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想保研,實驗數據被導師給師姐,論文署名二作該怎麼辦?

2020-12-11 帥小西De

2019年10月15日,有個學生給小西留言:

小西老師,您好!我現在大三,想要保研,在本校導師做的實驗數據被要求給師姐,論文師姐一作、我二作,這種事情怎麼辦?

和之前已有大不同,普通院校在本科生培養上"肯下功夫",在各類競賽、科研培養上有不少斬獲。相反,不少985、211院校更側重於教師科研、忽視本科教學。比如說,職稱評定中教學權重低、分值低,國家級課題、高水平文章才是核心。

同時,考研的難度越發增加,不少名校熱門專業的報錄比甚至高達幾十比一。作為讀研捷徑的保研,就是優秀本科生大一開始努力的方向。

和我們保研時,只看大學前三年的平均績點不同,如今不少學校保研有個綜合量化評分,如主持/參與創新課題、省部級學科競賽、發表學術論文、申請專利等都是加分項。

在這個大背景下,很多本科生進入本校導師的實驗室,協助碩士生、博士生完成部分實驗,或在指導老師的申請校級、省級的創新課題。在課餘時間提前做些碩士生的事情,對她們未來深造非常有幫助。

比如說,將部分實驗成果整理成學術論文,是向考官、導師展示自己科研潛力的有力證明,比自己說幾句"我做了什麼"有說服力。就算沒有整理成論文,熟悉實驗操作和科研的一些工作後,複試面試環節也會更自信。

但是,在本科生參與課題後,也有一些不小的問題或小爭議。比如說:

1.本科生參加校內導師的課題,過於"功利"。

在不少導師看來,這類學生來做點實驗,僅僅是為了發論文,便於日後保研或者考研加分。在這個過程中,自身可能對科研完全沒有興趣,日常實驗中也沒有思考,對個人能力的鍛鍊提升不大。

2.部分本科生時間協調不好,影響自己本質工作(學習)。

之前,有個本科生對於科研非常有興趣,而且很有潛力。她比很多碩士生、博士生都刻苦,大二就發了一篇不錯的sci論文。可是,大二下學期居然掛科3門,後面我和她聊過,給她的建議是課程學習不能丟。

3.培養了碩士生、博士生的惰性,不利於導師團隊發展。

我們專業有個博導的博士生,喊有不少本科生協助他開展實驗。我早上到的比較早,經常看到一個奇怪的現象:本科生早上8點到實驗室開始實驗,而博士生自己反而是9點、9點半才到。

碩士生中也有類似的現象,將自己的工作大量分配給專業內的本科生,結果是課題研究推進更慢,學術論文也出不來。

4.成果分配爭議大,尤其是論文署名。

這點剛是和提問人的疑惑相關。成果分配存在2個問題:

① 博士生、碩士生佔據論文的一作,僅給本科生署名二作、三作等。

參與的本科生不少,往往論文署名不會太前。但是,我們都知曉論文一作、通訊才是大家認可的(共同一作、共同通訊在很多單位還是認可排名前面的一個)。

在這個過程中,本科生完成了論文中的"實驗操作",但是一篇論文的產出還有實驗方案、測試、數據分析、論文撰寫、潤色、回覆審稿意見等。如何鑑定誰是一作,得具體到不同情況,才好下正確的結論。

相對來說,本科生有論文署名二作、三作,同樣是有較高認可度的。作為導師,我們會相信有這類論文署名的學生,肯定有參與過自己學校導師的課題,本科階段還是非常優秀的才會被選中。

② 本科生自己組隊申報創新課題,內部紛爭。

在校內導師的指導下,自己組隊申報的創新課題。幾個本科生完成了整個實驗和論文撰寫的過程,師姐未參與的話,數據給師姐就是不合理的。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班級幾個同學之間經常也會鬧矛盾。比如說,之前我就有遇到過類似的現象,4個組隊後只有3個人重點參與,而第4個學生基本沒來。他們三個整理了篇中文論文,沒有署名缺席的同學,但是他反而向學院投訴指導老師和其他三名學生。

當然,也有可能幾個參與的學生,整個過程中都有參與,而且參與人比創新項目課題主持的學生付出更多。後期,整理出的一篇論文,如何署名也經常有發生爭議。

本科生遇到這類事情,應該如何處理?

1.知曉一篇論文的產出過程,明確自己的付出。

換句話說,並非是誰做了某個實驗,基於這個實驗產出的論文就得給做實驗的同學署名一作。尤其是,不少本科生更多的是協助開展實驗,做一些清洗、預處理的工作,而且沒有參與論文的撰寫、潤色修改、投稿、返回修改意見等過程。

2.若是自己付出非常多,而成果被導師給師姐。

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和導師進行溝通。說明自己想要爭取保研的情況。當然,要是覺得遭遇不公對待,也可以向學院、學校進行反饋,不過注意保護好自己。

--結語--

其實,類似的事情很多。本科生在確定校內導師的時候,也需要提前諮詢好導師、他們課題組師姐的口碑。之前,我就有知曉不少碩士生、博士生比較自私,甚至導致自己的師弟師妹被延期畢業。

或者說,要是你自己的創新課題,自己獨立完成的,值得一爭,要不都無法結題。

總之,遇到這樣的問題,不要自己鑽牛角尖,更不要盲目的做決定。起碼搞清楚整個事情的原委之後,再決定怎麼辦。你覺得呢?

相關焦點

  • 大二學生擬投稿論文,導師給其三作加通訊作者,你會如何選擇?
    一篇小論文發表後,不管是幾作,通訊作者必定是認可的。之後,在學校評定獎學金、推免加分、讀研聯繫導師等環節都是認定的。以小西指導研究生生的經驗來看,這篇小論文大概率是導師一作,名下某個碩士/博士二作,給大二學生通訊作者。至於,導師讓出通訊且讓一作,我就不太相信啦!
  • 研二學生擬發一篇論文,導師要求第一作者給在讀博士,該怎麼辦?
    有研究生諮詢:「本人研二,寫了一篇文章,但是導師希望把一作給其他學校讀博的老師,我該怎麼辦?」該同學還表示,他需要通過此篇文章來評選獎學金和達到畢業要求,如果把第一作者給了其他學校的老師,論文的所屬學校就不是其就讀高校了,不僅沒辦法評選獎學金,也無法達到畢業要求。
  • 想保研?大二、大三期間你該做的準備
    摘要:保研是一場馬拉松式的備考,大一到大三期間各科考試成績必須十分優秀。如果想爭取一下保研,在大二、大三階段我們要做些什麼呢?如果想爭取一下保研,在大二、大三階段我們要做些什麼呢?   ►首先給大家介紹一下推免的類型   (1)基於學習成績的免試直推   這在保研名額中佔據了大部分。通常的做法是學校劃定基本學習成績要求,由院系所結合其他方面情況,上報名單,學校審批。一般情況下只有班級前幾名才可能拿到保研資格。
  • 研三學生經常通宵做實驗,寫出論文導師不看,不負責任導師多可怕
    而有家長反映自己的孩子在就讀研三,每天都在實驗室做實驗,並且經常通宵,可是寫出的論文導師不看,也不指出問題所在,應該怎麼辦?作為一個研究生過來人,我來給出我的看法和建議。面對不負責任的導師,學生應該怎麼辦?研三正是畢業和找工作的關鍵時期,是比較忙的。孩子每天在實驗室做實驗,比較常常熬通宵,相信就是迫於寫論文和找工作的壓力。寫成的論文導師不看,也不指出問題,但是為了自己的前途,肯定是不能和導師起衝突的。
  • 武漢科技大學這位女生本科期間發表2篇SCI論文,保研國科大!
    做事認真、踏實,執行力強大三,趙佳陽確立了電化學的研究方向,經科任老師陳陽的推薦,進入了導師陳榮生教授的課題組。「初入課題組的一個月,研三將畢業的師兄楊俊耐心仔細地教我實驗操作,帶我做實驗。友愛互助的課題組氛圍讓我下定決心,一定要留在這個課題組!」她說。
  • 論文被署名第二作者,中科院碩士將導師告上法庭
    事情起源於2015年6月歐洲化學出版協會旗下ChemCatChem雜誌發表的一篇英語論文。在該論文中,李嘯是第一作者,他當時指導的碩士研究生劉毅(化名)是第二作者。劉毅認為,李嘯利用自己實驗得出的數據撰寫成稿,成為論文第一作者,侵犯了自己的署名權。於是,他將李嘯告上法庭,希望法院認定自己是論文的第一作者。
  • 院士校長張希:科技論文的署名不是榮譽,而是責任
    Thorne三位傑出科學家因為雷射幹涉探測器和引力波方面的決定性貢獻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誰應該是論文的署名作者呢?論文的署名作者一定要對該項研究有實質性的貢獻。什麼是實質性的貢獻呢?它應該包括提出研究的思想,設計實驗方案,收集處理實驗數據,撰寫和修改論文等等。
  • 想保研,現階段應該怎麼做?大二大三必看
    2、圍繞讀研的目標,方向,以及學習規劃來寫比如:你希望通過閱讀大量的專業書籍、論文、網站來學習鞏固專業知識,並實踐、積極參加課題活動、協助導師完成科研項目、培養創新能力,並認真學好碩士課程,在導師與自己的努力下確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力爭在自己的領域能夠有所建樹。大致的方向是這樣,供大家參考。
  • 211大學在讀拿到保研名額,未確定導師和學校,非常著急怎麼辦?
    我是普通211院校學生,拿到了保研名額,機械工程專業,還沒找到導師和學校,心裡特別著急,想問問有什麼推薦?大學剛入學一周已拿到保研指標,什麼學校啊?速度進展真的快。大部分高校差不多得9月中下旬才確定保研人選,和之前單獨按成績績點排名不同,得經過專業內綜合選拔。
  • SCI論文署名的事兒@說說導師學生師兄之間的署名
    比如這篇文章的思路,設計,經費和條件,數據,整理和寫作等等好幾個環節,都會是一個人獨自完成的嗎?再考慮到導師的話。因此判斷一篇文章的作者貢獻程度是複雜的。但是文章的作者排序又和我們的獎學金,畢業等息息相關,那麼接下來將為大家講講文章的作者排序中的奧秘。第一作者:一般是本文工作中貢獻最大的研究人員。
  • 詳解論文署名3大困惑:一作、通作與單作
    其實「一作」的定義最清楚,就是署名排第一位的作者,通常被認為是對論文做了實質性和最大貢獻的作者(這一點有爭議)。但如果一篇論文的作者比較多,可能不只一個作者的貢獻最大,這時也許有必要啟動「共同第一作者」機制,以維持署名的公平性(這一點也有爭議)。由於「共一」的名字不是排在第一位的,因此要在他或她的名字上做出標記,比如打個星號。
  • 關於論文的署名,你需要知道這些規範
    對研究工作的思路或設計有重要貢獻,或者對數據的獲取、分析以及解讀有重要貢獻;2. 起草論文或者在重要的內容上對論文進行了修改;3. 對將要發表的版本作最終定稿;4. 同意對研究工作的各個方面承擔責任以確保與論文有關的準確性或誠信有關的問題能夠得到恰當的調查和解決。所有被指定為作者的人都應該同時滿足上述 4 條標準。
  • 關於論文的署名,你需要知道這些規範!
    對研究工作的思路或設計有重要貢獻,或者對數據的獲取、分析以及解讀有重要貢獻;2. 起草論文或者在重要的內容上對論文進行了修改;3. 對將要發表的版本作最終定稿;4. 同意對研究工作的各個方面承擔責任以確保與論文有關的準確性或誠信有關的問題能夠得到恰當的調查和解決。所有被指定為作者的人都應該同時滿足上述 4 條標準。
  • 師兄師姐保研經驗:想保研要早做準備
    (資料圖片)很多大學新生都關心保研的事情,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保研政策。《求學指南》採訪了一些師兄師姐,來看看他們的經驗吧。中大:想保研績點很重要中大法學系高同學介紹,中大每個學院的保研率不一樣,有些學院的保研率能達到30%左右,有些學院的保研率就只有15%,一般來說,保研在大三第二學期開始,一般7月下旬就知道保研結果。如果要保研的話,績點真的很重要,可以提前向學院的師兄師姐了解。
  • 想保研成功的同學,從大一大二就需要做這些準備
    尤其想要保研的同學,不要考試全靠應付,學習全靠心情,期末抱佛腳,臨時樂逍遙,六十分萬歲,七十歲對著天空說老師I love u,總覺得大三再努力也來得及。那時候真的來不及。保研第一環節,簡歷篩選,學校除了看你的本科院校,最看重的就是成績/績點,而且本科要不要給你保研名額的抉擇首先考慮的也是你的績點,而績點必須一學期一學期積累下來。
  • SCI論文二作,對研究生有用嗎?
    研究生發表 SCI 論文時,肯定考慮署名的作者位置。不同的研究生,有的是一作,還有的是二作。一作在SCI論文中的地位是不容置疑的,但不少研究生擔心二作的含金量。
  • SCI論文二作對研究生有用嗎
    那麼,SCI論文二作對研究生有用嗎?在解決SCI論文二作對於研究生有沒有用的過程中,我們也獲知了不同的答案,比如:「用處不大」、「可以加分拿獎學金」、「導師一作、學生二作可以作為研究生成果」、「在好的SCI期刊上發布有用,一般的期刊沒啥用」、「在校外,只承認一作或通訊」等等。換句話說,SCI論文以一作為首選,二作的用處看實際情況。
  • 如果想保研,現階段應該做點什麼?大二大三必看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想通過保研的方式成為研究生,那麼保研夏令營,保研面試都問什麼?個人推薦信怎麼寫?有哪些保研網站可以查資料?這些問題你需要一一弄清楚,一起來看看吧~01什麼是保研?2、圍繞讀研的目標,方向,以及學習規劃來寫比如:你希望通過閱讀大量的專業書籍、論文、網站來學習鞏固專業知識,並實踐、積極參加課題活動、協助導師完成科研項目、培養創新能力,並認真學好碩士課程,在導師與自己的努力下確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力爭在自己的領域能夠有所建樹。
  • 保研成功後,如何找個好導師?有遇到導師主動親切聯繫的?
    -保研經歷-之前,小西發文聊過保研成功後應該做的幾件事,其中就有提到「敲定適合自己的導師或團隊」。不同學校導師的確定時間有差異,常見的選擇點有保研後、開學後、研二開學時等。讀研過程中導師的作用非常關鍵,每個學生都想要一個"別人的導師"(好導師)。2.提前熟悉課題組課題方向和內容。保研成功後有不到一年的"空窗期",期間並不忙。優秀的同學在完成學位論文的同時,提前閱讀文獻、輔助師兄師姐開展實驗等工作,這樣碩士入學後就能更快、更好地進入狀態。
  • 【考動力】師兄師姐保研經驗:想保研要早做準備
    中大:  想保研績點很重要  中大法學系高同學介紹,中大每個學院的保研率不一樣,有些學院的保研率能達到30%左右,有些學院的保研率就只有15%,一般來說,保研在大三第二學期開始,一般7月下旬就知道保研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