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歲的雯雯(女孩)和樂樂(男孩)是一對好朋友,他們同住一個小區,經常在一起玩耍。雯雯的爸爸工作比較自由,平時雯雯爸沒少帶女兒出門玩耍,相比之下,樂樂爸比較忙碌,經常出差,十天半月的不在家。
這一天,雯雯和樂樂一起在公園放風,雯雯爸怕女兒無聊,給她找來了一輛共享單車,打算教女兒騎自行車,畢竟平時女兒只會騎小號的,如今也該讓女兒挑戰一下大號自行車了。
雯雯剛開始也很害怕,不過在爸爸的鼓勵之下,她很快就能蹬出去很遠,爸爸嘴裡說給女兒扶著自行車,其實早就放開手了,假模假樣地守在女兒身後。
小孩子學東西就是快,雯雯媽和樂樂媽聊了幾句天的功夫,遠遠望見女兒已經會騎了,雯雯爸跟在後面,氣喘籲籲,逗得兩個老母親哈哈大笑。
看著雯雯騎車騎得這麼好,樂樂媽發愁了,她說樂樂還不會騎車呢。
看到這裡,相信很多媽媽都有同感,爸爸帶娃會更加果敢和大膽。如果是媽媽帶娃學自行車,肯定最擔心的是娃摔倒,所以她們寧願不去嘗試,也不願意孩子受傷。
媽媽帶娃更謹慎,孩子往往也放不開,樂樂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其實像樂樂這麼大的男孩子,獨立騎自行車的能力已經具備了,只是缺乏一些實際的體驗,所以沒敢騎而已。
媽媽這樣的帶娃方式,往往束縛了孩子的發展,所以說,爸爸的參與是多麼重要啊!
其實孩子和孩子之間的差距並沒有很大,但養育者的引導作用差距卻很大。
就像網絡上吐槽「奶奶帶娃,都成了廣場舞高手」一樣,孩子跟什麼樣的大人「混」,不知不覺也會習得大人的特質,大人勇敢,孩子也會勇敢;大人自律,孩子也會變得自律。
1、爸爸是孩子最親近的人之一,他的作用更不容忽視,尤其和運動相關的活動,男性力量大,反應敏捷,邏輯思維強,更能激發孩子的潛力,讓孩子的身心到更好的發展。
2、此外,爸爸的情緒波動沒有媽媽那麼大,所以經常跟爸爸「混」的孩子,情緒也會更加穩定。
3、爸爸更能專心地陪伴孩子,畢竟爸爸是一種簡單的生物,他們回家後除了打瞌睡、蹲廁所,好像也沒有其它事情可以做了呢,沒有雜事纏身,爸爸陪娃自然更加心無旁騖,孩子也更開心。
你看吧,說「爸爸帶大的孩子更優秀」,不是沒有道理的。
最後要對寶媽們說一句:只要爸爸有時間,請把孩子交給爸爸帶吧,這不僅是爸爸的責任,對孩子來說,也能享受到「和媽媽不一樣」的教養方式,更有利於孩子的全面發展哦!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