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些問題在醫生看起來不像病,但卻讓家長頭痛不已,比如幾個月大的孩子反覆哭鬧,一哭就哭好幾個小時,不知道他為什麼哭,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哪裡不舒服,怎麼哄也哄不住,讓父母心煩意亂又擔心焦慮,然後抱到醫院。
其實,醫生有時候也不知道孩子為什麼哭,雖然看起來不像有什麼病,但看孩子聲嘶力竭的樣子又不敢很確定孩子真沒問題,常常是內科看完又轉到外科,外科檢查一番也沒發現特別問題,但也沒好辦法安撫住孩子,看著滿臉焦慮的家長,就乾脆讓孩子在醫院裡觀察,等孩子不哭了再回去。經過這樣一番折騰,家長往往心力憔悴,結果第二天孩子又開始了新的一輪哭鬧,真是讓人崩潰。
雖然沒有明確的病症,但嬰兒每天持續哭鬧幾個小時的現象,顯然已經對家長和醫生造成很大的困擾,醫生們也想搞明白這個問題。孩子哭鬧時腿縮起來,這是可以緩解腹部疼痛的動作,另外哭鬧時還有皺眉、攥拳這些痛苦的表情,所以猜測可能是肚子疼痛,哭鬧時有臉紅,肛門排氣,所以又猜測可能是腸脹氣引起的腹部疼痛。
最早關注這個問題的醫生把這種現象稱為「腸絞痛」,但腸絞痛是不是真由胃腸問題引起,其實並不確定,社會心理、神經發育問題等都被猜測可能和這種哭鬧有關,比如對母乳或牛奶過敏,腸蠕動過快,神經發育不成熟等等,但同樣沒有確切的證據。
經過網上一些醫生的科普,很多家長知道了」腸絞痛「這個病,孩子一哭鬧,家長就想這是腸絞痛,這其實是一個誤區,腸絞痛雖然比較常見,但並不是所有的哭鬧都可以稱為腸絞痛。對還不會說話的孩子來說,哭鬧是他們和外界交流的主要方式,餓了,拉臭了,衣服穿得不合適,為了吸引大人的注意,都可能會哭鬧,一些疾病讓孩子感到疼痛等不適也會哭鬧,比如腸套疊、疝氣嵌頓、肛周膿腫等。
最早提出「腸絞痛」這個說法的醫生認為,原本健康、吃得也很好的孩子,一天哭3個小時,一周哭3天,超過3周才診斷為腸絞痛,但估計很少有家長能被這樣折騰3個禮拜,真抗過了3個禮拜孩子可能也差不多自愈了。所以在2006年羅馬協作組將嬰兒腸絞痛的診斷標準定為:無明顯原因突發或停止的易激惹、煩躁或哭鬧,每天持續至少3小時,每周至少發作3天,且至少持續一周,同時不影響孩子生長。腸絞痛主要發生在2周-4個月之間的孩子,也有少部分延續到半歲以後,多發生於傍晚或半夜時分。
所以,孩子哭了,首先要排除飢餓,拉臭、穿衣這些常見問題後,還要檢查一下孩子的腹股溝、肛門、肚臍有沒有異常的包塊,同時要注意孩子有沒有發燒,面色有沒有異常,呼吸有沒有急促費力這些情況,如果孩子是哭一陣停幾分鐘,還要警惕腸套疊之類,有這些異常情況要及時找醫生看看。
腸絞痛的孩子撕心裂肺的持續哭鬧讓很多父母抓狂,但孩子長大後和其他孩子在行為發育上並沒有區別,後期哮喘之類的過敏性疾病的發生率也不會更高,目前也沒證據認為有過腸絞痛的孩子長大後和其他孩子會有什麼區別,所以除了讓父母頭痛外,腸絞痛本身對孩子不造成什麼影響。
所以對腸絞痛的治療主要集中在減少孩子的哭鬧,安撫、緩解家長的焦慮上,遺憾的是,因為原因不清楚,儘管試過很多方法,目前並有特別有效的方法。
在藥物方面,西甲矽油可以減少腸內氣體,也被一些育兒專家推薦過,但根據國外多中心的對照研究,它對腸絞痛的效果其實和安慰劑差不多,說白了就是沒用。一些抗膽鹼藥對腸絞痛有用,但這些藥對這麼大的孩子副作用不小,沒必要為這個可以自行緩解的問題冒這些風險,所以也不要用。益生菌對腸絞痛的研究結論也不一致,有的說有用,有的說沒用,目前主流的意見還是不推薦。
母乳和配方奶餵養的孩子腸絞痛發生率差不多,所以不需要因為腸絞痛而停止母乳餵養,但哺乳媽媽可以試試忌口牛奶、雞蛋、堅果、洋蔥、咖啡、茶等,對部分孩子可能有點用。對於有過敏體質家庭的孩子,水解奶粉的效果結論同樣不一致,如果想試可以試一星期,有便血、稀便等過敏症狀的孩子也可以試試,如果試了有效可以吃到3-4個月腸絞痛高峰期過去再慢慢換回來。不推薦用豆奶來治療腸絞痛,添加乳糖酶和纖維素的配方奶也沒有治療效果。
因為現代醫學對腸絞痛沒有特別有效的方案,所以讓很多家長去嘗試一些非主流的替代醫學,國外也有人試驗過草藥茶(類似於我們的涼茶),有的發現還能讓孩子哭得少一點,但這些東西成份都不明確,也不好控制用量,還可能影響孩子的正常餵養,誘發其它過敏反應,所以建議不要用。整脊、小兒推拿也沒有用,其他的諸如襁褓包裹(Swaddling)、側臥或俯臥(Side or stomach)、在孩子耳邊發噓噓聲(Shhh sound)、輕晃(Swinging)、哺乳或吸吮安慰奶嘴(Sucking),也就是「5S」法,這些方法也是安哄孩子的常用方法,但具體對腸絞痛的孩子是否有效,並沒有驗證過。
總得說來,當孩子持續哭鬧的時候,首先要確認孩子沒有不舒服、生病什麼的,真的考慮為腸絞痛後並沒有特別有效的辦法,這個問題對孩子並沒有什麼傷害,也會隨孩子長大而逐漸減輕,過了4個月大部分會消失,目前而言,保持淡定耐心等待是最好的治療。
更多相關文章,關注這個帳號(drpeihg)後,回複數字編號可閱讀。
28 腸套疊
45 肛周膿腫和肛瘻
23 疝氣卡住了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