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尾牙」節隆重如過年 背後有個誠信典故

2020-12-18 莆田東南網

莆田街頭隨處可見商家擺出的供桌

東南網1月17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謝丹 文/圖)昨天,是莆田市的「尾牙」,但此「尾牙」非企業年會「尾牙」,而是莆田人非常重視的一個節日。關於「尾牙」的由來,莆田還有一個流傳已久的誠信故事。

作為蛇年的最後一個「牙」節,莆田市一大清早就傳出陣陣鞭炮聲,街上的商鋪也早早擺出貢桌,各處廟宇祠堂人頭攢動、香火旺盛。除了隆重的祭祀活動,到了晚上,大夥還要匆匆趕回家,與家人團聚,家家戶戶都得吃上一頓豐盛的「牙飯」。

莆田人過「尾牙」很講究

昨天早上6點,莆田各處便陸陸續續響起了鞭炮聲,攪了不少市民的清夢。整座城市在鞭炮的硝煙味中醒來,莆田最隆重的一個「牙」節——「尾牙」開始了。

天氣出奇地好,暖暖的陽光下,莆田的人流、車流也比以往多了不少。街頭,許多商鋪門前都陸續擺出供桌,放滿了貢品,商家點起香燭,虔誠祭拜。寺廟、祠堂,甚至街邊的神龕前,也都擠滿了拿著貢品、香燭的市民,他們排著隊,等候上香祭拜。一名正在祭拜的餐館老闆說,有些比較大的商家,祭拜更加講究,都用一整隻的烤羊、豬頭之類的大貢品。

學園中街石室路口,平時是一個小市場,幾天前,就開始有商家售賣供果、香燭、鞭炮等。昨日,前來購買祭祀用品的人更多了,不到中午11點,一家攤位就已經空空如也,攤主林先生告訴記者,他已讓家人趕緊送貨過來,「中午還會有很多人來買」。

傍晚時分,街上行人顯得有些匆忙,交通要道上早早就有民警前來疏導交通。原來除了一天的祭祀活動,到晚上,大伙兒都要趕回家,同家人團聚,吃一頓豐盛的「牙飯」。

「尾牙」背後有個誠信典故

莆田市群眾藝術館的林成彬,對莆田民俗頗有研究。他告訴記者,莆田人之所以如此重視一個「牙」節,好似過年一樣,皆是因為一個在興化大地上流傳的關於誠信和道德的故事。

林成彬說,「牙」在過去並不是一個節日,人們把中介這種職業稱為「牙」,一位陳姓人專門從事米的中介,因此被人稱為「陳米牙」。陳米牙給人介紹生意,每介紹成一樁,陳米牙便只用小手指的指甲在米裡挑一下,挑出的一點點米當成中介費,不管生意多大,挑到多少算多少。慢慢地,因為陳米牙的誠信和忠厚,生意越做越大,不久就富甲一方。

變富的陳米牙又把錢財用來做善事,救濟貧苦的百姓。陳米牙死後,出於對他的崇敬,人們把他出生日期的初二和去世日期的十六定為「牙」節,每個農曆月份,在這兩天來祭拜他,來求得生意興隆、財源廣進,每年最後一個牙節,也就是農曆十二月十六的「尾牙」尤其隆重。

林成彬說,莆田人過尾牙節是有講究的,祭祀用的香、紙、燭必不能少,供桌上水果、肉類、麵食也必須齊全,商人尤其重視,莆商也正是秉承陳米牙這種誠信的精神成就事業,「很多大老闆要同員工一起吃牙宴,說只要一起吃了牙宴,明年就一定會在一起繼續團結奮鬥」。

□相關連結

福建人的「尾牙」習俗

尾牙節這一節日主要流行於東南沿海,尤其是閩臺地區,這一節日與中國人的土地神崇拜有關。「牙」是民間祭拜土地公的儀式。傳統習俗中,生意人在農曆每月初二及十六日,都必須祭拜土地公。農曆的二月二日是頭牙,十二月十六日是尾牙。

福建地區把做「尾牙」之後的日子,即農曆十二月十七日到二十二日作為趕工結帳時間,所以也稱二十二日為「尾期」。「尾期」前可以向各處收湊新舊帳,延後則就要等到新年以後才收帳了。過了「尾期」,即使是身為債主的硬去收帳,也會被對方痛罵一場,而且還不能有分毫怨言。

相關焦點

  • 隆重「尾牙」節 全市如過年
    N本報記者 謝丹 文/圖 本報訊 昨天,是莆田市的「尾牙」,但此「尾牙」非企業年會「尾牙」,而是莆田人非常重視的一個節日。關於「尾牙」的由來,莆田還有一個流傳已久的誠信故事。 作為蛇年的最後一個「牙」節,莆田市一大清早就傳出陣陣鞭炮聲,街上的商鋪也早早擺出貢桌,各處廟宇祠堂人頭攢動、香火旺盛。
  • 莆田人的「尾牙」就在明天,快要過年了,心裡按耐不住了
    編輯:聞道 圖:網絡流光易逝,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明天是農曆臘月十六(1月10日),是莆田人特別重視的月令節俗--「尾牙」,也是春節的「先聲」,這一天,莆仙人會準備豐富的祭品來酬謝土地公,也為犒賞工人一年辛苦而設酬謝酒宴
  • 尾牙將至,近鄉不是情更怯,而是嘴更饞了
    /年味愈濃重,日子愈鬆動/在家鄉過年才有味道,工作在外,尚未放假,城裡上空籠罩著各種思鄉心切的情緒。時間推移這種情緒漸變漸濃,滲透進生活的時時刻刻,點點滴滴,讓平素嚴絲合縫的日常安排都鬆動了。/很多人不知道什麼是尾牙,什麼是尾牙宴。每月初二、十六,莆田人(尤為商人)會祭拜土地公,這就是「做牙」。二月初二是為頭牙,臘月十六是為尾牙。對於商人而言,尾牙是經商一年的尾聲。對於百姓來說,尾牙是新春佳節的先聲。這一天商人們會宴請手下夥計,犒勞他們一年來的辛勞,這頓飯被稱為「尾牙宴」(年會的前身)。
  • 尾牙祭拜非法燃放爆竹 莆田四人被處罰款200元
    東南網莆田1月28日訊(通訊員 柯益妹)近日,四起因尾牙祭拜而非法燃放煙花爆竹的行為,被莆田城廂區鳳凰山派出所嚴厲查處,並分別被處以200元的罰款。在派出所裡,蟻某、鄭某等人皆供認了自己因為尾牙祭祀的原因,在門口非法燃放鞭炮、禮炮的事實。目前,根據《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以上四起非法燃放煙花爆竹的行為分別被處於200元的罰款。據悉,接下來,鳳凰山派出所將全面強化社會面巡控工作,通過視頻網上巡查和民警路面巡邏,不斷加大對轄區非法燃放煙花爆竹行為的巡邏防控和執法查處力度。
  • 莆田中秋節習俗有哪些?出嫁的女兒回娘家「送秋」
    在莆田,每年農曆八月初一到十五,出嫁的女兒「擔」禮物回娘家,看望父母,表達尊親愛親的傳統美德,鄉人俗稱為「送秋」。這個傳統的習俗傳承至今,成為莆田市獨有的中秋文化。在魏麗婷準備的「送秋」清單中,有莆田傳統美食米粉、芋頭、豆腐皮等,以及豬腳、板慄、月餅,還有給老人置辦的衣服、鞋襪等生活用品。「因為我不是第一年出嫁『送秋』,禮物相對簡單。
  • 中國古代臘月十六作尾牙,迎財迎福,是有什麼說法?
    作「尾牙」 過年的節俗之一中國傳統過年的節俗是一整套的,從「臘八」祭祀神明報告農作歲收完成開始,接下來的大事是落在臘月十六的「尾牙」,這一天要祭土地公、老闆設宴謝員工一年的辛勞。黃曆二月二日是福德正神土地公的誕辰,民間在這一天祭拜土地公叫做作「頭牙」,到了臘月十六日的「作牙」是一年中最後一次,就稱作「尾牙」。「尾牙」也是年中最盛大的「作牙」,尤其受到商家、工廠員工的關注。商人們重視「尾牙」迎財神為什麼商人們重視「作牙」的祭祀呢?
  • 尾牙|三莆2019年做了什麼
    ▲莆人山logo美蕊後來提了個建議,說往時對聯、門旗上的「白額」算是莆仙地區一個特色,但考慮到南方地區的白額聯分布較多,於是將「白額聯」的白色換作藍色,頓時就覺得「莆性」滿滿。▲三莆logo名字方面,興化府舊時有三個縣——莆田縣、仙遊縣、興化縣,後興化縣裁撤,併入莆田縣,又考慮有仙遊縣曾有「莆望縣」的別名,所以用三莆來作為公眾號名稱。
  • 中國傳統節日-尾牙·臘月十六
    苑裡年節竹枝詞[清]·蔡見先食福年終式尾牙,盛筵今日請頭家。可憐索債從茲急,安得臺高好避他。「食福年終是尾牙,盛筵今日請頭家」中的尾牙是閩南地區的漢族傳統節日,是漢族民間祭拜土地公的儀式。商家一年活動的「尾聲」,也是普通百姓春節活動的「先聲」。一般人家除頭牙、尾牙外,其他牙期不做,而商人則月月做牙不誤。口語化來表達的「做牙」就是為做土地公的第幾「個」祭拜節日,因此在閩南「牙」有「個」的意思。
  • 搶車票、買年貨、忙尾牙 臺灣進入「忙年」模式
    加上因臺當局暫時還沒核准大陸東航和廈航的春節加班機,有部分臺胞可能通過「小三通」在金門中轉,因此往返各島與臺灣本島的「春運」壓力也不容小覷。去年貨大街,買買買以「你不知道過年的力量」為主題的系列狗年春節體驗活動,日前在位於臺北的迪化街舉辦,供民眾和遊人採買過年的物品。春節臨近,寶島臺灣已是年味十足。
  • 尾牙的由來!!!!
    為識別起見,各地區(或軍旗)之西邊,均畫有獸牙之形狀,如牛角、羊角…等,以代表各地區之人員,或族人,或者軍隊的標誌;至於古代商場的買賣介紹人,往往被稱為「牙郎」或「牙儈」、「牽鉤仔」,故商人向「牙郎」們請客致謝等方式,拜祭土地公的節目,稱為「做牙」。
  • 福建閩南人尾牙的由來
    為識別起見,各地區(或軍旗)之西邊,均畫有獸牙之形狀,如牛角、羊角…等,以代表各地區之人員,或族人,或者軍隊的標誌;至於古代商場的買賣介紹人,往往被稱為「牙郎」或「牙儈」、「牽鉤仔」,故商人向「牙郎」們請客致謝等方式,拜祭土地公的節目,稱為「做牙」。
  • 兩岸同現尾牙送大禮,古時軍旅商家祭拜牙旗,分肉非常受歡迎
    年近歲晚,都會看到有關尾牙的新聞,尤其是在臺灣,不少公司舉行尾牙作為年終員工聯歡會,老闆趁機會犒賞員工一年來的貢獻,凡看見一些報導指有公司重金向員工送出實用單價高的產品,甚至豐富的現金獎,大派福利過一個肥年,不少打工仔都相當羨慕。
  • 什麼叫尾牙?原來也是中國傳統在年終歲尾的一種體現
    尾牙,年終歲尾很多人都在說,尤其是公司的同事,領導。那麼尾牙到底是一個什麼詞呢?代表什麼意思的?其實現在通俗的理解,尾牙就是每個機構或者公司年底的聚餐或者年會。但是說起它的由來和典故,很多人應該都不知道那就跟大家科普一下吧尾牙一詞,起源於中國南方,尤其浙閩沿海地區。有一種習俗是農曆的初一,十五,初二,十六都會祭祀土地神,稱作「做牙」。
  • 2018-2019公司尾牙是什麼時候 今年尾牙哪一天幾月幾號時間
    「尾牙」。古時有一詩句「一年夥計酬杯酒,萬戶香菸謝土神」,這是舊時詩人述的尾牙情景。上聯「杯酒」是用宋太祖「杯酒釋兵權」的典故說東家要辭退夥計;下聯是尾牙時節家家戶戶都在祭祀土地公。民間在二月初二土地公誕辰祭拜之後,東家即宴請夥計,到了十二月十六日「尾牙」這天,商家們為了感謝土地公一年的照顧,都會準備豐富的祭品來酬謝土地公,而祭拜完的東西就會犒賞給員工們。
  • 臺灣寫真:景氣欠佳 臺灣企業「勒腰帶」辦尾牙
    原標題:臺灣寫真:景氣欠佳 臺灣企業「勒腰帶」辦尾牙中新社臺北12月2日電 題:景氣欠佳 臺灣企業「勒腰帶」辦尾牙中新社記者 路梅 劉賢年關將近,臺灣1111人力銀行2日公布的調查顯示,由於經濟環境不景氣、回溫乏力,臺灣許多企業將減少尾牙預算,採用更節儉的辦理方式。
  • 佰源/中織源2017年度頒獎暨尾牙晚會完美收官!
    不負使命·共贏未來| 佰源/中織源2017年度頒獎暨尾牙晚會完美收官!特別是辛苦奮戰在全國各地的小夥伴 辛苦一年,歡迎「回家過年
  • 這和傳統的「尾牙」有何關係
    中國過年自古講究一個團圓,無論身在何處,都會立即動身向家鄉奔回。而春運,就是這段旅程中最重要的現象。尤其臘月過半,除夕的節點更近了,異鄉已經栓不住遊子的心,所謂「歸心似箭」,集中返鄉的人群形成了一股潮流。為更好的調度和滿足人們的出行需求,在這一段時間,以交通部門為主,相關部門通體合作的「春運」就應運而生了。
  • 說說尾牙的來歷
    又到臘月十六,社會上的一些企業紛紛選擇這一天辦年會,為何會選擇這一天,其實是和民間傳統的文化活動「祭尾牙」有關的。那麼尾牙是什麼呢?這個名稱的來歷是什麼?所謂「祭」,肯定是有所祭祀的對向的,這個尾牙又和哪個神仙有關呢?
  • 閩南人過年的祭拜習俗盤點
    過去,閩南一帶鄉村過年習俗與城市完全不同,不僅習俗多,食物多,而且年味也足。傳統習俗裡,「年」是從臘月十六開始,到新年的正月十五才屆尾聲,長達一個月之久。這期間迎來送往,繁忙、喜慶、回顧、憧憬交織一起,構成了閩南農村濃鬱的「年味」。雖然,如今的農村已經逐漸城市化,老的習俗保留下來的越來越少,但是其濃厚的年味依舊是城市裡找尋不到的。
  • 強制出席尾牙算加班?蔡英文當局新規引業者反彈
    又是過年前企業尾牙旺季,員工飽食一餐、開心摸獎,老闆卻笑不出來。綜合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自實施「一例一休」後,周末辦尾牙算不算加班?要不要付加班費?讓僱主十分頭疼。臺當局勞動主管部門政務次長廖蕙芳7日指出,尾牙如果是員工自由參加,就不算工作時間、也不需支付加班費,但若是強制員工在非上班時間出席,就要支付加班費。