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反覆高燒達40.3℃,竟是這種病毒作祟

2020-12-20 羊城派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華通訊員 黃怡辛 朱健

近日,年輕的大學生畢業生小樂(化名)高燒不退,並伴有咽痛、扁桃體腫大,他懷疑是新冠肺炎,卻沒想到是EB病毒惹的禍。經過治療,小樂目前已退燒並康復出院。

高燒咽痛,或是病毒感染 圖/視覺中國

反覆高燒達40.3℃,竟是這種病毒作祟

跟其他畢業生一樣,小樂最近忙著找工作,這幾天他感覺自己的嗓子不舒服,喉嚨痛,一直沒有改善,反而越來越重,頭也開始昏昏沉沉。「我當時就慌了,突然發燒,是不是新冠肺炎,會不會被隔離?」小樂告訴記者。

小樂趕緊吃了退燒藥,但並不見效,持續燒了幾天不見好,小樂只好去醫院,就診時醫生發現其雙側扁桃體腫大,考慮是化膿性扁桃體炎,給他開了抗生素,但是他吃了4天抗生素也沒見好轉,一直在反反覆覆發燒。

幾天後,小樂高燒至40.3℃,這可嚇壞了他。他來到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就診。該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王麗珍醫生接診了他。王麗珍醫生查體發現小樂的雙側扁桃體明顯腫大,表面還有白色厚厚的偽膜覆蓋。頸部淋巴結也有腫大,腹部肝臟和脾臟均有腫大。

「檢查結果也顯示,血常規提示淋巴細胞絕對值明顯升高,呈正常值的兩倍。外周血細胞形態發現淋巴細胞比例增高,異性淋巴細胞約38%。EB病毒抗體1.154。EB病毒DNA1.16E+5copies/mL。」王麗珍醫生說,「因此,當即考慮小樂得的可能不是簡單的化膿性扁桃體炎」。

在做完鼻腔鏡檢查,取了鼻咽腫物及扁桃體組織經過活檢後,病理結果為:考慮為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同時,小樂的病原學提示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陽性。

明確診斷後,王麗珍醫生給予小樂萬古黴素抗感染治療,逐漸穩定了小樂的病情。如今,小樂的咽喉疼痛及發熱已經完全消失。

成人扁桃體發炎 醫院供圖

作為兒童常見病,成年人發病率明顯上升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簡稱IM)是感染EB病毒引起的單核一巨噬細胞系統急性增生性傳染病,是一種急性自限性疾病,好發於3-10歲兒童。

「該疾病主要表現為疲乏無力,發熱,咽痛,頸部及腋下淋巴結腫大,也可引起脾腫大,軀幹部皮疹等,皮疹通常會表現為紅斑,丘疹,斑丘疹,風團等。」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梁婕醫生介紹,「IM是兒童時期常見傳染病之一。但是,近年來,在成人中發病率明顯上升。成人IM臨床症狀與體徵呈多樣性和不典型性,且易累及多臟器出現嚴重併發症」。

梁婕醫生提醒,雖然IM是自限性疾病,一般對症處理即可痊癒,但需警惕其併發症,如肺炎、腦炎或腦膜炎,脾破裂等嚴重併發症。

進入秋季之後,病毒會逐漸活躍。在梁婕醫生指出,IM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切斷傳播途徑是關鍵。EB病毒屬於病毒類微生物,因此增強免疫力非常重要,平常在家多開窗通風,少去人多的地方。需勤洗手,戴口罩,勤運動等,少吃生冷,多吃蔬菜水果,多曬太陽等。(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呂航

審籤 | 呂航

實習生 | 何嘉昕

相關焦點

  • 反覆高燒以為扁桃體發炎 罪魁禍首竟是這種病毒
    反覆高燒,咽拭子也是陽性,以為只是普通感冒了,誰會想到還是病毒感染呢?近日,年輕的大學生畢業生小樂(化名)高燒不退,並伴有咽痛、扁桃體腫大,本以為是簡單的化膿性扁挑體炎,卻沒想到是 EB 病毒惹的禍。在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的治療下,小樂順利退燒,康復出院。
  • 反覆高燒以為扁桃體發炎 一查卻是EB病毒感染
    信息時報訊(記者 廖溫勃 通訊員 黃怡辛 朱健)反覆高燒,並伴有咽痛、扁桃體腫大,本以為是簡單的化膿性扁挑體炎,以為只是普通感冒,沒想到是EB病毒感染。近日,年輕的大學生畢業生小樂(化名)高燒不退,在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的治療下,小樂順利退燒,康復出院。
  • 兩歲萌娃反覆高燒,竟是患上「親吻病」?你還敢親你家寶寶嗎?
    兩歲萌娃反覆高燒,竟是患上「親吻病」前幾日在抖音看到這樣一個視頻,視頻中有這樣一位兩歲的小孩子,肉嘟嘟的非常可愛,但是這位孩子最近卻反覆高燒不退,目前在深圳市兒童醫院感染科就診。因為很多人沒有聽過這種病,從字面上的意思來看可能就是大人親吻小孩,然後傳染給小孩的一種病,因為很多家長看到自己可愛的孩子,都會忍不住去親兩口。那麼到底什麼是親吻病呢?
  • 臺11個月大男嬰反覆高燒 竟是呼吸道融合病毒惹禍
    華夏經緯網3月9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孩子生病了,身為父母親一定很心疼,現在病毒傳染力很強,再加上孩子的免疫力較弱,很容易就會被傳染感冒。隔天回娘家的路上發現,兒子睡覺時一直有驚嚇到哭的反應,再加上當時正好是腸病毒流行期,回到娘家後發現兒子已經燒到40度、活動力也很差、一直沒有安全感想要抱抱,兩夫妻驚覺情況不對,趕緊衝大醫院掛急診。經過檢查之後,醫師覺得有住院的必要,所以爸媽就幫兒子辦理住院。
  • 13個月大寶寶反覆高燒,一查竟是結石惹的禍
    13個月大的陽陽(化名)高燒41℃,反反覆覆兩周不見好,卻怎麼也找不到原因,可把家長給急壞了,後來輾轉到了杭州就診,才得知導致這一切的竟是一顆小小的結石。這麼小的孩子也會長結石?對此,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泌尿外科副主任醫師周鵬表示,嬰幼兒結石在臨床中並不少見,醫院每年都會接診10-20例,光是最近一個月裡就接診了3例。反覆高燒兩周不見好陽陽便是周鵬近期接診的小患兒之一。一個半月前,他突然發起了高燒,最高達到41℃,家長帶他到寧波當地醫院就診,卻查不出原因。高燒反反覆覆,持續了兩周仍不見好,於是,家長帶著陽陽來到杭州就診。
  • 腺病毒疫情高於流感!反覆高燒不退、紅眼要小心
    最近天氣變化大,雖然國內流感疫情趨勢穩定,卻反而腺病毒的案例增加,腺病毒是嬰幼兒常見疾病之一,症狀表現為反覆高燒、噴嚏等,易與流感、腸病毒混淆。以往這時間點都是流感或類流感案例較多,但是最近上呼吸道感染卻呈現流感下降、腺病毒上升的情形。
  • 5天高燒40℃,竟是感染這種病毒……
    體溫最高達40℃以上,全身乏力酸痛,伴噁心、嘔吐,一連5天都是這樣。當地醫院發熱門診立即對劉大媽進行了新冠肺炎檢測,結果為陰性。同時給予抗生素等輸液治療,但她的病情絲毫未見好轉,於是家人將她緊急送到寧波市醫療中心李惠利醫院東部院區就診。
  • 眼睛奇癢無比竟是「蟎蟲」作祟!
    眼睛奇癢無比竟是「蟎蟲」作祟!眼睛奇癢無比竟是「蟎蟲」作祟 經過共聚焦顯微鏡檢查,結果證實,張女士的睫毛根部存在大量的蠕形蟎,一根睫毛毛囊中,最多達7條蟎蟲,屬蟎蟲性瞼緣炎,並發了乾眼的典型表現。溫瑩主任介紹,大部分患者通過2-3個月規範治療,加上生活衛生習慣調整,基本可以改善。對於少數人群,如全身性病理異常的,可能還需要配合口服藥物治療。在症狀緩解後,還需要定期複查監控瞼緣健康情況,以防蟎蟲「捲土重來」。
  • 13個月寶寶持續2周反覆高燒40℃,原來是肚子裡長了小「石頭」
    13個月寶寶持續2周反覆高燒40℃竟然是結石?!上個月初,特地從外地趕來的13個月的小寶(化名),被父母將急匆匆地送進了周鵬醫生的診室。孩子的情況非常糟糕,「反覆高燒讓他很虛弱,營養狀況也很差,年紀又很小,有點棘手。」說起這個小患者,周鵬還是皺起了眉頭。
  • 警惕這種病毒!江蘇省人醫已接診37例!
    40度高熱、咳嗽乏力、血小板減少…家住南京市溧水區王女士在兩個多月前採茶後突發身體不適以為是感冒了便自行在家休息可症狀一直沒有緩解日前來江蘇省人民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就診時,醫生發現,王女士竟感染了「新型布尼亞病毒」 !
  • 女兒智商130成績卻不好 醫生診斷竟是多動症在作祟
    高智商女孩成績上不去,竟是因為多動症  開學才一個多月,杭州師範大學附屬醫院(杭州市二醫院)學習困難諮詢門診已接待了近百個孩子。  「他們基本上都是小學生,其中三年級的孩子佔了2/3。」正在坐診的方妍彤副主任醫師告訴錢江晚報記者,每位家長走進診室時都是一臉的著急,第一句話就問,「醫生,我家孩子的學習成績為什麼總是上不去?」
  • 男子上山摘果子後,反覆高燒不退!「元兇」竟是它!小心,已到高發季
    8月7日,當王師傅來到鄞州二院消化內科求診時,他已經連續高燒、噁心乾嘔3天了 ,整個人看上去蔫蔫的,連說話都沒什麼力氣。 接診醫生為王師傅開具了生化檢查,化驗結果提示患者的血小板和白細胞均嚴重低於正常範圍,肝腎功能也有異常,胸部CT檢查結果「右中肺少許慢性炎症性改變」,隨即被收住入院。
  • 變異的新冠病毒到底可不可控?近40國切斷與英國航線
    11月,倫敦有約1/4的確診病例感染的是這種新毒株,而到了12月中旬,這一數字已有約2/3。70%?英國政府「新毒株傳染力高70%」的表態或許是根據疫情增速數據計算得出的。因為目前還無法準確給出該突變到底在多大程度上提高了病毒的傳播力和致病性。英國的變異病毒傳播了多遠?
  • 孩子持續高燒要警惕 或是腺病毒肺炎
    (原標題:孩子持續高燒要警惕或是腺病毒肺炎)
  • 咳嗽低燒 也可能是肺結核「作祟」
    咳嗽不止,還伴有低燒,這樣的症狀可能不是新冠肺炎引發,而是肺結核「作祟」。3月24日是第25個世界防治結核病日,我國宣傳主題是「攜手抗疫防癆、守護健康呼吸」。中國疾控中心提醒,在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不斷向好的情況下,應警惕另一種通過飛沫傳播的慢性呼吸道傳染病——肺結核。  疾控專家表示,當前,大家不能一味地只關注新冠肺炎疫情,而忽視了感染其他疾病的可能。根據江蘇省衛生健康委公布的2020年1月全省法定報告傳染病疫情通告,肺結核以2238例報告發病人數位居當月甲、乙類傳染病首位,可見,肺結核依然是廣大群眾需要警惕和關注的疾病。
  • 寶寶反覆高燒,當心皰疹病毒引起的玫瑰疹!
    玫瑰疹是由於感染病毒所引發,最常見的是第6型及第7型人類皰疹病毒。玫瑰疹大部分是經由飛沫傳染而來,是一種良性的疾病,除了寶寶高燒要擔心引起脫水外,玫瑰疹很少有併發症或後遺症。但小到2、3個月,大至2、3歲的孩子都有發病的可能性。出生6個月內寶寶體內有媽媽的抗體保護,所以較不容易患病,但是隨著寶寶的月齡超過6個月,體內抗體減少,發病機會就隨著逐漸上升。
  • 警惕EB病毒!千萬別對孩子這麼做…
    這種病毒會傳染嗎?有什麼危害?如何預防?帶著大家特別關心的幾個問題,記者今天採訪了溫醫大附屬育英兒童醫院感染科主任陳益平和溫醫大附二院感染科主任金玲湘。EB病毒引發肝炎可能侵犯多個器官前不久,附二醫感染科住院部收治了一名高中生男孩,入院前他出現發燒、喉嚨發炎等症狀。醫生診斷後懷疑,可能是病毒作祟。果然,檢測結果顯示,這個男生體內轉氨酶升高,最終被確診為EB病毒性肝炎。
  • 兒童咳嗽發燒當心腺病毒感染 蘇大附兒院兩個月收治5例患兒
    蘇報訊(記者周函)寶寶咳嗽、發燒,沒想到竟是腺病毒作祟。近日,6個月大的陽陽因腺病毒感染引起肺炎,一個多月連續兩次住院。記者從蘇大附兒院呼吸科了解到,近兩個月來,該科室已接連收治5例腺病毒肺炎患兒。據了解,該病嚴重時可致殘甚至致死,需引起注意。
  • 孩子經常反覆高燒,起因都是扁桃體化膿,到底該不該割掉扁桃體?
    雨桐在排隊候診時,發現因高燒來看病的孩子特別多,隨口問了幾位家長,絕大部分都是因扁桃體化膿引發的反覆高燒。雨桐問醫生:「我寶寶每次反覆高燒都是扁桃體化膿?特別是這一年,為什麼會這樣呢?這麼反覆是不是要切除扁桃體啊?」其實,扁桃體是人體內特別重要的一個免疫器官,它能抑制細菌在呼吸道黏膜的粘附、生長和擴散,能中和及抑制病毒的擴散,能產生淋巴細胞和抗體。如果切除扁桃體的話,那麼局部的免疫反應還有呼吸道的抵抗力都會大大減弱。
  • 重視大便出血或是是直腸癌作祟
    一出現便血,好多人就聯想到痔瘡,「便血就是痔瘡這個小問題在作祟」。從而忽視治療,其實這可能是結直腸癌悄然來襲的信號。數據顯示,有關數據顯示,大約8成的早期腸癌患者,因大便帶血被誤診為痔瘡,以至於失去最佳治療時機,給自己和家人留下終身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