸」花落誰家?(內含師兄詳細備戰策略)
    首先來分析一下微觀情況,舉個例子:假設一個班有3個保研名額,這個班級的第一名一直是準備出國的,成績等綜合情況也還可以,但是由於今年情況特殊,第一名不出國了,留下來選擇保研,這麼一來,這個班的第四名便喪失了保研機會,只能前三名保研了。這種微觀的情況在今年很多高校很普遍,本打算出國留學的人,留在國內準備保研,擠佔了那些一直準備保研人的名額。這是在一個班級關於保研名額的微觀情況。
  • 保研其實只看這4點:本科出身、個人實力、外語成績、科研論文
    那麼,保研兒應該怎麼對自己有一個清晰而又準確的定位呢?又該通過什麼有效的途徑去了解呢?這裡有一份精準「戰略」可供參考。01、本科出身定位法本科院校的等級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因素,在高考擇校時,我們就經常聽到985、211、雙非等代名詞,而這些代名詞無論是關於保研名額數量,還是在保研兒申請學校時,都格外重要。
  • 2021計算機保研,機試&面試備戰攻略
    人工智慧、大數據、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你也許羨慕這些高薪就業方向,但是卻在擔心「入營」、擔心「複試」?立志保研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網絡空間安全,卻不知如何準備? A成績第一,5項專利,簡歷滿滿B成績第二,2篇SCI,潛心科研C成績第三,6項競賽,競賽大神誰能「卷」中求勝? 前有課程講座 | 2021計算機類方向保研早鳥攻略來襲!
  • 跨保TOP院校OFFER收割機的2021法碩保研備戰攻略來啦!
    本科不是法律專業,但是對於法律感興趣卻又不知道怎麼下手的同學們看過來!在你還在躊躇猶豫的時候,有前瞻有遠見的同學已經上車啦!唯有提前準備,方能戰勝焦慮!幫你在面對各個高校的競爭者的時候,儘管資歷平平也能脫穎而出!
  • 學得扁鵲盧醫術,願把「金針」度與人——醫科保研成長系列課
    英語專場---英語成績錦上添花,六級刷分,又如何備戰雅思和託福?科研專場---保研軟實力,應對論文答辯,提高簡歷含金量,還有綜述和Meta分析哦!複試專場---如何讓自己的申請材料與眾不同,心理素質差,如何在面試環節大放異彩?筆試又怎麼準備呢?本專場將一一為你解答!實習專場---在醫學保研這個領域,理論基礎要紮實,實踐能力見真知!
  • 本科雙非,低六級無科研無論文,保研短平快一氣呵成,邊緣人輕鬆圓夢985?!
    但今年形勢大變,隨著疫情的席捲,教育部宣布研究生擴招,在6月份各大高校發布夏令營信息的時候,總感覺自己應該要試一試。由於之前沒做什麼保研的準備,所以在整個過程中略微手忙腳亂,全程屬於不自信的狀態,心情過程是「不知所措」-「持續性焦慮」-「塵埃落定」。
  • 大三想保研,實驗數據被導師給師姐,論文署名二作該怎麼辦?
    我現在大三,想要保研,在本校導師做的實驗數據被要求給師姐,論文師姐一作、我二作,這種事情怎麼辦?和之前已有大不同,普通院校在本科生培養上"肯下功夫",在各類競賽、科研培養上有不少斬獲。相反,不少985、211院校更側重於教師科研、忽視本科教學。比如說,職稱評定中教學權重低、分值低,國家級課題、高水平文章才是核心。
  • 為什麼很多優秀保研生,研究生階段卻排名墊底?看看過來人怎麼說
    這些優秀保研生大多從大二開始就明確確立了保研的目標,在保證學習成績的同時,非常注重科研能力的培養,通過參加學科競賽、發表學術論文等等提升自己的個人履歷,最終成為大四保研季令無數考研黨羨慕的佼佼者。然而,近幾年來在各大高校研究生群體中卻出現了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很多本科階段優秀的保研生,在研究生階段的成績卻排名墊底,而那些考研黨卻能夠在研究生階段成為更加出類拔萃的學生。按照一般人的常規邏輯來說,那些優秀保研生都是各自本科學校排名前列的優秀本科生,到了研究生階段也應該順理成章地成為佼佼者。
  • 她本科4年平均績點3.84,現保研武漢大學!本科積極參加科研競賽
    人物簡介閆晶晶,武漢大學2016級遙感科學與技術專業攝影測量方向本科生,本科四年平均績點3.84,現保研武漢大學遙感信息工程學院。在本科四年,我是不斷成長的,目標也是隨著每一天新的認知改變著,大一大二的時候目標只是單純地拿好成績,大三時就希望自己能夠不局限於課堂知識,積極參與競賽科研,拓寬自己的眼界,並且爭取保研。其中有些目標實現了,有些沒有,但這也是我不斷進步的過程。Q2學姐在大學生活中有什麼興趣愛好呢?
  • 保研經驗:六級555,科研項目零碎,最終成功保送清華
    大概是大二下學期,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從籃球隊師兄口中得知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這一個中外合辦項目,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我了解了深圳清華研究生院的基本信息。自己開始很嚮往這一個研究生院和深圳這個城市,自己也不斷地去搜尋資訊,保研的成績要求,英語成績要求,還有各種經驗等等。
  • 保研經驗:排名9/100,託福102,無科研,無論文,保研邊緣小菜雞保研的心路歷程!
    成績不算拔尖,甚至在保研邊緣,條件真的不咋地了QAQ,可能是保研論壇歷來投稿墊底。下面開始說我這大半年衝保研的經歷吧。我在保研論壇看了很多大神提出了一個觀點,就是要儘早開始準備。很多人入校就是奔著保研去的,所以專注於維持高績點,參加各類競賽,增強自己的競爭力,而我完全不一樣…說來慚愧,我保研的想法的產生,是在大四下期剛開學的時候。
  • 農學類專業想保研的本科生在大三寒假應該怎麼準備?
    或者導師?這些問題的答案對於後面將要面臨許多選擇的你至關重要。在寒假過年走親訪友的這段時間裡可以多和長輩或者年長的同輩聊一聊,聽聽他們的故事,看看他們選擇的路通向了什麼遠方,這對明確自己的目標會很有啟發。在開始做準備之前,先列出一張choice list,把自己可能的選擇以及原因都列出來,這不僅能更好地進行後期規劃,同時也能更清楚地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 保研邊緣人自救指南
    我們冷門專業的邊緣人也是保研人!我們也要有保研經驗帖!保研(全稱: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顧名思義,就是被保送者不經過筆試等初試一些程序,通過一個考評形式鑑定學生的學習成績、綜合素質等,在一個允許的範圍內,直接由學校保送讀研究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推免」。
  • 保研經驗:本科湖南雙非院校,保研名額少,成功上岸985
    個人情況本科:湖南某雙非學校專業: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成績:2/50六級成績:425科研競賽:國創一項,普刊一篇,會議論文三篇我當時大一什麼都不懂,成績一般,導致後面非常吃虧,所以大二大三很努力的把成績提上去,然後積極去參加各種比賽,積極聯繫老師,所以才彌補了這種差距。雙非學校的同學如果想保研上岸要付出很大努力,如果你成績現在保持第一的話,就要去積極參加比賽;如果成績在第二第三名浮動,一定要把學習作為第一目標,當然比賽也是很重要的。良性競爭,樹立目標。
  • 如何同時準備保研/留學/考研/本科就業?冰山原創
    大學裡總有一群人,因選擇太多,或均無把握,在迷茫焦慮,是保研?還是留學?還是考研?還是本科畢業就工作?每一項選擇都有不同的準備要求,在沒最終決定前,如何兼顧,冰山為你理出一份清單,讓你在迷茫中理清思路,如何兼顧,決定取捨。一,大三上期任務清單:1,必選項(保研兼出國):保績點GPA保排名(期末考試最重要,夏令營看前5學期專業排名,保研資格看前6學期綜合排名)。
  • 本科保研要不要直博?98年直博生現身說法,淺談利弊
    本文為募格學術原創,轉載請在【後臺】留言作者:一木同學又到一年保研季,隨著疫情的逐步落幕,相信最近各大高校的保研準備工作也已經步入正軌,開始統計班級、專業的排名情況,各學校的保研夏令營申請也陸續開始。作為一名之前在學校進行過保研相關宣講的老學姐~我最近也收到了很多學弟學妹關於推免保研問題的私信,其中大家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即是,讀博好不好,本科直博的利與弊,以及未來究竟要不要讀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