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皇家園囿成「蚊子河」?新鳳河如今終於翻身

2020-12-20 北晚新視覺網

家住新鳳河邊的王鵬飛,退休後的一大愛好就是遛彎。之前,他喜歡朝東走,這兩天,他決定往西瞧瞧,「從前的『蚊子河』,現在竟然風景如畫,成了天然『氧吧』!」他忍不住給給剛剛完工的新鳳河綜合治理完工點讚。

連接大興新城和亦莊新城新鳳河,歷史上是皇家苑囿「南海子」的一部分。但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村村點火,戶戶冒煙」,令工業大院在流域內建設成片,許多未經處理的汙水直排入河,令水質逐漸惡化。綜合治理項目開工前,大興區已將新鳳河流域內的工業大院全部拆除。

本次治理歷時近一年,涵蓋新鳳河30.1公裡長的幹流及其左岸23條支溝,流域面積166.4平方千米,涉及大興新城、亦莊新城以及黃村鎮、西紅門鎮等多個區域。記者了解到,新鳳河是狼垡溼地和三海子公園兩大溼地水資源交換的重要渠道,也是本市河湖水系連通「三環碧水」繞京城西南部重要構成部分,更是永定河和北運河之間連通的重要通道。項目完工後,將有效改善區域水環境質量,提升區域人居環境品質。

作為大興區首個大型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新鳳河流域在改善水環境質量的同時,構建了「一廊三園多節點」的生態景觀空間格局。「一廊」是指新鳳河生態廊道,每天約有4萬方清水注入河道,兩岸植物集中連片打造「天然氧吧」,近水步道可為周邊居民提供更多安全的親水空間;「三園」是指濱河公園、黃村溼地公園、瀛海溼地公園,全部建成後可增加新鳳河沿岸休閒遊玩的自然空間;「多節點」是指根據河道周邊交通、居住環境,沿河設置的松濤霞影、竹影曲徑、山水畫韻、老鳳荷香、杏林香階等景觀節點,移步異景,處處彰顯中國傳統文化。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 陳強 通訊員 杜曉婧 攝影:馮曉磊

流程編輯 TF003

相關焦點

  • 新鳳河已蛻變為生態廊道,北京142條段黑臭水體全部完成治理
    (大興區新鳳河岸邊碧水清澈,綠柳相映。  本報記者 武亦彬攝)昔日有名的「蚊子河」「臭水溝」,如今一河清水向東流。在北京城南,一彎清澈見底的河流自西向東連接起大興、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通州。短短幾年,當年的「蚊子河」新鳳河已經完美蛻變,變成一條水清岸綠的生態廊道,河內水草豐美,多種植物生機勃勃……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粗放型的生產方式讓新鳳河飽受汙染,河水乾涸黑臭,生態系統破壞嚴重,一時被扣上了「蚊子河」的帽子。家住新鳳河附近的宋先生很有感觸,「那會兒這附近又黑又臭,一到夏天,蚊子滿天飛,根本不敢走到河邊來。」
  • 北控水務旗下北華中清在新鳳河的美麗秘籍(一)——溼地技術
    快來看看,新鳳河的美妝第一招——溼地技術。▲曾經的新鳳河面源汙染嚴重  北控水務集團旗下北華中清公司遵循「源頭控制-過程攔截-末端處理」理念,為新鳳河量身打造系統化、集成化治理方案,多管齊下,多措並舉,防治面源汙染,改善新鳳河水環境質量
  • 新鳳河的美麗蛻變
    水清岸綠、鳥語花香、魚戲蛙鳴……如今的新鳳河觀音寺街道河段,環境優美、景色怡人,已成為居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為了維護生態平衡,不久前,30隻小鴨子也加入進來,為新鳳河再添樂趣。環衛志願者一周無休,認真做好河岸周邊垃圾撿拾等環境維護工作,同時擔負起了新鳳河環境生態監督,發現問題及時上報,推動河道治理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步道整修 便民利民「我家就住這附近,新鳳河治理之前臭氣燻天,夏天都不敢開窗戶。現在多好啊,環境優美,還能散步賞花。」
  • 北京新鳳河迎新生,昔日「臭水溝」變身南城生態廊道!蛻變背後是什麼?
    一年前,水系連通工程基本完工,新鳳河終於實現「有河有水」。「現在可以說到了治理的3.0新階段。」牛奕娜告訴記者,1.0是削減汙染,2.0是水質提升,如今關注的是怎麼把生態環境修復好。再生水的自淨能力有限,這就需要水中植物、水生物和魚類,讓水一點點「活」起來。
  • 華麗蛻變的新鳳河,你愛了嗎
    華麗蛻變的新鳳河,你愛了嗎 2020-08-30 12:06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囝囡囿團 專注幼教】沅陵縣囝囡·囿團幼兒園2020年秋季開始招生啦!
    圖一:兒童入園體檢表   圖二:預防接種查驗證明我園是由縣政府規劃功能性幼兒園,坐落於迎賓南路澳門花園小區內。屬沅陵縣囝囡幼兒園分園2014年開始籌辦。歡迎大家前來參觀、諮詢並加入我們囝囡·囿團這個有愛的大家庭!
  • 大興新鳳河告別汙染煥發新活力
    在這住了20年,趙先生總算看到了新鳳河的蛻變,從一條臭水河「變身」生態優美的城中河。新鳳河是大興區區管河道之一,流域面積166.4平方公裡,起點為洪閘,最終流入涼水河,幹流長約28.8公裡。因歷史原因,河道環境較差,水生態薄弱,2016年該河部分河段被列為北京市建成區黑臭水體。
  • 南苑溼地公園綠化過半 將再現「南囿秋風」
    南苑溼地公園將再現「南囿秋風」  南苑森林溼地公園,北至南四環路南至南苑機場北側,西到京開高速,東到豐臺與大興交界處將重構森林體系,恢復自然湖泊水系,貫通水網綠脈,再現明清時代的燕京八景之一「南囿秋風」。  「南囿秋風」是明清時代的「燕京十景」之一,南囿,指的就是北京城南的南苑,又叫南海子。清朝南苑兼具皇家獵場、閱兵勞軍、政治外交等多種功能,大量的政治、外交、遊賞活動在南苑舉行,與「三山五園」遙相呼應。每到秋季,金風來時,南苑秋水長天、鹿雉出沒、晴天碧樹,風光別有情趣。
  • 中和,你終於翻身了!
    以前所有人都看不起的「城中村」 評價它的是「環境差、配套低,交通不便」 然而,曾經你對我愛理不理 如今我讓你高攀不起 中和,你終於翻身了!
  • 上海一城區「翻身了」,曾被稱為「鬼城」,如今成網紅打卡地!
    上海一城區「翻身了」,曾被稱為「鬼城」,如今成網紅打卡地!在這樣繁華的城市,充滿了很多人夢想的城市,曾經有過不可避免的「鬼城」。 你知道是哪裡嗎? 一個城市的建設,當然離不開地區劃分的改造,但在當初城市建設的重新規劃發展時,這裡的浦東新區正在計劃建設中。 最初,這個城市為了更快地跟上時代的步伐,繼續建設高樓,建設了很多房子。
  • 南苑森林溼地公園36米主山亮相,「南囿秋風」逐步重現!
    這是明代詩人李東陽所寫七律《南囿秋風》裡的詩句如今,這樣的景致將再現!位於南中軸上的南苑森林溼地公園先行啟動區B地塊綠化建設工程,已於近日順利完工,南苑森林溼地公園建設穩步推進,「南囿秋風」歷史風貌逐步顯現。
  • 皇家園林稻田農舍互為襯託 8處山水田園託起「三山五園」
    不光是因為小區前後左右都被公園包圍了,還因為很多公園是在他們曾經的老宅和村莊上建起來的。如今北塢公園裡的金山寺已被修繕保護,古香古色的老建築成了稻田綠地裡明珠般的文化符號。金山寺東側是處老戲樓,公園建設的時候,在戲樓前的廣場上鋪上了大理石地面,光滑平整,大媽們最喜歡在這兒跳廣場舞。小朋友們也喜歡在這兒玩平衡車、放風箏。
  • 中國「最大」的皇家園林:山中有園,園中有山,清朝皇帝避暑勝地
    中國「最大」的皇家園林:山中有園,園中有山,清朝皇帝避暑勝地,從前,人們對庭院情有獨鍾,無論是皇室還是平民,都喜歡庭院風格的建築,園林主要分為皇家園林、民間園林,中國園林大大小小有幾萬家,在這眾多園林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國四大園林,承德避暑山莊、北京頤和園以及蘇州拙政園和留園。
  • 【囝囡囿團 專注幼教】招賢納士
    我園因業務拓展,現面向社會招聘教師若干名,敬業愛崗,有工作經驗者優先錄取。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囝囡囿團幼兒園歡迎您的加入。
  • 中國最大的皇家園林,山中有園園中有山,清朝皇帝避暑勝地
    以前,人們對庭園著迷,無論是皇室還是平民,都喜歡庭園風格的建築,庭園主要分為皇家庭園和私人庭院,中國庭園又大又小,在眾多的園林中,最具代表性的園林屬於中國四大園林,蘇州四座避暑園。這四大庭園中除了拙政園和留園以外都是個人庭園,全部都是皇室的庭園,皇室庭園最大的特色是「山有園,園有山」,特別是承德避暑山莊,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建造庭園的人都會用心創造回歸自然的境界,感覺庭院和山是一體的,不愧是皇家庭園。
  • 歷時三年更換物業,如今房價終於翻身!
    業主換掉不作為的物業講了這麼多終於可以進入長安華都新聞的主題了。重慶二手房磚家超人常跟我說:「二手房拼的不是價格和配套,更重要的是後期小區的管理才是二手房是否增值和增值多少的關鍵。」垃圾堆真的就是個垃圾堆,物業都懶得收拾一下:雜草叢生的小區環境,小區裡的樹倒了都不扶一下:還有小區裡的走廊雨棚,都「爛片了」也不知道縫補:曾經的「高尚小區」一秒變成「老破小區」,業主忍不住痛訴:
  • 園博會北京園已全面竣工 盡顯皇家園林風範(圖)
    北京園矗立於錦繡谷旁,園中亭臺金碧,林水清新,廊榭之間處處都洋溢著皇家園林的富麗典雅、大氣深沉。以皇家園林的風格與北京人特有的熱情敞開大門接待西海賓朋的光臨與品鑑。 北京園 據北京園主設計師夏成鋼介紹,北京園佔地面積1.3公頃,依山而建。全園由3個院落組成,分別融會了3類皇家園林的精華。
  • 江蘇很硬氣的1所大學,拒絕合併到985,如今翻身成行業翹楚
    它被稱為是江蘇省最「硬氣」的一所大學,曾經拒絕和985高校合併,可是現在已經在我國的同類學校裡面,翻身變成了行業中的翹楚。江蘇省最「硬氣」的1所大學,拒絕合併到985,如今翻身成行業翹楚它就是「南京醫科大學」,相信提到這所大學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吧,南京醫科大學坐落於江蘇省,這個省份歷來都被稱為我國的「教育大省」,那裡有著最好的教育資源,985、211重點高校全部聚集於此。
  • ...來自豐臺區北京汽車博物館南中軸概念方案及「南囿秋風」展覽
    四環路以南地區擬建南苑森林溼地公園,通過大尺度生態空間的建設,打通一道綠化隔離帶,完善首都城市公園環,再現南苑溼地水網和「南囿秋風」的景觀,體現生態修復特色。目前從徵集方案中評選出五組方案,利用沙盤、展板介紹等形式在北京汽車博物館一層規劃館進行展出,並且一同推出的展覽還有「南囿秋風—豐臺歷史文化展覽」,「南囿秋風」曾在《北京晚報》的「五色土」專版上介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