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在電梯裡碰上樓上的住戶,看他抱著一大堆孩子用的東西就好奇地問了一下。經過一番交談才知道他家小孩兒這幾天因為腸胃不舒服在醫院住了兩天,那天剛好出院就碰上了。
好像身邊的小孩子在腸胃方面都有或多或少的問題,有的比較嚴重,有的不太嚴重,但不管怎麼說腸胃問題還是很突出的。
因為自己家中也有相似年齡的小孩,所以對這一方面的問題比較關注,回到家後又和媽媽就這個問題進行了討論。
才知道我小時候也得過腸胃疾病,不過我的那種屬於比較嚴重的腸絞痛,而且一般情況下,父母雙方或其中一方得過該疾病後是很容易傳到下一代的。
雖然說嬰兒腸絞痛這種疾病持續時間比較短,並且隨著孩子的成長會消失。但是每次病發的時候都會很痛苦。想必每一位做父母的都不願意看到這樣的場面。
因此,我們應該最開始應該做的是判斷並發的這種情況是否為腸絞痛,並且尋找病發原因,對症下藥,積極治療,讓孩子少受一點痛苦。
雖然疾病只有這一種,但是病發原因卻不只有一種,根據我在多方面查詢資料得出了相關的結論,下面讓我分享給大家,一起來了解相關內容吧。
因為涉及到嬰兒腸胃問題的疾病有很多種,因此我們不能單憑一種情況就來斷定是否患有腸胃絞痛。關於腸胃絞痛的發病症狀其實有很多種,一起來了解了解吧。
如果在剛剛餵食之後就發現孩子突然哭鬧,並且怎麼也哄不好。在哭鬧的過程中還會伴隨面部漲紅,並且整個哭鬧的持續時間非常長。此外,仔細觀察嬰兒的腹部還會發現有稍微的脹氣,甚至雙手雙腳都很涼,雙腿不自覺地蹬直或者彎曲。
出現這樣的情況一般被初步斷定為是腸絞痛,如果孩子正好處於剛出生一個月兩個月大的時候,這種可能性則非常大。因此,我們需要及時就醫,儘早送往醫院治療減輕孩子的痛苦。
很多家長在聽說嬰兒會患有這種疾病,並且遭受很大痛苦的時候,都恨不得親身代替或者提前預防,想要做到這一點就得先了解發病原因,然後再進行有對策的預防。
但令人覺得遺憾的是,儘管多名專家已對這一疾病進行了相關的研究,但是還是有一部分原因並為探查出來,因此想要進行完全的預防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
但一般來講還是有一些已被探明的原因會影響孩子的病症的。例如所生存的家庭環境較差,周圍的父母或者長輩在吵架等等。
使得情緒激動,都可能使這一疾病的產生。此外還有例如家長為了緩解孩子哭鬧的情況,會一直給孩子餵奶,因此還會導致孩子因為過量進食而產生的腹部脹痛。
還有一方面就是關於進食,父母可能在餵食方面不注意飲食,因此孩子被餵食一些糖分比較高的食品,這也很有可能會讓孩子感到肚子不舒服,這也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
因為腸絞痛的患病率是比較高的,因此在治療方面還有很多的建議可以實施。除了醫生給出的一些建議以外,大家還可以和周邊的家長以及長輩來討論這一問題。
雖然我們在上述內容中提到腸絞痛的一部分原因並未明確,但我們可以根據已明確的原因來進行適當的預防,以降低孩子患病的機率,減輕痛苦。
1.媽媽食用較少的奶製品以及洋蔥,咖啡因等,避免產生刺激性氣體。
2.在餵食方面要堅持定時定量,不可以突然增多或突然減少。
3.可以用奶嘴來緩解痛苦,對孩子的精神進行撫慰。
4.儘量避免喝果汁,或者加入大量白開水稀釋。
5.選擇奶粉時應選擇不易過敏且含有水解物的奶粉。
6.按摩寶寶的肚子並且包裹一層暖和的毛巾,也可以選擇使用柔軟舒適的毛毯將寶寶整個包裹起來,讓她產生舒適和安全感。
7.家長可以在醫生已經明確的情況下使用一些中草藥,幫助寶寶緩解病情。
8.用藥物治療時應該注意藥物成分,避免出現過敏或者是對嬰兒身體健康有害的物質及成分。
9.臉朝下抱著寶寶可以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旁邊也可以開著吸塵器,用嗡嗡的聲音來緩解寶寶的煩躁和疼痛。
10.可以選擇食用已經過實驗並且有一定成效的益生菌,以此來緩解腸胃不適,但並不能起到治癒作用。無論是選擇那種產品都應該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我們在上面提到的一些治療和緩解方法主要是針對父母對孩子的幫助,想要獲得專業的治療應該在寶寶出現某種疑似症狀時及時送往醫院或者向醫生諮詢。
但是在諮詢之前家長應該能夠進行簡單的判斷,例如是否一直哭鬧不止,是否存在脹氣等問題。畢竟有些症狀也有可能是由別的病情引起的。例如飢餓,身體疲勞,或者是感染,抓傷等情況,要做到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醫生在為寶寶治療的時候會採用一些專業手法,例如根據檢查斷定病情之後提供藥物治療,或者是選擇中成藥來緩解。
只要是涉及到吃藥,家長都應及時向醫生諮詢後再選擇食用,畢竟藥物對寶寶的身體損傷還是很大的。此外還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寶寶患有腸絞痛的時間段在三個月左右,如果在這之後還存在相似的狀況,就應該考慮別的病症。
小孩子剛出生的時候自我表達能力很弱,身體也比較嬌弱,因此很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疾病,面對處於這一階段的寶寶,家長更應該時刻注意,積極加強關於寶寶健康問題的知識儲備,能夠及時緩解病情,減輕痛苦,為孩子的身體健康提供知識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