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株洲,走向五洲
——來自株洲·中國動力谷的系列報導之九
株洲銅塘灣保稅物流中心。
2019年7月 4日11時48分,中歐(株洲)國際貨運班列在株洲中車物流基地緩緩啟程。這是繼長沙、懷化之後,我省第三條直達歐洲的鐵路貨運班列。
株洲城市候機樓大廳,市民可在這裡購買機票、辦理乘機手續等,然後搭乘機場巴士前往黃花機場。
2019年9月20日,位於石峰區田心高科園內的黃花國際機場株洲城市候機樓開通運行。市民可在城市候機樓購買機票、辦理乘機手續等,然後搭乘機場巴士前往黃花機場,實現快速登機,大大縮短出行時間。
株洲市參加第一屆中非經貿博覽會,取得重大成效。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由株洲市委宣傳部提供)
今年7月底,由中國海關總署主辦的《中國海關》雜誌對外公布了2018年「中國外貿百強城市」排名,株洲市名列第80位。2014年,株洲市首次登上外貿百強榜單,排名第97名。5年時間,株洲市又取得長足進步。
在這幾年間,株洲市通過積極對接省五大開放行動,基本實現全市外貿業務全覆蓋,184家企業實現「破零倍增」,進出口實績企業增至499家,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貿易額同比增長48%。今年上半年,全市實現進出口總額98.21億元,同比增長12.6%。
建市以來,株洲對外開放之路越走越寬廣,已經累計與近200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了經貿往來,形成了亞洲、北美洲、歐洲等為主要出口市場,歐洲、大洋洲等為主要進口市場的外貿格局,與美國、德國、日本、澳大利亞、土耳其、加拿大、韓國等國家建立了密切的貿易往來 。目前,株洲外貿的目標市場還在進一步向東南亞、非洲、中東、南美、俄東地區拓展。
巨輪東航,乘風破浪,通江達海;列車西去,追風逐電,奔馳歐陸。地處內陸的株洲,快步走向開放高地。
株洲產品走向世界
7月4日上午11點28時,株洲中車物流基地。隨著一聲汽笛響起,首列中歐株洲班列駛出站臺,沿著「絲綢之路經濟帶」駛向白羅斯首都明斯克。株洲直達歐洲的國際鐵路貨運班列正式開通運營。
至此,株洲成為繼長沙、懷化之後湖南省第三個開通中歐班列的城市。
首列中歐株洲班列共運載了42個貨櫃,貨櫃裡裝滿了滑移裝載機、平板電腦、LED面板燈、吸塵器、背包、綠茶等具有湖南特色的產品,共計525474千克,貨值458萬美元。7月17日,貨列順利抵達白俄羅斯。
今年下半年,中歐株洲班列計劃開行35列,平均約5天一列。未來,隨著貨源的穩定與增加,在開行白羅斯的基礎上,還將增加株洲直達莫斯科、荷蘭蒂爾堡、匈牙利布達佩斯的國際貨運班列。
中歐株洲班列的開通,使株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貿合作更加緊密,也使株洲建設「一帶一部」開放發展先行區的步伐進一步加快。
加快產品出口,促進開放崛起,是株洲市推動發展的重要舉措。
代表株洲市核心競爭力的軌道交通裝備產業,起源於上世紀三十年代,經過80多年的發展,已形成整機製造、核心部件、關鍵零部件協調發展的產業集群。2007年12月,株洲市軌道交通裝備製造業正式獲批為全國科技興貿創新基地,成為全國第二批科技興貿創新基地入圍基地。
此後,中車株機公司生產的電力機車、城際動車組、城軌車輛以及軌道交通裝備衍生產品走出去的步伐迅速加快,出口市場遍及歐洲、東南亞、非洲、中東、中亞以及澳大利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目前,株洲電力機車產品市場佔有率穩居全球第一,成為中國最大的軌道交通裝備研製基地和出口基地。
不止是軌道交通產品。在開放發展的大背景下,株洲市高度重視外貿基地建設,不斷助推優質企業、優質產品走向世界。2011年8月,醴陵市陶瓷產業成功獲批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專業型示範基地;2014年1月,「湖南株洲有色金屬新材料基地」獲批為第三批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專業型示範基地。
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外貿出口基地5個,其中國家級外貿出口示範基地3個,省級出口基地1個,省出口基地縣1個。全市擁有備案外貿企業1141家,進出口實績企業499家;進出口額過千萬美元的企業35家,過億美元進出口企業4家。而隨著科能新材、眾普森科技、恆茂電子、仙鳳瓷業、裕豐煙花、華鑫電瓷、陶潤實業、西迪硬質合金等一批千萬美元級的成長型中小民營企業的迅速成長,株洲製造走向世界的步伐還在進一步加快。
近10年來,株洲市出口產品結構也發生了重大變化。2008年,全市初級產品佔全市外貿總額17.8%,機電產品佔43.7%,高新技術產品佔8.9%。到2018年,初級產品、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分別佔全市外貿總額味7.8%、60.5%和10.6%,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佔比大幅躍升。
對外出口,方興未艾;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目前,一個更大規模外向型產業園——清水塘口岸經濟產業園項目規劃已經編制完成。項目規劃投資100億元,以「長江經濟帶重要的內陸開放節點、中南地區重要的口岸物流中心、株洲開放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為定位,將著力株洲市發展外向型經濟新的橋頭堡。
邁開腳步開拓世界
今年6月29日,奈及利亞吉加瓦州州長穆罕默德·巴達魯·阿布巴卡率奈及利亞政府代表團專程來株洲考察。期間,株洲市與吉加瓦州等方面籤訂了協議。根據協議,株洲市將協同相關國內企業與吉加瓦州在汽車、工程機械裝備製造及零配件出口等領域積極開展合作。
奈及利亞是非洲第一人口大國,是中國在非洲的第三大貿易夥伴和第二大出口市場。在實地考察了株洲高新區汽車博覽園、二手汽車交易中心以及北京汽車株洲二工廠等處之後,阿布巴卡州長表示,通過考察,不僅看到了株洲汽車產業發展的強大實力,也看到了株洲軌道交通、陶瓷等產業的優勢,希望進一步拓寬吉加瓦州與株洲的合作空間,攜手共赴合作共贏的光明前程。
不僅產品走出去,還要將合作的步伐邁出去。
2002年,株硬集團進軍德國,拉開了株洲市對外投資和經濟合作序幕。當年6月,經國家商務部批准,株洲硬質合金集團歐洲公司在歐洲正式成立,並選址德國萊茵河畔的魯爾工業區中心。
這個中心成立後,力推株硬集團生產的硬質合金數控刀片、棒材、軋輥、球齒幾大高附加值重點產品,在歐洲產生很大影響。以此為起點,株硬集團開始著力構建多層次、多渠道的全球生產營銷網絡。
今年5月,隸屬株硬集團的株洲鑽石切削刀具歐洲有限責任公司,在德國杜塞道夫成立切削演示技術服務中心。中心佔地400多平方米,擁有現代化的切削刀具庫和先進設備,不僅能為客戶提供優化合理的切削應用數據,且能通過產品開發,為客戶量身訂製解決方案。
目前,株洲鑽石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先後在德國、美國、印度等國家設立了分支機構,在英國、丹麥、韓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60多個國家和地區註冊了「鑽石牌」商標,產品暢銷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近5年海外銷售年增長率超過20%。
2011年,中國首家海外軌道交通「4S」店——吉隆坡中車維保有限公司成立,這是中車株機公司走上新興國際化經營道路的裡程碑。馬來西亞政府領導人表示,馬來西亞實現動車本土製造,製造了大量就業機會,帶動了馬來西亞經濟的發展。目前,中車株機在馬來西亞共有三家子公司,員工總人數超過300人,本土化員工高達80%,為馬來西亞提供了佔市場份額85%的產品。
近年來,中車株機公司已經在境外設立了12家境外子公司、3個境外辦事處,分布於馬來西亞、南非、土耳其、印度和奧地利等地。依託海外基地,公司的市場由過去的中東、中亞擴展到東南亞、南亞、歐洲、非洲、大洋洲,先後獲得30多個項目訂單。
在龍頭企業帶動下,株洲企業跨國併購呈現出「多點開花」的局面:時代新材公司成功併購全球排名第三的汽車減震系統供應商德國博戈公司,同時獲得博戈原在德國、美國、法國、澳大利亞等國的9個生產基地,使其在世界非輪胎橡膠行業排名從第30位一躍而上升到第15位;時代電氣出資 1.3 億英鎊,收購從事深海機器人和海底工程機械製造的英國 SMD 公司 100%的股權,深海機器人及其他深海高端裝備領域填補了目前國內深海機器人產業的空白。
跟隨國企的步伐,株洲民營企業也大步跨出國境。羅特威直升機研發有限公司、唐人神育種有限公司分別在美國投資1000萬美元設立子公司,聯誠集團出資2200萬歐元,併購德國美德科斯公司,旗濱集團投資2.3億美元在馬來西亞建立玻璃生產線,湘火炬火花塞在俄羅斯投資設立子公司,艾美新材料在美國投資設立子公司……
截至目前,株洲市共有對外投資項目60個,累計對外投資中方合同投資額超過10億美元,海外設立生產基地達到15個,項目分布在美國、德國、英國、澳大利亞、日本、馬來西亞、巴西等十餘個國家和地區。2018年,全市完成對外合作營業額5.9億美元,是2012年的11.3倍。
張開雙臂擁抱世界
2017年5月6日,全國企業家活動日暨中國企業家年會在株洲舉辦,參會嘉賓達到1600多人。年會期間,共有51個項目籤約,籤約金額達1022億元。
2018年10月9日,作為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湖南省分會場系列活動之一,株洲舉行重大招商項目集中簽約儀式,28個重大項目集中簽約,涉及投資總額121.49億元,所有項目建成投產後年產值可達300億元以上。
今年1月5日,株洲市舉行重大集中項目籤約儀式,共籤約25個項目,合同引資金額160.7億元。
今年4月15日,2019年「湖南-粵港澳大灣區投資貿易洽談周」株洲(深圳)重點產業推介會在深圳舉行。推介會上,株洲市共籤約項目23個,投資總額393.3億元。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株洲市招商引資跑出加速度,新籤約項目211個。投資額達721.8億元。
……
大步走出去,大量引進來。隨著對外開放的深入,株洲市外招商引資也漸入佳境。
自1984年設立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到2018年,全市實際擁有116家外資備案企業,註冊資本100萬美元以上的超過70家,1000萬美元以上的32家,投資來源遍及美國、香港、日本、臺灣等20餘個國家和地區。2018年,株洲市實際利用外資13.5億美元,同比增長12.25%;內聯引資483.7億元,同比增長18.2%;新籤約項目共254個;完成進出口額27.46億美元,同比增長25.5%。
「內外資並重,兩條腿走路」。在充分做好利用境外資金、引進境外項目的同時,株洲市還積極創造條件大力引進省外資金和項目。
近年來,株洲市從政策支持、活動舉辦、營商環境等方面不斷努力,在提出加快建成「一帶一部」開放發展先行區的同時,積極參與國家和省級層面組織的招商引資,成功舉辦「軌道交通國際高峰論壇」、「湘臺會」、「中國企業家年會」等重大活動,多並次組織舉辦了株洲(北京)投資推介暨央企對接會、株洲(上海)投資推介會、株洲(深圳)投資推介會等招商推介活動。
為優化營商環境,株洲市改變招商引資項目「一事一議」的傳統方式,對引進的重點產業項目出臺了財稅貢獻獎勵、高端人才引進獎勵、中介人獎勵等一系列統一的優惠政策,為招商引資企業建立綠色通道,對項目審批實行「聯審聯辦」、「一站式」服務,大大提高了行政效能。
受株洲這塊投資熱土的感召,西門子、惠普、微軟、三菱、北汽等近30家世界500強企業都在株洲有投資項目,軌道交通城、汽車博覽園、湖南移動大數據中心、中國陶瓷谷、高端PI膜、華銳硬質合金、南方宇航高精傳動等一批項目竣工投產或建成運營,北汽二工廠、長城電腦、兩機重大專項、IGBT產業化二期等一批重點項目順利推進或建成投產。
隨著招商引資的深入,株洲市多年的產業結構也逐步實現「調、轉、升」,在持續培育工業這一主導產業的同時,隨著深圳華強文化、希爾頓、萬豪、喜來登等國際一線品牌的引進,華潤萬家、家樂福、臺灣大潤發、天虹等著名商業機構的進駐,全市三大產業結構得到很大改善。
敞開胸懷,擁抱世界。從株洲走向世界五大洲,株洲的開放崛起之路越走越寬廣。
(周懷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