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間寶寶握緊拳頭和踢腿、哭鬧不止,全家人輪流安撫……怎麼都哄不好,讓新手媽媽很崩潰,那有可能是寶寶腸絞痛啦,那麼什麼是腸絞痛?寶寶腸絞痛症狀有哪些?怎樣緩解呢?我們還是要多做了解,然後對症解決才好。
嬰兒腸絞痛是指有些小嬰兒會出現突然性大聲哭叫,可持續幾小時,也可陣發性發作。哭時嬰兒面部漸紅,口周蒼白,腹部脹而緊張,雙腿向上蜷起,雙足發涼,雙手緊握,抱哄餵奶都不能緩解,而最終以哭得力竭、排氣或排便而停止,這種現象通常稱為嬰兒腸絞痛。
這是由於嬰兒腸壁平滑肌陣陣強烈收縮或腸脹氣引起的疼痛,是小兒急性腹痛中最常見的一種,常常發生在夜間,多半發生在6個月以內的嬰兒,並多見於易激動、興奮煩躁不安的嬰兒。
1.寶寶通常在一天的某個固定時間哭泣,大多在晚上或午夜,有時幾個小時,哭得很響,聲音比平時低。
2.如果寶寶躺著,腹部高於胸膛,而觸摸很硬,按下會使寶寶感到疼痛,這可能是由於腸絞痛造成腸胃脹氣。
3.由腸絞痛引起的疼痛,會使寶寶感到不安,無法入睡。您的寶寶也可能會在半夜由於疼痛而從睡夢中醒來,無法入睡。例如,寶媽應儘量安撫寶寶,輕輕搖動,或輕敲,以消除寶寶的焦慮。
4.嚴重的腸絞痛會導致嬰兒變得蒼白,並且手和腳會捲曲到腹部,就好像寶寶很痛苦一樣。不時,手和腳會被拉直,然後再次縮回身體。
5.除了通過哭鬧來表達疼痛之外,寶寶還表現出身體不適,例如握緊拳頭和踢腿等動作。父母應仔細注意寶寶的肢體語言,以確定寶寶對腸絞痛的反應。
6.小腸脹氣可以引起痙攣,如果發現嬰兒午夜哭鬧已久,可能是腸絞痛。父母可以嘗試使用按摩或熱腹部等方法來幫助寶寶緩解不適。
1.吃太飽。小寶寶的胃部是非常小的,腸胃的消化能力有限,在給寶寶餵奶時,如果媽媽一次給他餵太多讓他的腸胃負擔太重,寶寶的腸胃就容易脹氣,然後出現腸絞痛的症狀。所以給寶寶哺乳時,媽媽一定要科學餵養,一次不要給他吃太多,還有就是注意避免寶寶一哭鬧就給他餵奶,如果寶寶的哭鬧並不是由於飢餓也會造成寶寶過度餵養。
2.吃入空氣。給寶寶哺乳時,媽媽的姿勢或者方法不正確讓寶寶吸入太多的空氣也會讓他的腸胃脹氣,可能會造成寶寶腸絞痛。在給寶寶餵奶時,首先媽媽要讓他的頭部高於身體,其次吃奶時要讓他含住大部分的乳暈防止寶寶吸入空氣,最後寶寶吃完奶,媽媽先不要急著放下他,可以先讓他趴在自己肩膀上,輕拍他的背部讓他把吸入的空氣通過打嗝排出來。
3.過於興奮。寶寶如果情緒過於興奮也會對他的身體產生刺激,造成他腸絞痛。所以媽媽在和寶寶玩的時候要把握好分寸,不要一直逗他,還有就是在他吃過奶之後也不要逗他,這樣最容易引發腸絞痛。除此之外,媽媽也要儘量阻止寶寶吃手,因為吃手時張著嘴容易讓空氣進入寶寶的腸胃中,也可能會讓他腸絞痛。
1.改善寶寶餵養的方式:當寶寶因腸絞痛哭鬧不安時,可以將寶寶豎抱頭靠在媽媽肩上,輕輕拍寶寶的背部,排出過多的空氣。
2. 熱敷寶寶的腹部:用暖水袋熱敷寶寶的腹部,並輕揉腹部;也可讓寶寶趴在膝蓋上,按摩寶寶的背部,緩解其疼痛的症狀。
3. 給寶寶穩定的情緒環境:當寶寶因腸絞痛而哭鬧不安時,作為媽媽的你即使再著急再緊張,也不要把你焦慮不安的情緒傳染給寶寶,要給寶寶足夠的安全感。
關注去我們獲得更多育兒知識
遇見好阿姨 預見幸福家
點個關注 幸福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