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腸絞痛的症狀、原因
腸絞痛在嬰兒生長發育過程中很常見。據統計,腸絞痛大約見於20%~40%的嬰兒,一般出生後3周出現,3~4個月後逐漸改善。
症狀:
營養充足的健康嬰兒每天哭鬧超過3個小時,每周哭鬧超過3天,發作超過3周。
原因:
腸絞痛是由於嬰兒發育不成熟,消化道的生理功能可能不匹配引起的。這種情況在腸道的蠕動上更為突出,表現為部分腸道蠕動快,部分腸道蠕動慢,導致腸道出現「扭絞」現象,引起寶寶哭鬧。
相比較而言 ,母乳餵養的寶寶更容易出現這種情況,因為寶寶吸吮乳房時,一些氣體會隨乳汁一起被寶寶吞咽進消化道,加重寶寶腸絞痛的症狀。
嬰兒腸絞痛的緩解對策
緩解方法:
1. 用包被將孩子裹起來。這可以使他產生類似在媽媽體內時被包裹的感覺,慢慢安靜下來。
2. 讓孩子保持側位或俯臥位。這樣對孩子的腹部形成一定壓迫,可以緩解腹部疼痛。
3. 模仿胎兒在子宮內一直聽著的媽媽腹部大血管內血液流動的聲音,令他產生安全感。在孩子耳邊間斷並有節律地吹「噓噓」的聲音,或打開吹風機或吸塵器的弱檔,也能獲得類似的效果。
4. 讓孩子俯臥,頭部稍低,輕輕搖晃孩子,也能使孩子停止哭鬧。絕大多數胎兒在子宮內都是頭朝下,而且媽媽走動時,隨著子宮內羊水的波動,孩子也會一起輕輕晃動。
5.餵奶。最容易讓孩子安靜的辦法就是讓他吸吮,所以,餵養可以使孩子恢復平靜。
6.幫助孩子順利排便、排氣。讓孩子仰臥,一隻手握住孩子的雙腳使他雙腿彎曲,對腹部形成輕壓;另外一隻手以順時針方向按摩孩子的左腹部,可以協助孩子排便。如果同時用毛巾熱敷肛門,用浸滿橄欖油或嬰兒按摩油的棉籤輕輕刺激肛門,也能促使孩子排便。
7. 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改善胃腸蠕動的藥物——二甲基矽油(Simethicone)。使用方法為10滴/次,一日3次,餵奶前直接滴入口腔,連服2~3周。
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