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拍遍中國的英國攝影師,把鏡頭對準了南方的墳墓

2020-12-18 凡人摸史

這張相片很熟悉吧?它記錄了清朝末期一個生活場景,一門現實裡已快消失不見的修腳職業——至少,現在沒有人再帶著工具走街串巷了吧。但若問看過的朋友,你記得這照片的作者是誰嗎?估計很多人就要木然了。

今天這組照片,都是約翰·湯姆森拍的。這位英國攝影師在1860-70年代,僱七八人,背著沉重的攝影器材,在中國走南闖北,從東到西,拍下了大量照片。雖然當時像他一樣的外國人不少,但他的照片,無論從現實性還是藝術性來講,都是很強烈的。

在中國的照片,結集成《中國和中國人》在倫敦出版,奠定了他西方紀實攝影開創者之一的地位。

他後來成為英國皇家地理學會的會員,又在倫敦拍攝很多照片,他的中國街拍與倫敦街拍,成為攝影史上的經典。他不但拍人,還有其它更廣泛的興趣。

這張照片拍攝於1870年,英文備註說是墳墓,不過我看起來,更像是鄉村小土地廟。但也不確定,畢竟,人家是親歷。而且,南方客家人,確實有二次拾葬的習俗。他們會在親人過世三五年後,拾骨入「金罌」,也就是一種陶罐中,再放入如屋的墳墓裡。

當然,也有像廈門這種沒有建墓的。客家人之所以有此習慣,查了下,乃因千年遷徙,要帶著祖宗一起到新居地,以庇佑子孫。

相關焦點

  • 攝影師把鏡頭對準了生活中的孕婦,有些心酸卻很真實
    攝影師把鏡頭對準了生活中的孕婦,有些心酸卻很真實 這裡沒有朋友圈裡那些光鮮亮麗的孕照,似乎也看不到光芒四射的母愛,但是這就是生活,一位攝影師拍攝的真實孕期。
  • 英國攝影師一天飛遍24個時區 拍24次日落(組圖)
    英國攝影師羅伯茨乘坐飛機追逐太陽,在24個時區內拍攝到所有落日景象(網頁截圖) 原標題:英國攝影師一天飛遍24個時區抓 拍24次日落(組圖)國際在線專稿:據英國《每日郵報》10月10日報導,英國布萊頓(Brighton)攝影師西蒙·羅伯茨(Simon Roberts)乘坐飛機從冰島出發,隨著地球自轉的方向飛行,於一天之內飛遍24個時區,並抓拍到各個時區的日落景象。
  • 將鏡頭對準美麗中國
    自然紀錄片攝影師除了配備紅外自動觸發相機、微距、熱成像等高科技「秘密武器」,還要掌握與野生動物「打交道」的本領,這就需要科學顧問和具備相關知識的調研員加盟指導。紀錄片《遷徙的鳥》攝製工作歷時三年,跨越70多個國家,參與者除了150多人的拍攝隊伍和17位飛行員,還包括一支科學顧問團隊。
  • 攝影師拍下的晚清老照片:圖二洋人坐龍椅,圖四大戶人家妻妾成群
    攝影師拍下的晚清老照片:圖二洋人坐龍椅,圖四大戶人家妻妾成群。真實的清朝護衛,看起來有點瘦,都沒什麼精神。 攝影師拍下的晚清老照片:和電視上真不一樣 清朝弓箭手,跟電視上演的真不一樣。
  • 中國全景攝影師記錄疫情之下的「倫敦百天」
    (抗擊新冠肺炎)中國全景攝影師記錄疫情之下的「倫敦百天」中新社昆明6月19日電 題:中國全景攝影師記錄疫情之下的「倫敦百天」作者 劉麗慧倫敦當地時間6月18日16時30分左右,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已經在倫敦滯留133天的中國全景攝影師殷曉俊,終於在希思羅國際機場登上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的包機
  • 300餘張老照片無人認領 83歲攝影師長沙尋照片主人
    中新網長沙12月20日電(向一鵬)在長沙瀏陽河婚慶文化園的一家攝影館內,珍藏著300多幅老照片,其中有很多是拍攝於20世紀70年代。今年83歲的攝影師姜新根就是這些照片的拍攝者。因為長期代管這些照片,姜新根希望老照片的主人前來「認領」,來一次跨越近半世紀的鏡頭外的重逢。
  • 美日俄英法五國攝影師拍中國,不同的味道,同樣的美!
    ▼圖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縱橫古今,俯覽萬裡看我大好河山之壯麗,五千年文化之異彩國外攝影師鏡頭下的中國竟如此秀麗俄羅斯攝影師俄羅斯攝影師Vladimir Proshin在2013年來到麗水採風走到這條河邊時驚鴻一瞥拍下這張如夢如幻又如畫的照片他不僅拍下了這張驚世之作
  • 英國攝影師記錄百年前福州影像 展現了廣袤空間裡的風土人情
    英國攝影師記錄百年前福州影像 展現了廣袤空間裡的風土人情時間:2019-07-22 10:02   來源:福州新聞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英國攝影師記錄百年前福州影像展現了廣袤空間裡的風土人情 福州新聞網 湯姆遜作品中的金山寺成為如今人們熟悉的閩江一景,也作為書的封面圖。
  • 用街拍感受生命的魔力,這位廣州攝影師把鏡頭對準了他們…
    他們或承包了保持這座城市光潔可愛的艱巨任務,或從事著日漸式微的傳統手藝,或為我們提供著看似「絲髮之功」卻必不可少的生活服務……廣州有一位土生土長的攝影師張惠敏,就把鏡頭關注的焦點放在了他們身上,她經常遊走在廣州街頭,用6x6膠捲將這群陌生平凡、近在咫尺的普通勞動者定格下來。
  • 老照片:外國攝影師鏡頭下80年代的成都,悠閒而舒適的生活
    這是一組外國攝影師所拍攝的80年代的成都的老照片。這些老照片抓取的都是當時的成都市井間普通百姓的生活場景。通過這些老照片能夠重溫30多年前那個安逸的老蓉城。圖為80年代的成都,一個家電商場門口擺著各種風扇,30多年前的落地風扇售價187元,價格確實不便宜。
  • 三水攝影師黃德榮:光影表達情緒 鏡頭記錄淼城
    黃德榮可以說是個「半路出家」的攝影師。2016年,已到中年的黃德榮第一次被攝影的魅力擊中,開始走南闖北學習攝影,用樸實無華的鏡頭語言記錄世界,勾畫城市原本的崢嶸輪廓。時時刻刻有心,隨時隨地用心。5年下來,黃德榮陸續拍了30多萬張照片。對他而言,相機取景器中鮮活的畫面,不僅是對當下的記錄,也是給未來的禮物。
  • 老照片:原來慈禧太后的攝影師這麼帥!?雙眼皮真好看!
    清朝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末留下了很多老照片,其中就有清末實際統治者慈禧太后的照片,那麼慈禧太后的照片是誰給她拍的呢?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慈禧太后的御用攝影師長什麼樣!相信很多人都見過慈禧太后的老照片,其中有一張是慈禧太后cosplay普陀山觀音大士的。如上圖,慈禧太后自比為「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菩薩,打扮成觀音模樣拍照。
  • 《深圳的腳步》第26期丨馬樹華:捐出上萬張深圳老照片,他的鏡頭裡...
    馬樹華,就是這個拉直問號的人,凡是觀看過他拍攝的新老照片對比的人,無不驚嘆並感慨,三四十年前,深圳原來是那個樣子……馬樹華,從一名普通的基建工程兵,到一位記錄深圳變遷的攝影師,用相機為深圳特區留住了四十年的光影,未來,他還會繼續拍下去……1、拍了四十年:記錄下特區日新月異的變化
  • 「農夫導演」把鏡頭對準爹娘的「爹娘」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農夫導演」把鏡頭對準爹娘的「爹娘」從《俺爹俺娘》《鄉村裡的中國》到脫貧攻堅,紀錄片導演焦波深情記錄中國鄉村與農民《出山記》裡的村子。2012年2月初開始,56歲的焦波帶著5個平均年齡21歲的年輕人在一個普普通通的北方小村子住了373天,拍出囊獲華表獎、白玉蘭獎、金雞獎、中國紀錄片學院獎評委會大獎等20多個紀錄片獎項的《鄉村裡的中國》,那是他首次以紀錄片導演而非攝影師的身份,出現在公眾面前。自那以後,焦波幾乎從城市裡「失蹤」了。
  • 好奇北極熊「騷擾」攝影師 被拍下呆萌大頭照
    攝影師德拉姆稱:「我簡直難以相信我如此幸運,當時正好準備好了相機,拍下了這頭北極熊的大頭照。」(圖片來源:《每日郵報》)中國日報網11月3日電(劉宇) 據英國《每日郵報》2日報導,野生動物攝影師開車在加拿大路上行駛時,偶遇一隻好奇的北極熊靠近了他的車,他趁機取出相機,為這頭大傢伙拍下了一張可愛的大頭照。來自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29歲攝影師比爾·德拉姆開車經過加拿大馬尼託巴省的邱吉爾城時,偶遇一頭北極熊。
  • 最珍貴的「鏡頭」:蘇州紀錄片攝影師捐獻角膜 高校學子將重獲光明
    在蘇州,年僅39歲的蘇州紀錄片攝影師邵蘇峰不幸因病逝世。11月18日,家人遵循他的遺願,決定捐獻其遺體和眼角膜,希望能用另外一種方式延續他最熱愛的紀錄片事業。 出生於1981年的他,大學畢業後一直從事攝影工作,參與拍攝了《外國人眼中的大屠殺》、《本草中國》、《人間世》、《跟著貝爾去冒險》、《歸來》等諸多膾炙人口的作品。
  • 知名攝影師拍下了茂名「定妝照」!被驚豔了!
    知名攝影師拍下了茂名「定妝照」!被驚豔了!《星火》李燦榮 攝近日,知名攝影師李燦榮用其獨特的視角,為茂名拍下多張「定妝照」。 李燦榮,(簡Lee)南方視覺攝影師 500Px行攝部落創始人,百度、視覺中國、香港中國旅遊出版社籤約攝影師。OPPO鎖屏合作攝影師。曾受邀南方視覺、廣州日報、視覺中國等專訪。跟隨著他的鏡頭,我們捕捉住藍天白雲和暖陽,徜徉五彩繽紛的稻田,在綠的世界裡遨遊,在藍色古港中回憶。
  • 新疆攝影師意外拍下罕見「鳥巢保衛戰」照片
    日前一場罕見的「鳥巢保衛戰」畫面被新疆一名攝影師捕捉到了,參賽後還獲得一萬元的獎金。 27日,記者採訪了拍攝這張圖片的拍攝者邸傑,聽他講述了照片背後的故事。 邸傑,是新疆野生動物攝影師,自治區攝影家協會會員。用邸傑的話說,拍下這組共9張的圖片純屬意外收穫。 2016年6月25日,這時的邸傑已經連續追蹤好幾天了,準備拍攝一級瀕危保護鳥類長腳秧雞。
  • 為村民免費拍全家福的「90後」攝影師
    在他的帶動下,20多名公益志願者加入了為村民免費拍全家福的活動。「咔嚓」一聲,江西省宜豐縣萬坊村的村民冷俊香一家的笑容被定格。冷俊香家是四世同堂,兒女們平日在外打工,只有春節期間,全家人才能團聚。家裡的孩子看到戴繼民來拍全家福,趕緊喊上家人,請戴繼民給他們拍下難得的大合照,拍完照後,戴繼民還現場衝洗照片贈送給村民。
  • 一個法國人30多年往返中國近30次,拍下中國人的人生百態
    法國攝影師Patrick Zachmann是馬格南圖片社的一員,也是最早來到中國拍攝的西方攝影師之一。畫面裡,是Patrick Zachmann 所拍攝的電影《風月》的花絮片場。在攝影師的鏡頭裡,每一張照片都包含著深情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