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腸絞痛

2021-01-14 drpei

孩子有些問題在醫生看起來不像病,但卻讓家長頭痛不已,比如幾個月大的孩子反覆哭鬧,一哭就哭好幾個小時,不知道他為什麼哭,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哪裡不舒服,怎麼哄也哄不住,讓父母心煩意亂又擔心焦慮,然後抱到醫院。


其實,醫生有時候也不知道孩子為什麼哭,雖然看起來不像有什麼病,但看孩子聲嘶力竭的樣子又不敢很確定孩子真沒問題,常常是內科看完又轉到外科,外科檢查一番也沒發現特別問題,但也沒好辦法安撫住孩子,看著滿臉焦慮的家長,就乾脆讓孩子在醫院裡觀察,等孩子不哭了再回去。經過這樣一番折騰,家長往往心力憔悴,結果第二天孩子又開始了新的一輪哭鬧,真是讓人崩潰。


雖然沒有明確的病症,但嬰兒每天持續哭鬧幾個小時的現象,顯然已經對家長和醫生造成很大的困擾,醫生們也想搞明白這個問題。孩子哭鬧時腿縮起來,這是可以緩解腹部疼痛的動作,另外哭鬧時還有皺眉、攥拳這些痛苦的表情,所以猜測可能是肚子疼痛,哭鬧時有臉紅,肛門排氣,所以又猜測可能是腸脹氣引起的腹部疼痛。


最早關注這個問題的醫生把這種現象稱為「腸絞痛」,但腸絞痛是不是真由胃腸問題引起,其實並不確定,社會心理、神經發育問題等都被猜測可能和這種哭鬧有關,比如對母乳或牛奶過敏,腸蠕動過快,神經發育不成熟等等,但同樣沒有確切的證據。


經過網上一些醫生的科普,很多家長知道了」腸絞痛「這個病,孩子一哭鬧,家長就想這是腸絞痛,這其實是一個誤區,腸絞痛雖然比較常見,但並不是所有的哭鬧都可以稱為腸絞痛。對還不會說話的孩子來說,哭鬧是他們和外界交流的主要方式,餓了,拉臭了,衣服穿得不合適,為了吸引大人的注意,都可能會哭鬧,一些疾病讓孩子感到疼痛等不適也會哭鬧,比如腸套疊、疝氣嵌頓、肛周膿腫等。


最早提出「腸絞痛」這個說法的醫生認為,原本健康、吃得也很好的孩子,一天哭3個小時,一周哭3天,超過3周才診斷為腸絞痛,但估計很少有家長能被這樣折騰3個禮拜,真抗過了3個禮拜孩子可能也差不多自愈了。所以在2006年羅馬協作組將嬰兒腸絞痛的診斷標準定為:無明顯原因突發或停止的易激惹、煩躁或哭鬧,每天持續至少3小時,每周至少發作3天,且至少持續一周,同時不影響孩子生長。腸絞痛主要發生在2周-4個月之間的孩子,也有少部分延續到半歲以後,多發生於傍晚或半夜時分。


所以,孩子哭了,首先要排除飢餓,拉臭、穿衣這些常見問題後,還要檢查一下孩子的腹股溝、肛門、肚臍有沒有異常的包塊,同時要注意孩子有沒有發燒,面色有沒有異常,呼吸有沒有急促費力這些情況,如果孩子是哭一陣停幾分鐘,還要警惕腸套疊之類,有這些異常情況要及時找醫生看看。


腸絞痛的孩子撕心裂肺的持續哭鬧讓很多父母抓狂,但孩子長大後和其他孩子在行為發育上並沒有區別,後期哮喘之類的過敏性疾病的發生率也不會更高,目前也沒證據認為有過腸絞痛的孩子長大後和其他孩子會有什麼區別,所以除了讓父母頭痛外,腸絞痛本身對孩子不造成什麼影響。


所以對腸絞痛的治療主要集中在減少孩子的哭鬧,安撫、緩解家長的焦慮上,遺憾的是,因為原因不清楚,儘管試過很多方法,目前並有特別有效的方法。


在藥物方面,西甲矽油可以減少腸內氣體,也被一些育兒專家推薦過,但根據國外多中心的對照研究,它對腸絞痛的效果其實和安慰劑差不多,說白了就是沒用。一些抗膽鹼藥對腸絞痛有用,但這些藥對這麼大的孩子副作用不小,沒必要為這個可以自行緩解的問題冒這些風險,所以也不要用。益生菌對腸絞痛的研究結論也不一致,有的說有用,有的說沒用,目前主流的意見還是不推薦。


母乳和配方奶餵養的孩子腸絞痛發生率差不多,所以不需要因為腸絞痛而停止母乳餵養,但哺乳媽媽可以試試忌口牛奶、雞蛋、堅果、洋蔥、咖啡、茶等,對部分孩子可能有點用。對於有過敏體質家庭的孩子,水解奶粉的效果結論同樣不一致,如果想試可以試一星期,有便血、稀便等過敏症狀的孩子也可以試試,如果試了有效可以吃到3-4個月腸絞痛高峰期過去再慢慢換回來。不推薦用豆奶來治療腸絞痛,添加乳糖酶和纖維素的配方奶也沒有治療效果。


因為現代醫學對腸絞痛沒有特別有效的方案,所以讓很多家長去嘗試一些非主流的替代醫學,國外也有人試驗過草藥茶(類似於我們的涼茶),有的發現還能讓孩子哭得少一點,但這些東西成份都不明確,也不好控制用量,還可能影響孩子的正常餵養,誘發其它過敏反應,所以建議不要用。整脊、小兒推拿也沒有用,其他的諸如襁褓包裹(Swaddling)、側臥或俯臥(Side or stomach)、在孩子耳邊發噓噓聲(Shhh sound)、輕晃(Swinging)、哺乳或吸吮安慰奶嘴(Sucking),也就是「5S」法,這些方法也是安哄孩子的常用方法,但具體對腸絞痛的孩子是否有效,並沒有驗證過。


總得說來,當孩子持續哭鬧的時候,首先要確認孩子沒有不舒服、生病什麼的,真的考慮為腸絞痛後並沒有特別有效的辦法,這個問題對孩子並沒有什麼傷害,也會隨孩子長大而逐漸減輕,過了4個月大部分會消失,目前而言,保持淡定耐心等待是最好的治療。


更多相關文章,關注這個帳號(drpeihg)後,回複數字編號可閱讀。

28 腸套疊

45 肛周膿腫和肛瘻

23 疝氣卡住了怎麼辦?




相關焦點

  • 嬰兒腸絞痛的應對方法
    可以從避免發生腸絞痛和緩解腸絞痛兩方面來入手: 一、腸絞痛的預防 1.為了避免因吸入過多空氣造成的腸絞痛,每次餵奶後進行拍嗝,拍嗝的方式有趴式拍嗝、躺式拍嗝和坐式拍嗝無論是母乳餵養還是人工餵養都要保證嬰兒含乳要大口深入,阻止吸入過多的空氣。 3.平時要多趴,有利於氣體的排出。 4.家長每天給新生嬰兒按照順時針的方向用手掌有一定力度的按揉嬰兒肚臍周圍。
  • 如何應對嬰兒腸絞痛
    如何應對嬰兒腸絞痛嬰兒腸絞痛是指有些小嬰兒會出現突然性大聲哭叫,可持續幾小時,也可陣發性發作。哭時嬰兒面部漸紅,口周蒼白,腹部脹而緊張,雙腿向上蜷起,雙足發涼,雙手緊握,抱哄餵奶都不能緩解,而最終以哭得力竭、排氣或排便而停止,這種現象通常稱為嬰兒腸絞痛。
  • 嬰兒腸絞痛的症狀與治療
    對於因便秘而腸脹氣的寶寶,因為是新生兒所以只能餵食葡萄糖水(四個月以上可加嬰兒果汁),若超過二至三天仍未解便,可用凡士林潤滑過的棉棒或肛溫計伸入肛門內刺激,也許會幫助排氣及排便。  母乳餵養寶寶不易有腸絞痛  在嬰兒飲食上,建議喝母奶。
  • 兒科專家教你-緩解嬰兒腸絞痛
    兒科專家教你-緩解嬰兒腸絞痛2016-04-14 17:57:32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1954年,康乃狄克州的著名兒科醫生莫瑞斯 •維塞爾(Morris Wessel)對腸絞痛下了醫學定義:如果嬰兒每天有三小時以上的哭鬧,每周發生三次以上,至少連續出現三個星期,除此之外身體健康,不存在過度餵養,基本就可以判斷為腸絞痛。
  • 拜奧BioGaia益生菌 解決嬰兒腸絞痛
    >  很多媽媽都受到過嬰兒腸絞痛寶寶的困擾,本來很安靜的寶寶,突然之間大哭不止,怎麼哄都不管用,直到哭累了才肯睡,而且這種症狀幾乎每天在固定時間發作,持續發作很多天。剛剛進入中國的全球頂級益生菌拜奧BioGaia滴劑,就能幫助媽媽解決嬰兒腸絞痛問題。拜奧BioGaia來自世界上食品監管最為嚴格的北歐國家——瑞典,其中的益生菌菌種取材於母乳中天然存在的羅伊式乳桿菌。
  • 某些益生菌可 有效緩解嬰兒腸絞痛
    原標題:某些益生菌可 有效緩解嬰兒腸絞痛  新華社赫爾辛基1月10日電 (徐謙)據芬蘭廣播公司日前報導,芬蘭圖爾庫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某些益生菌可有效緩解嬰兒常見的腸絞痛。   研究人員隨機選擇了30名不到6周大並患有腸絞痛的嬰兒,給一部分嬰兒餵服一種名為鼠李糖乳桿菌(LGG)的益生菌,同時給另一部分嬰兒餵服安慰劑。結果表明,服用了益生菌的嬰兒因腸絞痛導致的哭鬧明顯減少。   此外,該研究還表明,益生菌對早產兒的腸絞痛也有效。94名孕期為32至36周的早產兒參與了該研究,研究人員跟蹤研究這些早產兒至其年滿一周歲。
  • 嬰兒腸絞痛的症狀、原因及緩解對策
    嬰兒腸絞痛的症狀、原因腸絞痛在嬰兒生長發育過程中很常見。據統計,腸絞痛大約見於20%~40%的嬰兒,一般出生後3周出現,3~4個月後逐漸改善。症狀:營養充足的健康嬰兒每天哭鬧超過3個小時,每周哭鬧超過3天,發作超過3周。
  • 嬰兒腸絞痛,看德國醫生怎麼辦?
    寶寶腸絞痛四大症狀:1.哭鬧不安。2.臉部脹紅。3.膝蓋縮起。4.握拳踼腳。腸道神經未成熟導致腸絞痛腸絞痛發生的原因目前仍不是很清楚,可能因素包括下列幾大類:腸胃不適(腸脹氣、腸痙攣、牛奶蛋白過敏、乳糖不耐及吞咽過多空氣等)、情緒問題及神經發育未成熟等。
  • 嬰兒腸絞痛是怎麼回事?
    如果寶寶無緣無故的哭鬧,很可能是出現了腸絞痛。
  • 嬰兒腸絞痛的預防和護理
    我表哥家生了一個兒子,一家人高興的不得了,可是寶寶在兩個月左右的時候經常哭鬧,特別難哄,特別是晚上快要黑的時候,一開始家人也沒有注意,總是說孩子太難看,過了一周沒有好轉,後來去醫院醫生說是嬰兒腸絞痛,不過沒事,後來就慢慢自己好了。
  • 嬰兒腸絞痛的護理方法,看這篇就夠了
    幾乎所有的嬰兒都會不明原因的哭鬧,但這時候之於寶寶其實是有原因的,例如疲勞或飢餓。如果寶寶發育正常且身體健康,卻因為不明原因哭個不停,就有可能是腸絞痛,尤其是月齡較小的嬰兒。腸絞痛是發作性的,大多數寶寶將在出生4個月後好轉。
  • 遛彎時嬰兒突然狂哭不止 都是嬰兒腸絞痛惹的禍
    ,雖然嬰兒腸絞痛不是病,會隨著,月齡增長而消失。 家長在家如何判斷嬰兒的腸絞痛呢1·嬰兒因為疼痛,會大聲哭鬧,此時安撫奶嘴,或母親的乳頭並不能讓寶寶安靜下來2·寶寶會將身子蜷縮起來,或者背部呈弓形,有些還會左右翻動。
  • 寶寶一到天黑又哭又鬧:沒生病 是嬰兒腸絞痛
    寶寶一到天黑又哭又鬧:沒生病 是嬰兒腸絞痛 2017-12-13該科副主任醫師匡誼芳檢查後發現,小寶寶並沒有生病,而是患上了嬰兒腸絞痛。匡誼芳介紹,哭叫可持續幾小時,也可陣發性發作。哭的時候,嬰兒面部漲紅,口周蒼白,腹部脹而緊張,雙腿向上蜷起,雙足發涼,最後一般都是哭得力竭、排氣或排便才停止。  腸絞痛的症狀在白天時會比較好,但傍晚或晚上時,就會有間隔不定的突然嚎啕大哭,所以俗稱「黃昏哭」。
  • 惱人的嬰兒腸絞痛,5個方法有效緩解,真心管用
    媽媽和爸爸在嬰兒出生後的頭幾個月可能要面對很多棘手的問題,而腸絞痛可能屬於最令爸媽束手無策,也是最讓寶寶身體忍受疼痛的問題之一。 關於腸絞痛的爸爸媽媽應該知道的事實: 腸絞痛的持續時間:每天劇烈哭泣三個或更多個小時,一周三個或更長時間,三個星期或更長時間。
  • 嬰兒腸絞痛(腸脹氣)緩解辦法
    有的寶寶到了一定程度會有腸絞痛(腸脹氣)的情況發生,今天我們來了解下…什麼是腸絞痛(腸脹氣):寶寶腸絞痛是說有些寶寶會出現突然性大聲哭叫,可以持續幾小時,也可陣發性發作哭時嬰兒臉部漸紅,嘴的周圍蒼白,腹部脹而緊張,雙腿向上蜷起,雙腳發涼,雙手緊握,哄抱餵奶都不能緩解,而最後以哭得力竭、排氣或排便而停止,這種現象通常稱為嬰兒腸絞痛,多發生在3個月以內的寶寶,並多見於易激動、興奮、煩躁不安的寶寶。
  • 遭遇嬰兒腸絞痛,這些方法值得一試
    要說育兒路上什麼最讓我聞風喪膽,舍「嬰兒腸絞痛」而其誰!這也是育兒群裡緊追嬰兒缺鈣問題之後的第二大魔咒,折磨得眾父母抓心撓肝,幾近瘋狂。嬰兒腸絞痛是一種行為症候群,表現為健康嬰兒難以安撫的煩躁或哭鬧行為,每天出現3 h以上,每周持續≥3 d,並持續3周以上。嬰兒腸絞痛通常於2周齡發作,6~7周齡為發作高峰,3~4月齡自行消失。大約20%的小嬰兒受其困擾。可反覆發作,松子兩個月內三次發作,輕重程度不同,與我的知識儲備和幹預措施呈負相關。
  • 惱人的嬰兒腸絞痛,老手媽媽分享!腸絞痛緩解方法
    當嬰兒哭鬧不休,幫他換完尿布、餵完奶,解決一切生理需求後仍哭不停,或許是腸絞痛!媽媽可以試著幫寶寶進行腸絞痛按摩,簡單的三個步驟,緩解效果相當有效。惱人的嬰兒腸絞痛腸絞痛是因為嬰兒腸壁的神經發育不成熟,造成嬰兒的腸道蠕動不規則,所以嬰兒對於輕微的腹脹或較為劇烈的蠕動,會以哭鬧不休作為反應
  • 嬰兒腸絞痛的症狀和原因是什麼?新手父母應該如何處理?
    嬰兒腸絞痛的症狀和體徵是什麼? 嬰兒腸絞痛的原因是什麼?通常是在餵食後突然出現哭鬧,聲音響亮、尖銳,連續不斷,持續一到四個小時。但令人沮喪的事實是,儘管許多嬰兒經歷過腸絞痛,並且關於這一課題也有很多的研究,但還沒有得到一個明確的原因導致腸絞痛。一些研究發現四分之一的嬰兒出現腸絞痛沒有明顯的原因。
  • 「百日哭」的寶寶,可能遇到了新生兒頭號「剋星」:嬰兒腸絞痛
    新生兒頭號剋星:腸絞痛關於「嬰兒腸絞痛」,我專門在幾個寶媽群裡做了調查,幾乎有一半以上的寶寶,都曾經有過類似的症狀。有些寶寶是在出生剛滿月的時候,有的寶寶是在滿百日的時候,不過症狀幾乎都差不多,可見「嬰兒腸絞痛」有多麼的普遍。過去的老人,把這種現象稱為「百日哭」。
  • 西甲矽油是緩解嬰兒腸絞痛的首選神藥嗎?
    寶寶出生後胃腸道發育不完善,加上其它種種不明原因很多寶寶都會出現腸絞痛。後來我在網上發現崔玉濤老師推薦一種叫西甲矽油的口服藥物,很多被嬰兒腸絞痛折磨的寶媽爭相購買並使用。前幾天和婦產科同學交流時,她並沒有聽過,所以為了慎重起見,我對這個藥物進行了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