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香清口!溫州三種特色麵食入選中宣部《國泰民安國慶面》一書,手...

2020-12-20 澎湃新聞

國慶吃麵,不僅是中華傳統與時代主題的融合,更飽含著溫州人民對祖國真摯情感的表達。由中央宣傳部宣教局組織編輯的《國泰民安國慶面》一書,近期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我市選送的三種特色麵食——清江三鮮面、溫州索麵湯、東門敲蝦麵全部上榜。

通過通俗的語言介紹、生動的視頻演示、詳實的操作步驟,配合有用的小知識,集中精彩呈現了溫州特色麵食的歷史文化和製作技藝。這些具有濃鬱地方特色的麵食不僅僅是溫州的美食名片,更承載著溫州文化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一份獨具風味的面撐起了口感,

一勺精心配製的湯豐富了味道,

面與湯的結合就這樣給你帶來了

不同於其他美食的味覺衝擊。

以下,

小布就根據這本書裡的內容

手把手教你做三碗溫州風味的麵食,

開啟一趟溫州的鄉愁之旅!

溫州清江三鮮面

在溫州,要說最具代表性的麵條,那就是清江三鮮面,已經列入溫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三鮮面其實不止三鮮,可以是小黃魚、跳魚、牡蠣、蛤蜊、蝦或者蟶子,也可以根據口味再加蝤蠓等海鮮,佐料則是蛋花、肉末等。

清江三鮮面在溫州的大街小巷,可以說是遍地開花。三鮮面,「鮮」是靈魂,黃魚肉質爽滑緊柔嫩,入口即化,白蝦彈牙還帶著甜口。還有薑絲蛋散,微辣暖胃,抵禦海鮮的寒性,尤其熱湯特別鮮美。

製作原料

主料: 樂清面(粉幹) 小黃魚 蝤蠓 蛤蜊 蟶子 白蝦 雞蛋 豬肉

輔料: 生薑 蔥 小青菜

調料:料酒 醬油

製作步驟

第一步:

1.將樂清粉幹用溫水泡30分鐘到1個小時,將泡好的粉幹撈出,瀝乾水份備用。

2.做姜蛋,姜洗淨,去皮,切未;雞蛋攪勻加入薑末,再攪一下,鍋裡放少許油,小火,煎姜蛋,煎好了拿出來備用。

3.鍋裡放油,燒6成熱,放小黃魚(或青蟹等食材,視時令),煎至兩面金黃,撈出,瀝乾油備用。

第二步:

鍋裡放油,放肉絲、蔥,放入白蝦、蛤蜊、蟶子,加適量鹽、料酒、醬油,稍稍翻炒,倒入適量水,加入姜蛋、小黃魚,猛火燒至湯汁變成奶白色。

第三步:

放入樂清粉幹(麵條),可根據喜好加入小青菜、蔥,至面熟即可。

小貼士

做溫州清江三鮮面,海鮮食材新鮮很重要。還有加水後一定要大火燒制,才能熬製出奶白的湯汁。

清江三鮮面有滋陰養血、益腎利水、補充各類微量元素之功效。

溫州索麵湯

索麵,又稱紗面,是溫州特產的一種麵食。索麵富營養,易消化,為浙南民眾非常喜愛的食品。特別是這兒的老人祝壽、生日及婦女坐月子都喜歡吃,既有營養又趕走寒氣,相當養胃養顏。吃索麵的精髓在於「湯多面少」。

索麵煮出來看似和普通麵條無異,但是味道卻更加清、鮮。燒熟時晶瑩柔滑,以清湯為伴,加黃酒,常以香菇蔥花蛋絲或荷包蛋為作料,淳香清素,婉轉飄蕩於清湯之中,誘人食慾。有時一點黃酒,放上一勺澆頭,也是一頓農家人的簡單午食。

製作原料

主料:索麵 蝦幹 豬肉 雞蛋 香菇

輔料: 小蔥 薑末

調料: 黃酒 雞精 食用油

製作過程

1.鍋中放入些許食用油,將切好的薑末放入稍微翻炒,倒入老黃酒和適量的水,放入少許雞精、小蔥,製成湯頭待用。

2.鍋中放入些許食用油,倒入蝦幹、豬肉、香菇翻炒烹製澆頭,盛盤備用。

3.鍋裡加水燒開,下半扎索麵,用筷子將鍋中索麵散開,待水開以後再加一次冷水,二次水開以後即可撈起。

4.將索麵放入湯頭,將熬好的老黃酒倒入,再在面上蓋上澆頭、荷包蛋,即可出鍋。

注意事項

1.相比煮其他面,煮索麵時鍋中水要稍多一些,這樣不容易糊面。

2.溫州人做索麵會放將近小半碗的黃酒,酒量差的吃完一碗索麵就會上臉,很有可能還會有被誤以為酒駕的風險呢。

3.索麵的製作過程中加入了精鹽發酵,故麵條本身含鹽量較高,鹹味已經足夠,麵湯中不需要再另外加鹽。

4.面切勿煮太久,索麵非常細軟,因此極易煮熟,見面稍呈透明狀即可撈起。入碗後也要儘快食用,否則麵條漲開,泡軟爛後會影響口感。

溫州敲蝦麵

溫州敲蝦麵,浙江小吃。溫州地弛海濱,擅長以海鮮為料製作各種菜餚和小吃,敲蝦、敲魚均為溫州的特色方法。敲蝦,是以鮮蝦去頭、剝殼、留尾,沾上幹澱粉用小木槌敲制而成的一種蝦片;滲呈扇形,然後入沸水鍋焯水,蝦尾鮮紅,蝦片潔白透明,又稱之為「玻璃蝦扇」或「鳳尾敲蝦」。

溫州一帶歷來有吃敲蝦的傳統,逢年過節都要製作敲魚或者敲蝦款待親友和貴客。敲蝦顧名思義就是用木棒敲打蝦肉成薄片,敲成薄片後因為肉質更加勁彈爽滑,如果炒來吃麵積更大佐料更容易入味,比直接吃蝦仁更受到溫州人的喜愛。

敲蝦製作好之後不僅可以二次回鍋,加入蔬菜片調味翻炒,也可以做成湯頭甚至是簡單的一碗麵加入敲蝦一起煮來吃,一碗簡單不簡約的敲蝦麵,足以讓你對生活重新熱愛起來。

製作原料

主料:面 基圍蝦 香菇 豬肉 青菜

輔料:姜 洋蔥 紅綠彩椒

調料:鹽 白糖 白胡椒粉 料酒 番薯澱粉(玉米澱粉) 橄欖油 高湯

製作方法

1.將鮮蝦去頭,去殼,挑蝦線,保留蝦尾,然後再將蝦肉整個從背部剖開攤成一片放平,加入少許料酒、鹽、白胡椒粉攪拌均勻醃製15分鐘,瀝乾待用。

2.在案板上撒上番薯澱粉或者玉米澱粉,蝦肉上下翻面裹上澱粉,用擀麵杖或者專門敲蝦的木槌,將蝦敲成一張蝦片。然後下鍋汆熟,看到肉質變透明就可以撈起,可以再過一遍冷水,讓肉質更加的緊實。

3.熱鍋倒入橄欖油,倒入豬肉絲、洋蔥、薑片、彩椒煸香,倒入高湯,放進做好的蝦片。

4.煮沸後放入香菇、青菜等輔料,加入麵條,最後視口味加少許鹽、白糖、白胡椒粉提鮮,即可起鍋。

注意事項

1.敲蝦時邊敲邊撒幹澱粉,不容易打滑,敲起來更容易些。

2.蝦儘量敲薄一些,口感更加爽滑彈牙。

3.焯敲時,蝦尾變紅,蝦肉變不透明,即可撈出,別焯過了。

4.放入涼水泡是為了讓蝦的肉質變緊實彈牙,這一步不能省。

平淡無奇的鍋碗瓢盆,

普普通通的蔥鹽醬醋,

就能讓一碗麵的味道千變萬化。

你還吃過哪些讓你印象深刻的溫州麵食?

趕緊留言給小布吧~

來源:溫州發布

資料:市委宣傳部

編輯/版式:如婷

大家都在看

原標題:《鮮香清口!溫州三種特色麵食入選中宣部《國泰民安國慶面》一書,手把手教你做~》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國慶吃麵 國泰民安」 平谷娃祝福祖國
    今天我為新中國做一碗長壽麵,祝福祖國繁榮昌盛,國泰民安……」北京第二實驗小學平谷分校的師生們,用「國慶面」向新中國表達生日的祝福。10月1日一大早,一場線上直播課拉開了「國慶吃麵 國泰民安」活動的序幕。學校的勞動技術學科指導教師在家中給孩子們上了一堂「親手做碗面,為新中國慶生」的勞動實踐課。
  • 只要2塊錢的「國慶面」,看完又餓了……
    「規定動作」捧起一碗「國慶面」這兩年,每到國慶節吃上一碗熱騰騰的「國慶面」成了一種新習俗儀式感滿滿看看今年上海各大高校的國慶面哪一款對你的胃口>上海財經大學國慶中秋團圓面、眾志成城同心面、脫貧攻堅小康面……普通的麵食,被賦予了美好的寓意,不僅顏值高,價格更是令人豔羨不已——2元一碗!
  • 二七塔前,千人同吃「國慶面」,河南餐飲人這樣向祖國表白
    9月30日下午,鄭州二七廣場上有了新的「變化」:麥垛、麥穗烘託著豐收的氛圍,壽桃、棗花饃等各式面點展示了河南特有的飲食民俗,精彩紛呈的廚藝絕技表演、千人同吃「國慶面」……河南餐飲人,用一場極具河南特色的「國慶吃麵,國泰民安
  • 「品嘗國慶面 家國兩團圓」柯城這個村為八旬老人等集體慶生
    中國人有節慶吃麵的習俗,圖的是吉利、長長久久、一帆風順,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周年之際,吃一碗國慶面,寄託對未來的美好祝願,祝祖國繁榮昌盛、人民幸福安康!10月6日一大早,在溝溪鄉鬥目壠村的文化禮堂裡,人頭攢動、熱鬧非凡,這裡正在舉辦「品嘗國慶面,家國兩團圓」的國慶慶生活動,全鄉10月假期出生的5周歲以下的孩子、假期回家的鄉賢代表、80歲以上的長者代表等百餘人分別代表「福星」「祿星」「壽星」參加了活動。
  • 共祝祖國繁榮昌盛人民幸福安康,吃「國慶面」成國慶新民俗_深圳...
    或「五星紅旗」或「綠水青山」,簡單一碗麵透出濃濃愛國情一碗碗透著濃濃愛國情的「國慶面」,好似簡單,其實大廚們在製作時花了不少心思。今年初,新冠疫情突如其來,很多醫護人員不顧個人安危,毅然衝上「戰場」。9月30日,楊浦區控江醫院的後廚們精心製作了「國慶面」,不僅有「71」數樣「國慶面」,還有「紅黃綠」亮色「國慶面」。
  • 共祝祖國繁榮昌盛人民幸福安康,吃「國慶面」成國慶新民俗
    &nbsp&nbsp&nbsp&nbsp2020年9月30日,為迎接國慶,上海市松江區民樂學校特意為學生準備三色「國慶面」。視頻來源:上海市松江區民樂學校 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陳悅 編輯 鄒橋(01:36)&nbsp&nbsp&nbsp&nbsp今天,你吃「國慶面」了嗎?
  • 同吃「國慶面」,這裡還吃出了幸福味兒
    一碗碗熱氣騰騰的「國慶面」被端上飯桌,舀上一勺辣椒油,香味隨著熱氣撲面而來……今天在金山區漕涇鎮「一品牛肉麵」裡,迎來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他們中有醫務工作者、警察、城管,有軍警民、社區居民、志願者,也有環衛工人、企業員工……在祖國「七十一」華誕之際
  • 倡導新民俗 傳播新風尚 喜迎新中國七十華誕千人同吃「國慶面」
    為了將這種有意義的活動發揚和傳承下去,武漢餐飲業協會特聯合眾多武漢優秀知名餐飲企業,共同發出了一份《國慶新民俗倡議書》。武漢餐飲企業紛紛表態,從今年開始,每年國慶節武漢餐飲企業都要聯合開展銷售國慶面活動,讓顧客逐步形成吃國慶面的習慣;同時,保證食品安全,讓消費者吃的安全、吃得放心、吃得開心,做到童叟無欺,共同營造誠信經營新風尚。
  • 祝賀:《羋月傳》作者、溫州大學蔣勝男入選中宣部2019年文化名家
    溫州大學人文學院研究員蔣勝男入選2019年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蔣勝男,中國作家協會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委員、浙江省網絡作家協會副主席、溫州市文聯副主席,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20多年來專注於文學創作,著有長篇小說《羋月傳》《燕雲臺》《鳳霸九天——政治傾軋中的大宋女主》《紫宸》《太太時代》等。
  • 鮮麵條、餃子皮、餛鈍皮的製作配方是什麼?三種麵食有差別嗎?
    鮮麵條、餃子皮、餛飩皮的共同特點是:揉出來的面要有彈性,三種麵食製作的方法有所差異,現將分門別類詳細的向大家介紹:一、餃子皮的製作方法與配方:食材:麵粉、鹽、雞蛋製作過程:麵粉必須是高筋粉,或者雪花粉、餃子粉,餃子皮要求勁道透亮,加入鹽會使麵皮更加有韌勁,加雞蛋的效果一是為了營養,二是為了提高麵皮的亮度。
  • 「禮」遇浙江 首屆浙江特色伴手禮入選產品揭曉
    中國消費者報杭州訊(記者鄭鐵峰)9月23日,浙江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浙江省品牌建設聯合會聯合在杭州舉辦首屆浙江特色伴手禮評選結果及團體標準發布活動。五芳齋粽子禮盒、湖畔居西湖龍井、壽仙谷靈芝孢子粉、青春寶永貞片、萬事利絲巾禮盒、金字火腿等60件產品入選了首屆浙江特色伴手禮。
  • 分享7種特色麵食做法,一周7天不重樣,愛吃麵食的別錯過
    分享7種特色麵食做法,天天換著花樣吃,愛吃麵食的別錯過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北方人,小編從小就非常喜歡吃麵食,相信和小編一樣喜歡吃麵食的朋友肯定也不在少數。在冬天這個季節,熱熱乎乎的麵食尤其受歡迎,吃上一碗渾身舒服。
  • 中國高校之溫州大學
    溫州,不僅是中國民營經濟發展的先發地區,也是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坐擁豐富的教科研資源。2019年底,溫州獲批設立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溫州聯動創新區,溫州開放型經濟加速轉型。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認識以溫州這所城市而命名的大學——溫州大學。
  • 張正河等編著的《行進中的三農故事》中英文及多語種版入選中宣部...
    全書共6冊,分別為中英文版的《轉型中的新農業》《發展中的新農村》《奮進中的新農民》,由時代出版傳媒股份公司和黃山書社出版。中宣部對外推廣局、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深圳市政協、安徽省新聞出版廣電局領導及社會科學研究系統、黨校系統的專家學者先後致辭,高度評價本書的價值和出版意義。叢書作者範迪軍、張正河先後介紹了叢書的邏輯主線和編撰情況。
  • 我校出版社獲批中宣部2020年對外出版項目
    日前,中宣部2020年對外出版和展覽項目評審結果公布,我校出版社策劃出版的《絲綢之路上的古城》(英文)被評為對外出版採購類項目,河南省委宣傳部專門向全省發布通報表揚。由中宣部組織實施的2020年對外出版、影視和展覽工作,對於向世界宣介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塑造好新時代中國領導人形象、中國國家形象和中國人民形象,為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發展創造良好外部環境,具有重要意義。全國共申報出版項目1071個、展覽項目197個,經過資格審查、專家評審並報中宣部領導批准,最終確定51個任務類出版項目、96個採購類出版項目和8個展覽項目。
  • 溫州這些學校入選全國體育傳統特色學校名單
    其中,溫州市馬鞍池小學等7所學校入選2020年全國青少年校園排球體育傳統特色學校;永嘉縣上塘城西小學等4所學校入選2020年全國青少年校園冰雪體育傳統特色學校。學校堅持做到排球的普及和特長生的培養與訓練,三至六年級學生每周保證一節排球普及課,排球隊每周定期開展專業的訓練活動,並積極參加各級各類的比賽,以此培養學生對排球運動的興趣,打造馬小排球特色校的招牌。
  • 春暉路街道:歸僑僑眷同吃「國慶面」,文藝匯演迎佳節
    昨天(28日)下午,大渡口區春暉路街道舉行了歸僑僑眷歡慶中秋暨國慶「花好月圓慶雙節」活動,用同吃「國慶面」等方式,共度國慶中秋佳節。中午時分,一碗碗熱氣騰騰的重慶小面端上了桌,「好香」「安逸」「巴適」……大家一邊吃著美味的重慶小面,一邊說,在國慶中秋佳節來臨之際,吃上這碗面的寓意格外不同,希望國泰民安,祖國繁榮昌盛。
  • 18特產入選泉州特色伴手禮
    閩南網1月17日訊 昨日,首屆泉州特色伴手禮徵選活動現場票選結果出爐,18種特產入選特色伴手禮正式名錄,另有8種特產進入預備名錄。本月26日至27日,泉州市旅遊局將組織48個商家在源和1916創意產業園集中展示。  據了解,首屆泉州特色伴手禮徵選活動於去年底啟動,有100多個商家300多種產品參選。經網上票選後,46家商家產品入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