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晚上,就被寶寶撕心裂肺的哭聲驚擾,於是全家輪流上陣,媽媽餵奶、爸爸跳舞、爺爺奶奶也唱起了兒歌……可還是怎麼都哄不好,一哭就是幾個小時,孩子痛苦,家人崩潰。
上醫院,一檢查,醫生說沒啥大問題,就是嬰兒腸絞痛,這種情況只能耗著,多數寶寶會在3~4個月後自愈……
儘管有了醫生的話,給新手爸媽寬了不少心,但每每聽到寶寶哭鬧,全家人都跟著心疼,就這麼看著娃哭嗎?
臣妾做不到啊!
別著急,一會上乾貨,我們先來了解腸絞痛:
什麼是腸絞痛?
腸絞痛常見於3月內的寶寶,當寶寶出現反覆、長時間哭鬧、煩躁或易激惹,且均無明顯原因,哭鬧時間多是在傍晚或夜間,而生長發育正常,就很可能是腸絞痛。
目前對於嬰兒腸絞痛,還沒有標準定義,普遍認為可能與嬰兒腸道神經發育不成熟、腸脹氣或乳糖不耐受有關。
腸絞痛寶寶如何護理?
腸絞痛雖然不是病,但是寶寶痛苦,家長焦慮,這時候有的家長病急亂投醫,反而加重了寶寶不適。
遇到寶寶哭鬧不止,家長要先查找原因,如是不是餓了?困了?拉大便了?已經以及是否有病理因素,排除這些原因之後,考慮腸絞痛,一般可試試這些方法:
1. 寶寶哭鬧時,用小被子將寶寶輕輕包裹起來,這樣模仿子宮的環境,可以使寶寶找回在媽媽肚子裡的感覺,讓寶寶安靜下來;
2. 按順時針方向輕輕揉寶寶的肚子,有助於排除腸道內的氣體;
3. 飛機抱:將寶寶翻身到手臂上,用手掌託住寶寶頭頸部,腿部卡在你的臂彎,輕輕拍嗝,能有效緩解寶寶腸絞痛
4. 白噪音:可以給寶寶聽聽白噪音,一般可下載白噪音APP給寶寶聽。不過,也有寶寶喜歡聽吹風機、電磁爐的聲音,寶媽可以根據寶寶喜好安排;
腸絞痛一發生,寶寶哭鬧會越來越厲害,難以安撫。
所以,為避免這種情況發生,應提前做好預防:
(1)避免餵養不當造成腸脹氣:腸脹氣會增加寶寶腸絞痛的症狀,所以要做好腸脹氣預防工作;
(2)寶寶吃太飽也容易導致腸脹氣,適量餵養即可;
(3)母乳媽媽要注意避免吃容易產氣的食物;
(4)配方奶寶寶有可能對牛奶蛋白過敏,可考慮換水解蛋白奶粉,最好由醫生確診後再換。
腸絞痛是大部分寶寶成長中都會遇到的問題,隨著寶寶逐漸長大,腸絞痛會慢慢痊癒,不用太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