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分析報告:Timing是如何打造社交學習圈?

2020-12-11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最開始接觸Timing要從一句廣告語說起:別人在timi的時候,而你在timing加油。相似的詞彙,卻有著極具差異的含義。Timing的學習軟體定位對比強烈突顯,也正是這樣,這款軟體使用了一段時間。

具體的分析如下:

使用環境:

手機型號:HUAWEI mate20

系統版本:EMUI 10.0.0

產品版本:9.8.6

產品戰略層分析

1. 產品定位

Timing官網給的定位定義:這是一款幫助學生們提高學習效率、拒絕拖延、成就更好自己的高效學習軟體。

這段時間親身體驗下來,相對於抖音、微博、小紅書這類kill time的社交產品,Timing的定位確實如此——保持專注,高效學習

2. 用戶群體

學習類的社交產品用戶主要群體是學生,這是顯而易見的。我們通過timing的用戶增長趨勢數據可以知道,用戶的大幅度增幅主要集中在7、8月份(暑假期間),以及最近疫情的原因,用戶數量從2019年12月份便開始持續增幅。

來源自艾瑞數據

通過產品的使用,我們可以發現,用戶初次進入會選擇學習標籤。而這批標籤,其實就是他們學習努力的方向,他們是抱有目的性地在平臺實現自我價值。

而依據這種目的性的差異,我們可以將用戶畫像進一步進行說明。主要分為如下4類人群:

3. 使用場景

明確用戶畫像之後,我們可以很方便再映射到使用場景,這裡我就依據用戶分類主要舉例4個場景供大家理解timing這個產品:

  1. 張大龍同學是名初中生,平時父母與老師都十分鼓勵他,他十分享受這種感覺,有一次朋友推薦timing,他使用後發現自己發布學習動態(日記/長視頻),大家都會給他點讚評論進行鼓勵。慢慢積累了不少粉絲,並且創建了打卡群
  2. 馬小雲同學是名高中生,喜歡學習英語,目標是成為一名英語教師,在timing上會經常與道友連麥練習口語,並且以live形式給大家分享英語學習經驗。
  3. 馬小騰同學是名大學生,上了大學因為鬆懈,自制力越來越差,學習的時候經常玩timi的手遊,後來接觸timing後,經常通過學習計時打卡的功能,為自己規劃學習
  4. 張二鳴同學是名工作者,喜歡用某音記錄自己的生活點滴,發現timing這款APP後,開始用視頻記錄自己的學習點滴,方便後續自己進行學習總結

4. 市場分析

timing主要涉及的領域在兩個方面,一個是網絡社交,一個是在線教育。先說前者,單純做網絡社交方向是很難在目前這個市場立足的,確切地說是必死的境地。縱觀目前排名前十的社交產品,當你以為是站在巨人肩膀時,實際是巨人將你踩在腳下。並且目前做得比較好的社交產品都是結合某一細分化領域去發展,像小紅書是電商社交、知乎是問答社交等等。

timing這一點也很聰明,在打造社交平臺的同時,它結合了在線教育這一領域。突顯自身社交特色的同時,也很好地分得在線教育領域的一杯羹。

根據《2020年中國在線教育平臺用戶大數據報告》一文顯示,目前第三方產業人才需求增加。新興產業人才供給不足以及政策紅利的推動下,現在在線教育的需求越來越大。並且在線教育的受眾群體,也從小學、初中一直涵蓋至職場人員。

且目前阿里巴巴、騰訊、百度、今日頭條、網易等網際網路企業利用流量優勢進入市場,引領了一大批在線教育企業投入市場,形成教育市場的一個不錯的格局。

通過本次疫情不難看出,在線教育平臺的用戶持續增幅,並且不少平臺因此伺服器崩潰,網易雲課堂還因此上了熱搜。

可見,目前的教育市場規模增速不減,雖然有不少網際網路巨頭開始布局市場,但是整個教育行業還是比較分散的。而timing基於學習教育去做社交,既能避開不少大企業的鋒芒,又可以享有熱衷線上學習分享的用戶資源,前景可觀。

5. 產品目標

timing的目標其實也比較明確。如果不考慮營收方面,目標應該是打造全國第一個以社交分享為出發點的學習自律工具。當然,結合盈利是必然的,個人認為最終的目標應該是:打造一個以學習社交為特色的在線教育平臺。

6. 盈利模式

關於盈利模式,目前timing具備幾個收費功能,但收費功能不等於盈利模式。像契約群,最終的資金全部都是屬於用戶,而學習農場雖有入場費用入帳,但該功能更多是傾向於增強用戶粘性以及幫助用戶實現蛻變。

個人認為以後的盈利方向可以如下:

  • 基於用戶學習需求出發:拉攏資源,打造付費課程(現在有付費live,不過感覺目前可能資源不多,並且付費課程不一定只局限在科目學習上,分類儘量多樣化,手工類、興趣類等);
  • 基於用戶興趣需求出發:timing的用戶年齡層主要集中在初高中,結合他們感興趣的領域,推出timing相關周邊產品(如動漫聯名款鬧鐘、筆記本等文具、心情對講機的設計抱枕等);
  • 基於用戶規劃需求出發:不少學生都是有著報考目標,如何制定學習計劃以及就業/報考規劃,平臺都可以採用知識付費或會員制定的形式去設計業務;
  • 基於平臺流量規模出發:目前timing的活躍用戶已有1400w(官方數據),基於這個流量,廣告收入應該也不菲。不過具體是否實施,主要還是需要看用戶口碑以及黏連強度如何,畢竟廣告的引入勢必會失去一批用戶。

二、產品範圍層分析

1. 基本功能

使用下來V9.8.6基本功能如下:

2. 核心業務功能

其中作為社交核心的業務為:發布學習日記/視頻。

用戶可以通過發布學習日記、長視頻記錄自己的學習點滴,或者是以此形式分享自己的一些學習心得與經驗。在得到他人認可的同時,還可以實現自身學習心得的價值。

作為個人自律核心的業務為:計時打卡(學習/起床睡覺)。

開啟學習計時/番茄學習後,用戶會根據自己設置好的時間與事件,手機進入計時階段,這個期間用戶可以自行完成相關學習,結束之後便會生成一段學習記錄,並且所有的學習時間在好友中都有累計排行,此依據也可作為學習競爭力的一項指標。並且這一功能也是大多數契約群目標的實現形式——堅持打卡。

3. 引流相關功能

timing的主要引流功能我認為是契約群,具體形式為用戶花費一定金額放入獎金池創建或加入契約群,之後需要堅持完成群目標,完成即可瓜分獎金池,否則費用作廢。說白就是秉承著「賠了吃虧是福,堅持了穩賺不賠」這一理念。

一方面堅持目標看似簡單,實則並非所有人都能成功,另一方面自身有投入,最終分紅有吸引力,也願意邀請好友共同來努力,堅持更有動力,從而達到引流效果。

三、產品結構層分析

1. 核心業務流程

(1)發布日記/長視頻功能流程

發布日記的流程還是比較簡單的,基本參照微博形式,涉及圖片、話題、內容3個內容,較為常規。

而發布視頻除了有基本的選取視頻以外,還添加了剪輯功能,作為一名pr選手以及Vue的忠實用戶,個人覺得timing的剪輯功能還是較為全面的,基本滿足日常vlog的剪輯使用。另外,最讓我耳目一新的是它的創作模板功能,可以有效幫助小白用戶發布一些常規的vlog,不過目前涵蓋的模板太少,希望後續可以添加。

(2)計時打卡功能流程

(3)特色功能1:timing自習室功能進入流程

timing自習室由班長開啟,觀察下來,基本上班長都是live直播課程的老師,老師開設課程,學生用戶吸收知識之後,老師再安排自習室幫助學生自我消化知識,並且在座的學生可以開麥交流,基本可以形成在學校學習的氛圍。個人認為自習室配合直播課程確實比較新穎。

(4)特色功能2:樹洞對講機

樹洞對講機功能其實就是一個連麥功能,每一個頻道相當於一個連麥房間,用戶可以選擇不同頻道進入連麥,也可以選擇收聽已連麥用戶的聲音。整體使用下來,流程比較簡單也比較清晰,不過整體以頻道的形式也算新穎,再加上依據心情匹配,增強了用戶的交互玩法。

2. 整體功能架構

四、產品框架層分析

1. 界面設計

(1)首頁界面設計

首頁設計主要分為三大板塊:搜索、自習室/對講機、基於推薦算法的動態展示(瀑布流)

其中自習室與對講機的button放在首頁最明顯的位置,應該是作為主推的社交向功能。

動態推薦中,以9個內容為一個單位,每個單位的開頭動態均為視頻,且都會採用橫向內容展示,其餘8個都是方形展示,可見短視頻也是timing的其中一個迭代方向。

(2)關注界面設計

關於關注頁面的布局,想必大家都會似曾相識,與微博首頁相似度99%,三連部分與ins相似。主要展示的是關注好友的動態展示,最上一欄顯示關注好友的狀態(學習中/圖書館/睡覺中等)。

雖說是抄襲,但能達到自己的設計效果,都是好的。像微博最上欄可以獲知關注用戶是否在直播,最新的視頻內容,開始發力推視頻板塊。而timing最上方展示好友正處於的學習狀態,可以讓用戶獲知一個信息——別人都在努力,難道你不應該努力嗎?這與timing的初衷完全契合。

(3)消息界面設計

消息頁面主要分為兩個板塊:道友狀態顯示和消息列表。其中消息列表比較常規,分為好友/群消息與系統類消息。另外的道友狀態比較顯眼以及佔據空間,這一點我比較疑惑,道友的學習狀態是否需要如此顯眼,如果說只是為了展示狀態,沒必要佔據這麼大的空間資源。

(4)更多界面設計

更多頁面其實更偏向於我的頁面,不過隨著timing功能的迭代越來越多,該頁面已不僅僅局限在我的系列功能中,例如在其他頁面一些功能,也會放置於此做一個歸類。一方面來填補板塊排版不夠飽滿的問題,一方面將主要功能進行多次展示,增加部分頁面的訪問率

2. 導航與信息設計

關於首頁中的timing自習室與樹洞對講機,這兩個功能的信息設計中,均採用的功能標題加功能說明的形式,如自習室用「和小夥伴們一起視頻連線學習」高度概括,明確了該功能的面向對象是好友,形式是視頻連線,作用是一起學習。同理,樹洞對講機也是如此。

五、產品表現層分析

1. 互動設計感受

關於timing的互動設計整體使用下來都比較中規中矩,不過樹洞對講機的交互卻可以說道一番,雖然形式上有借鑑嫌疑。

timing的對講機頻道頁面與soul的星球匹配頁面基本吻合,前者點擊頻道進入匹配頻道頁面,後者點擊星球進入匹配對話頁面。並且在下方有不同色塊button對應不同功能,前者對應不通過心情選擇進入不同心情頻道,後者可以選擇不同匹配形式。

雖說形式上吻合,不過從目的性以及功能豐富性來說,二者差別還是很大的。

  • 目的性:timing目的在於連麥吐槽學習煩惱,soul在於匹配匿名聊天。
  • 豐富性:soul星球顯示內容豐富(具備暱稱、新人以及高匹配度標籤),且以3D形式滾動呈現,可以同時顯示更多用戶。

不過設計一個功能,只要目的性達到,並且滿足用戶需求,何種交互形式倒也次要,當然能夠錦上添花何樂而不為呢?

2. 色彩搭配感受

因為timing的用戶群體多數為青少年,其整體色調以及風格都偏向年輕卡通化,button多數採用更具活力的色調,如藍綠黃等漸變色。

六、產品優化建議分析

1. 業務優化

付費live/課程業務優化:

目前live/課程的入口,只有在首頁動態推薦,或者自習室的老師詳情頁中有,且沒有一個詳細的分類,假設某類用戶是希望在timing上獲取到一些課程資源,卻無法進行分類選擇,顯然無法滿足用戶需求。

優化方案:在更多頁面中新增付費live/課程模塊,該模塊可依據平臺課程資源,設置不同分類課程(科目類/興趣類/考證類等),課程資源不僅僅是局限於小初高科目,因為學習這個概念是開放的。

2. 功能優化

學習/起床打卡等動態刪除:

目前該動態是無法刪除的,雖說該功能一方面幫助用戶記錄,一方面可以激發好友/道友學習欲望,但是無法刪除還是過於限制,總會有用戶打卡之後,想刪除或是只是作為計時工具,並不想記錄。

我的錢包中新增付費live推薦:

我的錢包頁面現在太空,既然明文規定T幣只用於付費live,其實該頁面可以利用起來,給付費live新增曝光渠道。

尋找道友功能:

在書童中有個「尋找學習夥伴」功能,類似陌陌,左右滑動對應不同操作,個人覺得放在消息頁面的+中更好,且消息+中的「找道友」,更多像是分享邀請的功能,可以放在「尋找學習夥伴」中作為子功能。

對講機心情匹配優化:

目前的心情匹配,原理比較簡單,每個心情就好比不同房間,點擊進入的都是對應心情的用戶,彼此連麥有更多話題。但實際使用下來並非如此,對應心情的連麥房間進入之後,通過對話並不能分清用戶的實際心情,也就是說,一系列的心情分類,只不過都是連麥的入口,並無實質意義。

優化方案:根據心情進入連麥房間的,對應心情在頁面設計不同元素,我們可以設計每個用戶在連麥房間中有心情值,如開心有開心值,為了鼓勵用戶分享開心的事情,上線期間,累計N分鐘,即可增加心情值,或者用戶給你點讚,也會增加心情值等等,負面情緒反之。根據心情值有排名,這樣的使用驅動下,用戶也會願意連麥上線,多分享自己的故事。正面情緒會感染更多人,負面情緒也會慢慢治癒。這樣這個樹洞功能就更加符合它的目的。

成就勳章展示:

勳章的意義在於自我激勵,還有就是利用用戶的攀比心理。如果只會獲取,而沒有地方展示,用戶去獲取勳章的欲望不會很強烈,所以在個人主頁進行展示,可能會更好,如用戶可以在勳章頁面選擇佩戴(可以有佩戴數量限制),對應個人主頁進行展示。

3. 體驗優化

學歷認證中專業選擇加關鍵詞輸入檢索:

目前專業選擇只能滾動找尋,因為專業過多,選擇比較麻煩,可以用輸入自動檢索相關專業的交互形式,方便用戶。或者採用用戶輸入的形式,畢竟專業每年也有新增,最終人工審核只需根據內容對照證書即可。

圖書館頁面需要兼容手勢返回:

圖書館遊戲中,返回按鈕太小,第一次進入的時候壓根沒找到,且全面屏手機採用的手勢返回不兼容,返回直接退出圖書館了,而不是上一級。

消息頁面中的添加道友優化:

添加道友有三類,戀人、朋友、同學,任意選擇一類之後,如果需要返回重新選擇,按理應該返回是上一級,而不是直接到消息頁面,這樣需要多一步操作,才能切換道友類型。

學習農場諮詢優化:

學習農場點擊諮詢目前是提示前往書童對話頁面,但為什麼不可以直接跳轉到此頁面呢?

農場支付方式新增T幣支付:

農場入場費用支付目前只有支付寶與微信,T幣只支持付費live,這一點有點想不通。起初我以為可能是ios內購問題。不過既然存在內購問題,ios應該只能採用虛擬幣支付才對,且安卓與ios無關,支持T幣支付也無妨,畢竟農場功能已經在須知中明確過,ios與安卓無法通用。

代入使用場景想一下,用戶剛好有T幣未用完,想開通農場,卻還要另外付費,不能使用T幣,雖事先有聲明,但始終是個不好的體驗。

總結

本人很認同timing的產品定位,是一款很正能量的產品,雖然現在因為功能迭代方向的原因,在各大應用市場背負了不少罵名,覺得用戶學習圈越來越亂,網紅越來越多,攀比越來越嚴重,社交味越來越重。

不過在我看來,攀比學習雖然在傳統意義上來說不對,不過真正有自制力的用戶可能並不需要timing,缺乏自制力的用戶通過攀比可以得到一定量的進步(關鍵在於防止用戶為了為了排名數據惡意去刷,從而獲得這份「成就感」),況且我們在學校學習,每次考試的排名某些方面也是為了激勵我們去進步,我們也會為了考試排名而去攀比、去努力。

再者網紅的入駐、興趣圈的入駐,通過這類領域具有一定號召力的人小有成就,去鼓勵更多人向他們看齊,這也是一個正面的嚮導。畢竟學習這個概念不局限在課本的知識,也需要前人的經驗分享、也需要才藝興趣的教學分享。

社交方向一定是timing的努力方向,因為這個世間所有抵達成功的道路都是孤獨且枯燥的,你想要優秀,必定會經歷一段這樣的過程。但是如果有許多像你一樣人在同一個圈子,相互的分享會幫助你緩解這份枯燥。

就像keep,運動和學習一樣,一時地執行是快樂且滿足的,可當你長時間去堅持運動或者學習這件事情時,你可能會痛苦,但當有這麼一幫人在陪伴你堅持鍛鍊、堅持學習,感覺就不同了。

感謝大家閱讀,我是把產品當做刻章去打磨的偽文青,歡迎指正和訂閱!

 

本文由 @偽文青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產品分析報告 | Timing,你的學習神器
    Timing一款幫助學生們提高學習效率、拒絕拖延、成就更好自己的高效學習軟體。本文是關於Timing的產品分析報告,enjoy~二、產品分析1. 產品架構
  • Timing,你的學習神器
    本文是關於Timing的產品分析報告,enjoy~   昨天在和360產品挑戰賽的小夥伴一起商量如何撰寫運營方案,不知怎麼,突然就聊到了Timing這款軟體,說是產品變動很大。看了看版本迭代記錄,嚇了一大跳,7.0和7.1版本上線的新功能就是之前我們設計產品的兩大核心功能啊,心裡默默流著淚。
  • 產品分析報告:京喜在社交電商賽道中的突圍
    作為上線不久的社交電商,京喜取得的成績喜人。本文從七個角度深入分析京喜是如何在社交電商中突出重圍的,希望對你有幫助。北京時間2020年3月2日,京東發布2019Q4及全年業績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的年度活躍購買用戶數增長至3.62億,環比截至第三季度末的年度活躍購買用戶數大幅增長2760萬,單季新增年度活躍購買用戶數創下過去12個季度以來的新高。京喜自上線以來發展十分迅速,京東的新用戶佔據近四層來自京喜,其中超過七成來自三至六線城市,那麼京喜是如何實現迅速崛起呢?
  • Timing君學習群公眾號下載安裝
    正能量爆表的學習社區社交app。· 你想知道哈佛學霸的一天是如何度過的嗎?· 你想知道高考從300分到600分的逆襲學子是如何學習的嗎?· 你想知道3個月瘦40斤的減脂達人是如何安排飲食的嗎?· 你想知道演奏達人是如何訓練來克服怯場的嗎?· 你想看看精緻的小姐姐們在回寢室後學習時的樣子嗎?
  • 產品分析報告 | 「社交+電商」的小紅書是如何脫穎而出的?
    「社交+電商」的小紅書如何利用社群經濟在行業中脫穎而出?面對龐大的用戶體量部分用戶下沉現象小紅書該如何避免劣幣驅逐良幣?本文將結合小紅書現狀及未來如何發展全面解析。
  • 產品分析報告:keep突圍之後,悅動圈將如何構建自己的運動健康生態?
    悅動圈作為一款運動記錄+健康檢測+社交媒體+運動電商的工具類APP,本文從悅動圈的發展歷史、競品、功能分析、數據對比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剖析。本文將從產品功能結構、競品分析、用戶分析、用戶調研、功能分析與優化方案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一、產品功能結構1.1 功能框架圖筆者將悅動圈分成幾個業務模塊
  • 讀懂用好TimingReport
    如何驗證實現後的設計有沒有滿足時序要求?如何在開始布局布線前判斷某些約束有沒有成功設置?如何驗證約束的優先級?這些都需要用到Vivado中的靜態時序分析工具。所以讓我們來從如何讀懂和用好Timing Report開始吧。
  • 「一周cp」社交產品分析報告
    我認為,未來的發展一定是以社交[3.0]的模式出現。也許能從這裡獲得一些體會。僅僅用戶層分析,尚有不足之處。了解「一周cp」的產品功能、產品表現通過分析「一周cp」的優劣勢,結合用戶體驗,給出部分改進建議結果:1、整體色調為深色,給人一種沉悶壓抑的感覺。
  • 社交產品積目App簡單分析報告
    陌生人社交App層出不窮,但後來者仍難打破陌陌和探探兩分天下的局面。積目想要在陌生人社交市場佔據一席之地,如何精確定位,做出差異化尤為重要。本文將從市場、用戶、功能等方面對積目進行分析,並給出優化建議。
  • Soul產品分析報告:我依舊期待著「命中注定」
    Soul作為一款弱社交軟體,深深抓住了許多年輕用戶的心。本文從市場分析的角度出發,深度剖析Soul是如何滿足用戶需求的。大量企業抓住用戶對社交的需求,開發了大量個性化的社交軟體,從最初的微博、豆瓣、貼吧到後來的微信、lofter、小紅書,網際網路社交產品已逐漸成為用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報告對陌生社交產品Soul進行分析,基於Soul產品目前所處階段的現狀,針對性提出方案解決Soul後期用戶粘性和用戶留存問題。
  • Soul產品分析報告:「不看臉」的靈魂社交是新一代的社交選擇?
    本文是Soul的產品分析報告,主要包括這5點:產品概況、市場背景、用戶畫像、產品功能結構和平臺運營策略,與大家分享。所以決定全面深入地去探討一下,這款陌生人社交應用的魅力到底在哪,是如何在擁擠的陌生人社交賽道憑藉獨特的定位突圍而出。
  • 全民K歌App產品分析報告
    如今UGC社交產品種類繁多,作為移動K歌領域裡的頭號玩家,全民K歌集音樂、視頻、直播、短視頻、社交於一體,打造以K歌為核心的泛娛樂平臺,產品值得我們好好分析與學習!讓我們來一起看看這款產品,一起成長…
  • 產品分析報告 | 微信讀書:社交閱讀的未來趨勢
    主打社交閱讀的微信讀書,到底靠什麼從移動閱讀市場中站穩腳跟?又low又無聊的社區推薦內容如何整改?每天送你無限卡的微信讀書距離商業化還有多遠?本文將結合微信讀書的現狀及未來發展進行全面解析。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產品功能結構;競品分析;用戶分析;用戶調研;功能迭代;總結。一、微信讀書產品功能結構
  • 陌生人社交:探探、soul產品分析報告
    編輯導語:這是一個社交網絡的時代,中國社交網絡的使用率超過了90%,幾乎所有網民都在使用微信、微博、QQ等各類社交軟體。然而,熟人社交已經無法滿足年輕人日益增長的社交需求,於是陌生人社交平臺在90後及00後群體中悄然盛行。本篇文章中,作者就對探探、soul這兩款產品進行了分析。
  • 產品分析報告:微信讀書離國民閱讀產品還有多遠?
    然而在國內擁擠的閱讀類APP和設備的市場中,微信讀書如何突破重圍,佔據高地?又該如何成為國民閱讀產品?本文作者做了一份詳細地分析報告。背靠騰訊、閱文兩大集團,以微信社交裂變和絕佳的用戶體驗在市場中殺出一條血路的微信讀書近來為何差評不斷?微信讀書又該如何彎道超車成為下一個國民閱讀產品?
  • 中學移動學習APP"微課圈"上線 打造全能型學習助手
    據介紹,「微課圈」既包含了網校視頻類APP的聽課功能,又涵蓋了「傳統」APP的練題、搜題功能。除此之外,「微課圈」還依託微課網數千名教師資源,提供在線等候答疑,實現了學生問題隨時對接至老師的跨越,「還原」線下真實學習場景,打造出完美的閉環式學習體系。其中,專題提升板塊針對每位同學量身打造出個性化課程,使用戶能各取所需。
  • 社交APP競品分析報告|由陌陌看富聊
    富聊,一款基於有償聊天的移動社交應用。通過對比陌陌、富聊兩款app產品的定位分析、用戶畫像分析、功能結構分析、頁面及功能設計分析,給出富聊的競品差異和優化建議。提到社交APP,大家首先就會想到微信、QQ,作為兩款國民應用的騰訊產品,其聯合佔據了熟人社交90%的市場份額。
  • 產品分析報告 | 網易雲音樂,差異化路線打造高質量音樂社區
    產品架構1.1 產品定位網易雲音樂是網易公司於2013年4月23日正式發布的一款產品,是一款專注於發現與分享的音樂產品,依託專業音樂人、DJ、好友推薦及社交功能,為用戶打造全新的音樂生活。網易雲音樂選擇差異化路線,通過優質的歌單、評論區、Mlog等內容強化用戶UGC社交屬性,打造高質量的移動音樂社區,為用戶營造社交共鳴與心理依賴感。
  • 圖片社交正當時:in & nice 史上最詳細產品分析報告(下)
    近期,圖片社交市場驟然興起,被看好是一個10億美金的市場藍海,不禁讓眾人垂涎期待。本文將為大家帶來以「標籤+貼紙」這一新穎方式切入圖片社交市場的黑馬App:in和nice這兩款產品史上最詳細的產品分析與解讀。
  • Soul 分析報告:弱社交如何成為強依戀
    本文將從產品功能結構分析、競品分析、用戶調研等方面來發現需求、驗證需求,找到產品優化的方向,最終輸出產品功能優化方案。目錄:一、產品功能結構分析二、競品分析三、用戶分析四、用戶調研五、功能優化方案六、總結一、Soul產品功能結構Soul是一款主打靈魂交流的陌生人社交軟體,其產品定位就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